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認為,人有一種自我保護,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能力。在充滿壓力,甚至挫折的情境下,我們能夠堅持多久,和積極應(yīng)對挫折,保持良好心態(tài)的能力——心理韌性有關(guān)系。 研究者(Zautra, Arewasikporn, & Davis, 2010)認為,心理韌性有兩個核心:恢復和保持。
心理韌性的過程分為四個情況。Richardson(2002)認為,心理韌性的初始階段是生理、心理、精神狀態(tài)的平衡。而隨著壓力和挫折的引入,平衡的狀態(tài)會被打破,個體開始重新整合資源,適應(yīng)環(huán)境。 重新整合的結(jié)果包括:
在壓力性情境下,有些人能夠韌性重組,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沖擊更好的成績;有些人進入平衡重組模式,在壓力下努力保持原有的心理狀態(tài);有些人陷入損失性重組模式中,心理素質(zhì)變差,競技水平降低;有些人落入失衡性重組的狀態(tài),依靠香煙,酒精和玩樂來麻痹自己。
那是什么因素影響著心理韌性呢?
1.自我效能感 研究者(Rees, Breen, Cusack, & Hegney, 2015)發(fā)現(xiàn),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正向預測個體的心理韌性水平和心理適應(yīng)能力。對自己的應(yīng)對能力越有信心的人,越能夠適應(yīng)逆境,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在里約奧運會400米自由泳的賽場上,孫楊以微弱的差距輸給澳大利亞小將霍頓,只摘得銀牌。在賽后采訪中,霍頓還出言諷刺孫楊,說他是“吃藥的騙子”。面對對手的挑釁,孫楊沒有喪失信心,在200米自由泳決賽中霸氣奪冠,用驕人的成績宣告泳壇王者的地位。正是對自己實力的信心,讓孫楊無懼挫折,用出色的發(fā)揮“實力打臉”。
2.溝通和尋求幫助的能力 溝通能力與心理韌性密切相關(guān)。溝通能力強的個體,傾向于擁有高水平的心理韌性;溝通能力弱的個體,傾向于擁有低水平的心理韌性(Association, 2010)。與親戚朋友保持良好的溝通,接受幫助和支持能增強個體的心理韌性。溝通能力強的人,通常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來自別人的支持。當他們遇到難以排解的壓力時,可以和很多人傾訴自己的煩惱,并且尋求他們的支持。
他人的支持是幫助我們緩解壓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的重要支柱。運動員們要常年泡在訓練場地中提升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聯(lián)系相對較少。如果能夠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自己也更能專注比賽,創(chuàng)造好成績。如果親友不理解自己,給運動員制造很多負能量,那運動員在困難面前也更容易崩潰。
3.身體健康狀況 身體健康狀況好的個體,心理韌性水平更高。健康狀態(tài)差的個體,心理韌性水平較低。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能幫助個體提高心理韌性水平,更好地應(yīng)對壓力性情境(Association, 2010)。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我們才能更積極地適應(yīng)逆境,達到預期的目標。在運動員的訓練中,健康的食物和充足的營養(yǎng)必不可少。教練們都深深明白,只有吃好,喝好,休息好,保證隊員們不受疾病和傷痛的影響,才能讓隊伍熬過一次次艱苦的訓練和比賽,沖刺更好的成績。
要提升心理韌性水平,我們可以嘗試: 1.將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具體、可操作的步驟,不斷實現(xiàn),提升自我效能感。 2.增強與親友的溝通,擴大自己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luò),增強自己在逆境中的“續(xù)航能力”。 3.保持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進行冥想練習,保持生理、心理健康。 具體的方法是: 找到舒適的坐姿,閉上雙眼。 自然地呼吸,全神貫注地感知呼氣、吸氣的過程。 覺察呼吸時的身體狀態(tài),比如空氣進入鼻腔時的清涼觸感,小腹的擴張、收縮。 注意力被分散時無需氣餒,重新專注于呼吸即可。 每次持續(xù)十到十五分鐘。 心理韌性就像一把保護傘,讓我們能夠頂著壓力堅持前行,不斷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心理韌性的缺失,會讓我們更容易被困難擊倒,錯失提升自己的機會。
作者 | 覃宇輝,武大心理學學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知乎心理學專欄作者,心理咨詢師,整合心理動力與認知-行為取向,擅長解決自我成長,親密關(guān)系以及家庭教育問題。知乎ID:覃宇輝;微博ID:覃宇輝Maurice。 參考文獻: Association, A. P. (2010). The road to resilience. Rees, C. S., Breen, L. J., Cusack, L., & Hegney, D. (2015).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resilience in the workplace: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f workforce resilience mode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Zautra, A. J., Arewasikporn, A., & Davis, M. C. (2010). Resilience: Promoting well-being through recovery, sustainability, and growth. Research in Human Development, 7(3), 221-2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