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防風,白蒺藜,烏蛇,苦參,甘草等。 【功用】祛風止癢。 【方解】本方以防風、白蒺藜為君藥,祛風止癢。烏蛇、苦參為臣,風邪易挾濕邪郁結(jié),郁久易化熱,故以烏蛇祛風濕,通經(jīng)絡,苦參清熱燥濕止癢,使得風濕熱邪不得聚積。甘草為使,瀉熱緩急、調(diào)和諸藥。諸藥共奏祛風止癢之效。 【主治】風蘊肌表導致的瘙癢性皮膚病。癥見風團、紅斑、丘疹,皮疹驟起驟退,瘙癢劇烈,惡風,有汗,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等。 【臨床應用】“祛風止癢方”主要用于風蘊肌表導致的瘙癢性皮膚病。風性作癢,風邪又易挾濕熱之邪困阻肌膚,纏綿難愈,本方祛風止癢為主,兼清熱燥濕使風邪無停留之所,適用于風蘊肌表導致的瘙癢性皮膚病,如蕁麻疹、濕疹等疾病。 【加減化裁】風邪偏盛加蘇葉、徐長卿、白鮮皮、地膚子、蟬蛻、牛蒡子;疹色鮮紅,加生地、紫草;舌紅苔黃膩口干苦,加黃芩;濕邪偏盛加川萆薢;皮疹多發(fā)可加烏梅、牡蠣;瘙癢難以入眠,加珍珠母鎮(zhèn)靜安眠,酸棗仁、合歡皮斂神就寐。 【注意事項】本方主要為“風蘊肌表”證而設,臨床上非“風蘊肌表”者則非本方所宜。 【組成】苦參,徐長卿,甘草,薄荷,冰片等。 【功能】清熱潤燥,祛風止癢。 【方解】濕疹主要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耐,后天將養(yǎng)失調(diào)、飲食不節(jié),濕熱內(nèi)生,兼感風濕熱諸邪蘊于肌膚而成;皮膚瘙癢癥多因風濕熱邪搏于肌膚或陰虛、血虛所致。因此亞急性濕疹、慢性濕疹、皮膚瘙癢癥的發(fā)生主要責之于“風”“濕”“熱”“燥”,病機血虛風燥、血熱風盛,自覺癥狀以“瘙癢”為主,局部表現(xiàn)紅斑、丘疹、少量脫屑,甚或肥厚、粗糙、苔蘚樣變,病情纏綿, 頑固難愈。二者的治療外治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外用藥物起著重要的治療作用。 方中苦參性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功能清熱祛濕,祛風止癢,《別錄》記載“除伏熱”“療惡瘡”;徐長卿性辛溫,歸肝、胃經(jīng),功能祛風止癢,《本草圖經(jīng)》記載其“療遍體風癢干燥”,兩藥共為本方之君。薄荷辛、涼,善疏風清熱,冰片清涼潤燥止癢共為本方之臣,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潤燥、祛風止癢之效。 【主治】濕疹、銀屑病、特應性皮炎、瘙癢癥等皮膚瘙癢。 【臨床加減】消炎止癢方一般制成霜劑應用于臨床,用于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特應性皮炎、瘙癢癥等皮膚瘙癢,常配合使用其他外用藥加強其療效,如濕疹、銀屑病常加用激素軟膏以加強抗炎止癢作用,特應性皮炎常配合使用復方蛇脂軟膏、膚必潤軟膏(院內(nèi)制劑)等加強潤燥止癢作用。 【注意事項】本方主要為風熱之皮膚瘙癢而設,臨床上非風熱之皮膚瘙癢者則非本方所宜。 【組成】苦參,地榆,大黃,大飛揚,地膚子,蛇床子,荊芥,枯礬,甘草等。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方解】本方以苦參為君藥,解風濕熱毒。地膚子、荊芥、大、蛇床子、大飛揚為臣。地膚子、荊芥祛風止癢,蛇床子、大飛揚除濕殺蟲止癢,大黃瀉火解毒消腫,地榆清熱解毒。枯礬為佐,燥濕殺蟲、收斂止癢。甘草為使,清熱瀉火緩急。諸藥和調(diào),共奏清熱燥濕,祛風止癢之效。 【主治】瘙癢性皮膚病。 【臨床應用】主要用于風濕熱蘊瘙癢性皮膚病。 【加減化裁】本方為外洗方,分泌物多可加五倍子,干燥可加蒼耳子,癢甚可加艾葉。 【注意事項】本方主要為“風濕熱蘊”證而設,臨床上非“風濕熱蘊”者則非本方所宜。 【組成】熟地,當歸,白芍,丹皮,甘草等。 【功能】滋陰養(yǎng)血,涼血活血,潤燥止癢。 【方解】方中以熟地為君,味甘質(zhì)潤,滋陰養(yǎng)血;當歸為臣,養(yǎng)血活血,補中有行;白芍、丹皮為佐,涼血潤燥斂陰;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寓養(yǎng)血、活血、涼血、斂血于一體,共奏滋陰養(yǎng)血、涼血活血、潤燥止癢之效。 【主治】血虛風燥之瘙癢,癥見病程日久或年老血虛,皮膚干燥、脫屑、肥厚、粗糙、苔蘚樣變,表面有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瘙癢劇烈,伴面色萎黃無華、頭暈乏力、口干心煩、夜寐不安,大便干結(jié),舌淡紅苔薄白,脈濡細。 【臨床應用】養(yǎng)血止癢方可用于治療血虛風燥之證。臨床常用于治療濕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癥、特應性皮炎、神經(jīng)性皮炎、干燥綜合征等血虛生燥者。 【加減化裁】瘙癢難以入睡者,加夜交藤15g、酸棗仁20g;口干心煩者,加玄參20g、燈芯草5扎;夾瘀者,加丹參25g、桃仁10g、紅花5g、雞血藤20g;濕毒未清、滲液明顯者加白花蛇舌草15g、川萆薢15g;大便秘結(jié)者加火麻仁15g、桃仁10g。 【注意事項】本方主要為血虛風燥證而設,臨床上非血虛風燥者則非本方所宜。 |
|
來自: 天青青水藍藍我 > 《尋醫(yī)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