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紙、上墳子、曬墳子、鏟地……陸河清明掃墓有多種叫法】 原標題:《上墳子》 陸河客家人把清明節(jié)掃墓稱做“上墳子”,此外還有“鏟地”、“掛紙”、“曬墳子”等稱呼。其實,這幾個名稱大多是掃墓祭祖過程中的一些動作,例如掛紙,指的是在掃墓過程中,要把一些草紙撒在墓地上面;鏟地,是指在掃墓過程中,要把墓地的一些雜草鏟除掉;至于上墳子,是指去墓地;而曬墳子則是指祭拜的過程(曬在客家話中,是祭拜的意思)。對了,客家人一般把墓地稱為“地”,“子”則是客家詞匯中的語氣助詞。 清明節(jié),是祭拜祖先的節(jié)日,它是陸河等海陸豐人(粵東人)最為重視的節(jié)日之一。粵東人,不管是客家還是福佬(潮汕),都十分講究孝道。不僅要孝順在世的長輩,而且對已過世的祖先也絕不能忘卻,一樣要恭恭敬敬。因此,清明節(jié)是許多粵東人必定要回家的重大節(jié)日之一。不管有多忙和身在何地,都要盡可能地抽時間趕回去祭拜祖先。 ?。懞尤饲迕鲯吣箞鼍啊#?br> 許多陸河大家族,平時大家分居各處,或深圳廣州,或東莞惠州等地,哪怕是過年也難得一聚,往往只有等到清明節(jié)掃墓祭祖的時候,家族成員才能聚得齊。因為,有些家族成員過年是未必回的,但是清明節(jié)卻往往必回。清明節(jié)整個大家族一起去掃墓,大大地增強了彼此的血緣認同感,由此也可以加強整個家族的凝聚力。因此,在某些人眼中,清明節(jié)甚至比春節(jié)還重要。 上述這些,單從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粵東連通珠三角的大動脈——“深汕高速”必定會大塞車這一現(xiàn)象,也可以看出粵東人是多么地重視清明節(jié)。這些年,每年清明節(jié)前,深汕高速上擠滿了從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地區(qū)趕著回粵東祭祖掃墓的車輛;清明節(jié)后,又擠滿了從粵東地區(qū)奔赴珠三角各市的車輛。 粵東人為什么會這么重視清明節(jié)呢?我覺得:與其說這是為了得到祖宗的保佑,還不如說是為了感恩祖宗。沒有昨天的他們,哪有今天的我們?因此,清明節(jié)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感恩節(jié)”,人們趁此對祖先表示感恩。 ?。懞尤饲迕鲯吣箞鼍?。) 陸河人清明掛掃,祭品一般有整雞、咸魚、豆腐、五花肉、酒、茶、餅干,以及草紙(叫金紙銀錢)、陰幣、蠟燭、香、鞭炮等。流程是:先把墓地上以及周邊的雜樹雜草砍倒撥掉,把墓地打掃干凈,然后把草紙撒在墓地上方,再擺上祭品,點上香和蠟燭,倒上茶和酒。接著是念請神詞,把祖先請出來享用供品,請神詞一般由家族中年紀較大的長輩念。茶和酒過三巡之后,就先燒草紙,說是燒給祖先享用。待草紙燒過之后,就放鞭炮。這一切弄完,就可以收回祭品了。把祭品拿回家后,整個家族就一起聚餐,把祭品吃掉。其中,五花肉一般是用來煮客家咸菜。這樣煮的咸菜,肉多油足,特別爽滑可口,是最好吃的。 說起清明掃墓,不得不提“打醮孟”和“分醮孟”這些特殊的客家人清明節(jié)習俗?!磅础钡脑馐羌?,為古代禮儀。“打醮”則是指道士設(shè)壇為人做法事,求福禳災的一種法事活動?!懊稀眲t可能是源于“孟蘭盆節(jié)”,即中元節(jié),一個傳統(tǒng)中佛道兩教祭鬼的節(jié)日,所以也叫“鬼節(jié)”。陸河人這里說的“打醮孟”,是指如果見到有人在祭祖掃墓,那可以在那里守著,等他們祭祖完畢之后,可以上前向他們討要一些祭品(主要是餅干)。一般周圍的放牛娃會干這事。按習俗,主家對此是不能不給的。否則的話,會給主家?guī)泶蟛患?,一定要分發(fā)了才吉利。這就叫“打醮孟”。主家如果見到周圍有圍觀或路過的人,不管認不認識,也要主動把祭品分一些給他(她)們,這樣才吉利。這就叫“分醮孟”。 (位于陸河縣河田鎮(zhèn)火山嶂半嶂路上的一座清朝中后期古墓,至今仍原汁原味保存著,純用石頭壘筑。) 有一段歷史,現(xiàn)在提及,頗覺荒誕不經(jīng),那就是在1949年以后至改革開放期間,官方曾禁止民眾聚集在一起舉行大規(guī)模的祭祖活動。當時,甚至連民眾自家清明祭掃最為親近的骨肉至親時,也戰(zhàn)戰(zhàn)磕磕,小心翼翼,時刻擔驚受怕著。千百年來,歷來十分講究孝道的海陸豐人,最為重視清明節(jié)了,“不準祭祖”是多么的荒謬?如此粗暴地強行割裂傳統(tǒng),其帶來的文化創(chuàng)傷至今未復。 (陸河縣縣城全景及陸河人說的“骨頭盎椎(即‘橡果’)”。) 假如拋開“祭拜祖宗”一事不提,單說清明時節(jié)這個時間段(每年4月5日前后),恰是春天漸入佳境的時候,到野外去走走,對自己的身體也是蠻好的。這個時節(jié),萬物已經(jīng)復蘇,草木生長得已經(jīng)很繁盛,而百花也正在盛開,自然界到處都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山野郊外正是一年之中最為美麗的時候。因此,古人把清明節(jié)定在這個時節(jié),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可能有些比較懶惰的人,一年之中就是趁著清明節(jié)掃墓才到野外去走走,順便爬爬山,鍛煉一下身體。古人會把這個時節(jié)到野外走動,稱之為“踏青”。 掃墓與踏青,可說是清明節(jié)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文化特征。掃墓代表儒家“慎終追遠”的祭祀文化,屬精神文化層面的;而踏青代表“親近戶外”的休閑娛樂活動,則屬現(xiàn)實行動方面的。對于海陸豐人來說,兩者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人們在去掃墓祭祖的同時,就順帶去野外踏青了。 ?。懞尤朔浅鄢缘摹吧蠅炏滩恕薄#?br> ?。ㄗⅲ捍宋倪x出幽壹著的《回不去的故鄉(xiāng)》一書。插圖為鄭仁長老伯手繪。) |
|
來自: 方遠圖書館 > 《鄉(xiāng)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