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漠前輩在群里發(fā)關于PostCSS的系列文章,但是耗子姐姐又說看了有點云里霧里的感覺,所以這篇文章將按一個思考的角度來理解一下 PostCSS 到底是一個什么東西。
一、提出不懂的地方 很多時候第一次在網(wǎng)上查詢 PostCSS 概念的時候,大家都解釋成一個后處理器的概念,其實個人覺得這些概念不重要,更為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它本質上是一個什么東西? 它能解決我們什么問題? 它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它解決我們的問題是為什么? 怎么實現(xiàn)與 SASS、LESS、Stylus 相同的功能(因為它們被經常拿來比較) 它由哪些東西組成? 既然是程序可以用的,那么它的API呢? Q: 這個時候,你應該會問:為什么要將組成和API放到最后呢? A: 那是因為我們在認識一個不太清楚的東西的時候,第一次肯定是一個直觀的認識:它到底有什么用?而不會說,一來就去深入的研究它。不過這里本質還是要先說一下的,先留個印象。 二、個個擊破 1. 它本質上是一個什么東西? PostCSS 可以直觀的理解為:它就是一個平臺、平臺、平臺,重要的事情來三遍比較爽,哈哈! 為什么說它是一個平臺呢?因為我們直接用它,感覺不能干什么事情,但是如果讓一些插件在它上面跑,那么將會很強大。 PostCSS 提供了一個解析器,它能夠將 CSS 解析成抽象語法樹(AST)。 上面兩條看完后,我們可以理解為下面這個模型。
所以說,PostCSS 它需要一個插件系統(tǒng)才能夠發(fā)揮作用。我們可以通過“插件”來傳遞AST,然后再把AST轉換成一個串,最后再輸出到目標文件中去。當然,這里是有API可以用,這里先不講,免得暈了。 2. 它能解決我們什么問題?它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上面的圖很清晰,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是個什么東西!所以接下來溫和點,直接從代碼層面來感官的認識一下。 它能夠為 CSS 提供額外的功能; 通過在 PostCSS 這個平臺上,我們能夠開發(fā)一些插件,來處理我們的CSS,比如熱門的:autoprefixer 我們能夠使用JavaScript來開發(fā)插件(這點對前端來說很重要) 好吧,看到一個熟悉的單詞了:autoprefixer,這里我們就讓它來當栗子吧,可能更容易理解一點。 首先,我們需要做一些準備,安裝好需要的東西。 // postcss 的命令行工具 sudo npm install -g postcss-cli // autoprefixer 插件 sudo npm install -g autoprefixer 第一次用命令行能讓你更直觀去理解它哈,所以請要有一顆折騰的心。 // 1. 先看下這個命令有哪些參數(shù)可以用 postcss --help Usage: /usr/local/bin/postcss -use plugin [--config|-c config.json] [--output|-o output.css] [input.css] 選項: -c, --config JSON file with plugin configuration -u, --use postcss plugin name (can be used multiple times) -o, --output Output file (stdout if not provided) -d, --dir Output directory -r, --replace Replace input file(s) with generated output [boolean] -s, --syntax Alternative input syntax parser -p, --parser Alternative CSS parser -t, --stringifier Alternative output stringifier -w, --watch auto-recompile when detecting source changes -v, --version 顯示版本號 [boolean] -h,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boolean] 示例: postcss --use autoprefixer -c Use autoprefixer as a postcss plugin options.json -o screen.css screen.css postcss --use autoprefixer Pass plugin parameters in --autoprefixer.browsers "> 5%" -o plugin.option notation screen.css screen.css postcss -u postcss-cachify -u Use multiple plugins and multiple autoprefixer -d build *.css input files Please specify at least one plugin name. PS: 我貼出來是方便大家在看的時候不用電腦……^_^ 好吧,先看一下文件目錄,這里我只說一下比較好寫的方式,就是將一些參數(shù)配置到配置文件中去。
// config.json: 所有的配置 // p.json: 僅有 autoprefixer 插件的配置 // config.json 的內容 { "use": ["autoprefixer"], "input": "src/index.css", "output": "index.css", "autoprefixer": { "browsers": "> 5%" } } // p.json 的內容 { "autoprefixer": { "browsers": "> 5%" } } 接下來我們在終端里面輸入: // 最簡潔的方式 postcss -c config.json // 稍微復雜一點的方式,這里要用 -i 參數(shù),help里面沒有,我是從config.json里面的配置猜出來的,官方的那個寫法出不來 postcss -u autoprefixer -c p.json -i src/index.css -o index.css // 最復雜的方式 // 還是不寫比較好。。。 跟平時想到的效果一樣: // src/index.css 中的源碼 `* { transition: all .1s; }` // 轉換過后的代碼 index.css `* { -webkit-transition: all .1s; transition: all .1s; }` 好吧,現(xiàn)在肯定就對 PostCSS 有一個感官的認識了,接下來就是需要自己動手去用一下 cssnext 這個插件了~看會發(fā)生什么,這里就不寫了,也挺好用的,不過應該還是草案狀態(tài)。 我們開發(fā)不可能用命令行吧,所以這里再接著介紹代碼編寫,然后用 node 去執(zhí)行文件的方式。直接上代碼吧。 // 1. 先安裝一下需要的庫 npm install postcss --save-dev npm install autoprefixer --save-dev // 2. 其實應該先看看 postcss 的 package.json 文件,來看看包含了些什么,留個印象 // 3. p.js 中的代碼 var postcss = require('postcss'); var autoprefixer = require('autoprefixer'); var fs = require('fs'); var css = '* { transition: all .1s; }'; postcss([autoprefixer]) .process(css) .then(function(result) { // 這一行是學習的時候需要的,看一下到底對象里面包含什么 console.log(result); if (result.css) { fs.writeFileSync('index.css', result.css); } if (result.map) { fs.writeFileSync('index.css.map', result.map); } }); // 4. 執(zhí)行 p.js node p 好吧,最后的結果和之前用命令行的方式一樣,只不過過程不同。這樣下來應該對 PostCSS 有了更多的感覺了吧。還沒完,不用慌~我們還需要提出一個問題,我都有 SASS 等預處理器了,還拿它來不是又給前端屆添亂么?因為這2年東西確實太多了~ 記住一句話:存在即合理 既然合理,那么我們就看看它有什么優(yōu)勢唄~ 3. 它解決我們的問題是為什么?優(yōu)勢何在? 比如,我們用 SASS 來處理 box-shadow 的前綴,我們需要這樣寫: /* CSS3 box-shadow */ @mixin box-shadow($top, $left, $blur, $size, $color, $inset: false) { @if $inset { -webkit-box-shadow: inset $top $left $blur $size $color; box-shadow: inset $top $left $blur $size $color; } @else { -webkit-box-shadow: $top $left $blur $size $color; box-shadow: $top $left $blur $size $color; } } 使用 PostCSS 我們只需要按標準的 CSS 來寫就行了,因為最后 autoprefixer 會幫我們做添加這個事情~ box-shadow: 0 0 3px 5px rgba(222, 222, 222, .3); 所以,這里就出現(xiàn)了一個經常大家說的未來編碼的問題。實際上,PostCSS 改變的是一種開發(fā)模式。 SASS等工具:源代碼 -> 生產環(huán)境 CSS PostCSS:源代碼 -> 標準 CSS -> 生產環(huán)境 CSS 這樣能體會出優(yōu)勢吧,但是目前大家都是 SASS + PostCSS 這樣的開發(fā)模式,其實我認為是不錯的,取長補短嘛,當然,在 PostCSS 平臺上都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目前這個過渡期,這樣更好,更工程化。接下來我就介紹一些方法來純粹是用 PostCSS。 4. 怎么實現(xiàn)與 SASS、LESS、Stylus 相同的功能 其實這一節(jié)我都不需要寫了~列一下插件就行了,因為插件才是實現(xiàn),PostCSS 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 其實可以去官方看看:插件系統(tǒng) 這里列幾個便于理解的插件 postcss-each postcss-for postcss-mixins postcss-extend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了吧~應該很好理解。 5. 它由哪些東西組成? 其實從官方介紹來看,只包含以下內容: CSS Parser CSS 節(jié)點樹 API source map 生成器 生成節(jié)點樹串 英文不太好 == ,就這 4 部分吧,從第一個圖其實也能夠看出來。 其中的 I/O 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好吧,很容易想到,主要體現(xiàn)在: Input: 插件程式和CSS Parser Output: 生成節(jié)點樹串 CSS Parser 可以理解為一個內部過程,而插件程式主要體現(xiàn)在: postcss([ autoprefixer ]) 最后生成的節(jié)點樹串體現(xiàn)在: postcss().process().then(function (result) { // 就是這里了 console.log(result.css); }); // 現(xiàn)在我貼一下上面 result 對象的一個輸出結果 // 這里我多引入了一個 cssnano 插件 // 改變的代碼就這點,為了更全的看 result var opts = { from: 'src/index.css', to: 'index.css', // 配置 map map: { inline: false } }; postcss([ autoprefixer, cssnano() ]).process(css, opts) Result { processor: Processor { // 處理器的版本號 version: '5.0.10', // 加載的一堆插件 plugins: [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Object] ] }, messages: [], root: Root { raws: { semicolon: false, after: '' }, type: 'root', nodes: [ [Object] ], source: { input: [Object], start: [Object] }, _autoprefixerDisabled: false, _autoprefixerPrefix: false, rawCache: { colon: ':', indent: '', beforeDecl: '', beforeRule: '', beforeOpen: '', beforeClose: '', beforeComment: '', after: '', emptyBody: '', commentLeft: '', commentRight: '' } }, // 我們代碼中配置 opts 變量 opts: { from: 'src/index.css', to: 'index.css' }, // 這就是重新生成的 節(jié)點樹串 // 這里有自動補全和高效壓縮的效果 css: '*{-webkit-transition:all .1s;transition:all .1s}', // map的文件的配置 map: SourceMapGenerator { _file: 'index.css', _sourceRoot: null, _skipValidation: false, _sources: ArraySet { _array: [Object], _set: [Object] }, _names: ArraySet { _array: [], _set: {} }, _mappings: MappingList { _array: [Object], _sorted: true, _last: [Object] }, _sourcesContents: { '$src/index.css': '* { transition: all .1s; }' } }, // 這里應該是鏈式要用的吧,暫時不深究 lastPlugin: { [Function] postcssPlugin: 'cssnano-reset-stylecache', postcssVersion: '5.0.10' } } 其實吧,這樣有點抽象的,還是來看熟悉的 API 吧。 這里出現(xiàn)了 sourcemap,說明 PostCSS 中的轉換功能是它必備的,但是必備并不等于:源代碼與目標代碼不能完全一致。 這里吐槽一下 Chrome 的 sourcemap 功能,一坨屎!下面看看 firefox 里面的效果吧。
這里 firefox 里面就自動映射了源文件,非常不錯! 6. 既然是程序可以用的,那么它的API呢? 其實官方有 API 的詳細解釋,我看了一下,一看就明白了,就不再花時間介紹了,大家可以去看看,這樣會知道,原來如此~ PS: 大家可以先看看 Node Common 和 Node相關的,然后再看 plugin 官方API 這里看一個 DEMO,主要做 rem 和 px 單位之間的互換,加入 processors 就可以用了,很方便: var custom = function(css, opts){ css.eachDecl(function(decl){ decl.value = decl.value.replace(/\d+rem/, function(str){ return 16 * parseFloat(str) + "px"; }); }); }; 開發(fā)插件可以看一下 官方插件指南 更細致的地方,之后有時間的時候再寫寫 ^_^ 一說技術就停不下來了~ 大家在問?我怎么在工程上應用它呢?好吧,使用 gulp, grunt, webpack 都是可以的,我覺得都理解了 PostCSS ,使用這些就很簡單了,一查資料,拷貝一份配置就可以開始用了~就這樣吧,下次再結合 react 來介紹一下一個叫: postcss-js 的插件,看上去還不錯,還沒深入用,用到的時候再分享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