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古代兵器,刀的一種。由短柄刀加長柄桿演進而成的一類長柄刀。大刀刀身形制不一,種類也頗多。如:刀口圓若半弦月者,名堰月刀;刀身寬大者,名寬刃刀;刀身細長者,名眉尖刀;還有屈刀、筆刀、鳳嘴刀、挑刀、片刀、虎牙刀、象鼻刀等。大刀各部分名稱為:刀頭、刀身(刀刃、刀背)、護手、刀把(上把、中把、下把、把尖)、刀穗等。 近現(xiàn)代武術(shù)運動中,大都以堰月刀為大刀的基本形制。一般刀身約長55厘米,一面有刃,前銳后闊,柄長約165厘米,刀背凸牙有孔懸系紅纓。刀根與柄連接處有刀盤,柄貼盤部包有約20厘米的銅皮,名“定手”。柄尾安有鐵蹲。大刀在演練中都是雙手握持,以腰力發(fā)勁,一動一靜都表現(xiàn)出雄渾威武、勇敢果斷的氣勢。刀法內(nèi)容豐富,靈活多變。 在《十八般武藝全書·大刀法》中把大刀的基本刀法歸納為:持、扎、劈、砍、撩、反斬、平斬、切、撲、擊、點、夾花、刺、抽、抹、單花、拖、拉、撥、拄、畫、掛、挑、削、絞、架、擋等。在練習中要求身械協(xié)調(diào),勁力充沛。俗話說:“大刀看刃”,就是指動作時要背(刀背)、刃(刀刃)分明,各種刀法要做清楚,不可含糊。另外,還有“手不離盤”之說,即練習時右手不能離開刀盤下邊的定手處。大刀的套路有:春秋刀、混元刀、天是刀、定宋刀、岳勝刀等。對練套路有:大刀拆凳、大刀戰(zhàn)槍等。 ▲青龍偃月刀 偃月刀屬于長柄刀的一種。是《三國演義》中關(guān)羽的兵器。刀身或柄頭都有許多精細的雕刻。正因其重量較重,所以斬、劈的威力非同小可。但也因此,卻不適用于戰(zhàn)場殺敵,而成為訓練、儀仗,或?qū)m殿侍衛(wèi)的武器。 ▲象鼻大刀 尺寸比大刀要小一點兒,刀頭上端,卷曲作螺旋狀,也有點像象鼻子,樣式上突出的是在刀頭上有一象鼻形,所以叫象鼻刀。又因為這種刀從頭到攢,都是金色的,也叫金刀,在習慣上,多由生角扮演的老年將官-掛白色或花白胡須者,多用此刀。 ▲鉤鐮刀 刀背中部有一突出側(cè)鉤,有刃,可供鉤割之用。刀法用劈、砍、鉤、割等,臨陣時十分方便。 ▲樸刀 樸刀是大刀的一種,是一種木柄上安有長而寬的鋼刀的兵器。使用時,兩手握著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樣,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來劈殺敵人。 ▲眉尖刀 刀身狹窄,單刀,刀尖銳利,其后斜闊,木柄,后有鐵鐏。屬宋'刀八色' 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