小時候看武俠片,總想成為那個真性情的人,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對壞人不假顏色,對當權(quán)者不會卑躬屈膝,多暢意。
那些風(fēng)度翩翩的反派,道貌岸然,骨子里都是陰謀算計,多討厭。 但最后,我們誰也沒有成為令狐沖。我們也學(xué)著收起情緒,保持微笑,難免忍氣吞聲,更沒有什么陰謀詭計要對付。 生活不是江湖,我們才發(fā)現(xiàn),不讓人難堪的教養(yǎng),比直來直往的真性情更難。 有個人曾經(jīng)跟我講他第一次見李嘉誠的情景:在他的想象里,這樣的商業(yè)大鱷,必定會姍姍來遲,待眾人鼓掌完畢,再來一番演講。 但真實的場景卻是,大哥親自站在電梯口,與每一位來客握手,遞上名片。餐桌的座次也沒有刻意劃分,而是抓鬮決定,他自己則在每張桌子坐15分鐘。 告別時,他又逐一與大家握手,包括墻角站著的服務(wù)員都沒有漏掉。 在中國,飯局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修養(yǎng)。十數(shù)人的聚會,每一句話都能照顧到所有人,不讓任何人被冷落,也難怪李嘉誠有如此成就。 戰(zhàn)爭年代,我們千方百計讓敵人不舒服。然而和平年代,你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成功的程度。 教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讓人舒服,而教養(yǎng)最直接的體現(xiàn),便是不讓人難堪。 有些人以直率自居,其實不過是沒教養(yǎng)。 作家楊奇函就寫了這樣一個個小故事—— 一個人的教養(yǎng)如何,不取決于自己,而取決于他人的評價,只是遵從了自己的內(nèi)心,卻從不考慮過他人的感受,難怪不是自私的表現(xiàn)? 不讓人難堪,看似簡單,卻依然難免不小心傷害他人。 一個人的教養(yǎng),全在細節(jié)處: 1、把你說的“不對”統(tǒng)統(tǒng)改成“對”。不要輕易否定他人,肯定對方的觀點,再給出不同的見解。 2、你可以偶爾和朋友開個玩笑,但絕不可拿他喜歡的東西開玩笑。 3、初次見面,一定要努力記住別人的名字。很多人說自己記不住別人的名字,其實你不是記不住,而是不在意。 4、你再憤怒,也不能說真正傷害對方自尊的話。越熟悉的人,反而越了解對方的死穴,但不要因為熟悉而傷害別人。 5、看破,但不點破,給別人留一點余地。發(fā)現(xiàn)對方說錯話或者說謊,不要當面拆穿。別人背了山寨包來炫耀,沒有必要當面戳破。 這些事都不難,難的是面面俱到,用智慧去解他人心意,用真誠與善良之心與他人交往,這便是教養(yǎng)。 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能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
|
來自: 新華書店好書榜 > 《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