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閱讀
《岳陽樓記》閱讀 一、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與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1.解釋: 2. 翻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與其上。 3首段交待了什么內(nèi)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寫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績,交待作記緣由(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緣由),為后文的闊達胸襟做鋪墊。 4.騰子京“謫守巴陵郡”,卻仍然“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么?4.答:說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奮發(fā)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襟。 5.作者對滕子京在貶謫生活中能積極治理政事,做到________是極為贊賞的。 二、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1.解釋:勝狀 2. 翻譯: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yuǎn)山,吞長江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3.歸納段意: 4.“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句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4答: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6.根據(jù)你的積累,請寫出文中的“前人”描寫洞庭湖景色的一個完整詩句。 6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示例二: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7.找出總寫岳陽樓“大觀”的語句。其中最有氣勢的兩個詞是什么?7答: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銜、吞) 8.“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一句和岳陽樓有何關(guān)系?8暗寫岳陽樓,站在岳陽樓上觀巴陵最好的景色——洞庭湖全景。 9.“銜遠(yuǎn)山,吞長江”中的“銜”和“吞”用詞極妙,妙在哪里?9用擬人寫法把洞庭湖這一無生命之物寫得極具生命之感,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遠(yuǎn)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guān)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氣勢。 10.“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的原因是什么? 10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11.岳陽樓風(fēng)景管理處擬在門票上印制“岳陽樓簡介”,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代寫一段說明性11示例:岳陽樓位于湖南岳陽,是我國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之一。登上此樓,可以觀賞洞庭湖的壯美景象。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抒懷,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學(xué)家范仲淹曾寫下千古絕唱《岳陽樓記》,岳陽樓因此聞名天下。 三.①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釋:若夫 2. 翻譯: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薄暮冥冥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3.歸納段意: 4.這兩段是兩個并列描寫段,分別由_
5.第三四段作者用虛筆設(shè)想了一明一暗兩個場景,為什么會產(chǎn)生一悲一喜的結(jié)果? 6.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是什么?6.以物喜,以已悲。 7.這兩段與文章主旨有什么關(guān)系?(寫這兩段的目的是什么?) 8.指出說法有誤的一項8. B A.這兩段文字多用駢句,如“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就是。B.文中的句子對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就是。 C.“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的意思是: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譏諷。D.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前句寫沙鷗飛翔停歇,后句寫魚兒暢游水中。) 9.從②段中找出與①段下列詞語相對應(yīng)的詞語: 9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一碧萬傾 皓月千里,靜影沉壁,漁歌互答。 霪雨霏霏________ 陰風(fēng)怒號________ 濁浪排空________ 日星隱耀________ 10.①畫面突出了景色的________②畫面突出了景色的________10.①陰森恐怖,悲涼凄苦 ②風(fēng)和日麗,安靜舒適 11.兩個截然相反的畫面,反映了登樓者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請分別選用課文中的一個字來概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11.①悲 ②喜 12.請分別選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明這種心情。
①登斯樓也,________ 13.作者寫這兩個畫面的不同景色和由此而引起的兩種不同感情,其目的是13.D A.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的思想感情的影響之大。B.強調(diào)了景色不同,登樓者的思想感受也截然不同。C.突出了“古仁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D.突出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 14請從選文中找出概括“遷客騷人”“悲”、“喜”情感的語句。14悲: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15.“遷客騷人”情感變化的原因是 16.登樓者面對兩種不同景色產(chǎn)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寫這一內(nèi)容的目的是什么?請結(jié)合選文回答16寫登樓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7.作者用兩段文字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17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高尚情操。 18.兩段文字之間的關(guān)系是 ( 四.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求 2. 翻譯: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3.歸納段意: 4.“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對“二者之為”持什么態(tài)度?4答: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 否定。 5.作者贊美古仁人的實際目的是什么? 5否定遷客騷人的悲喜觀,勉勵友人。 6.“遷客騷人”“古仁人”的區(qū)別在哪里?6答:悲喜觀不同;遷客騷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b> 7.這一段的議論作用是什么? 7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抒發(fā)了作者的政治抱負(fù);勉勵友人。點明中心。 8.“古仁人之心”是指________,“二者之為”是指_______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物喜,以己悲。 9.出自本文已沿用至今的成語有________。(從全文中至少找出四個) 政通人和、心曠神怡、氣象萬千、一碧萬頃 10.聯(lián)系全篇,作者的構(gòu)思是:由□□入手說到岳陽樓的“□□”,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自然引出□□,說明作記的意圖。10.?dāng)⑹拢笥^,一悲一喜,對比,議論 11.“是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指________,“退”指________。11.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yuǎn) 12.聯(lián)系全文思考,分別用八個字寫出“以物喜”和“以己悲”相照應(yīng)的句子。 ①與“以物喜”相照應(yīng)的句子:________ ②與“以己悲”相照應(yīng)的句子:________12.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13.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在正確的后面打“√”,錯誤的后面打“×”。13.①√②×③√④√ ①第一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緣由,實際上已透露了全文的主旨。 ②第五段巧妙地利用設(shè)問的方式逐層深入地闡明了作者的憂君思想。 ③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總結(jié)全文,揭示中心點明主旨。 ④第五段論述“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否定“遷客騷人”的悲喜觀,表露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負(fù)。 14.本段所用的修辭手法有14.A A.設(shè)問 對偶 引用 反問 B.對比 排比 比喻 引用 C.反問 比喻 反復(fù) 排比 D.比喻 設(shè)問 引用 夸張 15.結(jié)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談?wù)劮吨傺汀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對我們的借鑒意義。(80字左右) 15.此題結(jié)合現(xiàn)在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樂于奉獻”、“一心為公”來談,同時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談讀書的目的和人生的理想,言之成理即可。 16.“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的句式特點是(與現(xiàn)代漢語的次序有什么不一樣?) 17.“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用原文回答) 18.“予嘗求古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指的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何哉?”這是針對什么提出來的問題?文中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19予嘗求古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20.“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中有兩個“憂”字,依次說明“憂”的是什么?(根據(jù)前文來回答?。?/b>20答:憂民、憂君 21.“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句的正確讀法是
22.本段文字使用的表達方式是 23.本段文字節(jié)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的文學(xué)家,________是他的謚號,課文選自《________》。 24.“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中的“進”,是照應(yīng)上文的________一句;“退”照應(yīng)上文的________一句。這句話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 ] A.做朝官或赴外任都憂國憂民B.當(dāng)官為民都憂慮重重 C.順境逆境都悲觀失望D.時時處處都擔(dān)驚受怕 2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精神?(答案限15字之內(nèi)) 25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無私精神 26.本段首句中的“二者之為”指什么?(默寫)“二者之為”的不同點是什么?相同點是什么?他們與“古仁人之心”的區(qū)別是什么? 26“二者之為”指“……感極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兩大句。他們的不同點是:形式上是一悲一喜;相同點是:本質(zhì)上是為了自己。區(qū)別在于悲喜的原因不同,“二者”是為自己,而“古仁人”是為君為民。 27.對“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項是(當(dāng)聯(lián)系全文來思考?。?/b> A.勉勵滕子京以“古仁人”為榜樣,做自己的好朋友。 B.表現(xiàn)作者自己學(xué)習(xí)“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負(fù)和決心。 C.表達了自己做人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與己共勉。 D.表現(xiàn)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悵。27 C 28.對本文寫作目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應(yīng)朋友之托,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 B.借作記之機,表達自己的胸襟和抱負(fù)。 C.當(dāng)時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貶之時,作者要借此文與朋友共勉。 D.描寫巴陵勝狀,抒發(fā)覽物之情,評說遷客騷人。 29文段中作者巧妙地用兩個設(shè)問句來逐層深入地闡明觀點。第一個設(shè)問句先從____面說,后從
____面說,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突出一個“________”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shè)問句,將文勢推向高潮,從而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29反 30從文章中我們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0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回答或用自己的話回答。 31.“微斯人,吾淮與歸?”是一個反問句,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1表達了作者希望與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強烈而又含蓄的表達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對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 32.當(dāng)今社會,有的人過分看重物質(zhì)和金錢,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卻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境界。請結(jié)合這兩者談?wù)勀愕恼J(rèn)識。 33.對聯(lián):上聯(lián):范仲淹為天下先憂后樂。 下聯(lián):歐陽修 _ 33與吏民同醉同樂。_______ 3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本文中起了_____34揭示主題 ___的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