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高中英語老師,教書33年,教過上千名學生。目前在一所知名學校任教。 女:高中畢業(yè)10年,曾經高考失利,從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的目標滑到了西南財經大學。畢業(yè)后待過攜程旅行網、阿里巴巴,現在是自由創(chuàng)業(yè)者。
(黑字是我,藍字是我爸) 挺優(yōu)秀的。英語最高分144分。幾十個學生已經被國外名校錄取。 報喜不報憂的多。想對考得不好的同學說,到了大學,重新洗牌。像我女兒一樣。這個社會并不是一考定終身,還是要看能力。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我們的角度主要是讓他們填的志愿能上,去分析這所學校的歷史錄取分數,圖個穩(wěn)當。但是我覺得,更應該從興趣愛好和行業(yè)趨勢上去判斷。但是在這點上,說實話,我們高中老師跟社會有點脫節(jié),可能沒有大學老師,或者你們工作的人更了解這個社會。 你說得沒錯。但我覺得根據興趣愛好還是有風險的,因為大部分孩子這10多年根本沒有很好地接觸社會,沒有釋放天性,也不了解專業(yè)背后對應的工作是什么。懵懵懂懂的,那時的興趣是偽興趣,經不起推敲的。像我、我妹妹、我閨蜜,我們當年都喜歡園林設計。我們以為園林就跟田園生活、跟花前月下、跟游山玩水息息相關,其實根本不是。我當時懵懵懂懂選了國際貿易專業(yè),現在做的事兒跟它一點兒關系都沒有,而我妹妹和閨蜜雖然堅持自己學了園林,但畢業(yè)后都轉行了。我會覺得好浪費大學的時間。 我們有個家長群,高考那幾天,群里炸翻了鍋,他們比學生更緊張、更慌亂。很多事,想做又不敢做,想問又不敢問。想送孩子去考場又怕孩子分心,只好偷偷摸摸到學校,目送載著考生的車子駛出,自己再駕車尾隨。等考生進了考場,他們在外面等幾個小時,眼睛直愣愣地盯著考場。人在場外,心在考場??纪?,大門打開的瞬間,家長圍滿門口,小心翼翼不談及考試情況,所有的關心都變成了“你想吃什么,你想喝什么”。 還有個家長,人在成都市區(qū),孩子在郫縣校區(qū)參加考試,相距40多千米。本來已經決定晚上不去看孩子的,但是晚上孩子打電話給父母說不用擔心,反而勾起了父母的思念。父母趕快買了兩斤最好的車厘子,孩子最愛吃的,驅車送去,在校門口隔著圍欄說了兩分鐘話,又依依不舍離去了。來回一個多小時,卻只見2分鐘,家長依然非常滿足。當該家長把這個心情在家長群里說了后,又有坐不住的家長趕快買上孩子最愛吃的水果,風塵仆仆趕去學校。 還有的家長在外地,不能來送考,就委托我們老師拍各種照片發(fā)在群里,上考場的、上自習的等。 昨晚高考成績出來前,群里說得最多的詞是“望眼欲穿”“度秒如年”“一夜沒睡好”,父母甚至不敢和孩子待在一個房間里。 這個很難說,混得好主要還是看綜合素質,以及大家對混得好的標準。 大環(huán)境上來說,是沒有的。高考這根指揮棒讓人無暇去考慮。“分分分是命根,考考考是法寶”。我們只能寄希望于孩子在大學再好好發(fā)揮。 但中國的大學其實很多人是虛度的,很松散。大學老師和高中老師應該座談下、銜接下。 我痛恨中國的教育制度!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家長從幼兒園開始就逼孩子。幼兒園當小學生整,小學生當初中生整。“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害了多少人!家長有從眾心理,看到別的孩子補課,自己不情愿也要去補,管得非常死,培養(yǎng)不了創(chuàng)造力。 不過說實話, 當我是個家長時,我也很難管理自己的心態(tài)。 我理想中的教育,小學及以前都要玩,要培養(yǎng)孩子的天性、興趣、愛好。 好,你的孫子咱們就這么教。 但是我還是擔憂,大環(huán)境沒有變的情況下,高考在中國還是相對公平的一件事。 對,以后還看臉呢。高考是最后一次不看臉的。 我知道很多華僑,想回到祖國,但是他們的孩子回來之后就是跟不上,學習倒數幾名,他們根本不敢回來。 我要么就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哪怕不是主流的教育方式,我相信他在社會上會有立足之地;要么我努力,讓孩子成為富二代,讓他有空間享受生活。當然這種富,主要是精神上的富。 你先給我結婚再說! 心里關心,但是很少問。不敢問,問的話肯定是否定的。我知道他們很痛苦,99%的學生都覺得自己不幸福。我也認識很多學生家長,很有錢,但是并不幸福,所以我現在不會把經濟條件當成是幸福感的標桿。 把中國建設成民主、法制的國家,真心話。 氣憤、不甘。 不要太累,知足常樂,快樂就好。 是的,我想也是,這個時候不是讓孩子去追逐什么,而是發(fā)自內心的最真的東西。我覺得作為家長、作為老師,你有時會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但是當我知道了你最內心的東西,我就篤定了我的選擇。在某些事兒上我們的理想是一樣的,只是我更特立獨行地把它做出來了,而你們這一輩會更隱忍一些。
我高考那一年基本回憶起來是空白的,因為生活真得很枯燥,我又是個多愁善感、想法很多的人。我每天只能在學校的生態(tài)園跟花花草草說說話。如果再選擇一次,我不想讀封閉的寄宿制學校了。 高考之后這10年,我很少回憶那段時光,刪得干干凈凈。但是每當我工作中來了名校畢業(yè)的同事,我心里就暗暗鼓勵自己一下,好像一點點在補回來曾經的失利。可是我現在很心疼那時的自己,包括現在的弟弟妹妹,背負了與年齡不相符的很多煩惱,反而我現在經歷越多越豁達,越來越舉重若輕。 我覺得我爸其實是個內心很柔軟的人,當他看到學生不開心時他也是不開心的,他已經盡力在他能力范圍內加入一些能稱得上是素質教育而不是死讀書的內容。 他是個理想化的人,但他很怕承認,他總是用現實來壓我,回頭又告訴我他的言不由衷。 但我覺得理想是對抗現實的盔甲。 不必擔心給孩子一個理性化、一個童話般美好的世界,他就禁不起現實的風雨。相反,我覺得小時候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童話,童話培養(yǎng)了我很大的勇氣和一顆柔軟的心。 一切智慧,最基本和根本的就是一顆柔軟的心。 我記得高中畢業(yè)典禮上,有人發(fā)言“要改變這個世界”,當時很熱血,可進入社會前幾年又會覺得很荒謬。還改變世界呢,不被世界改變就不錯了。不過現在又敢說了,我就是在改變世界,哪怕很微弱,但這個世界就是會因為我的堅持、我的感染、我的傳播,會美那么一點點。 今天看到我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在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蠻有深度,是我希望這個社會多給年輕人傳達的。摘抄幾段如下: 困頓于當下,容易導致思維的近視或心性的浮躁,流連于轉瞬即逝的悲喜或毫無意義的追悔,喪失洞悉未來的遠見。 “風物長宜放眼量”。 將對“自我”的關注融入對“世界”的觀照中,在解決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各種問題中破浪前行,讓每一個平凡的“自我”都折射出“世界”非凡的意義,不斷涵養(yǎng)浩然天地的氣度。 柴米油鹽、上班下班、迎來送往……周而復始,這就是生活。在我看來,生活就是“當下”,就是“自我”,就是“小家”;而“當下”更新后的“未來”,“自我”映射出的“世界”,“小家”升華后的“大家”,則是生活的終極存在——生命。詩性是生命與生俱來的色彩,進入生活就是摒棄“眼前的茍且”去追求“詩和遠方的田野”。 “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并將對個體生命詩性的追求融入人類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中,實現人生格局的不斷突破與重構。 多年以后,你已行過許多的橋,看過許多的云,心中卻只有一個永當青春的西財! 頗有一些禪意,這也是為什么,我把標題改成“高考這件小事兒”。 人生的第一天職,是做自己。其他,沒什么大不了。 本 本文來源:小馬魚的東方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