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全卷 《富春山居圖》長639.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繪富春江一帶的初秋景色。滿紙空靈秀逸,氣度沉雄,被后人譽之為“畫中之蘭亭”。 書法 王羲之《蘭亭序》 作品分析: 《富春山居圖》為長卷,山峰起伏,林巒蜿蜒,平崗連綿,江水如鏡,境界開闊遼遠(yuǎn),雄秀蒼莽,簡潔清潤。凡數(shù)十峰,一峰一狀;數(shù)百樹,一樹一態(tài);變化無窮。其山或濃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筆勾皴,疏朗簡秀,清爽瀟灑,遠(yuǎn)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見筆痕。水紋用濃枯墨勾寫,偶加淡墨復(fù)勾。樹干或兩筆寫出,或沒骨寫出,樹葉或橫點,或豎點,或斜點,勾寫松針,或干墨,或濕墨,或枯筆。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線條寫出,無大筆的墨,惟樹葉有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遠(yuǎn)處的樹有以濃墨點后再點以淡墨,皆隨意而柔和。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作者介紹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書畫,畫家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此幅是作者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之前講的《五牛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都是的呦~不要急,木有講到的以后也會講滴)他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有這么厲害的老師教,小編表示好羨慕~~~)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zhèn)、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之談。存世作品除此外,還有《快雪時晴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黃公望《快雪時晴圖》 黃公望《丹崖玉樹圖》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 《富春山居圖》此畫現(xiàn)在分為了兩部分,說說來龍去脈吧。 明朝末年作品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后段稱《無用師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xiàn)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