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包是廣東的老牌名點(diǎn)之一,與蝦餃、干蔡燒實(shí)、蛋撻并稱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傳統(tǒng)叉燒包的標(biāo)準(zhǔn)是“高身雀籠型,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因其特殊的制作方式,蒸熟后包子的頂部呈自然開裂狀,就像開花一樣。
要想讓薰好的叉燒包呈“開花”狀,就要用低筋面粉,并要加人面種發(fā)面。在和面的過程中,還要加人泡打粉,食用堿,白砂糖和小蘇打粉。
低筋面粉500克、中筋面粉500克、叉燒400克 白酒100毫升、白砂糖30克、耗油15克、蜂蜜10毫升、小蘇打粉1.8克 泡打粉5克,堿水、生粉、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在500克低筋面粉中倒入100毫升白酒和250毫升清水,搓成光滑面團(tuán),覆蓋保鮮膜靜置12小時(shí),制成面種。
2.在面種中放入白砂糖,充分搓勻,倒入適量堿水揉搓,直至聞不到酸味。再放入小蘇打粉和少許清水,搓勻,最后加入200克中筋面粉,搓成表面光滑的面團(tuán),用濕布蓋住面團(tuán)靜置15分鐘。
3.將叉燒切成1厘米見方的肉??;將蠔油、生粉和少量清水調(diào)成醬汁。
4.鍋燒熱,倒入少許食用油,放入叉燒和調(diào)好的醬汁,翻炒至濃稠狀,拌人蜂蜜,制成餡料。
5揉搓一下面團(tuán),將其分成每份約30克的劑子,搓圓后略壓扁,搟成中間薄、四周厚的圓形面皮。 6.在面皮中間包入適量叉燒餡,用食指和拇指環(huán)住面皮邊緣向內(nèi)聚攏,捏出褶皺并合在一起捏緊收口,制成叉燒包生坯。
提示:捏褶皺時(shí),頂鄙的面皮要捏厚一些,這樣蒸制時(shí)才不會(huì)露餡。 7.籠屜內(nèi)鋪上油紙或潤(rùn)濕的紗布,將生坯整齊地放人,每?jī)蓚€(gè)生坯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隔。蒸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沸水,放入籠屜,蒸約8分鐘即可。
提示:一定要等水燒開以后才能放入叉燒包生坯,而且全程要以大火蒸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