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愷
蔡瀾先生的一篇舊文最近火了,主題是批評中國無茶道,事實上,關于中國有無茶道的問題,就是坊間——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新近崛起的中產喝茶人群來代替這個曖昧不明的“坊間”——爭論最厲害的問題。
臺灣的茶道是向壁捏造之物?中國有無茶道,以及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茶道?什么才是中國茶道?幾年來,我因為在曾經工作過的《三聯生活周刊》連續(xù)做了三年的茶??木庉嫻ぷ鳎l(fā)現大家爭論的焦點也無外這幾個,其實回望來時的路,這些問題都已經有了答案。
▍何為臺灣茶道
在沒有去臺灣之前,和很多大陸的茶友一樣,我也覺得臺灣喝茶形式感過重,存在很多花里胡哨的東西,比如用什么形狀的杯子喝茶,用什么水泡茶,用什么壺燒水,據說都會導致茶湯的味道有所差異,當時只覺得故弄玄虛,完全不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飲茶觀,在我們簡單的觀念里:茶,只要好,怎么喝都行。
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時代,正是中國人迅速求得溫飽的階段,我們的父母輩以及祖父母輩飲茶,都是大壺大杯沖泡,不甚講究,導致我們也習慣于這種簡單而實用的體系,去到臺灣,稍加詢問,發(fā)現無窮樂趣,不少茶人高手,和我們小時候的經歷一樣,也都從父母的大茶缸里偷茶喝。
但是這種情況,在臺灣中產社會成型后迅速改變:過去最好的茶葉外銷,如今最好的茶葉根本舍不得賣,尤其是各種斗茶大賽的金獎茶,早就被人預定好了;過去只有街頭喝的老人茶,還有帶點色情性質的茶藝館,可是轉眼一變,都是講究品茶的純粹的清茶館了,毫無疑問,隨著中產社會的出現,人們對茶的要求不一樣了,臺灣茶道因緣際會地出現了。
臺灣式的茶道有兩個來源:
一是來自大陸的潮汕功夫茶道。當年大批閩人和潮州人去到臺灣,帶去了所謂功夫茶四寶中的三個:紫砂壺,若琛杯,還有燒開水的提梁壺,燒炭的風爐據說是因為太麻煩,逃難路中無法攜帶,所以留在了潮州本地;臺灣的茶道開始出身很低微,只在民間飲用,包括廟口,村頭,而且基本都是老年人才有這個閑情逸致,所以并不被主流所重視。但是這套中國鄉(xiāng)土的喝茶方式及審美體系,還是在日后構成了臺灣茶道的源頭。
另一個來源,則是日本。臺灣在發(fā)達后,開始大批引進了日本的茶道具,茶審美,包括日本的茶人精神,比如把習茶當修行,一學就是十多年,日本的茶道傳統(tǒng),無論是抹茶道還是煎茶道,都和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臺灣從日本搬回來的大量茶道具,幾乎不需要任何改造就可以直接使用,比較典型的是具輪珠紫砂壺。這種明清兩代大量出口日本的日用紫砂壺,因為形象古樸自然,放在桌上和樸素的白瓷杯相搭配,可以營造出古雅的意象,最近被大量回流到臺灣和大陸,非常受歡迎。
為什么是日本?不是因為臺灣在近代曾被日本占領,更多的原因在于日本茶道雖然歷經后世改造,可是根源還是在中國,而且源自中國茶道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陸羽的法度。比如茶尚儉,尚清,再比如茶器的規(guī)訓,莫不可以窺看到中國茶文化的影子,所以臺灣接受很多日本關于茶的審美,關于沖泡茶的手法,并不困難,沒有產生文化上的劇烈沖突。
日本審美和潮汕功夫茶結合在一起,構成了臺灣茶道的基干。因為社會對喝茶這件事有了復雜的要求,所以喝茶不再僅僅是大茶缸,也不再僅僅是粗糙的街頭老人茶,尤其是很多文化人進入其中之后,很多優(yōu)雅的喝茶環(huán)境出現了:比如根據日據時代的小樓改造而成的紫藤廬,主持者周渝先生和臺灣的文藝家都是朋友,這里經常舉辦音樂舞蹈的演出,甚至政治討論的聚會,茶則是講究緩慢的享受,他是臺灣比較早來大陸自己制茶的人,對土地的養(yǎng)護,對茶葉的自然制作,對茶種的選擇,都有自己的獨到看法,就是要依循自然之道,他的朋友陳文茜說周渝是年輕的老靈魂,用茶帶領大家體會宋人的哲學。
我第一次體驗臺灣茶道之美,是在清香齋的解致璋老師那里。解老師進過賴聲川的表演工坊,自己也做過畫廊主持,因為愛茶,逐漸帶領了一批人一起研究茶,這些學生一跟她就是十多年,大家每天研究泡茶的溫度,喝茶的器物的形狀,所使用的茶葉的存放方式,她們認為,一泡茶,最重要的是讓客人享受,所以,只取最好的五泡讓客人喝,才是正確的喝茶方法,因為那是茶湯的最好狀態(tài)。記得那次是在春天,茶席上擺滿了各種植物,解老師選擇的植物并不昂貴,只是注重其點線面的構成,形成了案上的山水,在這樣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里喝茶,感覺像在園林之中,而茶被精心地沖泡,每一泡都在變化:上泡帶有濃厚的花香,下一泡已經是濃郁的青蘋果香,還帶有隱約的梅子香,最妙的是,這茶葉并不是昂貴的珍惜品,只是普通的有機茶,奇妙的感受,恍惚是在酒莊喝一品與土壤緊密相連的葡萄酒。這種喝茶,不是隨意喝茶聊天,而是真正鑒賞茶湯之美。
▍中國茶道還在生長中
隨著臺灣茶道在大陸的流行,忽如一夜春風來,幾乎現在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或若干個茶空間,里面的主人都愛身穿布衣,按照臺式風格在那里泡茶,墻上往往貼著禪茶一味的拙劣書法,大概蔡瀾所批判的,很多是這種形式主義的喝茶方式,很多自稱的茶人,只是學了一個喝茶的皮毛,就開始大肆擺茶席,愛和人講心,講修行,講散淡之美,就是忽略茶湯之好壞。要知道,解致璋和她的學生們,為了泡好一泡茶,可能要研究幾個月,光是水溫,就要一度一度地慢慢提高,并嘗試,還要注意與室溫的呼應,有可能提高0.5攝氏度的水溫,茶湯的味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這還僅僅是練習某地區(qū)某一特定品類某一季的茶。中國茶種繁復,可見練習需要多少時間,這可不是光口頭說說修行,就能泡好茶的。
按照很多我接觸的臺灣茶人的說法,中國的茶道,是剛剛開始,在不斷生長中,因此就有各種變化的可能性。比如蔡瀾批判過的聞香杯,現在基本已經被淘汰了,講究的茶人用比較窄型的深筒杯,既喝茶也聞到了茶香;再比如現在流行的公道杯,在中國古老的茶飲生活中,是并不存在的,后來臺灣的制瓷師蔡曉芳用奶杯改造成公道杯,并且經過數次改造,慢慢成為三五好友喝茶的必備品,現在也有了各種造型的變種。
就是因為中國茶的產地多,品種繁雜,所以,以烏龍茶為主要依托發(fā)展起來的臺灣茶的喝法,到大陸未必適應,比如綠茶,未必適合那種小杯小壺的喝法,再比如黑茶系列,過去在大陸,銷售于邊地,可是隨著老茶流行,被提高到一個重要的地位,那么黑茶怎么喝?用什么壺泡合適?用多大杯子合適?這些都是嶄新的問題,依據臺灣經驗,完全沒有辦法獲得答案。
也許答案在大陸?確實如此。這兩年,很多形式主義大行其道,但是也有認真探索的人,用于突破臺灣的茶格局。就拿臺灣的事茶人李曙韻來說,她本來也是臺灣的諸多茶道推崇者之一,可是來到大陸后,覺得自己臺灣經驗完全不夠用,大陸的茶之風物讓她沉迷,經常和我討論的不再是臺灣茶,而是大陸之廣闊,有那么多美好的聞所未聞的茶之世界。比如福建的白茶,在臺灣并不經常喝到,她經常帶領自己的學生去福建的福鼎和政和,這兩個白茶的故鄉(xiāng),去研究那里的土地與茶樹的關系。我參加過她舉辦的一次“茶酒會”,用白茶喝酒搭配,順便說,這也是新鮮的茶道玩法,可是也能夠在古人世界找到依托,唐人就寫過“茶酒論”,她挑選了幾十種葡萄酒,尋找和福建白茶的口感可以搭上線的那一種來進行搭配,所以茶酒交替進行,口感也能交錯爭鋒,二者毫不違和。
無論是臺灣的茶人,還是大陸的茶人,早就開始研究宋人飲茶之法,臺灣的周渝找來福建的老青石磨,用以研磨茶粉,然后用來打末茶飲用,李曙韻用各種茶葉磨成茶葉末,然后打末茶,最常使用的是白茶的抹茶,這種清簡的喝法,與日本的抹茶道迥然不同,完全是一種現代中國人追尋與古人玩樂的新茶道。
最值得一提的大概是景德鎮(zhèn)了。幾年前去景德鎮(zhèn),還流行各種不講規(guī)則的茶杯茶壺,大多都是隨意喝茶所用,但是現在去,景德鎮(zhèn)的工匠喝茶成風,還有很多素人開始加入到這一行業(yè)中,在山中租住農民的房屋,認認真真每日喝茶品茶,為了是弄明白茶與器的關系。他們主要研究杯子的形狀,包括杯沿入口的唇感,有一個朋友,從北京去景德鎮(zhèn)生活的工匠董全斌,在那里住在最遠的山村里,為了讓茶湯完美,他研究了上百個杯子的口沿的厚薄,并且自己燒制出來;另外一些朋友,開始把景德鎮(zhèn)的傳統(tǒng)工藝與茶器結合起來,各種甜白,影青和青花釉的樸素的茶器,都在燒制中,與日本茶道的傳承法則不同,中國茶道的承擔,更多在這些普通人身上,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讓那杯中的茶湯更加出色。
中國社會自清中葉以來,國力衰落,許多久遠的精致的生活法則變得不再流行,尤其到了近代,各種戰(zhàn)爭不僅損失了眾多有形的珍貴器物,也讓無形的生活法度丟失,所以近代我們很可能只能使用大茶缸喝茶——但不代表自古以來,我們就過著這樣的生活。
這些普通人的探索,讓以往存在于書本上的茶學鮮活了起來。
▍簡單不是茶道,如何讓一杯茶好喝才是中國茶道
無論是蔡瀾先生,還是很多喝茶者,因為從小的生活習慣,慣于對復雜的喝茶方式予以否認,很多人說,簡單地喝茶就對了——確實簡單喝茶沒錯。陸羽就提倡茶性儉,要求去奢華,去繁瑣,去掉往茶中添加各種香料的不當行為,但是,簡單地喝茶,并不是中國的茶道。
我們現在可以說,陸羽創(chuàng)造了中國茶之精神,但是看看陸羽的《茶經》,何其繁雜,為了追尋一泡好茶的產地,要爬山涉水,要調動上萬人力在早春時節(jié)上山采嫩芽;尋找合適的泡茶用水,要耐心等待某個時辰某個特定區(qū)域才取水飲用;更不用說杯盤之精良,環(huán)境之適宜,這種精神,在唐之后并沒有消滅,宋人斗茶之復雜,追求之不懈怠,實在是超越前朝;到了明朝,雖然飲茶方式變成了與今人類似的沖泡法,但是文征明為了一泡喝茶的水,要派遣小童經常從蘇州去無錫拉水,只使用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水的水,為了防止手下小童偷懶,還發(fā)給惠山的和尚水籌,只有拉到那里的水,小童才能領有水籌一枚。
中國人的茶道,是追求茶帶給人的享受,并且追求得盡善盡美,絕不講究,這種道,是物質世界的,并不像經過千利休改造的日本茶道,追求的是詫寂,這也是中日兩國文化傳統(tǒng)的區(qū)別所造成的。到了今日,這種追求享受,尤其是追求茶湯之真味的努力,越演越烈,比如,各省各種茶品類的原生地,都會強調其氣候土壤包括茶種的特殊性,以及這種特殊性能帶給你多么大的口腔和身體的快感,在中國茶里,哪怕是在同一縣同一鄉(xiāng)同一村,所產的茶葉也能有巨大區(qū)別,人們愿意為那點區(qū)別付出更高的價格,有可能,一種茶只是多一點梅花的香氣,人們可能就需要添加一千塊的價格來消費,消費者完全覺得應該,但是這點香氣,又絕對不能是人工添加的,一定要是自然所賦予的。這又和國外那些大把摻精油的茶有本質區(qū)別,大概這也是陸羽所說的“茶有真香”的法則在起作用。
對茶的追求那么無所不用其極,當然對泡茶手法的追求也是合理的了。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流行過所謂的茶藝表演,那種夸張的動作,以及大肆使用女色的方法,并不能增添茶湯的風味,被拋棄理所當然;現在,從臺灣傳過來的以茶席展現為主,茶主人傾力泡茶的玩法又風靡一時,這套方法雖然也有夸張之處,但是追求茶湯的口感的基調,正成為主流,與過去的茶藝表演有著天壤之別。
也許這套方法也會過時,但是什么不會過時呢?
東亞文明有許多互相影響的歷史,無論是茶,園林,還是飲食服飾,很多是從中國傳到日本韓國,也有很多是從日本韓國傳到中國,循環(huán)往復,互相改造,當下的中國茶道之風雖然很多從臺灣日本而來,但是似乎不用因此而產生排斥。蔡瀾先生帶著鄙夷談到臺灣,顯然是忽略了各地文化交流之密集,已經沒有什么特殊的主體性了。
按照過去的中國傳統(tǒng),這種外來風尚很快會被改造成功,變得更加中國本土化。東亞未來的茶道生活,主流一定在我們腳下的土地上。
(本文原標題:《中國有茶道嗎?一個正在生長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