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臨近12點,突然收到一個學生家長的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哭泣的母親,一個暴怒的父親和一個倔強的兒子。問明原因,才知道兒子晚上跟同學去網(wǎng)吧打游戲到11點,回來之后,媽媽嚴厲批評了孩子,孩子不服管,半夜12點要奪門而去,被爸爸強行按住。在和孩子、父母溝通了半個小時之后,劍拔弩張的氣氛才稍有緩和。 在和媽媽溝通的過程中,她無意中說的一句話,觸碰到了我。媽媽說:“老師,這孩子小時候特別乖,怎么現(xiàn)在變成這樣了?”除了唏噓感嘆之外,我不禁想反問父母一句:“你每天都跟孩子一起生活,供養(yǎng)他衣食住行,你難道不知道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幾個真實的故事。 1 下午在公園散步,看到一對母子,小孩子估計只有兩歲左右,走路還不大穩(wěn),在草坪上蹣跚學步,媽媽就站在孩子前面大約2米的地方注視著孩子,面帶微笑。忽然孩子一個踉蹌,摔倒在草坪上,小家伙眉頭緊蹙,一副委屈的樣子看著媽媽,乞求安慰和幫助。本以為這位媽媽會驚慌地跑過去,抱起兒子,一邊愛撫,一邊責怪草地不平。但這位媽媽,顯然不打算這么做,還是站在原地微笑地看著孩子,孩子見媽媽無動于衷,擺出一副想哭的表情。 媽媽在原地蹲下身,張開雙手,注視著孩子說:“寶貝,自己站起來?!笨赡苁且庾R到媽媽不可能幫忙,也可能是受到媽媽的鼓勵,孩子顫顫巍巍地爬起來,挪動到媽媽身邊,撲倒在懷里。媽媽一邊溫柔地撫摸,一邊夸獎寶寶真棒~ 2 在黃山一個狹窄的石階上,一家三口一起來旅游,孩子不大,4歲左右,走著走著,突然一屁股坐在臺階上,說太累要人背。爸爸說了一句:“不是說好,要自己走半個小時,然后爸爸背的嗎,這才走了10分鐘就累啦?”孩子不領(lǐng)情,開始撒嬌耍賴。媽媽在一旁勸孩子說:“寶貝,再自己走一會,到前面的拐彎的地方,爸爸背你,好不好?”媽媽話音剛落,孩子就委屈的哭起來,不知是心疼孩子還是怕?lián)踝『竺嬗慰偷穆?,父母不再堅持,爸爸把背包倒騰給媽媽,背起孩子往上走。孩子趴在背上,還是止不住的哭。 兩個故事,兩種情境,兩種態(tài)度,我更相信第一個故事里的孩子長大了更聽話。為什么孩子越大越管不了?不是因為孩子突然變了,而是前期問題不斷積累,導致的結(jié)果。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沒有原則的退讓,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失控。孩子一撒嬌、耍賴,你就不斷妥協(xié)、退讓,他就會不斷挑戰(zhàn)你的原則和底線,這就是為什么你認為孩子越大,越不好管的原因。 前不久和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聊家庭教育,這位老師本身就很成功,清華畢業(yè),北京名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他分享自己的教育準則:約定原則,原則以內(nèi),可以商量,原則以外,絕無可能。 孩子跟他一起吃飯,從來不鬧,也不挑食,因為孩子知道,如果不吃,爸爸不可能給買零食,就只能餓著。相比之下,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吃飯,又是哄又是喂,為了讓孩子吃飯,答應孩子各種要求。堅持原則,是防止孩子走向失控的第一步。
和孩子出去玩,除了特殊情況,絕對不抱。有一次走累了孩子耍賴,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就告訴孩子:“你走累了就坐著休息,反正我不會抱你。”然后也席地而坐。堅持原則,不妥協(xié),本質(zhì)是平等,不因為你是孩子就降低對你的要求。 家長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服管,殊不知這樣的境地恰恰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無原則、無底線的退讓只會把孩子推的越來越遠。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意識到堅持原則的重要性,幫助孩子堅守約定,陪伴他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