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東家丘 其實我小的時候很討厭杜甫,一是覺得他的名字很怪(這個想法有點怪),而且據課本上說,杜甫是“現實主義”,而李白是“浪漫主義”,在我幼小的心靈里,二人高下立判,因為“浪漫主義”顯然比“現實主義”牛逼,藝術要高于生活嘛。選入語文課本的李白詩作,都是太白的巔峰之作,《蜀道難》,毫無疑問空前絕后的神作,為李白贏來了“謫仙人”的外號,讓人一讀就驚為天人,而且李白多瀟灑啊,“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總之就是牛逼。反觀課本里杜甫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你能再窩囊點嗎?而且后面什么“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我覺得很虛偽,這種反感其實更多的是逆反心理,因為本朝強調政治正確甚于詩歌藝術水平,而杜甫一向號稱“憂國憂民”、“人民的詩人”,這種對政治正確的強調反而讓人反感。這種情形頗有些類似魯迅。 杜甫是詩圣,李白是詩仙,杜甫是儒家,李白比較偏道家,雖然李白也寫過表現儒家理想的詩。杜甫的理想就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想做什么人?“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稷和契是周和商的祖先,堯舜時的賢臣,都是儒家的圣人。這和杜甫的家世背景有關,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滅東吳的大將,人稱“杜武庫”,尤喜歡左傳,自稱有“左傳癖”,曾經注過《左傳》,收入十三經注疏,可見杜甫他們家有儒家傳統(tǒng),杜甫是很以自己這個遠祖為驕傲的。 一個人要想在某個方面有大的成就,家學淵源很重要,比如三曹,三蘇,這一點在杜甫身上也有體現。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非常重要的一個詩人,和李嶠、崔融、蘇味道三人合稱“文章四友”,在五律詩體的成型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有一首五律《和晉陵路丞早春游望》被稱為初唐五律之冠。 杜甫自己說“吾祖詩冠古”,他爺爺的詩冠不冠古還值得討論,但杜甫對爺爺的推崇可見一斑。每個人對自己的先輩都有一種特殊的孺慕之情,何況人家的爺爺確實有實力。金庸先生的祖上査慎行是清朝的大詩人,所以《鹿鼎記》的回目全是査慎行的詩句,是金庸對先祖的致敬。 杜甫還寫過一句詩“詩是吾家事”,這話是對自己兒子說的,葉嘉瑩在講這句詩的時候說“你看杜甫多大的口氣!”這句詩確實有一種氣勢,似乎是說寫詩還是得看我們家,你們其他人還是靠一邊吧。這讓我想起另一個典故,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辈鸥甙硕肪褪菑倪@來的。所以說杜甫是很狂的,大家都知道李白狂,其實杜甫也很狂,而且狂得更有格調、更不動聲色、更沉郁、更委婉,不像李白痛飲狂歌、飛揚跋扈,狂得風生水起、雞飛狗跳。杜詩云“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我哪有什么驚世文章,白白讓您枉駕拜訪,俞陛云《詩境淺說》說這兩句“雖系謙辭,實以文章耆宿,隱然自負”,誠哉斯言。杜甫的狂有身段、無火氣,不輕不躁,這固然是稟賦使然,也是因為心里有數,他知道自己的斤兩,所以不叫囂。 一般來說,比較李白和杜甫,通常強調李白的天賦,杜甫的學力。但我覺得杜甫的天賦絕不在李白之下,事實上沒天賦是寫不了詩的,正如一個網友說的“詩無所謂學不學,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只有學力,沒有天賦,斷不能成詩人,學力深而天賦低,也不能成大詩人。寫詩需要感受力,就像畫畫需要辨別色彩的能力,色盲是成不了畫家的。 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黃庭堅以讀書多、學問深而著稱,而且也提倡以學問為詩,他說,“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還說,“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p> 杜甫寫詩固然是無一字無來歷,但我覺得這很正常,大多數詩人都是這樣的,因為再厲害的詩人也不是武則天,不能自己造字,既然字是古人造的,那古人的詩文里面肯定用過,所以無一字無來歷一點也不奇怪。黃庭堅又說,“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這就是江西詩派“奪胎換骨”的來歷,其實學習前人的詩意很正常,江西派的方法確實是學詩的一個門徑。但我覺得即使學習模仿也是需要天賦的,否則你根本不知道古人的詩好在哪里,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是也。 黃庭堅本人的詩歌未臻一流境界,他的詩過重技巧,缺少感發(fā)的力量,如描寫下棋的“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用力很猛,但讀來如隔靴搔癢,太客觀,令人感到空洞,用顧隨的話說就是“毫無心肝”,《登快閣》、《寄黃幾復》這樣的好詩則屬于他詩中的異類。 宋以后寫詩逐漸變成一種學問,詩話詞話越來越多,但詩歌創(chuàng)作的水平卻再難達到唐代的高度。學力很深、技巧很高而感發(fā)力不足是宋以后很多詩人的通病。 如果說晚年的詩是千錘百煉后的結果,那么早年的詩則更多反映詩人的天賦。杜甫寫詩很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边@些詩沒有流傳下來,現在能看到最早的大概是杜甫二十幾歲的作品,著名的《望岳》就不必說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沒有底氣恐怕很難寫出這樣的句子。 很能反映青年杜甫才氣的另一首詩是《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杜甫對馬情有獨鐘,寫過無數關于馬的佳作,無論是真馬還是畫上的馬,也許是喜歡馬的神駿吧,而這首詩的好處正在其精氣神?!昂R大宛名,鋒棱瘦骨成。”大宛是漢代西域國名,出產良馬、苜蓿、葡萄,郭靖的汗血寶馬就是大宛良駒。“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這匹馬是大宛名馬,身份高貴,自不待言,鋒棱瘦骨成,鋒棱形容瘦,有棱角、骨感的樣子。馬應該不能太肥,胖了顯得沒精神,大概也跑不快,我們可以見到韓干畫的馬是比較肥的,所以杜甫說“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薄爸衽p耳峻,風入四蹄輕。”兩只耳朵像削過得竹筒一樣,峻字好。風入四蹄輕,古詩是不拘泥于語法的,有時僅僅是一些意象的羅列就達到了效果,這句形容馬蹄輕快,腳下生風,應該脫胎于王維的名句“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薄八驘o空闊,真堪托死生。”對于這匹馬來說,不存在空闊這個概念,可見它有多快,所以這匹馬是可以托付生死的,“時危安得真致此,與人同生亦同死?!倍鸥Φ脑娎锷糜谩罢妗薄ⅰ靶拧?、“實”這種加重語氣的詞,這大概是漢魏六朝詩的傳統(tǒng)?!膀旘v有如此,萬里可橫行。”這句不需要解釋,總之還是極言馬的快、可堪大用。這種詩是正宗的盛唐氣象,不需要多深的思想,多纏綿的感情,好就好在精氣神。注意“鋒棱”、“峻”、“輕”、“驍騰”這些詞,都是輕勁有力的詞,用的詞可以決定詩的氣象、精神。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超人天賦了,我非常喜歡這首詩,還有一首《畫鷹》的詩和這一首類似,但是沒有這一首好。 詩是有門檻的,可與智者言,難為俗人道,但中國傳統(tǒng)詩歌是中國文化的精華,而杜甫是中國詩歌的最高峰,大家應該對他有不僅僅限于語文課本的了解,相信“詩圣”絕不會讓你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