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以讓生活觸及到更遠的邊界 1 我有幾篇閱讀量蠻高的文章,其標題的套路如《2015年我讀了近百本書,唯獨偏愛這10本》《2016年3月我讀了14本書,推薦這7本》等,用數(shù)字奪人眼球的背后,是我每天4-6小時的閱讀量,而且,我讀的都是嚴肅文學小說或歷史、哲學等其他,不會以快餐小說、網(wǎng)絡(luò)小說、言情小說等來充數(shù)。 在這個過程中,我收到了很多讀者朋友的質(zhì)疑,比如: 吹牛逼呢,一年讀近百本書,三天多一本。400多頁的書一天一百多頁,你讀得進去嗎,能理解書中的妙義嗎,還敢舔著臉推薦書,呵呵。 平常小老板姓家有老小上班族哪有那么多時間讀書啊,還十四本,你來替我掙錢啊,我不是不看書,能擠出的時間翻翻和工作有關(guān)的不錯了,要看也是看財經(jīng)方面的,看些心靈雞湯能填飽肚子還是怎么的。 一個月讀14本,你是讀的報紙嗎? 一年讀一百本?怎么讀的?用腳趾都知道怎么讀的!湊數(shù)字而已還是真的在讀?真正讀的話一年讀二十本都不得了了! 小編讀的故事會吧,暑假時每天起床除了吃飯上廁所外我用了一星期才看完挪威的森林,你這跟房祖名在里面關(guān)了幾個月讀完一百多半書一個路子來的。 一個月看14本,平均兩天一本,我能理解為真的是在看書嗎?還是說你啥都不用干,只看書就能過日子。 等等,有理性的質(zhì)疑,也有近乎無理的惡意揣度。 2 于是,在那幾篇文章的后面,我一一回應(yīng)那些對我的質(zhì)疑,我說,每天放出四個小時時間,讀書的時候,先把手機圈禁,足夠?qū)W⒌那闆r下,我不信你兩天讀不完一本書,而且,我讀的書都會寫推薦語和個人審美判斷的結(jié)果,有些人就是愿意睜眼說瞎話,說你讀的,只是報紙。 更多的人是無奈。 上班、社交、應(yīng)酬、交通等各種繁瑣的事情,占據(jù)了我們理想的讀書時間和空間,所以,一個月讀不了幾本,這不怪我。 這是好多朋友的思維:我不是不想讀書,我是真的沒時間。 拿我的三位室友來說,一位做人力資源,每天晚上七點半下班,回來,一般會玩手機,看球賽,或是網(wǎng)上看《三國演義》連續(xù)劇,這些都是娛樂,且與工作無關(guān)。讀書不見得比球賽高尚,一人一個選擇,無可厚非,只是,那些和他一樣下班的,距離晚上12點睡覺,排除掉洗漱吃飯的時間,還有3個小時,如果你選擇專注地讀書,三個小時是可以達到10萬字的閱讀量的。 另一位室友,做電影后期方面的技術(shù)工作,大概晚上八點回,早一點是七點,回家后,一般會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或是回自己屋,同樣是無可厚非的選擇。 還有和我同臥室的室友,他在影視公司做行政及相關(guān)的工作,每天都加班到九點到十點,回來吃飯,洗漱后,距離睡覺還有1個小時,對,就算加班這么晚,還有1個小時的時間是可以自由選擇的。至于是選擇讀書還是玩手機來放松自己,就看你了。 3 我不上班,自由身,生活穩(wěn)定,不憂衣食,所以我每天有大把的時間讀書,可以每天讀那么多。 說實話,我也不夠?qū)W⒑妥月?,不然,我一天讀一本也是綽綽有余的。 而那些更廣闊的群體,像我室友這樣的上班族,我想說: 你們不是沒有時間讀書,而是把讀書當成是一種消耗,對精神和體力的消耗,所以,在下班后,會選擇電視、朋友圈、微博、游戲等來娛樂自己,而不是讀書。 讀書,不是洪水猛獸,覺得讀書費腦子只是因為你沒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寧可小小偷懶片刻,也不想讓自己安靜地躺在那兒,抱一本書,讀幾行字。 我認識的幾個厲害的讀書朋友,上班乘地鐵或公交的時候,會戴耳機聽喜馬拉雅上的有聲書,只要有可能就會拿出包里的書,或是kindle,去讀。三天讀一本書,完全是可能。 我一再強調(diào)讀書的數(shù)量,是因為這是最直觀的可以用來描述讀書的品質(zhì)的標準。因為,我說我讀的都是有益的,別人不一定認同;我讀的都是牛逼的,別人可能會嗤之以鼻;我讀的盡是好書,別人可能會在心里罵我裝逼。 質(zhì)疑、否定,往往會給人一種宣泄感,通過對別人施加自己陰暗的那一面,從而可以建立自己卑微的滿足感。 閱盡微薄、今日頭條等,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我上面說的,肯定切中了一大部分群體。 所以,我只能在文章里談書的內(nèi)容,很難對那些完全不看你書評內(nèi)容的網(wǎng)友,說你讀的書究竟有多好。 4 人們大可抱怨,讀書沒時間,因為覺得讀書這件事和手機不同,讀書需要一個書桌,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一個沒有工作上的任務(wù)和社交打擾的夜晚,才能虔誠地打開書,才能讓屁股和板凳建立深刻的友誼。 而手機,隨時可以從兜里掏出來,用手摩挲幾下,一股閱盡天下事的氣勢,一股遠近朋友都情意濃濃的感觸,一股生活在解壓、情緒在釋放的錯覺。如果真的如此,為什么網(wǎng)上經(jīng)常會跑出類似“關(guān)閉朋友圈”的文章會引發(fā)人的共鳴呢。 其實,多數(shù)人,誤解了讀書這件事。讀書,沒有高尚到可以讓你一飛沖天的地步,也不是常人口中的裝逼利器,不是說誰讀書誰就高人一等,大可不必將讀書這件事看得太過嚴重,認為地鐵上的書、耳機里的書、睡前床頭的書就無甚功效。 讀書,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愿意去親近你從未體驗過的一個故事、一次經(jīng)驗、一種人生的態(tài)度。 上班、社交、瑣屑的生活已經(jīng)將我們生活的可能框定在一個邊界,讀書,是最快最有效的帶我們打破這個邊界,去碰觸更多思想和視野上的可能的方法。 而手機,我很懷疑它會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像讀書這樣帶給我們更多的可能。 5 把你玩手機的時間用來讀書,不是提倡你放下手機,打開飛行模式,一股腦將自己埋在書堆中,那不適合多數(shù)人。 用手機工作,用手機在合理范圍內(nèi)社交應(yīng)酬,用手機學習,用手機了解相關(guān)新聞和社會形勢,哪怕是用手機灌自己幾碗雞湯好更加努力工作也是值得鼓勵的,問題是—— 不要讓手機奴役你的生活,手機只是工具,不是你生活所有的可能,也不是你思想和視野所能觸及的最遠的邊界。 當你選擇用讀書來愉悅下班后的生活,選擇用讀書來填塞上班路上的無聊(介于上班公車上的擁堵情況,可以選擇聽書),選擇用讀書去充斥原本用在馬桶上、酒桌上、床頭上、游戲上、肥皂劇上的時間,你會感受到讀書這件事,相比手機,會更讓你有成就感,更讓你充實,更讓你覺得生活之外的詩與遠方,正潛移默化到你眼前的茍且中。 把玩手機的時間都用來讀書,會讓你觸及到手機之外的世界,依然遼闊,依然充滿詩意,依然可以抵達生活之外更遠的邊界和可能。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