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篇第九·論人之藏象 原 文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凡十一藏,取決于膽也。
詞解: 陽;通于夏氣,其性屬火,故為太陽。
陽中之太陰:肺居胸中,當為陽。但其性主收生之本,神之變:張介賓注:“心為君主而屬陽,陽主生,萬物系之以存亡,故曰生之本。心藏神,神明由之以變化,故曰神之變”。張志聰注:“心主血,中焦受氣取汁,化赤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應變萬事,故曰神之變也。”前者從心為君注,后說從心主血解,義皆通。又《新校正》云:“詳‘神之變’,全元起本并《太素》作‘神之處’?!甭梢韵挛摹捌侵帯薄ⅰ熬帯?、“魂之居”,則作“處”為是。處,即居處之意。 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前“陽”字指部位,后“陽”字指功能特性。心居上焦,胸中為斂、肅降,應于秋氣。秋氣斂降,對冬藏之氣而言,當為“少陰”?!都滓医洝芳啊短亍肪鳌吧訇帯?。 陰中之少陰:腎居下焦屬陰,其功能特性以“藏精”為主而應于冬季,故“少陰”當作“太陰”?!都滓医洝芳啊短亍肪鳌疤帯薄!鹅`樞·陰陽系日月》也云:“腎為陰中之太陰?!?/span>
罷極之本:罷極,歷代注家見解不一,以“罷”通熊羆之“羆”,其義為勝。羆,即熊之雌者,耐勞而多勇力,用以喻肝臟任勞勇悍之性。 陽中之少陽:肝臟應春,具有少陽生發(fā)之性,故稱“少陽”。但其位居下焦,故應作“陰中之少陽”?!都滓医洝?、《太素》均作“陰中之少陽”。
轉味而入出者也:指六腑對水谷精微之氣與糟粕的升降運化而言,受納水谷而化生精微,將糟粕排瀉而出。 至陰之類,通于土氣:至,有到達、往復之意。此以脾臟性質為主而概括胃、腸、三焦、膀胱諸腑。脾居中焦大腹,其氣轉樞,交通上下,使周身氣面得以升降往復,故稱“陰中之至陰”。 十一臟取決于膽也:眾說不一,而以“十一”乃“土”字之誤的觀點較妥。
釋 義 以萬物陰陽多少而正定其名稱的觀點為依據,進一步論證人體臟腑之陰陽。人的生命以五臟為中心,而聯系六腑、百骸、氣血、精神形成統(tǒng)一體。五臟雖藏于體內,但因各有陰陽多少不同,而分別應于四時陰陽之氣。 對五臟陰陽的確定,依據如下兩個標準。其一,所在位置,即在膈上胸中都皆為陽,包括心、肺二臟。在膈下腹中者為陰,即肝、脾、腎三臟。其他諸腑也在腹中,也屬于“陰”之類。其二,功能特點及性質,凡以上升為主者屬陽,以下降閉藏為主者屬陰。 按 語 所謂藏象學說,是研究臟腑經脈形體官竅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活動規(guī)律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論,它是《內經》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中醫(yī)基礎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 形態(tài)結構,是指《內經》中的解剖知識;生理活動規(guī)律是該學說的重點,它是以五臟為中心,聯系諸腑、經脈、形體、官竅等肝、心、脾、肺、腎五個系統(tǒng)的生理活動。這五個系統(tǒng)不僅都受天地四時陰陽的影響,同時互相之間也緊密聯系,從而體現人體局部與整體的生理活動規(guī)律。 藏象學說的內容有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經脈、形體、官竅、精氣神。 原 文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詞 解: 魄門亦為五臟使:魄與粕,古可通借。肛門排出糟粕,故也名魄門。使,使役。肛門啟閉功能,賴五臟之氣調節(jié),而其啟閉正常與否,又影響著臟腑氣機的升降,故為五臟使。
滿而不能實、實而不能滿:滿,指精氣盈滿。實,指水谷充實。五臟貯藏精氣,宜于盈滿,而無水谷及其糟粕;六腑傳導化物,有水谷或糟粕充實其中。故滿而不能實、實而不能滿,是對五臟、六腑功能特點及其相互區(qū)別的概括?!?/span>
本段指出五臟總的功能是“藏精氣而不瀉”,具有“滿而不實”的特點;六腑總的功能是“傳化物而不藏”,具有“實而不滿”的特點;奇恒之腑雖不在五臟之列,但具有“藏而不瀉”的功能特點,也有別于六腑,故命名為“奇恒之腑”。有關奇恒之腑的理論在《內經》中僅此一見。 按 語 本段指出五臟總的功能是“藏精氣而不瀉”,具有滿而不實的特點;六腑總的功能是“傳化物而不藏”,具有“實而不滿”的特點;奇恒之腑有異于一般的臟腑。這是藏象學說臟腑分類法的基本依據。 五臟所藏精氣,是全身營養(yǎng)及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如果精氣不足,不僅五臟本身將會虛弱,而且可影響到六腑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組織器官。因此在治療六腑或其他組織器官疾病時,往往需要聯系五臟。六腑傳化水谷,胃實腸虛,腸實胃虛,這是消化、排泄的活動規(guī)律,后世治則中“六腑以通為用”的論點,就是根據“瀉而不藏”的生理特點而制定的。近年來采用通里攻下法治療急腹癥,就是應用了六腑“瀉而不藏”、“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以降為順”的理論為指導,而取得的成果。
經脈別論篇 原 文 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詞 解: 淫氣于筋:淫,浸淫滿溢,此處為滋養(yǎng)濡潤之意。肝主筋,谷食之氣散于肝而濡養(yǎng)于筋。濁氣:指谷食之氣中的濃稠部分。淫精于脈:精,指由谷食精氣所化生的營血。營血行于脈中,故曰“淫精于脈”。 脈氣流經,……輸精于皮毛:張介賓注:“精淫于脈,脈流于經,經脈流通,必由于氣,氣主于肺,故為百脈之朝會。皮毛為肺之合,故肺精輸焉?!?/span> 毛脈合精: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肺藏氣,心主血。毛脈合精,即言氣血相合。 行氣于腑:腑,指經脈而言。《素問·脈要精微論》云:“夫脈者,血之腑也?!薄靶袣庥诟?,即精氣行于血脈之中。 腑精神明,留于四臟:神明,言脈中精氣的運行正常不亂。留,通“流”。四臟,指心肝脾腎。 氣歸于權衡:權衡,即平衡。言精氣化為氣血入于脈,其輸布保持平衡協調。
遊溢精氣:遊,通游,浮遊。游溢,浮游盈溢之意。精氣,即飲之精氣。 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指水入胃中,腸胃吸收人體所需之部分化為精微,經過脾的升清作用,上達于肺,爾后宣散于全身。 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發(fā)肅降,即可將脾升清上輸之水液宣達全身,又可將濁液借三焦之通道下輸腎與膀胱,故張志聰注:“肺應天而主氣,故能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所謂地氣升而為云,天氣降而為雨也。” 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張志聰注:“水精四布者,氣化則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經并行者,通灌于五臟之經脈也。” 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揆度,測度也。言飲食精微的生成輸布,氣血津液的生化運行,可從測度脈象變化得知,并要結合四季陰陽和人體五臟陰陽變化綜合分析。 釋 義 水谷精氣的生成與輸布,是在五臟六腑的綜合作用下進行的,并可通過經脈而反映于寸口,所以診察寸口脈象的變化能測知人體各臟腑的生理與病理。飲食進入人體,經胃的腐熟消化,其中精微營養(yǎng)部分,經脾向有關部位轉輸。其中有經脾轉輸于肝而營養(yǎng)于筋者;有稠厚者入歸于心脈,化之為血,借助肺朝百脈作用,外達于皮毛,內輸于五臟六腑者;有經脾上歸于肺,化以為氣,營養(yǎng)全身者。在肺朝百脈、主治節(jié)的 作用下,使氣血相合,血脈平調,津液四布,下輸膀胱。 按 語 整體觀是《內經》理論體系最顯著的學術特征之一,本節(jié)從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精氣的轉輸、津液的輸布以及診病方法諸方面反映了這一特征。谷食經胃腸消化吸收后,在脾的運化作用下,將其精微輸之于肝,有的輸布于肺,有的直歸于心脈,借助經脈輸送、升散、會合而發(fā)揮其作用。其水液的代謝,亦先經脾的運化,復由肺氣通調、三焦決瀆、腎及膀胱的氣化作用而完成。臟腑各有其用,彼此協同且在經脈的聯系與溝通下,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按缈凇彪m為人體中的一個局部,但其脈象的變化能夠反映全身氣血盛衰,是整體觀在診法中的體現與具體運用。 人的生理活動及病理變化,無不受四季寒暑變遷的影響,故《素問·金匱真言論》有“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及《素問·寶命全形論》有“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的診斷。本節(jié)則將“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作為研究與認識人體生命規(guī)律的基本方法。
“水精四布,五經并行”。本節(jié)所言之“飲入于胃,遊溢精氣……水精四布,五經并行?!笔菍蛞旱纳?、輸布和排泄過程的簡明概括,也是后世論述有關津液代謝問題的理論依據?!拔褰洝保次迮K之經脈。說明水液代謝與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相關,但其中尤以肺、脾、腎三臟最為主要,故后世對痰飲水濕之病的治療多以肺脾腎三臟為主,而亦顧及心、肝兩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