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到故宮游玩,出來后說除了看房子就是看房子,沒啥意思。 說故宮看起來沒啥意思,是因為來玩時心中沒有知識儲備,不會看。 在占地面積72萬3600余平方米的故宮里,有一個8平方米的小去處,就足夠你我玩味良久。 因為這8平方米的小室內,藏著中國近兩千年的文化史,藏著中國兩百多年來的變遷史。 這8平方米的空間,就是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位于故宮博物館養(yǎng)心殿的西暖閣。 “三希堂”的名字,就蘊含著三段歷史:一是書法藝術史,二是士人修身史,三是皇帝尊師史。 先說書法藝術史。 “三希堂”命名,最直接的原因是里面藏著乾隆皇帝最喜愛的三件稀世珍品。乾隆皇帝是很儒雅的皇帝,一輩子作詩上萬首,題字遍全國,所以他認為的珍寶不是金銀珠寶,而是幾幅字。一幅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303年-361年)的《快雪時晴帖》、一幅是王羲之兒子王獻之的《中秋帖》,還有一幅是王羲之侄子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墨寶,被乾隆帝所珍愛,特意貯存在此,不時把玩。 乾隆皇帝對此極為感慨:
再說士人修身史。 “三希堂”命名,除了因為看得見的寶貝,還有看不見的寶貝——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與精神。 宋朝的理學,將中國儒學推倒了一個新高度,而因為寫過《愛蓮說》而被我們熟悉的北宋大儒周敦頤(1017年―1073年)則是理學的開山鼻祖。他所著的 《通書·志學》寫道:“圣希天,賢希圣,士希賢?!?/strong> 這句話講了讀書人修身的三個層次(逆序):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圣人,圣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 皇帝,自稱天子。乾隆皇帝采用“三?!泵麜?,顯然是提醒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最終達到“知天”的境界。 最后說皇帝尊師史。 乾隆皇帝采用周敦頤的這句話給自己的書房起名字,是受了自己的授業(yè)恩師蔡世遠的影響。蔡世遠給自己的書房起了個名字“二希堂”。在給皇家“打工”,讀書人、臣子不敢隨便稱“天”,所以他特別“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解釋說:“士希賢,賢希圣,圣希天?;蛘咧^余不敢希天,余之意非若是也。嘗慕希文、希元之為人、故曰二希。” 蔡世遠說自己是因為仰慕希文(北宋宰相范仲淹)、希元(繼承朱熹理學正統(tǒng)的真德秀),而為書齋起名“二希”,不是因為只敢實現周敦頤所說“三?!敝械摹岸!?。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及時學生是未來的一國之君。老師的書房名字給乾隆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至于他繼續(xù)使用老師的典故,給自己的書房起名“三希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繼位十余年后,提起自己的老師,仍然執(zhí)弟子禮,只稱字不稱名。在乾隆皇帝所作《三希堂記》中說:“昔聞之蔡先生名其堂曰二希?!?/span> 而按照古代稱呼名字的規(guī)矩,則是君稱臣名,長稱幼名。 你看,僅僅“三希堂”這個名字,就貫穿起了從四世紀東晉王羲之父子、叔侄,到十一世紀北宋周敦頤開始的理學大家(包括乾隆皇帝老師仰慕的南宋真德秀),到乾隆師生,直到二十一世紀今天的故宮博物院三希堂。 旅游,如果有文化作為積淀,會越游越厚。否則,沒有文化積淀,全國各地走走看看,建筑差不多、寺廟差不多、風景差不多,行萬里路到最后也就越走越薄了。 作者:何評時代,二馬資深編輯,微信公眾號“古語今世”創(chuàng)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