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RFID開始越來越廣泛應用于人類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將RFID稱之為電子標簽,其實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技術,一般是采用微波,適用于短距離的識別通信。當前,RFID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RFID技術解決食物浪費問題 日前,韓國政府為控制越來越嚴重的食物浪費問題推行一項特殊行動——“付費倒垃圾”。這項行動中采用了三種方法,其中一項就是射頻識別卡(RFID)。居民用卡打開特制垃圾桶,將垃圾扔進去。系統(tǒng)會自動稱重,然后記錄在用戶的賬戶里,用戶需要每月繳費。通過此類舉措,韓國政府成功將食物垃圾從2008年的510萬噸減少至2014年的482萬噸。 我國有著13億多人口,一直是糧食消費大國。且當前我國的食物浪費問題也日益突出。雖然我國在糧食儲備上同樣采用了RFID技術,但解決食物浪費問題還需向其他各國借鑒找出合適的方法。 RFID助力智能醫(yī)療,提高醫(yī)院效率 為紓緩醫(yī)護界的人手不足及工作壓力問題,香港理工大學研發(fā)了兩套新的智能醫(yī)療系統(tǒng)。據(jù)報道兩套系統(tǒng)應用均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其中的藥物管理系統(tǒng)可將RFID標簽結合藥物包裝,醫(yī)護人員只要以閱讀器掃描藥物,系統(tǒng)就會核對藥物與病人資料,并于熒幕實時顯示出正確或錯誤的標示,避免拿錯藥;另一套護理服務管理系統(tǒng),則儲存了病人及所需護理服務資料,確保病人獲依時妥當?shù)恼疹櫋?/p> 為免病人資料外泄,系統(tǒng)可設定不同醫(yī)護人員的權限,例如醫(yī)生可讀取病人較多的資料,而病人服務助理等可讀取的資料則較少,另外系統(tǒng)亦有裝設加密技術,加強保障病人。有關系統(tǒng)于兩年前在想過博愛醫(yī)院屯門護養(yǎng)院獲落實使用,并成功減少該院護理人員用于文書資料處理的工時兩成至三成,提高運作效率。 RFID助力殘疾人管理停車位 據(jù)報道,英國Westminster正試用一個RFID系統(tǒng)識別殘疾司機駕駛的車輛,并確認有無分配空間給他們停車。該方案是由澳大利亞停車技術公司SmartParking提供的停車管理系統(tǒng)的一部分,將是殘疾司機的福音之舉。該項目在Westminster的64個殘疾人停車場安裝了帶RFID功能的SmartEye傳感器,在授權在這些停車場停車的汽車安裝了EPermitRFID讀取器。這些傳感器可以檢測到車輛并將數(shù)據(jù)傳輸?shù)椒掌魃?,服務器上的軟件可以識別根據(jù)標簽確定有權限的車輛。 該試點方案主要關注非法占用殘疾停車位的問題。該方案在車輛擋風玻璃上附著了433MHz電池供電RFID標簽EPermit,該標簽每隔幾秒通過一個專有的空中接口協(xié)議發(fā)送一個唯一的ID號碼。當有權限的車輛停在停車位時,內置RFID讀取器的SmartEye傳感器會讀取到標簽ID并傳輸?shù)椒掌鳎掌魃系能浖鶕?jù)ID號碼做出判斷。如果車輛沒有合適的EPermit號碼,軟件會發(fā)送短信到交通員手機上進行提醒。迄今為止,共有37500個傳感器在15個國家的42個城市進行了安裝。 RFID行李牌追蹤你的行李 近日,美國航空公司Delta計劃在2016年底投入約1億2000萬個內置RFID芯片的行李牌,其外形看上去就像普通的條形碼標簽,但能夠與機場掃描設施更有效地溝通,減少行李丟失和出錯的情況。另外,乘客也可通過Delta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來實時追蹤行李。 事實上,RFID并不是一種新技術,也并非首次應用在行李追蹤領域。包括澳洲航空、德國漢莎航空等公司已經嘗試使用該技術,香港機場則早在2009年便廣泛應用RFID技術。然而,Delta投入的5000萬美元巨資在344個機場實施改功能,則是前所未有的。Delta方面表示,其實早在2003年便開始測試RFID行李追蹤系統(tǒng),但由于整個造價過于昂貴,最終延后至今天才得以實現(xiàn)。今后有RFID行李牌追蹤行李,實現(xiàn)全自動化的行李處理,效率更高、出錯率低,出行的人們在機場將感受安全、快捷、暢通無憂。 當前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RFID也逐漸應用于醫(yī)療領域、航空領域、智慧城市建設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當前我國不斷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打造物聯(lián)生活,雖然說整體上還處于基礎階段,各項建設還待完善,杭州紫鉞科技堅信作為物聯(lián)網感知層重要的組成部分、關鍵技術的RFID將為人類未來安全、快捷的智能生活帶來更多的驚喜。 本文由杭州紫鉞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球領先的Impinj技術與RFID解決方案。 |
|
來自: 永續(xù)智慧館藏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