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象有一天人類居然會愛上機器人么? 2013年12月上映的電影《她》(《her》,又譯《云端情人》)正上演了這樣一幕離奇的愛情故事。男主人公西奧多(Theodore)愛上了一款先進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OS1。這款系統能夠通過和人類對話,產生并不斷豐富自己的意識和情感。操作系統化身一名叫做“薩曼莎”(Samantha)的“女性”,她不僅有著沙啞性感的聲線,而且又善解人意,讓西奧多墜入愛河…… “薩曼莎”是這樣一個“女朋友”:幽默風趣,在你傷心時理解你的心緒,在你開心時陪你享受喜悅,不需要你每日費盡心機揣摩她的心思,也不會耍性子、發(fā)脾氣。更特別的是這個“女朋友”還是個自帶智能光環(huán)的完美秘書。她能幫你揀選電子郵件、安排日程、定時提醒你開會、給你推薦喜歡的東西……電影里,有一天,因為離婚而心緒黯淡的西奧多孤獨地倚在地鐵上,“薩曼莎”感受到他的憂傷,自動播放了明快動人的音樂,讓西奧多大受感動。這樣的女朋友若是寫上一本《女朋友的自我修養(yǎng)》,相信一定會登上暢銷書排行榜的。面對這樣的女朋友,又有哪位宅男不會心動呢? 電影《她》中,男主人公西奧多面對著只存在于操作系統中的“薩曼莎” 這樣完美的機器人伴侶,在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會真的出現。人類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的轉變,正使電影中的想象變?yōu)楝F實,而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就是情景感知(ContextAwareness)技術。 什么是情景感知技術?它又是怎樣實現的? 我們今天已經處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上的各種應用軟件讓生活變得舒適便捷。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和谷歌的GoogleNow等“初級人工智能”也為用戶提供了多樣的信息服務。然而,這些“智能”APP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它們都是被動式地接受用戶的指令然后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對用戶在現實世界的情景缺乏理解,既不知道用戶在什么場所,也不知道用戶在做什么事情,無法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主動式服務,用戶體驗還有很廣闊的提升空間。 從上至下:Siri、Cortana、Google Now 情景感知技術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APP的這一缺陷應運而生。它是智能設備上的感知技術,依靠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等數據來感知理解用戶的情景,從而更好地幫助用戶完成日常的工作,給用戶帶來完美的智能生活體驗。這些智能設備,可以是智能手機,也可以是平板電腦、可穿戴式設備、智能家居設備。通過情景感知技術,智能系統和軟件能獲知用戶的特性、習慣、興趣愛好等,并通過感知情景,自適應地改變,在交互設計、主動服務等方面為用戶提供更滿意的體驗。 我們以智能手機為例,看看情景感知技術具體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智能手機上有豐富的傳感器,情景感知技術可以基于這些傳感器來感知用戶的情景信息,進而提供“魔術般”酷炫的技術。這些傳感器包括用于測量空間位置和移動的加速傳感器、方向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羅盤傳感器、接近傳感器,其他包括重力、磁力、光線、壓力、溫度、氣壓、紅外線傳感器,當然還有用于記錄聲音和影像的麥克風和攝像頭傳感器。此外指紋傳感器也愈發(fā)普及。這些傳感器可以獲知并記錄手機的各種物理信息和用戶使用數據,生成用戶的“DNA”,在不同的場景下提供最合適的服務。 例如基于個性化動作場景提供服務,根據用戶和手機的狀態(tài),無需用戶操作,智能地將手機切換到靜音、省電、飛行、正常等情景模式,在走路拍照時適當調整對焦。基于用戶使用場景提供服務,音樂播放器可以在用戶處于不同運動狀態(tài)(跑步、乘車、安靜)時自動播放不同的播放列表。手機還可通過分析用戶日歷、GPS信息等,自動提醒用戶參加會議或去機場乘飛機而無需手動設置提醒。另外在用戶個人健康、娛樂活動、賬戶安全等方面情景感知技術也可以提供更為主動、個性化的服務。這一系列變革將徹底改變目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智能手機使用方式。 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顛覆者、人工智能時代的引路人,情景感知同樣會在可穿戴式設備、電子商務、O2O、物聯網等領域掀起顛覆式革命。在可穿戴式設備領域,智能手表能在地圖服務里感知人的位置,通過不同的震動方式提醒用戶在適合的時候改變方向,不必再盯著地圖軟件;在電子商務領域,隨手拍一張照片,智能設備便能夠實時地推薦電子商務平臺里相同的產品;在O2O領域,用戶進入商場后,智能設備基于用戶歷史、習慣、位置信息、商場貨物信息等,為用戶提供商場導航、產品推薦;在物聯網領域,用戶坐在電視機面前時,電視自動播放最適合的頻道,而不必再去尋找遙控器……如此智能的時代是不是很值得向往呢? “她”,已經離你不太遠了。 文章作者:未來論壇 王光宇 編輯:北京大學中文系 劉周巖 未來論壇 商白 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為 “未來論壇”微信賬號(ID:futureforum) 未來論壇是一個承載人類科技夢想,用科技改變世界的公益平臺;一個連接前沿科技,解讀未來趨勢的思想平臺。 未來論壇由一批時下最有影響力的互聯網界、投資界、科技界人士共同發(fā)起。其中有李彥宏、楊元慶、徐小平、丁健、沈南鵬、張磊等工商界翹楚,也有施一公、饒毅、張首晟等蜚聲中外的頂尖科學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