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多少星——恒星亮度和光度(恒星世界四) 自古以來,人們對天體最直接的感受是有明有暗。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舊譯名依巴谷)編制了包括1022顆恒星的星表,按亮度把恒星分為6等。其中20顆亮星定為1等星,其次是2等星、3等星......,肉眼勉強可見的為6等星。這種劃分方法表示的是恒星的亮度,稱為視星等。由于完全憑感覺,所以有一定的主觀性。 19世紀中葉,英國天文學家普森發(fā)現(xiàn),肉眼感覺和星光亮度有一定的關系,星等相差5等,亮度恰好是100倍,即1等星亮度是6等星的100倍。相差1等則亮度相差E=5√100=2.512倍。于是建立了星等和亮度之間的關系式:m1—m2= —2.5 lgE1/E2,稱為普森公式。 后來為了更準確表示恒星亮度,引進小數(shù)和負數(shù),如太陽亮度為—26.74等,滿月(非恒星天體也可表示)最亮時為—12.73等,金星最亮時—4.4等,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為—1.46等。用地球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拍攝到最暗弱的天體為25等,是太陽亮度的1萬億億分之一,這大約相當于6.3萬千米處一支蠟燭的亮度?!肮碧胀h鏡可拍攝到更暗弱的天體為29等。 這里所說的亮度,是指觀測者在單位面積上所接受的天體輻射流量,相當于光學中的照度。天體距離有遠有近,發(fā)光本領也有很大差異。天體亮度測量直接得到的星等同天體的距離有關,稱為視星等,也叫目視星等,它反映的是天體的視亮度。一顆很亮的恒星可能由于距離遠而顯得很暗;而一顆實際上很暗的恒星可能由于距離近而顯得很亮。暗星也不一定真暗,盡管它們要通過望遠鏡才能觀測到,但它們的發(fā)光能力可能極強,只是由于距離我們太遠了。因此目視星等并沒有實際的物理學意義,為了比較天體的真實亮度,必須了解其光度。 如天津四絕對星等為—7.3等,天狼星為1.41等,太陽只有4.75等。也就是說天狼星的光度是太陽的25倍,天津四的光度是太陽的11萬倍。據(jù)稱目前,銀河系內最明亮恒星紀錄的保持者是船底座η(ηCarina),其光度相當于太陽的470萬倍。據(jù)說還有一顆人類憑肉眼無論如何也看不見的恒星Cygnus OB2——12,絕對星等為—12.2等,它的光度是太陽的600萬倍。 “青石板上釘銀釘,數(shù)來數(shù)去數(shù)不清?!?/STRONG>那是因為不會數(shù),而且由于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可能看得到天空全部。即使你跑到南海島嶼上,南極上空的部分星空仍然不在你的視野范圍。天文學家們按照88個星座,逐一數(shù)正常人肉眼可見的六等以上的恒星。算出天空中有: 一等星21顆,二等星45顆,三等星134顆,四等星458顆,五等星1476顆,六等星4840顆,共計6974顆。 站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一般能夠看到兩三千顆。但是由于大氣污染諸因素,見不到那么多了。 真擔心有那么一天,流傳千百年的民謠變成了“青石板上哪有釘,數(shù)來數(shù)去看不清?!?/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