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遷居湖北襄陽,長期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勛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為武職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輔,官至武衛(wèi)將年。其母閻氏,曾為宋英宗趙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dá)到亂真程度。 米芾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米芾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dá)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quán),字體緊結(jié),筆畫挺拔勁健,后轉(zhuǎn)師王羲之、王獻(xiàn)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jiān)、蔡襄并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米芾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diǎn)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xiàn)煙云風(fēng)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云山,富有創(chuàng)造性。 米芾傳世的書法墨跡有《向太后挽辭》、《蜀素帖》、《苕溪詩帖》、《拜中岳命帖》、《虹縣詩卷》、《草書九帖》、《多景樓詩帖》等,無繪畫作品傳世。 米芾著《山林集》,已佚。其書畫理論見于所著《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書中。 米南宮十七帖為宋米芾《王羲之十七帖》臨摹本,真草對照,甚得原作精髓。原帖是傳世著名的王羲之刻帖之一,因卷首有“十七”而得名。唐李世民非常欣賞王羲之書法,下旨輯編王氏書法,據(jù)傳收集有三千紙之多,以一丈二尺為一卷,“十七帖”是其中的一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