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名趣談發(fā)布日期: 2013-11-23 00:00 作者:石英
這里所說的地名,主要是指縣以上單位的名字,主要是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文字組合。一些為大家所熟知的地名組合只是簡括言之;而對許多人尚未想到或較少知之者不妨多說幾句。 概括說來,縣以上地名組合無非有幾種情況。如吉利字、“好”字,方位字,地域特征指向字,直指為城或行政單位的字等。所謂“好”字、吉利字,應(yīng)該說是數(shù)量很多,可以信手拈來。如長春、金華、永福、萬年、長壽等。所謂方位字,如沂源(沂河之 源)、沁源(沁水之源)、江陰(長江以南)、泌陽(泌陽河以北)、華陰(華山以北)、衡陽(衡山以南)等,皆以水之北山之南曰陽,水之南山之北曰陰也。還有如臨桂(靠近桂林)、臨澧(臨近澧水),也是方位。所謂地域特征指向字,如梁山(境內(nèi)有水泊 梁山)、洪澤(境臨洪澤湖)、都江堰市(與都江堰工程同名)。而直指為城或行政單位的字,如:諸城(山東)、陽城(山西)、大城(河北)等。另如徐州(古時九州之一)、萊州(明清時為萊州府治)、渠縣(地名中指明縣級)、天鎮(zhèn)(名中雖為“鎮(zhèn)”,實為縣級)、內(nèi)鄉(xiāng)(名中有“鄉(xiāng)”,實則為縣,縣名中此類稱謂不少)等。此外,尚有以歷史人物或革命烈士命名的縣名,但數(shù)量不多。如中山(廣東)、左權(quán)(山西)、志丹(陜西)、靖宇(吉林)等,均為在原地名基礎(chǔ)上易名者。 中國縣以上地名雖多,但所用字數(shù)相對說來比較儉省。為何?首先是一字統(tǒng)領(lǐng),便衍生出許多“子名”。諸如:一個“高”字,便有高陽、高平、高邑、高臺、高安、高密、高縣等。一個“平”字,便有平度、平山、平鄉(xiāng)、平樂、平江、平陰、平壩、平遙、平遠、平陸、平定、平潭等。一個“新”字,便有新縣、新沂、新民、新昌、新鄭、新野、新河、新和等。一個“安”字,便有平安、安鄉(xiāng)、安仁、安化、安丘、安西、安新、安國、安岳、安圖、安塞、安福、安陸等,舉不勝舉。 另一有趣的現(xiàn)象是:不只是省字,還倒裝組合。諸如:在山東有昌樂,在廣東則有樂昌;在江西有吉安,在浙江則有安吉;在江西有南豐,在河北則有豐南;在山西有平順,在河北則有順平;在河北有陽原,在河南則有原陽;在山東有平原,在山西則有原平;在河北有康保,在湖北則有??担辉谠颇嫌辛_平,在寧夏則有平羅等,顛來倒去,巧妙自然。 至于在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聚居區(qū),縣名常常為民族語言的譯名,如:呼和浩特,乃“青色的城”;烏魯木齊,為“優(yōu)美的牧場”;烏蘭浩特,為“紅色的城”;哈爾濱,為“曬漁網(wǎng)的場子”是也。 (本欄長期征集“日知錄”三字篆刻,投稿郵箱:rizhilu999@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