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論:
悟透中毉毉理實在易,就三個字一一引、斥、和,所以學中毉實在易學。學中毉亦可稱呼為“不學”,因為都在自然中,明白自然的人就明白中毉。
毉乃《河洛》之理,后引申為“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太極就是渾元“炁”,兩儀就是陰(水、寒…)陽(火、熱…)
,《內(nèi)經(jīng)》說:“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四象就是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八卦:乾(頭、肺、骨、健….),坎(腎、水、腦髓、血、陷下….),艮(山、土、丘陵、止、背、手….),震(雷、動、春、肝…..),巽(風、蛇、入、大腸…..),離(火、麗、心、眼睛、夏…),坤(大地,順、土、脾….),兌(澤、秋、霜、悅、口….)。
八卦包含世間萬物。古人認識事物很特別,把相關的事物歸類,也叫取象比類??吹竭@個象,就會聯(lián)想到與此相關的其他事物,然后類推事理。
水加于火(為引)成既濟(為和),炁化成。
其實人體就是“人身水火一團炁”,這是說炁化論,也就是“和”論,一元論均,可這個水火《易經(jīng)》叫坎離。是人生命的根本。
坎卦象二陰抱一陽在人體為腎,這一陽也叫坎陽,是熱的,這二陰就是陰精,是寒的、潤的。離卦象是二陽抱一陰在人體是心,這一陰就是陰血,是溫潤的。
道家有抽坎填離一說,意思是說把坎中真陽填到離中真陰,就形成熱融融的一團氣(炁),卦象就成了純乾卦,乾健也,六十四卦叫既濟,人就無病了,身輕體健,神氣充足,目光明亮。人體是陰陽化氣而成,陰陽者須臾不可離也。陰陽合則生,人生機勃勃,陰陽離絕則死,生機減退甚至死亡。陰陽的概念是中毉的主要概念。
陰陽辯證實際上就是寒熱真假的辯證。
辨清寒熱的真假,治療就容易多了。寒證(陰證)用溫熱(陽)藥來“引、和”,熱證(陽證)就用苦甘寒藥“引、斥、和”。
這里存在個實熱證用苦寒藥,陰虛發(fā)熱用甘寒藥問題。陽虛發(fā)熱用回陽救逆藥。中毉治病分清陰陽證是關鍵,《內(nèi)經(jīng)》有六經(jīng)辨證,《傷寒雜病論》講的更詳細。實際上,不管三陰經(jīng)證還是三陽經(jīng)證,只要出現(xiàn)陰證就用溫熱藥,出現(xiàn)陽證就用苦甘寒藥?!秱s病論》六經(jīng)辨證實際上就是辨別疾病的部位,經(jīng)絡臟腑所屬,還沒有完全歸結到陰陽辯證。現(xiàn)在許多臨床家、經(jīng)方家因循守舊,不學《易經(jīng)》不知變通,療效差的原因就是只辨清了病位,而沒有辨清疾病的本質(zhì),疾病的本質(zhì)就是屬于陰證或?qū)儆陉栕C。
陰陽辯證的關鍵是是辨清患者的陰陽體質(zhì),也就是陰證、陽證,這是辨病最關鍵的東西,這是本,疾病的臨床癥狀是標,疾病的病名也是標,標有真假。標本不能顛倒,顛倒之后禍患無窮,犯虛虛實實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