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藝術品有兩個以上作者署名,這種情況在傳統(tǒng)書畫上并不少見,此類畫作被稱為合作畫。近年來,一些名家合作畫價格空前之高,但也有一些名家合作畫卻賣出了“白菜價”。究竟是什么導致名家合作畫在價格上天差地別呢? 名人合畫自古有之 《讀碑窠石圖》 合作畫作為文人的一種繪畫游戲,自古以來就已經存在,歷史上很多傳頌千古的經典畫作都是合作畫,其中包括李成和王曉合作的《讀碑窠石圖》,王翚主導的《康熙南巡圖》,趙孟頫、趙雍、趙麟祖孫三人隔代所畫的《趙氏三世人馬圖卷》等。古代交通不方便,有些合作畫是大家雅集的時候一起創(chuàng)作的,有些合作畫則是通過書信傳遞各自創(chuàng)作,隔空對“畫”的。據(jù)稱,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八大山人與石濤的合作畫《蘭竹圖》。這幅《蘭竹圖》是至今發(fā)現(xiàn)唯一的一件八大山人與石濤的合作畫,而且八大山人和石濤未曾謀面,《蘭竹圖》是八大山人和石濤隔空對“畫”的成果。這幅圖先由八大山人畫蘭石,之后由石濤續(xù)竹,整幅畫和諧統(tǒng)一,更為罕見和彌足珍貴。 《趙氏三世人馬圖卷》局部 時至近代,合作畫仍然是文人雅集切磋的常見游戲。在齊白石的藝術生涯中,老舍與他的交往頗深,新中國成立后老舍和齊白石合作,一個命題,一個作畫,《蛙聲十里出山泉》被藝界傳為美談。近現(xiàn)代最著名的一幅合作畫,當屬傅抱石和關山月合作為人民大會堂創(chuàng)作的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該畫完成于建國十周年前夕,毛澤東親自在畫上題字,而且是唯一一幅,其價值無法估量。 名家合作畫價格差異大 近年來,名家合作畫在拍賣市場異?;钴S,并屢創(chuàng)高價。在2010年5月14日舉行的北京華辰拍賣會上,一幅黎雄才、關山月合作的《松梅圖》拍出224萬元;在2011年12月23日舉行的上海寶龍拍賣會上,一幅徐悲鴻底稿、范曾補景的《六朝詩意圖》最終拍出4370萬元;在2012年10月28日舉行的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幅傅抱石、關山月合作的《千山競秀》最終拍出1265萬元。 合作畫在藝術品市場上不斷刷新紀錄,畫家價值疊加的事例不勝枚舉,難道這就意味著合作畫比單人畫作要值錢嗎?事實并非如此,也有一些合作畫雖出自名家之手,但價格卻不及其單人作品高。在2013年一幅居秋海、陳樹人、高奇峰、高劍父四人合作的《秋卉圖》最終僅拍出27.9萬元;在2014年一幅由徐悲鴻、陳樹人合作的《歲寒三友》,最終拍出78.2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徐悲鴻、高奇峰的個人作品交易金額可以高達幾百萬元甚至數(shù)千萬元,但是他們的合作畫成交金額卻大打折扣。 《康熙南巡圖》局部 繪畫風格各異導致不和諧 同樣是名家合作畫,為何它們在價格上會出現(xiàn)如此大的差異?分析人士表示,因為合作畫的作者并不都是長期合作的,并不熟悉彼此的繪畫習慣和風格,所以畫家的風格以及契合很難在合作畫上展現(xiàn)出來,同時,有些畫家為了表現(xiàn)出自己的繪畫風格,在創(chuàng)作合作畫時并不會進行謙讓,所以創(chuàng)作的合作畫作品看起來沒有那么和諧。 既然自知風格不統(tǒng)一,那名家又為何會參與合作呢?其實自近代以來,在書畫界,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免不了會受邀參加各種聚會,在盛情難卻的情況下有時會與數(shù)人共同執(zhí)筆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合作畫對于近代海派畫家和嶺南畫家來說十分常見,像徐悲鴻、張大千與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關系密切,很多傳世畫作就是基于這樣的“關系”而誕生的。況且,許多名家在世時并不知道自己的畫作會在幾十年后上拍,所以在他們看來,合作畫也只是一種形式,具有濃重的應酬味道,畫家在創(chuàng)作合作畫時并沒有全身心的投入。 與現(xiàn)代合作畫相比,當代合作畫則更不受市場待見,除了應酬的味道太重之外,一些當代畫家將雅集揮毫演變成走穴的固定形式,幾個人機械重復,畫出來的合作畫70%-80%是類似的,這樣的合作畫泛濫,收藏價值全無。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現(xiàn)在一些合作畫根本就不是畫家的作品,而已淪為名人附庸風雅的游戲,大家一哄而上,隨便畫兩筆,這種如兒童涂鴉般的行為與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毫無關系。
如何識別合作畫 非專業(yè)人士若要區(qū)分合作畫中的應酬之作與用心之作似乎有一定難度,加之有人還會出于商業(yè)目的,對所有合作畫進行無原則的炒作吹捧,忽悠之下錯覺難免。其實,應酬之作有明顯特點:其一,應酬之作大多創(chuàng)作簡單,耗時較少,畫作常常勾勒涂抹寥寥幾筆,書法大多草草數(shù)個大字了事;其二,應酬之作一般都有不少面目相似的孿生兄弟姐妹,比如畫花只是在畫面的構圖和花朵的數(shù)量上稍作調整;其三,應酬之作的立意乏善可陳,無非作者畫慣了的套路,題材一般,多半流于俗套。 至于“合作畫”的造假,主要有兩種“法術”,一種即用選取母本一對一的克隆;另一種則以不用母本的憑空仿制。前者的造假因冒充數(shù)位名家筆跡的“有根有據(jù)”,成品相對會更接近實物(或真跡)一些;后者的造假由于脫離了具體的參照物,由一人(或一處)同時贗造具不同藝術風格的署名名家筆跡,難度似乎要大一些。因此屬后者作偽性質的贗作在市面上數(shù)量會更多些。 曾出現(xiàn)過一幅“合作畫”,其署名分別是南方名家陸儼少和北方名家許麟廬。從畫的內容看,好似陸儼少畫了一大一小兩塊石頭,許麟廬畫了立在大塊石頭頂部的一只老鷹。讓人不得不懷疑:如果此畫真的是由署名的兩位名家共同完成的,那他們怎么可能皆“視而不見”此畫面右半邊的“空洞無物”(像未完成狀態(tài)),而將兩處的題字各“蜷縮”在畫的左邊際中部和下邊際的中部?難道是施筆者都不懂作畫構圖的基本規(guī)律?不是的,答案就在另一家拍賣行圖錄上。此畫事實上的合作者分別是南方名家陸儼少、北方名家許麟廬與何海霞。儼然是作偽人在克隆時采取刪減內容的“相對克隆”方式,即刪去母本中原何海霞畫的松樹內容,并將款識作了變動,終使疑偽畫作出現(xiàn)了上述的“最大漏洞”。要成功辨識“合作畫”作品的真?zhèn)?,最需要做的“功課”當然是要熟悉每一位署名者不同的藝術特質,此外對名家畫作構圖的基本法則及該類畫作的章法特點也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合作畫收藏價值幾何 那么,名家的應酬之作到底有沒有收藏價值?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物以稀、精為貴,藝術作品亦然,應酬之作的同質化自然會使其價值大打折扣。即使出自大師之手,那些流水線生產的作品也會顯得筆僵墨呆,面目鄙俗。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表達藝術家的真情實感,應酬之作非書畫家情愿,不合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重復制作又會有多少藝術價值? 面對市場上眾多的合作畫,藏者需要了解,書畫家一般不會把自己的用心之作隨便送人,名家精品大多被國家收藏,所以藏家對應酬之作要以平常心待之,不要奢望應酬之作價值連城。在贗品泛濫的當下,藏家要學會對應酬之作說“不”,而書畫家更應拒絕應酬創(chuàng)作,以應酬之作去敷衍藏界,無異于用假冒偽劣產品坑害消費者,對自身的社會美譽度也會產生長期消極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