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斯曼在《逆流》第五章介紹了主人公德塞森特喜愛的作家和繪畫。一起來感受下,當你一個人住在郊外的鄉(xiāng)間別墅,被下文中所提到的這樣一些畫圍繞著,會是怎樣的感受…… 首先是古斯塔夫·莫羅的兩幅莎樂美。莎樂美的故事,大家都愛啊,王爾德后來也創(chuàng)作過劇本《莎樂美》(友情提示:譯文社出過哦~)。簡單來說,劇情就是莎樂美想要施洗者約翰的頭顱,希律王說可以啊,只要你讓我高興。于是,莎樂美跳起了舞,希律王一高興,就把約翰的腦袋給砍啦。 《莎樂美在希律王面前跳舞》表現(xiàn)的就是跳舞的場景: “她表情安詳,肅穆,幾乎可稱為崇高,開始跳起應能喚醒老希律王昏鈍感覺的淫蕩之舞來;她的胸脯波動起伏,隨著旋轉(zhuǎn)不止的項鏈的摩擦,乳尖很快尖尖地挺立;一顆顆鉆石緊貼在她濕潤的皮膚上,閃閃發(fā)亮……” ▲ 感受下莎樂美的人物細節(jié)吧 可與之媲美的還有作者對莫羅另一幅叫《顯靈》(也有稱其為《施洗約翰的頭》)的水彩畫的描述。 《顯靈》“的水彩畫或許還要更令人不安”,“被砍下來的腦袋從放在石板地上的盤子中升起到半空,它睜眼瞧著,臉孔蒼白,嘴巴張開,唇無血色,脖子深紅,滴著眼淚?!?/span> 其實《顯靈》(1876)有兩幅,下面這幅最顯眼的地方就是白色線條,有一種莫名的詭異。這種白色線條是怎么弄上去的呢?莫羅畫到一半時,將一張涂有白色油畫顏料的紙敷在畫面之上,再覆以等大的素描稿,以鐵筆沿著輪廓線描一次,那白色顏料就會留在原畫上,莫羅再繼續(xù)作畫。(來源:https://www./topic/xing-yu-xing-bie/izJij4eDPSY/) 莫羅覺得這個方法用來描繪紋身肯定不錯,于是用在了《有紋身的莎樂美》上,但這幅沒畫完。PS:于斯曼沒在書中提到這幅,但小編覺得紋身太有特色,就私心地放上了。 ▲ 《有紋身的莎樂美》 接著是伯萊斯丁的《死神喜劇》。波德萊爾、于斯曼和安德烈·布勒東都很喜歡這位畫家,而他的學生就是接著也會介紹的勒東。 ▲ 《死神喜劇》 畫面呈現(xiàn)出死氣沉沉,枯枝、云團、怪鳥、揮舞的骷髏。圖畫從左至右有四個人的形象:指向遠方天空的基督;精疲力竭躺在枯枝下的老人;躲在洞里掩面的修士;沉思的猴子。這其實是面對死亡的四種態(tài)度:有人指出了方向,但沒人理他;有人什么都看不見;有人不愿再看;有人在沉思。(來源:http:///index.php?title=Rodolphe_Bresdin) 下面這幅《樂善好施的人》的故事出自《圣經(jīng)》: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打劫,受了重傷,躺在路邊。路過的人都不聞不問,惟有一個撒馬利亞路過,不顧隔閡,動了慈心照應他。“一片神奇的高大喬木林正中央露出一塊空地,隱約可以看到,在一頭駱駝以及樂善好施者和受傷者的背后,遠遠的有一條河流,然后就是一座仙境城市,攀上了地平線,升到了一片奇異的空中,空中點綴有飛鳥,云朵如大海的波浪,像是被吹得鼓鼓的氣球。” ▲ 《樂善好施的人》 比起《樂善好施的人》的精細和宏大,德塞森特更喜歡奧狄隆·勒東,也就是伯萊斯丁徒弟的畫。 這幅《哭泣的蜘蛛》在書中明確提到:“一直可怕的蜘蛛的身子中央映出一張人臉”。 于斯曼的《逆流》出版于1884年,而勒東最早是因為一組“黑色創(chuàng)作”而出名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下圖這幅《水的守護之靈》。 作者借主人公之口這樣評價勒東的畫:“這些畫處在一切之外;而且絕大多數(shù)都超越了繪畫的界限,創(chuàng)造出一種很特殊的魔幻怪象,一種病態(tài)和譫妄的魔幻怪象。” ▲ 《花朵和蝴蝶的花瓶》 勒東之后的作品稍有點變化,譯文版《逆流》的封面也是從勒東的畫中汲取靈感噠!是不是有點像? ▲ 勒東作品 ▲ 勒東作品 德塞森特在小客廳里還放了一組呂肯的“教徒迫害系列”。呂肯是一位荷蘭畫家,教徒迫害系列一共有104幅,描繪了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教徒受到酷刑的場景。在心驚膽戰(zhàn)的酷刑的對比下,其他人的尋常生活就顯得更加詭異了。因為書中沒有具體提到畫名,小編就挑了些有特色的。 ▲ 這幅看畫面就知道啦,《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一枚釘子正釘入耶穌的腳板 ▲ 鉆子鉆進了教徒的膝蓋 ▲ 蟲子和蛆咬噬血肉,四周的人掩住口鼻,蹲著的人還拿著一只爛腳 ▲ 《被砍頭的約翰》(這血流的~~) ▲ 把人放在銅牛里面活燒 ▲ 火刑 接下來書中提到的是格列柯(1541-1614),他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畫作以彎曲瘦長的身形為特色,用色怪誕而變幻無常,融合了拜占庭傳統(tǒng)與西方繪畫風格。 ▲ 格列柯《圣母之死》 他的畫在當時并不受歡迎,到了20世紀才得到肯定,被認為是表現(xiàn)主義和立體主義的先驅(qū)。畢加索是這么說的:“在他眼里,這個世界正在崩潰,而他也在描繪這種崩潰?!?/span> 于斯曼沒有提到畫名,但根據(jù)文中的描述,“這幅陰郁沮喪的畫,帶有地板蠟和尸體綠的色調(diào)”,所以小編首選了上面這幅《圣母之死》。 格列柯的畫“線條夸張,色彩野蠻,精力錯亂”。小編請大家注意,這位畫家是16世紀的,他的風格完全超前了幾百年! 上圖名為《揭開啟示錄的第五封印》,這幅畫還有個名字叫“世俗的愛”,故事取自《啟示錄》。圣約翰占據(jù)了畫面的主要位置,后面赤裸的靈魂陷入了情感的漩渦中,而有的靈魂拿到了救贖的白袍。油畫的上半段被裁去了,很多人相信,現(xiàn)存的下半段表現(xiàn)的是世俗的愛,而丟失的上半段表現(xiàn)的是神圣的愛。 ▲格列柯《奧加茲伯爵的葬禮》 好了,今天到此為止!下次說點啥好呢?算一算那只鑲金鑲寶石的烏龜?shù)降谆硕嗌馘X? 不過在這之前,對這本被王爾德評價為“毒液四溢”的書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本周六8月27日下午兩點,到上海圖書館3樓音樂欣賞室,聽聽袁筱一(華東師范大學法語系教授)、湯惟杰(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兩位老師對本書的精彩解讀。主持人就是我們的責編小黃兔哦,兔粉可以到現(xiàn)場觀摩小黃兔編輯本人真容。 (完) 相關圖書推薦 《逆流》 (譯文經(jīng)典精裝版) [法] 于斯曼 |著 余中先|譯 法國唯美、頹廢、邪典派典范之作 王爾德、埃科、莫泊桑聯(lián)袂推薦 一部毒液四溢的書 一段逆時代之流的獨白 「 憐憫憐憫這終生的苦役犯吧, 他在深夜獨自一人上了船, 而古老希望的安慰之燈 已不再能把他頭上的這片天空照亮!」 如您對這本《逆流》感興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