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諾亞財富 研究與發(fā)展中心 (微信公眾號ID:NoahGroup)
與之相反,投機雖然常常發(fā)生,但是獲得成功的概率則更低。所有投機者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急于求成,總想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財致富。而投機大師杰西·利弗莫爾曾說,投機是一門嚴肅的生意,應當誠心誠意,專注敬業(yè),這從來不是門外漢能干的事情。這并非夸大。 要能在門檻極低、競爭極為激烈的投機行當脫穎而出,首當其沖的要素,就是控制自己的心智,并敏銳感知群氓的情緒,、抓到市場機會,最后——孤注一擲。結(jié)果,要么盆滿缽滿,要么死無葬身之地。你要能安靜下來,就會細思恐極,很快就會意識到投機事業(yè)并非常人可以勝任,因為它對人類的心智提高非常高的要求。所有的投機大師,首先是心理大師。 投機大師杰西·利弗莫爾投入在心理學上的精力不亞于對股票交易的研究。我們倒是可以提煉出三條投機大師的心理模式。
心懷希望和恐懼都是人類的天性,但是投機事業(yè)中,最忌諱的就是顛倒兩者的位置。在本該恐懼的時候滿懷希望,在該滿懷希望的時候卻驚恐不安。比如,你30元入手一只股票,第二天急速拉升到32元。在盈利面前,你變得充滿恐懼,擔心利潤化為烏有。于是,你立刻賣出平倉,選擇落袋為安。但其實,此時是應該享受希望的時候。既然這兩個點昨天還不存在,為什么現(xiàn)在又要擔心他失去呢?如果你能在一天時間內(nèi)獲得兩個點的利潤,只要這是股票對頭、市場對頭,就不要急于套現(xiàn)。你必須相信自己正確。讓利潤奔跑,你駕馭著它一起狂奔。那讓我們看一組相反的情形。如果在30元入手一只股票,第二天它下跌到28元,賬面上有2個點的浮虧。你卻并不擔心這只股票可能會繼續(xù)下跌,只把當前的變化看做一時的反向波動。正是在此時,你應該感到害怕和憂心忡忡。 利潤總是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而虧損則永遠不會自動了結(jié)。投機者必須對當初的小額虧損采取止損措施,以確保不會蒙受巨大損失。這樣一來,他就能保持自己賬號的生存。確保投機事業(yè)持續(xù)下去的唯一抉擇就是,小心守護自己的資本賬號,絕不允許損失威脅未來的機會。 可見成功的投機,絕對不是純粹的賭博。為了持續(xù)獲得成功,投機者必須掌握一定的判斷準則。入門可以從記錄行情開始。熟悉一只股票,或者幾種不同的股票群體。杰西·利弗莫爾強調(diào)了“親力親為”的重要性。親自書寫和記錄,會帶你靈感。在靈感爆發(fā)的時刻,請藏好你的秘密,不要告訴任何人。所以,投機機會是稀缺的,投機者則是自私的。 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杰西·利弗莫爾在他的書中,反復提到“耐心”的決定作用。一個沒有耐心學習的投機者,注定只會失敗。
平庸的投機者總是不滿足。他們孤注一擲,投入全部力量或資金,知道某個地方失算,終于出事了。我們總是低估市場的不確定性。如同2015年的股災,加杠桿爆倉導致的家破人亡,在快速更新的媒體時代被人淡忘。但是,一個卓越的投機者必定會有一條準則:到手的才是利潤。為了培養(yǎng)這種感覺,杰西·利弗莫爾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每當一筆成功的交易后,都會提取部分現(xiàn)金。為此,他打造了一個金庫。他說,現(xiàn)金你可以用手觸摸到,有一種占有感和滿足感,能夠使你變得理智,在某種程度漲抑制了任性和沖動。 他常常一個人坐在金庫里,獨自思考和規(guī)劃,一次次復盤,一遍遍反省。要知道,除了股票,里弗莫爾沒有在其他地方賺過一分錢。更多平庸的投機者,永遠只是在夸夸其談,曾經(jīng)短暫出現(xiàn)過在他們賬面上的浮盈。
這其實非常難,因為投機事業(yè)本身就讓人熱血沸騰。熱血沸騰,就是情緒。如果你把投機作為一項事業(yè),就必須牢記以下三條原則:
杰西·利弗莫爾對人性的的洞察、市場的理解和自我控制,從5美元白手起家,走向巔峰人生。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時,狂賺1億美元。當時,美國一年稅收才42億美元。那最后,杰西·利弗莫爾是否善終了呢? 答案是,沒有。在他狂賺后的一年,他的人生開始倒錯。不到3年,所有財產(chǎn)悉數(shù)賠光。等到1934年,申請破產(chǎn)。此時,他成了一名醉鬼,時常瘋瘋癲癲地出現(xiàn)在交易大廳。1940年,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杰西走進一家大旅館的衛(wèi)生間,從口袋里掏出手槍,朝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終年63歲。 他的遺書這樣寫道:我的一生是個失敗。 到這里,我就想,投機即使是一項事業(yè),究其本質(zhì),是否符合人性需要?如果放大人性中的投機因子,真的構(gòu)成了一時輝煌,又是否能夠長久不衰?歷史上,到底有誰,靠投機成就了基業(yè)長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