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釋 1.涼州詞:又名《涼州歌》。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涼州詞在唐代是樂府的常見曲名,多寫邊塞軍旅生活之事。 2.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并引《樂苑》云:“《涼州》,宮調(diào)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縣)。 3.“遠”一作“直”。 4.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7.羌笛:古羌族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 8.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对?/span>·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9.度:越過。后兩句是說,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diào)子,埋怨楊柳不發(fā)、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啊! 10.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具體注釋 這首詩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雄渾蒼涼的邊塞詩。“涼州詞”,涼州歌的唱詞?!稑犯娂肪砥呤拧督o》載有《涼州歌》,并說明是玄宗開元年間西涼府都督所進。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縣。這首詩豪邁奔放的歌聲,把我們帶到祖國大西北的壯麗山川面前。詩中描寫的西北邊疆之美,絕不同于江南水鄉(xiāng)柔媚明麗之美,而是一種高遠的美,粗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華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這種美使人立即感到歷史和未來,立即感到永恒和無窮。最能表達這種美感的是詩的前二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源遠流長,一瀉千里。遠遠望去,只見它蜿蜒曲折,奔流于萬山叢中。它仿佛由天上流來,又仿佛流向天外。“黃河遠上白云間”,是詩人真實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過“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句嗎?這絕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詩人眼前所見到的似乎只有兩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黃河與天空浮動的白云。詩人全神貫注,空曠而絕無寂寞之感。黃河、白云,色彩對照明麗。水在流,云在飛,使人感到宇宙的脈搏與呼吸。 稍稍將目光轉(zhuǎn)移, 詩人看到了天地間別的景物。“一片孤城萬仞山”。對此仍是那樣地強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則眾多,高達萬仞。山之高,更顯出城之小,山之眾,愈見其城之孤。通過這一對比描寫,祖國西北邊塞的雄奇廣袤之美顯現(xiàn)出來了。 詩人在上兩句用這么大的魄力寫景是為了什么呢?原來是為了寫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對這廣袤的邊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這就是詩的后兩句的內(nèi)容。羌笛,是西北邊疆富有地方色彩的樂器。當羌笛的聲音隨風傳來《楊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時,詩人的情緒激越了。笛聲充滿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間縈繞。那是戍邊的軍士在吹奏送別曲吧。他們曾經(jīng)在這催人心碎的樂聲中,告別了親人,踏上漫漫的征途?,F(xiàn)在,只要吹起這支曲子,他們的眼前仿佛會立即浮現(xiàn)妻兒的淚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詩人勸慰他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們何必借《楊柳枝》來抒發(fā)滿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風是吹不過玉門關的。這兩句,寫邊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調(diào)轉(zhuǎn)為憂傷。但這種憂傷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嘆,而是暗含諷刺之意的。楊慎《升庵詩話》卷二說:“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梢娫娙说恼嬉獠⒉辉谟诳鋸埲獾幕暮?,說那里沒有春風,而是借自然現(xiàn)象來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tǒng)治者不關心征人的生活,對于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不給予一點溫暖。 這首詩是一幅西北邊疆壯美風光的畫卷,又是一首對出征將士滿懷同情的怨歌,二者統(tǒng)一于短短的四句詩中,引人遐想,耐人尋味,使人對盛唐邊塞有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詩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絕千古。 (笛) 七孔筩也。文李注引說文。笛七孔。長一尺四寸。今人長笛是也。此葢以注家語益之。風俗通亦云。長尺四寸。七孔。周禮笙師字作篴。大鄭云。杜子春讀篴如蕩滌之滌。今人所吹五空竹笛。按篴笛古今字。大鄭注上作篴。下作笛。後人妄改一之。大鄭云五孔。馬融賦亦云。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然則漢時長笛五孔甚明。云七孔者、禮家說古笛也。許與大鄭異。從竹。由聲。由與逐皆三部聲也。古音如逐。今音徒歷切。羌笛三孔。言此以別。於笛七孔也。馬曰。近世雙笛從羌起。謂長笛與羌笛皆出於羌。漢丘仲因羌人截竹而爲之。知古篴漢初亡矣。李善曰。羌笛長於古笛。有三孔。大小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