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不會講法 你就可以瞧不起嗎?出家人應(yīng)以住持佛法為主(資料圖) 文:心愚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什么呢?故事里說啊,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我仿佛看見無數(shù)的板磚鋪天蓋地的飛過來啦!是我眼花了嗎? 好吧,剛才是個玩笑,我們正式開始啊,今天這個故事呢,說的是: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一百多個出家人在那里修行,注意:這一百多人是固定人口,不是流動人口哦。寺院的附近呢,有個優(yōu)婆夷,也就是女居士啦,這個女居士呢,對于學(xué)習(xí)佛法這個事情很精進,也懂得很多佛法的道理。她就發(fā)愿,每天供養(yǎng)一個出家人,請一個出家人到她家里去應(yīng)供,也就是到她家去吃飯啦。寺院里的出家人呢,為了滿足他種福田的愿望,就每天派一個人輪流去她家吃飯。 這個女居士呢,可以說既有正信也有正見,日供一僧也是善行,這是沒問題的。每個去她家應(yīng)供的出家人,在吃完飯之后,她都會請教佛法上的問題,很謙虛很真誠的請教問題,這從求法的角度來說,也是沒問題的。但是有一些在佛法上不太深入的出家人,就不高興了,經(jīng)常被問的沒話說,臉上就不好看,心說吃飯就吃飯吧,問那么多問題干嘛啊,這樣的出家人呢就不太喜歡去她家了。(此處背景音樂應(yīng)配鄭智化的“生存和面子問題哪個重要?”) 話說,在這個寺院里有一個老比丘,叫摩訶盧,年紀很大了才出家,沒什么學(xué)問,也拙嘴笨腮的不善表達,很多人都以為他跟我一樣老年癡呆呢。這一天,輪到他去那個女居士家應(yīng)供了,他就愁啊,愁的滿嘴的大燎泡,但是又不能不去,他就在路上慢慢悠悠的磨蹭。 那個女居士呢,在家等了好久,眼看都過了飯點了,怎么還沒見人來應(yīng)供啊,于是就跑到門口去看,也沒看見,往路上迎了一會,才發(fā)現(xiàn)一個老和尚在慢~慢~慢~慢的往這邊走呢,速度比蝸牛還慢好幾倍。那女居士一看,嘿,看這長老,慈眉善目,仙風(fēng)道骨,走起路來這么有范,肯定是個有大智慧的人。于是,非常高興,趕緊給摩訶盧比丘端上精美的飲食。 等吃完了飯了,女居士就很恭敬的請摩訶盧比丘給講佛法,但是這個老比丘實在是啥都說不出來啊,一問不吱聲,再問還是不吱聲,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就嘆了口氣說:“唉!這個人啊,愚癡,啥都不懂,真是痛苦??!” 摩訶盧比丘呢,這是針對自己的尷尬而發(fā)出的感嘆,但是女居士聽到耳朵里,卻恰似一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隨即一聲驚雷震動了昏暗的心靈,心中反復(fù)的思維到:“是啊,是啊,愚癡無明,是十二因緣的根本,是生死輪回的原因,哪有什么不是苦的呢?!”那個女居士由此豁然開朗,竟然一下子就證得了初果,她可高興壞了,趕緊去翻箱倒柜的找上好的布料,要供養(yǎng)這個老比丘做衣服。 再說摩訶盧比丘,見女居士找東西去了,趕緊從座位上站起來,一個旱地拔蔥,緊接著一個燕子三抄水,八步登空草上飛,踏雪無痕倒騎驢,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一溜煙的跑回寺院去了,速度之快讓神行太保戴院長都目瞪口呆。那個女居士找到布料,回頭一看,哎呀媽呀,老和尚怎么不見啦?跑到門口一看,也沒有,心說,難道這個老和尚有神通,用天足通灰啊灰啊灰走了?不行,這種圣者難遇難求,我可一定要供養(yǎng)。于是抱著布料就往寺院追。 摩訶盧比丘跑回寺院之后,趕緊跑到屋里把門給關(guān)上了,他師父看見他神色慌張的樣子,心說這老頭咋啦?碰上鬼了?扭頭一看,又看見一個女居士從寺院外面追來了,他師父就更奇怪了,心說這老頭,可別是做什么壞事,人家找上門來算賬了嗎? 摩訶盧的師父呢,是個真正有神通的人,他入定觀察了一下,就明白了事情的經(jīng)過,然后假裝掐指一算,了然于胸,把摩訶盧比丘給喊了出來,把其中真正的緣由跟他說明白了,讓他放心大膽的接受供養(yǎng)。摩訶盧比丘一聽,原來是這么回事啊,轉(zhuǎn)驚為喜,心花怒放,也證得了須陀洹果。 有人說了,須陀洹果咋這么好證呢?你又編故事忽悠人了吧?(奇怪,這里為什么要用“又”呢?)我跟你說啊,這真不是我編的,不信啊,請去翻看《雜譬喻經(jīng)》,里面有這個故事的原始版本。 其實呢,故事的內(nèi)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體會到什么。我們知道,佛陀一再強調(diào)出家人是住持佛法為主,而在家人則以護持佛法為主,這樣佛法才能流傳的更久,利益更多的有情。出家人也大多都是凡夫僧,但只要不破戒,不攀緣騙人,那就堪為眾生福田,值得尊敬?,F(xiàn)在很多居士卻認識不到這點,認為自己學(xué)問好啊有身份啊,專門結(jié)交一些名僧、大和尚,然后就對普通的出家人心生輕視,這實在是非常愚癡的表現(xiàn)。 記得以前在佛學(xué)院的時候,有個教南傳教理的老師,他曾經(jīng)是個全國聞名的傳奇人物,但是每次上課之前,先給學(xué)僧們?nèi)敹Y,下課的時候再三頂禮。同學(xué)們都覺得非常不好意思,紛紛勸他不要這樣,可他說呢,上座部佛教的傳統(tǒng)是這樣的,居士不可給比丘講法,如果不得已要講的話呢,要先頂禮,佛陀時期最擅長法義的質(zhì)多長者對出家人也是如此。 末法時期,會有越來越多的“二寶居士”,狂妄自大,動輒以維摩詰自居,可是除了增長貪、嗔、我慢,又能得到什么呢?而那些冒充僧人假裝老法師,極力呼吁出家不如在家男眾不如女眾的人,就更是混入佛教的魔子魔孫了。 |
|
來自: 勝武工作室 > 《佛釋儒道墨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