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案】陳某,男性,24 歲,病歷號97771,1965 年3 月25 日初診。自昨
日惡寒身疼,咳喘咽干,自服A.P.C 兩片后,汗出不惡寒,但仍身疼、咳喘、吐
白痰、口干思飲,苔白舌尖紅,脈滑數(shù)。證屬外寒里熱、肺氣不宣,治以解表清
里、宣肺降逆,與麻杏甘石湯:
麻黃18 克,杏仁10 克,炙甘草10 克,生石膏45 克,半夏12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二劑、汗出及喘減。繼以桑杏湯加減,服六劑諸癥已。
五、越婢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 克,石膏45~100 克,生姜9 克,炙甘草6 克,大棗
5 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亦同麻杏甘石湯,為外邪內(nèi)熱的治劑。但無杏仁則治喘的作用較
弱,但有生姜大棗則健胃逐水的作用加強(qiáng),余則大同小異。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1 條:風(fēng)水,惡風(fēng),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xù)自
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注解:外邪而又水腫者謂風(fēng)水。惡風(fēng)、脈浮為外邪;一身盡腫為水氣。續(xù)自
汗出無大熱,與麻杏甘石湯證的汗出無大熱者同。津液未至虛損故不渴,宜越婢
湯主之。
按:水氣在表,法當(dāng)發(fā)汗。但津液虛損者不可發(fā)汗,故《金匱要略》有“渴
而下利,小便數(shù)者,皆不可發(fā)汗”之戒。脈浮不渴,正是本方發(fā)汗的關(guān)鍵,后世
誤于石膏治渴,而把脈浮不渴,改為脈浮而渴,大錯。其實石膏除熱并不一定渴,
口舌干而煩躁者即可用之。若真大渴欲飲,乃津液傷損之候,須合用人參方能有
濟(jì),詳見白虎加人參湯條,互參自明。又《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對于風(fēng)水是這
樣說的:“風(fēng)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jié)疼煩,惡風(fēng)”。本條所述以續(xù)自汗出,故
骨節(jié)不疼。若無汗而疼煩,當(dāng)屬大青龍湯證,而不可與本方,須知。
【辨證要點】周身浮腫、脈浮、惡風(fēng)者,
【驗案】佟某,男性,63 歲,初診日期:1965 年7 月6 日。因慢性腎炎住
某醫(yī)院,治療三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動在(+)~(+++)之間,無奈要求
服中藥治療。四肢及顏面皆腫,皮膚灰黑,腹大臍平,近幾日不能飲食,小便量
少,汗出不惡寒,苔白膩,脈沉細(xì)。此屬水飲內(nèi)停,外邪不解,郁久化熱,為越
婢湯方證:
麻黃12 克,生姜10 克,大棗4 枚,生石膏45 克,炙甘草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一劑,小便即增多,喜進(jìn)飲食,繼服即余劑,浮腫、腹水消,
尿蛋白(—),病愈出院。
六、越婢加術(shù)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 克,石膏45~100 克,生姜9 克,炙甘草6 克,大棗
5 枚,白術(shù)12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于越婢湯加利小便逐濕痹的術(shù),故治越婢湯證而小便不利或濕痹
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5 條: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
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shù)湯主之。
注解:黃腫,指水腫微發(fā)黃色,為水因熱蒸之象,不是黃疸。一身面目黃腫,
謂全身以及面目俱發(fā)黃腫。脈沉為里有水飲之應(yīng),小便不利則水不得排泄而外溢,
故令病水。假使小便頻利,此亡津液,則只能病渴而不能病水。病水者越婢加術(shù)
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只有風(fēng)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黃汗五種,本
條的里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說的,亦即對風(fēng)氣相擊的風(fēng)水說的。風(fēng)水可說是外因,
此則由于小便不利為內(nèi)因,故以里水別之。注家改為皮水,值得考究。實踐證明,
本方所主水腫證,亦以腎機(jī)能障礙而致者為多,對于腎炎患者的水腫和腹水屢試
皆驗,尤其令人驚異者,不但水腫消除,即使腎炎本病亦得到徹底治愈。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3 條:里水,越婢加術(shù)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
之。
注解:就治里水這一點。則越婢加術(shù)湯和甘草麻黃湯均有應(yīng)用的機(jī)會,但并
不同主一證,臨證時宜依證選其一而用之,
《金匱要略·中風(fēng)歷節(jié)病》附方:《千金方》越婢加術(shù)湯,治肉極,熱則身
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厲風(fēng)氣,下焦腳弱。
【注解】肉變色多汗謂肉極;痛引肩背不可以動轉(zhuǎn)謂為厲風(fēng),下焦腳弱即腳
氣一類病。
按:實踐證明,越婢加術(shù)附湯治腰腳麻痹、下肢痿弱、以及關(guān)節(jié)疼痛而有水
氣留滯者有驗,故《千金方》所謂“厲風(fēng)氣,下焦腳弱”之治,宜越婢加術(shù)附湯
為是。然肉極之證宜本方可信。
【辨證要點】越婢加術(shù)湯用于越婢湯方證見小便不利、或濕痹痛者。
【驗案】宋某,男性,19 歲,病歷號183376,1966 年3 月18 日初診。半
月來發(fā)燒,服A.P.C 熱不退,漸出現(xiàn)眼瞼浮腫,經(jīng)某醫(yī)院檢查尿蛋白洲、紅血球
滿視野,管型2?4,囑住院治療。因無錢,經(jīng)人介紹而來門診治療。癥見:頭面
及四肢浮腫,頭痛發(fā)熱(T38~38.5℃),小便少,甚則一日一行,苔白膩,脈沉
滑。此屬外寒里飲,治以解表利水,予越婢加術(shù)湯:
麻黃12 克,生姜10 克,大棗4 枚,炙甘草6 克,生石膏45 克,蒼術(shù)12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二劑后,浮腫大減。尿量增多,三劑后腫全消。六劑后尿蛋白
減為+。因出現(xiàn)腰痛,合服柴胡桂枝干姜湯,不及一月尿蛋白即轉(zhuǎn)為陰性。休息
一月即參加工作。1966 年12 月6 日復(fù)查尿常規(guī)全部正常。
七、越婢加半夏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 克,生姜9 克,炙甘草6 克,大棗5 枚,生石膏45~
100 克,半夏15 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此于越婢湯更加逐飲下氣的半夏,故治越婢湯證而有痰飲、咳逆上
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13 條: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
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注解:熱壅飲逆復(fù)兼外邪,故咳而上氣,則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亦
邪逆氣壅所致。脈浮大為外邪內(nèi)熱之應(yīng),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按:肺脹為病名,《金匱要略》曰:“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梢姺?/FONT>
脹即指上氣咳逆、喘而躁急的證候。曾以本方用于咳逆喘急、目突如脫者,確實
有驗。
【辨證要點】越婢湯證兼見咳逆上氣、兩目發(fā)脹或頭痛者。
【驗案】詹某,女性,39 歲,病歷號132122,1964 年10 月12 日初診。昨
晚受涼,咽痛,咳喘,喉中痰鳴,服氨茶堿兩片喘稍緩解,但仍咳重,咳則兩眼
發(fā)脹、頭痛,自感呼吸不暢,苔白膩,脈浮弦。此屬外寒內(nèi)熱而致肺氣不降,治
以散寒清熱,與越婢加半夏湯:
麻黃12 克,生石膏45 克,炙甘草6 克,大棗5 枚,半夏12 克,杏仁10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二劑咳喘減、咽痛、目脹、頭痛己,繼服二劑諸癥皆消。
八、甘草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甘草6 克,麻黃12 克
【用法】以水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甘草,煮取一杯,溫服,重覆汗出。不
汗再服。慎風(fēng)寒。
【方解】此于麻黃湯去桂枝,杏仁,而增麻黃、甘草的用量,雖以發(fā)汗解表,
但無桂枝則不治身疼,無杏仁則治喘的作用亦比較減弱。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3 條:里水,越婢加術(shù)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
之。
注解:見越婢加術(shù)湯方。
【辨證要點】浮腫表實無汗者。
九、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 克,炙甘草6 克,炮附子3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于甘草麻黃湯加附子,故治甘草麻黃湯證而陷于陰證者。麻黃只
取原量之半,亦以少陰病宜微發(fā)汗之因。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02 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fā)汗,以二
三日無里證,故微發(fā)汗也。
注解:少陰病、初得二三日的時期內(nèi),以不傳里并發(fā)太陰病的里證為常,故
宜麻黃附子甘草微發(fā)汗以解表。
按:體弱或老年人若患傷寒或感冒,往往發(fā)作少陰病,以其在表的時間甚暫,
二三日后即常傳里而并發(fā)嘔吐、下利的太陰病,此所謂得之二三日無里證。而以
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fā)汗,可見此二三日時純屬表證甚明。二三日后傳里,而始有
里證,但不是說少陰病根本屬里。
【辨證要點】表虛寒證見惡寒、無汗、脈微細(xì)。
【驗案】許某,男性,47 歲,病歷號3752,1978 年5 月4 日初診。右頭痛
兩天,自感無精神,兩手逆冷,惡寒無汗、口中和,不思飲,舌質(zhì)淡,苔薄白,
脈沉細(xì),咽紅多濾泡增生。此屬虛寒表證,治以溫陽解表,與麻黃附子甘草湯加
味:
麻黃10 克,制附子10 克,炙甘草6 克,川芎10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一煎。微汗出,頭痛解,未再服藥,調(diào)養(yǎng)兩日,精神如常。
十、麻黃附子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9 克,炙甘草6 克,炮附子3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即麻黃附子甘草湯而增量麻黃,亦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與桂枝
附子湯的關(guān)系同,亦只增一二味藥用量而已,似無另立方名的必要,不過上方是
為少陰病微發(fā)汗,麻黃的用量須小;本方是為發(fā)散水氣。麻黃的用量須大,制因
證異,豈可茍同,學(xué)制方者,宜留意于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4 條: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fēng),
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fā)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注解:水腫的疾病,其脈沉小,則屬少陰證。不沉小而浮,則為前述之水。
若形似腫而內(nèi)無水者,則為氣脹。水腫發(fā)汗即愈,脈沉小屬少陰者,宜麻黃附子
湯;脈浮之風(fēng)水者,宜杏子湯。
按:杏子湯未見,《金匱要略》注謂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醫(yī)宗金鑒》
則謂甘草麻黃湯加杏仁。胡老認(rèn)為若就風(fēng)水的外證骨節(jié)疼痛。則以大青龍湯更較
合理。
【辨證要點】少陰病兼見浮腫明顯、無汗惡寒者。
十一、麻黃附子細(xì)辛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 克,細(xì)辛6 克,炮附子3 克
【用法】水煎,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nèi)余藥煎取一杯,溫服。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淪》第301 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xì)辛湯主
之。
注解:少陰病應(yīng)以無熱為常。始得之病在表,脈也不應(yīng)沉,今既發(fā)熱而脈又
沉,故謂反發(fā)熱。脈沉者,沉為寒飲在里的脈應(yīng),此亦外邪內(nèi)飲之證,故以麻黃
附子細(xì)辛湯主之。
按:此和麻黃附子甘草湯均屬少陰病無汗的治劑,若自汗出者,宜桂枝加附
子湯或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等,讀者可前后互參。
【辨證要點】少陰病兼寒飲,即惡寒無汗脈沉者。
【驗案】唐某,女性,40 歲。病歷號81486,1980 年l 月19 日初診。哮喘
一年。經(jīng)變態(tài)反應(yīng)檢查對塵土、螨、花生、大豆等八種物質(zhì)過敏。經(jīng)以三陽合病
用大柴胡湯加生石膏加減,服38 劑不效,據(jù)癥有鼻塞流涕、頭痛、口干不思飲、
背惡寒、但欲寐,脈沉弦細(xì),苔白根膩,知為少陰病合并里飲。治以溫散表寒兼
祛寒飲,與麻黃附子細(xì)辛湯:
麻黃6 克,細(xì)辛6 克,炮附子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鼻塞明顯好轉(zhuǎn),頭痛減,增加附子用量,經(jīng)服二月多,
喘平。
十二、葛根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12 克,麻黃9 克,桂枝6 克,生姜9 克,芍藥6 克,炙
甘草6 克,大棗4 枚
【用法】以水先煮麻黃葛根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一杯,溫服,取
微汗。
【方解】此于桂枝加葛根湯更加麻黃,故治桂枝加葛根湯證無汗而喘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1 條:太陽病,項背強(qiáng)幾幾、無汗惡風(fēng),葛根湯主之。
注解:太陽病,項背強(qiáng)幾幾、汗出惡風(fēng)者,則以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今以無
汗,故以有麻黃的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32 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注解:既有頭項強(qiáng)痛而惡寒的太陽表證,同時又有自下利的陽明里證,因謂
為太陽與陽明合病,此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下利而現(xiàn)太陽證,則病欲自表解,故發(fā)汗則愈,無汗表實者宜本方,自
汗表虛者宜桂枝湯,此證常見。宜注意。又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宜讀
作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必須有自下利者,才
可用葛根主之,而不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定自下利。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12 條: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
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注解:太陽病,無汗,小便不當(dāng)少,今由于氣上沖胸,水不得暢行于下,故
小便反少。牙關(guān)緊急不得語,已是為痙之漸,故謂欲作剛痙,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曰:“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qiáng)急、惡寒、時頭熱、面赤
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庇衷唬骸疤柌?,發(fā)熱、無汗、
反惡寒者,名曰剛痙”。本條即述剛痙的證治。葛根湯本治項背強(qiáng)幾幾,實即項
肌肉失和因致痙攣的證候。若此證嚴(yán)重時,則致背反張的痙病、故太陽病發(fā)熱惡
寒無汗而痙者,當(dāng)然須以本方主之。不過本方的應(yīng)用,并不限于以上所論。由于
葛根湯清涼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諸疾于初期太陽病時,概以本方治之。依據(jù)
經(jīng)驗,外感咳喘須發(fā)汗者,以用本方的機(jī)會為多。尤其發(fā)熱無汗而惡寒劇甚者,
不問項背急與否多屬本方證。他如腰肌勞損,本無表證的明征,與本方治之屢驗。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葛根治諸痹、痙與痛,皆得之肌不和或均指為痹之屬亦未可知。
【辨證要點】太陽病,項背強(qiáng)幾幾、無汗惡風(fēng)或見下利者。
【驗案】劉某,男性,49 歲,病歷一號5294,1967 年7 月26 日初診。背
疼一年,胸椎2~5 有壓痛。經(jīng)拍片證實胸椎8、9、11 骨質(zhì)增生。曾經(jīng)理療不但
無效,而且癥狀逐漸加重,出現(xiàn)腰痛、腿疼,無奈找中醫(yī)治療。近癥:腰背疼痛。
不能翻身,頸項發(fā)緊疼痛,不能向右轉(zhuǎn)頭,不能伏仰,苔白,脈沉。此屬寒濕流
注項背,治以散寒祛濕,與葛根加苓術(shù)附湯:葛根12 克,麻黃10 克,桂枝10
克,生姜10 克,白芍10 克,大棗4 枚,茯苓10 克,蒼術(shù)10 克,川附子10 克,
炙甘草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疼即大減,增附子為12 克,又服三劑,頭左右轉(zhuǎn)動自如,
可以伏仰,深低頭時僅微痛,晨起可以翻身。
十三、葛根加半夏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12 克,麻黃9 克,桂枝6 克,生姜9 克,芍藥6 克,炙
甘草6 克,大棗4 枚,半夏12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于葛根湯加半夏,不異葛根湯與半夏湯的合力、故治二方的合并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3 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
之。
注解:此承“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一條而言,即是
說:若上述之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而但嘔者,則宜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按:如上述不下利而嘔者,固宜本方主之,即使下利而嘔者,亦可用本方主
之。
【辨證要點】葛根湯證兼見嘔逆或下利者。
【驗案】任某,女性,21 歲,病歷號49703,1965 年12 月21 日初診。昨
天感冒頭痛、頭暈、身疼、腰疼、惡心欲嘔、惡寒、并素有腹疼大便稀,脈浮數(shù),
苔白。證屬太陽陽明合病,為葛根加半夏湯的適應(yīng)證,故與之:
葛根12 克,麻黃10 克,桂枝10 克,生姜10 克,白芍10 克,大棗4 枚,
炙甘草6 克,半夏12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一劑癥大減,二劑癥已。
十四、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方劑組成】葛根24 克,炙甘草6 克,黃芩9 克,黃連9 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葛根解肌熱于外,黃芩、黃連除煩熱于內(nèi),三物合用有治下利的作
用。甘草和諸藥而緩急迫,故治熱壅內(nèi)外,喘而汗出、下利不止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4 條: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
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注解:本太陽病桂枝湯證,醫(yī)不用桂枝湯以解外,而用下藥以攻里,遂使邪
熱內(nèi)陷而下利不止。脈促為表未解之應(yīng);喘而汗出為熱蒸壅逆之征,宜以葛根黃
芩黃連湯主之。
【辨證要點】下利、汗出、不惡寒、脈浮數(shù)者。
【驗案】彭某,女性、30 歲,病歷號31221,1965 年8 月26 日初診。前天
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涼,今早感無力腿酸口渴,喝了四杯熱茶即覺身熱惡寒。
下午心煩汗出,腹痛腹瀉三次,而來門診,苔白膩,脈滑數(shù)寸浮。證屬外內(nèi)皆熱
之下利,為葛根芩連湯的適應(yīng)證,故與之;
葛根24 克,黃芩10 克,黃連9 克,炙甘草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一劑后腹痛腹瀉減,三劑后證已。
【附】臨床常用的葛根湯加味方:
(l)葛根加生石膏湯:即于葛根湯再加生石膏45~100 克。煎服法同原方,
治葛根湯證口舌干燥者。
(2)葛根加桔梗湯:即于葛根湯加桔梗9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湯證
咽痛或排痰困難者。
(3)葛根加薏苡仁湯:即于葛根湯加薏苡仁15~3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
葛根湯證關(guān)節(jié)痛或有癰膿者。
(4)葛根加術(shù)附湯:即于葛根湯加白術(shù)、附子各1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
葛根湯證而關(guān)節(jié)疼煩者。
(5)葛根加苓術(shù)附湯:即于葛根湯加術(shù)附湯再加茯苓10 克。煎服法同原方,
治葛根加術(shù)附湯證而有茯苓證者。此和上方對于腰背拘急痛尤效,試用于脊髓炎
亦有良效。
十五、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5 克,芍藥、生姜、炙甘草、麻黃、杏仁各3 克,大棗2
枚
【用法】以水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一杯。
【方解】此取桂枝湯、麻黃湯各三分之一合之,故治二方的合并證而病情較
輕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3 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
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
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
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注解:如瘧狀,謂如瘧疾定時發(fā)寒熱的形狀。清便欲自可,即大便通調(diào)如常,
本條可分三段解釋:①太陽病已經(jīng)八九日,其人不嘔,病還未傳少陽;清便欲自
可,則亦未傳陽明,只如瘧狀,一日二三次發(fā)寒熱,而且熱多寒少,外邪已有欲
罷之象。脈微緩更為邪衰正復(fù)之候,故肯定此為欲愈也。②太陽病八九日,雖不
見少陽和陽明證,但脈微無熱而惡寒者,此表里俱虛,已陷于陰證,應(yīng)依據(jù)治陰
證的方法隨證救之,不可更發(fā)汗、更一下、更吐也。③再就上之如瘧狀的欲愈證
言之,假如其面反有熱色者,乃郁熱在表還不能自解的為證,其人身癢,即是不
得小汗出的確證,宜與桂枝麻黃各半湯,使小汗出即治。
按:惡寒為太陽病的要征,邪之輕重,往往驗之于寒熱或多或少,尤其脈微
緩,為邪衰正復(fù)之應(yīng)。熱多寒少見此脈,大都為病衰欲愈之兆。時發(fā)熱汗出者,
為桂枝湯證,今雖時發(fā)熱而不得小汗出,又有麻黃湯證,因以桂枝麻黃各半湯治
之。
【辨證要點】太陽病發(fā)熱惡寒見身癢者。
按:本方治癢、解表,主要能調(diào)和營衛(wèi)驅(qū)邪外出。據(jù)此方義,臨床常以桂枝
湯加荊防,治發(fā)熱惡寒、身癢起疹者屢見良效。
【驗案】房某,男性,43 歲,病歷號117343,1965 年5 月24 日初診。原
有慢性肝炎,近幾天皮膚癢甚,尤以夜間瘙癢難忍,至抓破為止。時有寒熱,苔
薄白,脈浮緩。此屬營衛(wèi)不和,外邪客表,治以調(diào)和營衛(wèi),解表祛邪,與桂枝湯
加荊防:
桂枝10 克,白芍10 克,生姜10 克,大棗4 枚,荊芥10 克,防風(fēng)10 克,
炙甘草6 克,白蒺藜10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身癢已。因有兩脅痛、口苦等,與柴胡桂姜湯加味治之。
十六、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3 克,桂枝6 克,芍藥6 克,生姜6 克,炙甘草4 克,杏
仁3 克,大棗2 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湯二、麻黃湯一合之,故治桂枝湯證多而麻黃湯證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5 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似瘧,一日再發(fā)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注解:脈洪大,當(dāng)是脈浮,若脈洪大為里熱盛,如何可與桂枝湯?可能是白
虎加人參湯的脈洪大錯亂在此。服桂枝湯不得法,而使大汗出,病必不解。脈浮
為病仍在外,故可與桂枝湯如前法服之。
若其人形如瘧,日再次發(fā)寒熱者,此與上之桂枝麻黃各半湯證大致同,小汗
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多而麻黃湯證少者。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芍藥、麻黃、炙甘草各3 克,大棗2 枚,生姜5 克,石
膏5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湯二越婢湯一合之,故治桂枝湯證多而越婢湯證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7 條: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
不可發(fā)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注解:太陽病,還發(fā)熱惡寒,但熱多寒少而脈微弱,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
之象,雖無汗,但體表己無充盈的津液,故謂此無陽也。不可發(fā)汗,謂不可以麻
黃湯大發(fā)其汗的意思,宜與桂枝二越婢一湯解肌透表即治。
按:前麻黃湯條的陽氣重和本條的此無陽,正好對照互幾參,便不難理解陽
氣是指什么。注家謂陽氣重是陽熱,實非。前者為津液充實于體表,故脈應(yīng)之緊,
須以麻黃湯發(fā)其汗。而此為津液不足于外,故脈應(yīng)之微弱,故宜本方輕以解之。
以上三方藥量極輕,均為外邪還不了了的輕證而設(shè),不可不知。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多,越婢湯證少者。
十八、大青龍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 克,桂枝6 克,炙甘草6 克,杏仁6 克,生姜9 克,
大棗4 枚,生石膏45~100 克
【用法】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nèi)諸藥,煮取一杯,溫服,取微似汗。
汗多者,溫粉覆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fù)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fēng)、煩躁、
不得眠也。
【方解】此即桂枝湯與越婢湯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8 條:太陽中風(fēng),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
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fēng)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
此為逆也。
注解:太陽中風(fēng),指主治風(fēng)水的越婢湯證言。越婢湯證本續(xù)自汗出,今以并
發(fā)麻黃湯的表實證,故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而不得汗出,內(nèi)熱不能外越,
因而煩且躁,故以麻黃湯與越婢湯合之的本方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fēng)者,為太
陽中風(fēng)本證。慎不可誤與本方。與之則四肢厥逆、筋惕肉瞤,成為虛以實治的壞
病,故謂此為逆也。
《傷寒論》第39 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
大青龍湯發(fā)之。
注解:水氣外郁于肌表,雖無汗形似傷寒,但脈不浮緊而浮緩,身亦不疼而
但重。水氣時有進(jìn)退,因亦乍有輕時,如確審無少陰證者,則宜大青龍湯以發(fā)之。
按:本方為發(fā)水氣的峻劑,但宜于陽熱證而不宜于陰寒證。若水氣而現(xiàn)少陰
證者,則宜麻黃附子湯,本方斷不可用。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 條:病溢飲者,當(dāng)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亦主之。
注解:《金匱要略》曰:“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dāng)汗而不汗出、身體腫重
謂之溢飲”。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者,謂發(fā)汗以治溢飲的作用二方同,
但宜依證選一而用之,不是說二方主同一證。
按:重劇的腎炎,腫脹、喘滿、小便不利,而煩躁者,本方有捷效。但腫而
不煩躁者宜越婢加術(shù)湯。此方實治腎炎水腫的良方,適證用之百發(fā)百中言之并不
過分。
【辨證要點】桂枝揚證、越婢湯證并見者。
【驗案】劉某,女性,32 歲,病歷號100382,1965 年3 月15 日初診。五
年來浮腫、時常低燒,經(jīng)檢查診為“慢性腎盂腎炎”、“膽道感染”。近癥:面
目四肢皆腫,小便頻而量少色黃,大便時干,干則浮腫甚。低燒時則惡寒、腹脹、
右脅痛、頭暈心煩。尿常規(guī)檢查:蛋白(++)、膿球(++)、紅血球(++)、
上皮細(xì)胞(+)。脈浮微數(shù)。此屬水氣外郁肌膚,治以發(fā)汗以行水,與大青龍湯
加味:
麻黃18 克,桂枝10 克,生姜10 克,大棗4 枚,杏仁6 克,炙甘草6 克,
生石膏45 克,蒼術(shù)12 克
結(jié)果:上藥服30 余劑,頭暈心煩減,面目浮腫減,午后仍低熱,下肢浮腫
仍明顯,繼加減服用,或間服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dāng)歸芍藥散,1965 年11 月7 日
復(fù)診,右脅痛減,腹脹、頭暈、心煩已,下肢浮腫輕微,體溫正常,尿常規(guī)檢查:
蛋白(-),膿球(-),白血球(0-1),紅血球(l-3),上皮細(xì)胞(+)。
十九、文蛤湯方
【方劑組成】文蛤15 克,麻黃9 克,炙甘草9 克,生姜9 克,生石膏15
克,杏仁9 克,大棗4 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汗出即愈。
【方解】此為麻杏甘石湯與越婢湯合方,再加酸斂止渴的文蛤,故治麻杏甘
石湯與越婢湯的合并證而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19 條:吐后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
主之。兼主微風(fēng)、脈緊、頭痛。
注解:吐后渴欲得水而貪飲者,豈有再以文蛤湯發(fā)汗之理?文蛤湯當(dāng)是文蛤
散之誤?!秱摗肺遘呱l有服文蛤散,按其證應(yīng)與文蛤湯??赡苡捎诰帉戝e
亂,宜更正之,另錄《傷寒論》條文如下:
《傷寒論》第141 條:病在陽,應(yīng)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
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文蛤湯);
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注解:太陽病,本當(dāng)汗以解之,而反以冷水噀其面,或灌其身則邪熱被冷水
所卻而不得去,雖暫覺輕快,但不久更煩熱。由于水熱相擊,肉上粟起。里有熱
故意欲飲,但胃有停水,故反不渴。與服文蛤湯先以解表,若服后煩熱不差者,
為水停不行的關(guān)系,故與五苓散治之。
【辨證要點】麻杏甘石湯證合并越婢湯證又見口渴明顯者。
二十、小青龍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芍藥、細(xì)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9 克,五味子12
克,半夏15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發(fā)汗以驅(qū)外邪。半夏、干姜、細(xì)辛、五味
子逐寒飲以平咳喘,故此為外邪里飲而致咳喘的治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40 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咳、
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注解:心下有水氣,雖發(fā)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發(fā)熱;激動里飲故干嘔而咳、
或喘;小便不利則少腹?jié)M;水停不化故或渴;水谷不別故或利;水氣沖逆故或噎,
此宜小青龍湯主之。
按:表證而里有水飲者,無論傷寒或中風(fēng)均須兼逐其水而表始得解。前于桂
枝劑已屢有說明,故不再贅。胃中有飲本無渴證,今謂或渴者。乃由于小便不利
所致,與五苓散證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讀在小便不利、少腹?jié)M句之
后,而或喘者,宜接于發(fā)熱而咳句,此以上為主證。或咳以下為客證。只若主證
在,不問客證有無均宜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41 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fā)熱不渴,服湯已渴
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注解:氣沖飲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發(fā)熱,胃有飲故不渴,宜以小青龍
湯主之。服湯后則飲去胃中干,故遂渴,此為服藥有效之驗,故謂寒去欲解也。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5 條: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注解:倚息,即憑依于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飲,復(fù)被風(fēng)寒,因而咳逆呼吸困
難。以至倚息不得臥者。小青龍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 條:病溢飲者,當(dāng)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上之,
小青龍湯亦主之。
注解:見大青龍湯條。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7 條:婦人吐涎沫,醫(y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dāng)先
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注解:吐涎沫,指咳逆吐涎沫,暗示為小青龍湯證。而醫(yī)反下之,故心下痞,
仍宜以本方先治其咳吐涎沫,涎沫止再以瀉心湯治其心下痞。
按:涎沫即泡沫痰,為寒飲之候,本條當(dāng)指咳吐涎沫,為外邪內(nèi)飲的小青龍
湯證。若嘔吐涎沫,則宜半夏干姜散;若頭痛者,則宜吳茱萸湯,此均為胃有寒
飲而無外邪者?;⒆悦鳌?/FONT>
【辨證要點】外邪里飲而致咳喘者。
【驗案】何某,女性,30 歲,病歷號74177,1965 年10 月22 日初診。自
1954 年患支氣管哮喘合并支氣管擴(kuò)張,??饶嬉邢⒉坏门P,近鼻塞流清涕,咳
吐黃白痰,怕冷,口干不思飲,苔白浮黃,脈細(xì)略數(shù)。證屬外邪內(nèi)飲之咳喘,治
以溫化寒飲兼以解表,與小青龍湯:
麻黃10 克,桂枝10 克,白芍10 克,半夏12 克,干姜6 克,細(xì)辛6 克,五
味子10 克,炙甘草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已能平臥而睡,咳喘顯減而痰仍多。以原方服9 劑,喘
己。流清涕己。改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加減,服一月而安。
二十一、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芍藥、細(xì)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9 克,五味子12
克,半夏15 克,石膏30~60 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于小青龍湯加石膏,故治小青龍湯證而有煩熱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14 條: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
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注解:咳喘脈浮,此為心下有水氣而表不解的小青龍湯證。所不同者,只多
上氣煩躁之證,故以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按:由本條可知,所謂肺脹。是除外邪內(nèi)飲還必兼有熱壅氣逆的為患,以咳
而上氣且煩躁者為其特征。上氣者,即氣沖逆上而不下之謂。
【辨證要點】小青龍湯證兼煩躁者。
【驗案】王某,女性,31 歲,病歷號102132,1964 年12 月12 日初診。感
冒后引起咳喘已半月,經(jīng)服湯藥,咳喘向愈,但前天又受涼致咳喘加重,吐白痰
多,頭痛惡寒,時胸悶心煩,口干不思飲,苔白根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nèi)飲而
熱雍于上,治以解表化飲兼清熱除煩,與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10 克,桂枝10 克,白芍10 克,半夏10 克,干姜6 克,細(xì)辛6 克,五
味子10 克,生石膏45 克,杏仁10 克,炙甘草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咳喘減輕,繼加減服四劑證已。
二十二、射干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射干9 克,麻黃12 克,生姜12 克,細(xì)辛9 克,紫菀9 克,冬
花9 克,五味子13 克,大棗3 枚,半夏15 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射干、紫菀、冬花、五味子均主咳逆上氣,而射干尤長于清痰泄火,
以利咽喉。麻黃、生姜發(fā)表散邪。半夏、細(xì)辛、大棗降逆逐飲,故亦是外邪內(nèi)飲
而致咳逆的治劑,與小青龍湯所主大致同,而側(cè)重于上氣痰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6 條: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
麻黃湯主之。
注解:水雞,即青蛙??榷蠚?,若咽喉痰鳴如水雞聲者,宜射干麻黃湯主
之。
按:氣管炎咳逆痰多,咽中不利者,本方有良效。若口干或煩躁者宜更加石
膏。
【辨證要點】小青龍湯證喉中痰鳴明顯者。
【驗案】康某,男性,49 歲,1965 年12 月l 日初診。1965 年脊柱骨折后
患喘息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近一周受寒咳喘加重,喉中痰鳴,不能平臥,咯
吐白粘痰,量多,頭痛,背痛,口干不思飲,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nèi)飲而
屬射干麻黃湯證:
麻黃12 克,射干10 克,生姜12 克,大棗4 枚,紫莞10 克,冬花10 克,
細(xì)辛10 克,五味子10 克,半夏15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咳喘減,稍能平臥。因口渴明顯,汗出較多,上方加生石
膏45 克,服七劑咳喘明顯減輕,可以平臥。
二十三、厚樸麻黃湯方
【方劑組成】厚樸15 克,麻黃12 克,石膏30-60 克,杏仁15 克,半夏15
克,干姜6 克,細(xì)辛6 克,小麥30 克,五味子14 克
【用法】先煮小麥?zhǔn)欤プ?,?nèi)諸藥再煎,溫服。
【方解】此亦小青龍加石膏湯的變劑,故主治亦相近似。加樸杏去桂芍,則
偏于治喘滿,但用大量小麥,養(yǎng)正則有余,逐水則不足,故不能治溢飲。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8 條:咳而脈浮者,厚樸麻黃湯主之。
注解:咳而脈浮者,為病在表,故以厚樸麻黃湯主之。
按:此述脈而無證,過于簡略,臨證應(yīng)以外邪內(nèi)飲、咳逆喘滿者用之為妥。
【辨證要點】咳喘胸滿,脈浮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xì)辛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9 克,生姜9 克,炙甘草6 克,大棗4 枚,麻黃6 克,細(xì)
辛6 克,炮附子3 克
【用法】先以水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再煎,溫服。當(dāng)汗出,如蟲行皮中即
愈。
【方解】此即桂枝去芍藥湯與麻黃附子細(xì)辛湯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9 條: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
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xì)辛湯主之。
注解:《醫(yī)宗金鑒》謂:“氣分以下十六字,當(dāng)是衍文,觀心下堅之本條自
知(即積術(shù)湯條)。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xì)辛湯之十三字,當(dāng)在上條氣分之下,
義始相屬,正是氣分之治法,必是錯簡在此”。此說可信,今照《醫(yī)宗金鑒》氣
分條文于下,供參考: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跌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
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wèi)不利,榮衛(wèi)不利,則腹?jié)M
脅鳴相逐,氣轉(zhuǎn)膀胱,榮衛(wèi)俱勞,陽氣不通則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
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zhuǎn),其氣乃散。實則失氣,
虛則遺尿,名曰氣分?!?/FONT>
以上詞義費解,各家說法不一,亦難為據(jù)。窺其為證,則外有手足逆冷,身
冷骨痛、惡寒、麻痹,內(nèi)有腹?jié)M脅鳴相逐、氣轉(zhuǎn)膀胱,若不外于榮衛(wèi)外虛、寒邪
內(nèi)客,以致痹痛脹滿之證,以本方主之,未為不可。
【辨證要點】手足逆冷、惡寒、身痛者。
二十五、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6 克,生姜6 克,生梓白皮15 克,連翹6 克,炙甘草6
克,大棗4 枚,赤小豆30 克,杏仁6 克
【用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再內(nèi)諸藥煎,溫服。
【方解】以麻黃湯去桂枝加姜棗發(fā)表,而且安胃,復(fù)以生梓白皮、連翹、赤
小豆清熱并亦驅(qū)濕,故治表實無汗、瘀熱在里而發(fā)黃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62 條: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注解:傷寒無汗,熱不得外越,合濕瘀于里者,身必發(fā)黃,宜以麻黃連翹赤
小豆湯主之。
按:黃疸初作,若無汗形似傷寒者,宜本方。若汗出形似中風(fēng)者,宜桂枝加
黃芪。但表證已罷。當(dāng)依證選用適方治之。
【辨證要點】表實無汗、或身黃、目黃、或身癢者。
【驗案】尹某,男性,40 歲,病歷號192297,1966 年3 月4 日初診。近兩
月右上腹疼痛,經(jīng)中西藥治療,效果不顯,自昨日起發(fā)熱惡寒、身目發(fā)黃、身癢、
口粘不思飲,小便黃少,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邪里濕,郁而化熱,治以解表
化濕,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6 克,連翹10 克,赤小豆30 克,桑白皮10 克,炙甘草6 克,大棗4
枚,生姜10 克,杏仁10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熱退,癢已、但黃疸不退,且逐漸加重,后確診有胰頭
癌,不及兩月病逝。
二十六、續(xù)命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桂枝、人參、甘草、干姜、石膏、當(dāng)歸、杏仁各6 克,
川芎3 克
【用法】水煎溫服,當(dāng)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
禁,勿當(dāng)風(fēng)。并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
【方解】既用麻黃加石膏湯解外之邪,復(fù)以參姜歸芎補內(nèi)之虛,故治表不解
而中虛血少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fēng)歷節(jié)病》附方:《古今錄驗》續(xù)命湯治中風(fēng)痱,身體不能
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zhuǎn)側(cè)。
注解:中風(fēng)痱,即中風(fēng)邪之意。身體不能自收持,即指肢體不遂言。冒昧,
即茫然無知的意思。
中風(fēng)而致肢體不遂,語言不利、冒昧不知痛處,或身拘急不得轉(zhuǎn)側(cè)者,宜本
方治之。
按:上述有似今之腦血管病,但就方藥言,治身痹痛有表證、和中虛血少或
當(dāng)有效。腦血管病應(yīng)用的機(jī)會不多,須慎用。
【辨證要點】中虛身痛或麻木者。
二十七、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方劑組成】桂枝12 克,芍藥9 克,甘草6 克,麻黃6 克,生姜15 克,白
術(shù)15 克,知母12 克,防風(fēng)12 克,炮附子6 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于桂枝湯增桂姜、去大棗,另加麻黃、防風(fēng)發(fā)汗解表,復(fù)用術(shù)附
以逐濕痹。知母以消下肢腫,故以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fēng)歷節(jié)病》第8 條:諸肢節(jié)疼痛、身體尪贏。腳腫如脫,頭
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注解:諸肢節(jié)疼痛,即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身體尪贏,即言身體瘦之甚。腳腫如
脫,即言腳腫之甚。頭眩短氣、溫溫欲吐,為氣沖飲逆的結(jié)果,此宜桂枝芍藥知
母湯主之。
按:慢性關(guān)節(jié)炎下肢腫痛者,用本方有良驗,并以本方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
風(fēng)濕熱有奇效。又以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療下肢腫的脈管炎亦驗。
【辨證要點】關(guān)節(jié)痛疼、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驗案】徐某,男性,19 歲,病歷號189520,l966 年2 月15 日初診。左
足腫疼己五六年,近二年加重。經(jīng)拍片證實為跟骨骨質(zhì)增生?,F(xiàn)癥:左足腫疼,
怕冷,走路則疼甚??谥泻?,不思飲,苔薄白,脈沉弦。此屬風(fēng)寒濕客注關(guān)節(jié),
治以發(fā)汗驅(qū)濕,與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10 克,白芍10 克,知母12 克,防風(fēng)10 克,麻黃100 克,生姜12 克,
蒼術(shù)12 克,川附子6 克,炙甘草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七劑。左足跟疼減,走路后仍疼,休息后較冶療前恢復(fù)快。增
川附子為9 克繼服,一月后左足跟腫消,疼痛已不明顯。
二十八、三黃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8 克,獨活6 克,細(xì)辛3 克,黃芪3 克,黃芩5 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既用麻黃、獨活、細(xì)辛、黃芪發(fā)汗散邪,而解痹痛拘攣,復(fù)用黃芩
以除煩熱,故此治歷節(jié)疼痛、手足拘急,無汗惡寒而煩熱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fēng)歷節(jié)病》附方:《千金》三黃湯治中風(fēng)手足拘急,百節(jié)疼
痛,煩熱,心亂,惡寒,終日不欲飲食。
注解:由于中風(fēng)而致手足拘急,一身關(guān)節(jié)俱疼、煩熱、心亂、惡寒而不欲飲
食,本方治之。
【辨證要點】關(guān)節(jié)疼痛、無汗惡寒而煩熱者。
二十九、牡蠣湯方
【方劑組成】牡蠣12 克,麻黃12 克,甘草6 克,蜀漆9 克
【用法】先煮麻黃、蜀漆,去上沫,內(nèi)諸藥再煎,溫服,若吐,勿再服。
【方解】此于甘草麻黃湯加牡蠣、蜀漆,故治甘草麻黃湯證胸腹悸動而有痰
飲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瘧病》附方(一):牡蠣湯,治牝瘧(《外臺秘要》方)。
注解:《金匱要略》曰:“瘧多寒者,名曰牝瘧”。古人以心為牝臟,心陽
為痰所阻,故多寒,因謂為牝瘧。蜀漆逐痰,為治牝瘧的要藥。不須發(fā)汗者,宜
蜀漆散,須發(fā)汗者,宜本方。
【辨證要點】瘧疾寒多熱少,無汗身疼者。
三十、麻黃升麻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8 克,升麻4 克,當(dāng)歸4 克,知母3 克,黃芩3 克,萎蕤
3 克,芍藥1 克,天門冬1 克,桂枝1 克,茯苓1 克,炙甘草1 克,生石膏1 克,
白術(shù)1 克,干姜1 克
【用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再煎,溫服,汗出愈。
【方解】既用麻黃、升麻、桂枝發(fā)汗以解表,又用干姜、白術(shù)、茯苓、甘草
溫中利水以止泄;既以黃芩、知母、石膏除熱去煩,又以白芍、當(dāng)歸、萎蕤、天
冬益血滋津,故此為表里不解,寒熱虛實交錯的治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57 條: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
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注解:傷寒六七日,表還未解,而醫(yī)大下之,因虛其里,故寸脈沉遲,手足
厥逆。下部脈不至,泄利不止。復(fù)以邪熱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利、唾膿
血。正虛邪盛,表里俱困,已屬誤下的壞病,救表救里,補虛攻邪,頗難措手,
故謂難治,亦只有隨證用藥,如本方主之。
【辨證要點】傷寒表里不解,上熱下寒,癥見咽喉不利、腹泄、手足逆冷、
脈沉遲者。
三十一、升麻鱉甲湯萬
【方劑組成】升麻18 克,當(dāng)歸9 克,蜀椒9 克(炒,去汗),甘草18 克,
鱉甲手掌大一片,雄黃5 克(研)
【用法】用水四杯,煮取一杯,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方解】升麻伍以蜀椒解肌致汗,伍以甘草解百毒,并治咽痛。復(fù)用鱉甲、
當(dāng)歸和血驅(qū)痛,用雄黃攻腫毒癰膿,故此治疫證咽喉痛而有癰膿或瘀血之變者。
此非麻黃劑,因亦透表取汗,故附于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4 條: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
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注解:面赤斑斑如錦紋,謂面色紅赤而有斑紋。陽毒即指面赤斑斑如錦紋,
咽喉痛而吐膿血者。從“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觀之,可知是一種猛烈的急性
傳染病,古人謂時疫者是也,治之宜本方。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5 條: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
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注解:身痛如被杖,謂身體疼痛劇烈,如被杖刑那樣難于忍受。陰毒即指面
目青,身體如被杖、咽喉痛不吐膿血者,亦是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宜本方去
雄黃蜀椒主之。
按:面色赤為陽氣拂郁在表,因謂陽毒;面目青則邪在內(nèi),因謂陰毒,陰毒
不宜汗,故去蜀椒,因不吐膿血,故去雄黃。
第三章·承氣湯類方
一、大承氣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12 克,厚樸18 克,枳實9 克,芒硝18 克(分二煎)
【用法】以水六杯煮二物,取三杯,內(nèi)大黃再煎取一杯,去滓,內(nèi)芒硝,更
上火上一二沸。溫服,得下勿再服。
【方解】大黃緩下,芒硝軟堅,二藥合用攻下頗峻,復(fù)佐以消脹破結(jié)的厚樸、
枳實,則蕩滌腸胃、通利水谷既迅且猛,任何大實、大熱、大滿、以至塞而不利、
或閉而不通者,均得攻而克之。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08 條: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
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
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fā)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注解:潮熱,謂其熱如潮,勢甚洶涌,一身如蒸,無處不熱之意。本條可分
以下三段解之。①脈遲,為不及脈,常主寒主虛。今陽明病脈遲,故雖汗出不惡
寒。陽明病的外證已顯,但其人仍必有身重短氣等外濕內(nèi)飲的為證,當(dāng)然還不可
以議下。②若汗出不惡寒,其人腹?jié)M而喘,并有潮熱者,則脈遲不外由于里實氣
血受阻的結(jié)果,乃肯定外欲解可攻里也。若手足亦不斷汗出,更是大便成硬的確
候,則宜大承氣主之。③若汗出不惡寒、其熱不潮,則里熱不實,不可與承氣湯
以攻之,即便腹大滿而不通者,亦只可與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慎不可使之大泄
下。
按:水火不相容,水盛則火欲息,火盛則水欲絕。陽明病法多汗,即熱極于
里,津液外亡之象。表有濕則身重,里有飲則短氣,其熱還不甚,里尚不實甚明,
此時何得妄攻?由于脈遲屬不及,一般主寒主虛,不過里實極者,則血氣受阻,
而脈亦遲,故陽明病脈遲,首宜當(dāng)心其虛。雖汗出不惡寒者,明是不可妄攻的否
定語氣。其身必重、短氣,即不可妄攻的可能見證。后之大承氣湯主之,當(dāng)無此
證,讀者多連讀下去,而把身重、短氣亦說成大承湯的適應(yīng)證,實屬大錯。試看
書中論身重的條文很多,而無一可下者,尤其《傷寒論》第219、221 兩條所論
與此很相似(見白虎湯條和梔子豉湯條)。但均禁下,古文詞義簡奧,不易理解,
因不避詞費,細(xì)釋如上,以供參考。
《傷寒論》第209 條: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
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人腹中,
轉(zhuǎn)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zhuǎn)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后必溏,不可
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后發(fā)熱者,必大便復(fù)硬而
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zhuǎn)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注解:燥屎即硬便,矢氣即放屁。有潮熱為里實的確候,故陽明病潮熱,若
大便微硬者,即可與大承氣湯以攻之;便不硬者,則不可與之。假如不大便已六
七日,而無其他證候足以證明大便之硬否,可先與小承氣湯,服后不大便而轉(zhuǎn)矢
氣者,即為有燥屎的確據(jù),便可與大承氣湯;若服小承氣湯后不轉(zhuǎn)矢氣,則必下
初頭硬后必溏的大便,這種情況是不可與大承氣湯的。如果不經(jīng)試服小承氣湯,
而誤以大承氣湯攻之,則必致腹脹滿而噦、不能食的里虛證。虛欲飲水自救,但
胃氣虛與水則不受。其后發(fā)熱者,謂服小承氣湯,泄下先硬后溏的大便,潮熱即
已,但以后又復(fù)發(fā)潮熱的意思。此必大便又硬而少也,仍宜小承氣湯以和之。當(dāng)
然服小承氣湯后不大便,則可與大承氣湯。若不能轉(zhuǎn)矢氣,慎不可與大承氣湯以
攻之。
按:陽明病潮熱,為里實可下之候,但以什么藥下之,還須進(jìn)行方證之辨。
大承氣湯為攻下峻劑,尤其不可輕試。有潮熱,同時見大便硬結(jié)者,為大承氣湯
的適應(yīng)證。上條的手足濈然汗出,為大便硬的征候之一。而本條則無大便硬的明
確征候,但潮熱和六七日不大便,有可能為大便硬結(jié),因出小承氣湯試之一法。
不過若潮熱、不大便,即實系先干后溏者,亦小承氣湯證,若試與大便硬的大承
湯證,只能使之轉(zhuǎn)矢氣,當(dāng)然無效,但亦無害,而后再與大承氣湯則最妥當(dāng)不過,
故于大小承氣湯疑似之證,先與小承氣湯亦可看成定法,雖說試之,實即治之,
不可不知。
《傷寒論》第212 條: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
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fā)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
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fā)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
一服利,則止后服。
注解:太陽傷寒,法當(dāng)發(fā)汗,若吐、若下均屬誤治,故病不解,邪熱乘吐下
之虛而陷于里,因而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fā)潮熱,而不惡寒,則
外已解,可攻里也。獨語如見鬼狀,即譫語之甚者。潮熱而譫語、大便已硬,為
大承氣湯證。證之劇者,發(fā)則不識人,循衣摸床,即捻衣襟、摸床沿。惕而不安,
即無故恐怖而不安。此皆意識模糊、生機(jī)欲息的形象。氣將脫則微喘,精欲竭則
直視。脈弦屬太過主實,故還可與大承氣湯背城一戰(zhàn)而望生。脈澀屬不及主血少、
邪實正虛,已難于攻治,故不免于死。
若上述之輕微者,只發(fā)潮而譫語,則無關(guān)于生死大事,不過里實熱結(jié),宜攻
而已,大承氣湯主之。若服后得快利,則止后服。
《傷寒論》第212 條: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
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注解:譫語有潮熱,為熱實于里、大便成硬的確征。胃有熱當(dāng)能食,今反不
能食者,乃里實更甚,即胃中亦燥結(jié)的宿食關(guān)系。若其人能食,則胃中無燥結(jié)只
大便成硬耳,但均宜大承氣湯下之。
《傷寒論》第217 條:汗出譫語者,此為風(fēng)也。須下者,過經(jīng)乃可下之;下
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注解:汗出多則津液外越,胃中燥屎必結(jié),譫語即里有燥屎的確候。此為風(fēng)
也,謂此為太陽中風(fēng)轉(zhuǎn)屬陽明病者,燥屎當(dāng)下,但須太陽證罷乃可下之。若下之
早,則使外邪盡陷于里,勢必加甚其語言錯亂。表邪里實,即是說表邪內(nèi)陷則表
已虛,邪并于里,則里益實,比較原證更重一等,但下之均當(dāng)愈,宜大承氣湯。
按:汗越于外,則津液竭于里,若復(fù)熱實,燥結(jié)至速。譫語即有燥屎之候,
故不可輕視,一俟表解,即須大承氣湯下之。陽明病不怕證實,最慮津虛。后有
發(fā)熱汗出的急下證,意即在此,可互參。
《傷寒論》第220 條: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fā)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
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注解:二陽并病,指太陽陽明并病言,若太陽病證已罷,但發(fā)潮熱、手足漐
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大承氣湯證已極明顯,故下之則愈。
《傷寒論》第238 條: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滿,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注解:陽明病下之后,遺熱未除,故心中懊憹而煩,若里有燥屎,腹當(dāng)硬滿
而拒按,則仍可攻之。若只微滿,大便初頭硬,后必溏,為梔子豉湯的虛煩證,
則不可攻之。如確審其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下之。
按:心中懊憹而煩為梔子豉湯和大承氣湯的共有證,其主要區(qū)分即在虛滿與
實滿,此腹診之所以必知者。
《傷寒論》第239 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fā)作有時者,此
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注解:胃腸中干,大便成硬,欲行難通,故繞臍痛而煩躁。欲行暫止則痛與
煩亦暫止,時休時作,故謂發(fā)作有時,此亦有燥屎的確候,言外宜大承氣湯攻之。
《傷寒論》第240 條: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者,屬
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fā)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fā)汗宜桂枝湯。
注解:見桂枝湯條。
按:此只日晡所發(fā)熱而脈實,又何須大承氣湯的猛攻?殊不知方發(fā)汗汗出即
轉(zhuǎn)屬陽明,其病傳變迅急,來勢猛惡可見,于此正在變化莫測之際,當(dāng)頭痛擊,
亦正其時。醫(yī)家不只要知常規(guī),更要知隨機(jī)應(yīng)變,可與后之急下諸條互參自明。
《傷寒論》第241 條: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痛者,此有燥
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注解:大下以后,又六七日不大便,而原有的煩未解,并腹?jié)M且痛,此仍為
有燥屎之證。其所以大下之后而還有燥屎者,因其人本有宿食下而未盡的緣故,
宜大承氣湯再下之。
按:此即承前之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條,而重申
攻毒務(wù)盡之義。
《傷寒論》第242 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
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注解:小便不利,則大便當(dāng)溏,今以里熱盛實,邊結(jié)邊流,因致大便乍難乍
易。雖外時有微熱,但其人喘冒不能臥,顯系實熱自里迫上的征候,因斷言謂此
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下之。
《傷寒論》第251 條: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
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
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
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無太陽柴胡證,謂無太陽表證和少陽柴胡證。今煩躁而心下硬,并四
五日不大便,里實的征候已顯,況能食,更是多熱無寒確征,似可以議下了,但
以脈弱,心下硬,亦可能是胃虛,以是可少與小承氣湯微和其胃,可略安其煩躁,
進(jìn)行觀察至六日,還不大便,己可證其非虛,故可增與小承氣湯一升;延至六七
日仍不大便,雖不能食,有似實結(jié)已甚,但若小便少者,大便仍初硬后溏,未定
成硬,不可攻之;若不慎而攻之,則使溏泄不已。必須小便利,則屎定成硬。乃
可攻之,攻之宜大承氣湯。
按:本條的脈弱和首條的脈遲,均屬不及的一類脈,陽明病見之,必須精心
觀察,慎重用藥,尤其脈弱而伴心下硬,更當(dāng)考慮胃虛,即有一二實候,不可妄
試攻下。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五六日再與一升。用藥何等慎重,
四五日、至六七日,觀察何等周詳。治大病難,治疑難病更難。病家急躁,醫(yī)者
粗心未有不敗事者。條文中雖未說四五日未大便,然據(jù)六七日不大便一語,則四
五日至六七日未大便自在言外。古文簡煉,讀者應(yīng)細(xì)體會。
《傷寒論》第252 條: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
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目中不了了,謂視物不明的意思。睛不和,謂睛昏暗而不光澤的意思。
傷寒六七日,其人突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并無其他明顯的表證和里證,
而只大便難,身微熱,但此為熱實于里的險惡證候。外迫雖微而上攻甚烈,病勢
猛劇,緩必?zé)o及,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按:傷寒表證突然而罷,里實證候不待形成即出現(xiàn)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等精
氣欲竭的險惡征候。傳變急劇,大有不可終日之勢,哪容“只大便難而身微熱”
再行觀望之理,應(yīng)急釜底抽薪,以大承氣湯急下之。
《傷寒論》第253 條:陽明病,發(fā)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陽明病,若發(fā)熱而汗多不已者,此熱盛蒸騰于里,津液欲竭于外之象。
宜急下熱以救津,緩則無及,宜大承氣湯。
《傷寒論》第254 條: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發(fā)汗而病不解,馬上傳里腹?jié)M痛,傳變?nèi)绱搜杆倜蛺?,稍緩則險證蜂
起,故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按:以上三條,均以病情猛惡而行應(yīng)急制變之治,看似不重,稍有延誤,禍
變立至,學(xué)者宜仔細(xì)玩味而熟記。
《傷寒論》第255 條: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此承上條言,雖已下之,則腹?jié)M不減,即有所減亦微不足道,病未盡
去,故還應(yīng)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傷寒論》第256 條: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fù)者,為順也;負(fù)者,
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fù)也。脈滑而數(shù)者,有宿食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脈滑而數(shù),主里有實熱,故下利脈滑數(shù),當(dāng)有宿食,宜以大承氣湯下
之。
按:古人以為陽明屬土,少陽屬木,陽明與少陽合病則呈木克土,故必下利。
此和后之“脈不負(fù)”以下一段文字,均屬五行推理,這里從略。
《傷寒論》第320 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
氣湯。
注解:少陰病,津血本虛,若傳陽明,則燥結(jié)異常迅速??谠镅矢?,己有熱
亢津枯之勢,故急下以救津液,宜大承氣湯。
《傷寒論》第321 條: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自利清水,色純青,謂所下皆青色穢濁的水樣便。熱結(jié)于里,故心下
必痛,此即《溫疫論》所謂為熱結(jié)旁流者是也。邊下清水,邊實結(jié)心下,熱亢津
亡,災(zāi)禍立至??诟稍镎?,已見其端,故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按:以上所述常見于溫疫癥,病勢猛惡,初得即致人于沉昏不起,形似少陰
病的但欲寐,因以少陰病冠之,其實為熱實于里的陽明病。我(胡老)年輕時,
一日正在睡中,突然身如倒,昏冒不知所以。初以為夢,嗣后以腹痛欲便,乃知
已病。遂下利黑水樣便二三次,臭惡異常,以后即沉昏不省人事,家人惶恐,乃
請西醫(yī)注射藥針,天明頭腦稍清,但口干舌燥、腹?jié)M痛不休,因服大承氣加甘草
湯得快下乃安,以所患與本條論述頗相似,故附此以供參考。
《傷寒論》第322 條: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
氣湯。
注解:腹脹、不大便,已屬里實可下之證,況由少陰病傳來,須慮其津液枯
竭而致虛,故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按:津液虛損則易致熱實,熱實更易致津液枯虛,虛實相搏,則虛者益虛,
實者益實,正虛病實,將難任藥矣。故少陰入陽明略見其端,即宜急下。以上三
條,除自利清水一條外,其余二條皆少陰病傳變?yōu)殛柮鞑≌?,不可不知?/FONT>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13 條: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
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注解:口噤,即牙關(guān)緊閉。臥不著席,謂背弓反張,仰臥則背不著于席。齘
齒,即上下齒相切意。
熱壅于里則胸滿、津燥、筋急因致痙??卩湟韵聻榀d之劇烈狀,此可與大承
氣湯以下其熱。
按:破傷風(fēng)多見此證,宜注意。
《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第21 條: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
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注解:脈浮大主熱盛,而澀主血少。胃為水谷之海,榮衛(wèi)之源。宿食實于里
則發(fā)熱,榮衛(wèi)源絕則血少,故脈應(yīng)之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澀而微也,宿食
當(dāng)下,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第22 條: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
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注解:脈數(shù)而滑者,為熱實于里之應(yīng),故知此為有宿食,宜大承氣湯下之即
愈。
《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第23 條: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dāng)下
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下利一般多能食,里有宿食則不能食,此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噤口痢多由于有宿食者,宜注意。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37 條: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下利而脈不微弱,而三部皆平,為不虛偏實之候。按之心下堅,顯系
邊流邊結(jié)之證,故當(dāng)急下,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38 條: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
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脈遲主寒,但里實甚者則脈亦遲,今遲與滑俱見,則不為寒而反為熱
實甚明,故下利見此脈,則知為里實所致,實不去則利不止,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39 條:下利,脈反滑者,當(dāng)有所去,下乃
愈,宜大承氣湯。
注解:下利,虛人最甚,脈當(dāng)微弱,今脈反滑為里實之應(yīng),故謂當(dāng)有所去,
須下其實乃愈,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40 條: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時復(fù)發(fā)者,
以病不盡故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此即所謂休息痢,因初病時未能驅(qū)盡病毒,故至?xí)r復(fù)發(fā),當(dāng)下盡其毒,
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婦人產(chǎn)后病》第1 條:問曰:新產(chǎn)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
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chǎn)血虛,多汗出,喜中風(fēng),故令病痙。
亡血復(fù)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難。產(chǎn)婦郁冒,其脈微弱,
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
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chǎn)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
陽氣獨盛,故當(dāng)汗出,陰陽乃復(fù)。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
七八日更發(fā)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注解:見小柴胡湯條。
《金匱要略·婦人產(chǎn)后病》第6 條:產(chǎn)后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
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fā)熱,切脈微實,再倍發(fā)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
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里,結(jié)在膀胱也。
注解:產(chǎn)后七八日,既無太陽表證而少腹堅且痛,其為惡露結(jié)滯不去甚明,
更審其人不大便、煩躁發(fā)熱,尤其倍于日晡時,而脈微實不食,食則譫語,一派
里實的證候,至夜即愈亦有別于一般的瘀證,以是知為熱實于里,因使惡露結(jié)于
少腹而不去也,故宜大承氣湯主之。
按:產(chǎn)后惡露不盡,一般不宜大承氣湯,但由于熱實而致惡露結(jié)而不去者,
又非此不治,不可不知,關(guān)鍵所在,須辨方證。
【辨證要點】基于以上所論,可知大承氣湯為攻下峻劑,但熱實達(dá)至一定高
度,又非此方不能以救治。不當(dāng)用而用,和當(dāng)用而不用,均足以誤人性命。燥屎
宿食雖屬本方應(yīng)用的指標(biāo),但不是應(yīng)用本方的目的。以上所述,在不同情況而有
不同的證候,必須熟記。尤其應(yīng)變急下各條,更要心中有數(shù)。若謂大承氣湯法即
泄下,所治不外大實,大熱、大滿云云,而于具體適應(yīng)證毫無所知,敢斷言其動
手便錯。今就其方證的辨證要點歸納如下:
1。陽明病脈遲、汗出、不惡寒、發(fā)潮熱、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2。不大便、發(fā)潮熱而譫語者。
3。陽明病譫語有潮熱、不能食有燥屎、能食屎定硬者。
4。汗出譫語、無太陽證者。
5。發(fā)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
6。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
7。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fā)作有時者。
8。病人煩熱汗出則解,日晡發(fā)熱而脈實者。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痛者。
10。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有時微熱、喘冒不能臥者。
11。脈弱、煩躁心下硬、六七日不大便、小便利者。
12。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
13。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
14。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
15。下利脈滑而數(shù)、或脈遲而滑、不欲食者。
【驗案】李某,女性,65 歲,延慶康莊公社巡診病人。1965 年11 月10 日
初診?;甲蟀肷聿凰?0 天,服鎮(zhèn)肝熄風(fēng)等藥不效。近癥:頭暈頭熱,汗出煩躁,
時有譫語,大便五日未行,苔黃膩少津,脈弦滑。血壓260/160 毫米汞柱。證屬
里實熱盛,治以急下去實清熱,與大承氣湯:
大黃12 克(后下),厚樸18 克,枳實12 克,芒硝15 克(分沖)
結(jié)果:上藥服一劑,大便通二次,諸癥大減,血壓降為150/100 毫米汞柱。
改投大柴胡湯加減繼服調(diào)理。
二、小承氣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12 克,厚樸9 克,枳實9 克
【用法】水煎溫服。初服湯當(dāng)更衣,不爾者再服之。若更衣者,勿再服。
按:原方大黃量為18 克,以上為經(jīng)驗常用量。
【方解】既去攻堅除熱的芒硝,又減消脹行氣的厚樸,雖亦屬里實的下劑,
但較大承氣湯則顯有不及,故謂之小承氣湯。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08 條: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
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
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fā)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注解:見大承氣湯條。
《傷寒論》第209 條: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膳c大承氣湯;不硬者,
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人腹中,
轉(zhuǎn)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zhuǎn)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后必溏,不可
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哮,其后發(fā)熱者,必大便復(fù)硬而
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zhuǎn)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注解:見大承氣湯條。
《傷寒論》213 條: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
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fù)服。
注解:陽明病,以其人多汗,因使津液大量外出,胃中水分被奪則必燥,大
便因硬,硬則譫語,宜小承氣主之。若一服譫語,即不要再服。
按:此只由于汗出多,則使胃中燥、大便硬而譫語,既不發(fā)熱,更無潮熱,
故不宜大承氣湯而宜本方。宜與大承氣湯條互參細(xì)研。
《傷寒論》第214 條:陽明病,譫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zhuǎn)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zhuǎn)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
便,脈反微澀者,里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注解:前于大承氣條,既有陽明譫語、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
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主之。又有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
下之愈,宜大承氣湯。本條所述無論證或脈,均宜大承氣湯甚明,而謂小承氣湯
主之,已屬可疑,而因與承氣湯一升以下條文,尤其不可理解,其中必有錯亂,
故不釋。
《傷寒論》第250 條: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微煩、小便數(shù)、大
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注解:吐下、發(fā)汗均足以亡失津液,胃中干,故微煩。而小便數(shù),益使胃腸
枯燥,因致大便硬結(jié)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和其胃即愈。
按:此亦由于津液亡失而致大便硬,里熱不劇,故只微煩而無譫語,雖小便
數(shù),屎成硬,亦不宜大承氣湯的猛攻,而宜本方和之使愈。
《傷寒論》第251 條: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
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
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
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注解:見大承氣湯條。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41 條: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
主之。
注解:譫語為里實燥屎之候,下利而譫語,故肯定為有燥屎,宜小承氣湯主
之。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附方(一):《千金翼》小承氣湯,治大便不
通,噦數(shù)譫語。
注解:胃氣不得行于下,而逆于上則穢;里有燥屎則譫語。此以大便不通而
使穢數(shù),故宜小承氣湯治之。
按:論中謂“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北緱l所
述即屬后之不利者。
【辨證要點】陽明病,胃中燥、大便硬、而無潮熱者。
三、調(diào)胃承氣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10 克,炙甘草6 克,芒硝12 克(分沖)
【用法】水煎大黃、甘草,湯成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令沸,溫服。
按:原量大黃、芒硝較重,以上為經(jīng)驗常用量。
【方解】此于大承氣湯去消脹行氣的枳實、厚樸,而加安中緩急的甘草,既
不足以消脹去滿,又緩硝黃的急下,故以調(diào)胃名之。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9 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
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
與之,以復(fù)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
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fù)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注解:見甘草干姜湯條。
《傷寒論》第70 條: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
當(dāng)和胃氣,與調(diào)胃承氣湯。
注解:發(fā)汗表解身和,則不應(yīng)發(fā)熱或惡寒。若無熱而惡寒者,是已陷于陰虛
證;若不惡寒但熱者,則已傳為里實的陽明病,此當(dāng)和其胃氣,宜與調(diào)胃承氣湯。
《傷寒論》第94 條: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
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diào)胃承氣湯。
注解:脈浮取以候衛(wèi),沉取以候營,浮沉無所偏勝即脈陰陽俱停,乃營衛(wèi)自
調(diào)之象。太陽病雖還未解,但脈陰陽俱停,陰陽自和可知,法當(dāng)振栗汗出而自解。
但陽脈微者,即脈浮而較微者,為衛(wèi)不和于外,應(yīng)責(zé)在表,故宜先汗出而解(言
外宜桂枝以發(fā)汗)。但陰脈微者,即脈沉而較微者,為營不和于內(nèi),應(yīng)責(zé)在里,
故須下之而解,宜調(diào)胃承氣湯。
按:太陽病不解,暗示經(jīng)過汗吐下等治療而病還不解之意?!秱摗吩唬?/FONT>
“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和者必自愈?!泵}陰陽俱停,
即陰陽自和的脈應(yīng)。必先振栗汗出而解,即自愈前的戰(zhàn)汗,所謂瞑眩者是也。陽
脈微者,即浮而弱之脈,陰脈微者,即沉而弱之脈?!督饏T要略》曰:“衛(wèi)緩則
為中風(fēng),營緩則為亡血”,與此陽微陰微的脈法同,亡血由于胃中燥,與調(diào)胃承
氣湯亦下熱救陰之治。
《傷寒論》第105 條: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jīng)譫語者,以有熱也,當(dāng)以湯下
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dāng)硬,而反下利,脈調(diào)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脈當(dāng)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nèi)實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
注解:過經(jīng),指病已由太陽過入陽明的意思。傷寒已十三日不解,則傳入陽
明而譫語,此里有熱也,當(dāng)以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小便利者,則大便當(dāng)硬,今反下
利,而脈調(diào)和者,當(dāng)是醫(yī)以丸藥下之非法的治療所致。若轉(zhuǎn)變?yōu)樘幉∽韵吕撸?/FONT>
則脈當(dāng)微厥,但今脈反和,此非自下利,而是丸藥所致甚明,雖下利還譫語,而
脈調(diào)和,肯定是里實未去也,故仍宜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論》第123 條: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
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
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注解:溫與慍古通用,溫溫即煩惱之意。太陽病十余日,病已去表內(nèi)傳。心
下溫溫欲吐、郁郁微煩而胸中痛,頗似少陽柴胡證。但柴胡證當(dāng)胸滿大便不溏,
今大便反溏而腹微滿,知非柴胡證。若先此時服過極吐下藥,因使胃不和者,可
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則屬里虛不可與之。但欲嘔、胸中痛、大便微溏,而
非柴胡證,因心下溫溫欲吐,為吐后胃不和的內(nèi)煩證,故知非柴胡證,而由于極
吐下也。
按:極吐下藥,暗示為劇烈吐下的巴豆劑。吐后胃不和,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即
治,須知。
《傷寒論》第207 條: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
注解:陽明病,未經(jīng)吐下,而心煩者,則屬實煩,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
《傷寒論》第248 條: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調(diào)胃
承氣湯主之。
注解:太陽病三日,雖發(fā)汗而病不解,且反蒸蒸發(fā)熱者,此熱屬胃,宜調(diào)胃
承氣湯主之。
《傷寒論》第249 條: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
注解:吐后腹脹滿,因吐而胃不和也,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
【辨證要點】陽明病,見腹實證,心煩、或譫語、發(fā)熱者。
【驗案】劉某,女性,27 歲,病歷號161328,1965 年6 月4 日初診。發(fā)熱
頭痛一周。曾服中西解表藥,大汗出而身熱頭痛不解,頭脹痛難忍,心煩欲吐,
口干思冷飲,皮膚灼熱而不惡寒,大便已三日未行,苔白厚。脈弦稍數(shù)。體溫
38℃。證屬里實熱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與調(diào)胃承氣湯:
大黃10 克,炙甘草6 克,芒硝12 克(分沖)
結(jié)果:上藥服一煎,大便通,頭痛已,身熱減,體溫正常,繼服余藥而去芒
硝,諸證基本消失。
按:三承氣湯,雖均屬陽明病的瀉下劑,但調(diào)胃承氣湯長于下熱,而治滿不
足;小承氣湯長于治滿,而下熱不足;大承氣湯既下熱又除滿。
四、大黃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9 克,炙甘草6 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大黃緩下,甘草緩急,二藥合用,故治大便難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17 條: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注解:大便不利,胃熱上壅,故食已即吐,宜大黃甘草湯主之。
【辨證要點】陽明病,大便難而急迫者。
五、厚樸三物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9 克,厚樸18 克,枳實11 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于小承氣湯增厚樸、枳實的用量,故治小承氣湯證而脹滿較劇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第11 條:痛而閉者,厚樸三物湯主之。
注解:腹?jié)M痛,大便不通,宜厚樸三物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6 條: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
注解:厚樸大黃湯即厚樸三物湯的別名,支飲上迫而胸脹滿者,三物厚樸湯
主之。
按:由本條所述,可見厚樸、枳實有驅(qū)除食毒和水毒的作用。
【辨證要點】胸腹脹滿而痛、大便閉結(jié)者。
六、厚樸七物湯方
【方劑組成】厚樸15 克,枳實9 克,大黃6 克,桂枝5 克,生姜9 克,大
棗3 枚,甘草6 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即厚樸三物湯與桂枝去芍藥湯的合方,故治二方合并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腹?jié)M寒病宿食病》第9 條: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
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
注解:脈浮而數(shù)為病在表,腹?jié)M為在里。發(fā)熱為表里共有證,此亦太陽陽明
合病或并病之屬,故宜厚樸七物湯主之。
按:發(fā)熱脈浮數(shù)而不惡寒,已屬可下證,以腹?jié)M,尤其上腹?jié)M故用本方。此
可與“病人無表里證,發(fā)熱七八日,雖脈浮數(shù)者,可下之”互參(見抵當(dāng)湯條)。
【辨證要點】發(fā)熱腹?jié)M,大便干結(jié)者。
七、麻子仁丸方
【方劑組成】麻子仁30 克,芍藥24 克,枳實24 克,大黃18 克,厚樸24
克,杏仁18 克
【用法】以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10 丸,日三服,漸加,以知
為度。
【方解】此于小承氣加潤下的麻仁、杏仁、芍藥等物,和蜜為丸,安中緩下,
使正不傷。習(xí)慣性或老人便秘、及虛人里有積滯者宜之。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47 條: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qiáng),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
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注解:趺陽為足陽明胃經(jīng)之脈,古人用以候胃。脈浮主熱,胃有熱則氣盛,
故謂浮則胃氣強(qiáng)。澀主津液虛,小便數(shù)則耗傷津液,故謂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
亦必使陽絕于里,大便則硬,古人謂脾為胃運輸津液,今胃中干已無津液可運,
則脾的功能受到制約,故謂其脾為約,宜麻子仁丸主之。
【辨證要點】經(jīng)常便秘而無所苦者。
【驗案】李某,男性,59 歲,病歷號61448,初診日期1965 年2 月18 日。
感冒兩周經(jīng)服藥治愈,唯胸脅悶滿,納差,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苔白,脈弦
細(xì)。肝下緣肋下1cm,輕微壓痛。此屬脾弱兼陽明內(nèi)結(jié),與麻仁丸,早晚各一丸。
結(jié)果;服一日大便即通,繼服無所苦。
第四章·白虎湯類方
一、白虎湯方
【方劑組成】知母18 克,生石膏45-100 克,炙甘草6 克,粳米30 克
【用法】以上四味,水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方解】石膏、知母除熱止煩。甘草、粳米安中養(yǎng)正。此治熱用寒,而不為
寒傷的良法。
按:世人皆知石膏性寒,但石膏質(zhì)量重,溶解于水的成分有限,若不大量用
則無效?!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謂為微寒即由于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76 條: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注解:《金匱玉函經(jīng)》此條云:“傷寒脈浮滑,而表熱里寒者,白通湯主之”。
王叔和注語亦謂、“舊云白通湯,一云白虎湯,恐非”??梢姳緱l為文是有問題
的。若就表熱里寒的為證言,則宜白通湯。不過表熱里寒,脈不應(yīng)浮滑。若就脈
浮滑言,則宜白虎湯,但又不應(yīng)有表熱里寒之證,此其中必有錯簡,待考。
《傷寒論》第219 條: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口不仁、面垢、
譫語、遺尿,發(fā)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
之。
注解:口不仁,即口中不和。面垢,即面不光澤。腹?jié)M、譫語、遺尿為熱盛
于里;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則外復(fù)多濕、口不仁、面垢熱在少陽,故謂為三陽合病。熱
盛于里則不可發(fā)汗,若發(fā)汗則必益甚其譫語。里雖熱但不實,故亦不可下,若下
之虛其里則額上汗出、手足逆冷。若上證自汗出者,則宜白虎湯主之。
按:此雖謂為三陽合病,實即熱盛于里的陽明病,不過里還不實,外復(fù)郁濕,
汗固不可,下之亦逆,里熱盛猛則汗自出,故以白虎湯主之。
《傷寒論》第350 條: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注解:脈滑主里熱,故脈滑而厥,知為里有熱的熱厥,宜以白虎湯主之。
【辨證要點】陽明病,自汗出,脈滑數(shù)者。
【驗案】馮某,女性,25 歲,門診病例,1967 年7 月20 日初診。高燒已二
十余日,曾在好幾家醫(yī)院用各種抗菌素治療均無效。因頸部兩側(cè)淋巴結(jié)腫大,故
多數(shù)醫(yī)院診斷為淋巴結(jié)核。因高燒不退,經(jīng)人介紹來求診治。望其面黃無華,消
瘦,自汗出,不惡寒,自感乏力身重,昨晚T39.7℃,苔薄少,舌質(zhì)紅降,脈滑
數(shù)。證屬陽明里熱,津液大傷,治以清熱救里,與白虎湯加味:
生石膏90 克,知母18 克,粳米30 克,炙甘草6 克,生地24 克,麥冬24
克,生牡蠣15 克
結(jié)果;上藥服六劑,熱降為38℃左右,但晚上偶有39℃。因出現(xiàn)惡心、納
差、喜涼,喜吃西瓜,故改服小柴胡加石膏湯(生石膏每用60-90 克),藥后熱
平,諸證消,共服11 劑,頸部淋巴結(jié)亦全消失。
二、白虎加人參湯方
【方劑組成】知母18 克,石膏60~100 克,炙甘草6 克,粳米30 克,人參
9 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熱傷津液,若白虎湯證,津液耗損較甚,以至渴欲飲水者,因加人
參安中以滋液。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6 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
加人參湯主之。
注解:服桂枝湯以微似汗出者佳,若服之不得法,而使大汗出,則病必不除。
由于大量亡失體液,胃中干燥,故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為熱盛津虛之應(yīng),故以白
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論》第168 條:傷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
里俱熱,時時惡風(fēng)、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dāng)?shù)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注解:《脈經(jīng)》、《千金方》均于傷寒后無“病”字,可從。傷寒法當(dāng)發(fā)汗,
誤施吐下,津液大傷,邪變內(nèi)陷,因致熱結(jié)于里。但時時惡風(fēng),則外邪還不了了,
故謂為表里俱熱。大渴、舌上干燥而煩,為津虛熱盛之候。欲飲水?dāng)?shù)升,更見思
水自救之情,宜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論》第169 條: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
參湯主之。
注解:無大熱,指身熱不大,并非無熱之謂??谠锟?、心煩為熱盛傷津之征。
里熱甚者,則背反微惡寒,宜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按:熱實于里,勢必迫于外,而身蒸蒸發(fā)潮熱,為可下證候。無大熱謂身熱
雖然而未至潮熱之大,故宜石膏之配劑以清熱,而不宜承氣輩以攻實也。又熱盛
于里者,亦常有惡風(fēng)寒的自覺證,若上條的時時惡風(fēng)和本條的背微惡寒均屬之。
《傷寒論》第170 條: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
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注解: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若表不解者,為麻黃湯證,當(dāng)然不可與白虎湯,
尤其加人參的本方更非所宜自在言外。若渴欲飲水,并確知其無表證者,則宜白
虎加人參湯主之。
按:由本條的說明,可見以上二條的時惡風(fēng)和背微惡寒均非表不解的征候甚
明。
《傷寒論》第222 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
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fā)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
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若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
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注解:此亦表里俱熱的三陽合病。脈浮緊屬太陽;咽燥口苦屬少陽;腹?jié)M而
喘以下概屬陽明。由于陽明的征候獨顯,因以陽明病冒之。不過身重為有濕郁、
里雖熱而未實,乃白虎湯證,而不可汗下,若誤發(fā)其汗,重亡津液,則胃中干、
大便硬,其人必躁煩心亂而譫語。若燒針使汗更屬逆治,因火助熱,其人必驚懼
煩躁不得眠。若下之,胃本不實,必因誤下而空虛,則客熱邪氣乘其虛上動于膈。
若心中懊憹,舌上苔者,為虛熱上犯之證,宜梔子豉湯主之。
若下之后,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則熱仍盛而津已虛,故宜白虎加人參湯
主之。
若下之后,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此水停不行,郁熱不除之證,
故宜豬苓湯主之。
按:此與白虎湯條的三陽合病,均屬表里俱熱的溫病,只宜白虎湯輩以清熱,
汗下燒針俱屬逆治。本條雖亦論及發(fā)汗和燒針誤治后的變證,但重點在誤下,因
其形近陽明病的里實證,醫(yī)者最易弄錯,故于前二者均未出方。不過誤下后的變
證,亦不只限于梔子豉湯證、白虎加人參湯方證、豬苓湯方證三者而已,由于此
三者均主煩熱,為示其應(yīng)用的鑒別法,因并出此。概言之,梔子豉湯證以煩為主,
突出的反映為心中懊憹而不渴;白虎加人參湯證與豬苓湯證,雖均渴欲飲水,但
白虎加人參湯證的渴,由于熱盛津枯,故口舌干燥;而豬苓湯證之渴,由于水停
不化,故小便不利,是亦不難區(qū)別。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26 條: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
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注解:暍即中暑的病名,其狀有似表熱證,故以太陽中熱者冒者。其實身熱
汗自出,純屬里熱。惡寒是因熱極汗大泄、腠理開的關(guān)系。熱盛津傷而致口渴,
宜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按:許多人每以本方治渴,其功效多歸于石膏,后世本草亦多謂石膏治渴,
這種看法不是十分恰切的,不符合《傷寒論》的本意。試觀白虎湯各條,無一渴
證。而白虎加人參各條,無一不渴者,可見治渴不在石膏而在人參。胃為水谷之
海、營衛(wèi)之源,人參補中益氣,為治津枯而渴的要藥。至于石膏,功在除熱???/FONT>
舌干燥即其應(yīng)用的主要證狀。
【辨證要點】白虎湯證見口渴明顯者。
【驗案】劉某,女性,50 歲,病歷號66635,1965 年7 月10 日初診。因天
熱汗出,晚上睡著后受涼,咋天早起即感兩腿酸痛、頭暈身重、口渴無汗,自服
A.P.C 一片,1 小時后大汗不止,而仍發(fā)熱,不惡寒反惡熱,自感口如含火炭,
苔白,脈滑數(shù)。證屬陽明病熱盛津傷,治以清熱生津。與白虎加人參湯:
生石膏60 克,知母15 克,炙甘草6 克,粳米30 克,生曬白人參9 克
結(jié)果:服一劑汗止,渴減、熱退,再一劑諸證已。
第五章·下瘀血湯類方
一、下瘀血湯方
【方劑組成】大黃27 克,桃仁20 枚,蟅蟲20 枚,(熬,去足)
【用法】研末,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杯煎一丸,取半杯,頓服之,新血下
如豚肝。
按:新血當(dāng)是干血,若新血如何能像豚肝?條文亦謂腹中有干血著臍下,可
能傳抄有誤。
【方解】蟅蟲咸寒,《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治血積癥瘕,破堅下血閉,可見為一
有力的驅(qū)瘀藥,并有治瘀血性的腹痛作用。合桃仁、大黃,故治較頑固的瘀血證
腹痛而大便不通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人產(chǎn)后病》第5 條:產(chǎn)后腹痛,法當(dāng)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
愈者,此為腹中有干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jīng)水不利。
注解:產(chǎn)后腹痛,多屬于氣血郁滯,一般與枳實芍藥散即治,如果服后不愈
者,此為干瘀血固著于臍下不去的關(guān)系,宜以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jīng)血不利者,
謂本方亦主經(jīng)閉而腹痛者。
按:本方所主腹痛在臍下,而且非常敏感,甚則手不可近,宜注意。
【辨證要點】少腹痛、硬滿,大便干結(jié)者。
【驗案】楊某,女性,30 歲。時在北京解放前夕,因久病臥床不起,家中
一貧如洗,鄰人憐之,請義診之。望其骨瘦如柴,面色灰黑,少腹硬滿而痛,大
便一周未行,舌紫暗,苔黃褐、脈沉弦,知其為干血停聚少腹,治當(dāng)急下其瘀血,
與下瘀血湯加味:
大黃15 克,桃仁10 克,蟅蟲6 克,麝香少許
結(jié)果:因其家境貧寒,麝香只找來一點,令其用紗布包裹,湯藥煎成,把布
包在湯中一蘸,仍留下次用。服一劑,大便瀉下黑紫糞便及黑水一大盆,繼服血
腑逐瘀湯加減、桂枝茯苓丸加減,一月后面色變白變胖,如換一人。
二、桃核承氣湯方
【方劑組成】桃仁9 克,大黃12 克,桂枝6 克,炙甘草6 克,芒硝6 克(分
二煎)
【用法】以水煮四味,湯成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上微沸,溫服。
【方解】此于調(diào)胃承氣湯加驅(qū)瘀血的桃仁、和治氣沖的桂枝,故治調(diào)胃承氣
湯方證氣上沖,而有瘀血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06 條: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dāng)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
核承氣湯。
注解:熱結(jié)膀胱,即指熱和血結(jié)于膀胱所在的部位。“急”即脹滿之意。
“結(jié)”即結(jié)實之意,少腹急結(jié),謂小腹有自他覺的硬滿證候。太陽病不解,常傳
里為胃家實的里實證,然亦有熱結(jié)于膀胱部位的瘀血證,瘀惡之氣上犯頭腦,故
其人如狂,若其血自下則亦常自解,故謂下者愈。假如血不自下,或雖下而不盡,
勢須以本方攻之。不過太陽證不罷者,還不可攻,當(dāng)先解其外,外解后,但小腹
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按:據(jù)本條其人如狂的說明,則精神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有由于瘀血所致者,
宜注意。又據(jù)證合用柴胡劑效果更好。
【辨證要點】調(diào)胃承氣湯證,見腹痛有定處、氣上沖者。
【驗案】段某,女性,14 歲,病歷號173651,1965 年10 月4 日初診。于
64 年3 月月經(jīng)初潮,但后來未再來潮。今年4 月23 日發(fā)四肢抽搐、昏厥,近來
發(fā)作頻繁。每發(fā)作前厭食,右上腹痛、胸悶,當(dāng)有氣自腹向上沖時即發(fā)抽搐及昏
厥,時伴呼吸急迫、大聲喧喊,口苦便干,苔白膩,脈弦細(xì)。證屬瘀血阻滯、郁
久化熱,治以祛瘀清熱,與大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
柴胡12 克,白芍10 克,枳實10 克,生姜10 克,大棗4 枚,半夏12 克,
大黃6 克,桃仁10 克,桂枝1Q 克,炙甘草6 克,黃芩10 克,芒硝10 克(分沖)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右上腹痛、胸悶未作,抽搐也來發(fā),據(jù)證改服小柴胡湯
合當(dāng)歸芍藥散加減,調(diào)理三月諸證已,月經(jīng)來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