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電腦,整天泡在網(wǎng)上,那時候的網(wǎng)絡(luò)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豐富的娛樂,各種論壇非?;鸨?,我的娛樂活動就是泡論壇,還當了幾個論壇的版主。而論壇里最讓我興奮的就是“戰(zhàn)貼”,有時碰到好的對手,甚至能讓我激動得渾身發(fā)抖。 戰(zhàn)帖,就是一群人在一個帖子的回復里打嘴仗,有時是1v1,有時是1vN,甚至有時是NvN的大混戰(zhàn)。由于我同時還當著版主,必須維護版規(guī),因此不能用污言穢語,只能四處引經(jīng)據(jù)典,充分動用邏輯思維來戰(zhàn)。在當時我心里,用鐵一般的事實和嚴密的邏輯,從正面駁倒對方是最高明的,其次是用口舌之才,運用一些辯論技巧,至少立于不敗之地,最次是人身攻擊,出口成臟。一個好的戰(zhàn)帖,需要雙方都遵守這些規(guī)則,并且努力達成最好才有可能,所以不僅自身要過硬,還需要一個好對手。 然而好對手難尋。 我記憶里比較深刻的一場論戰(zhàn),是碰到了一個和我棋逢對手的人,足足戰(zhàn)了上百貼,戰(zhàn)到半夜兩三點鐘,直到對方不再回應了。我比他多回一帖,在表面上勝了一手,帶著失落和亢奮漸漸睡去。第二天,我期待著對方繼續(xù)來戰(zhàn),然而他并沒有;第三天仍然沒有出現(xiàn),事實上我以后再也沒見過他了。那幾天里,我每天都要刷新那個帖子幾十遍,反復的閱讀之前的回帖,在腦中打著腹稿應對對方可能的回復,但并沒有派上用場。就這樣直到某一天,我明白他再也不會來了,我看著那十幾頁的回帖,突然覺得很空虛。 其實我已經(jīng)隱隱察覺,我不可能說服對方,當辯論到了深處,開始追根溯源,我發(fā)現(xiàn)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和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并不相同——世間的辯論大抵如此。人們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到了最后,辯論進入了平行線,我和他各執(zhí)一詞,根本不能接受對方所說的任何道理。要論敗對方,就必須改變對方的三觀。然而,要扭曲一個人的三觀何其之難!至少我不認為我能憑著幾個回帖能夠辦到。 由此我想到所有的辯論,小到幾句嘴仗,大到準備充分嚴謹?shù)霓q論會,基本都不可能達到它們本來的目的:說服對方。即使對方暫時投降,心里也一定不服,只是又積壓幾股怨氣,等待爆發(fā)的時機而已。 于是,從此之后我就再也不當鍵盤俠,對嘴仗也失去了興趣,在論壇里也開始了潛水,直到某天失去興致離開。 因為這個,又讓我思考起另一個問題:如何讓別人接受我的觀點。而我最后的答案,是學習。 這里的學習包含兩重意思,一重是放棄心中的成見,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吸收別人的好的地方,古人早有闡述:三人行必有我?guī)?。另一重是包裝自己的觀點,讓它看上去很有吸引力,讓別人愿意學習它。 這中間的思考過程并不復雜,讓一個人接受另一個人的觀點,首先必須充分了解,然后進行吸收,最后才算接受。而這樣的一個前提,是另一個人必須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能讓別人輕松的吸收。 當把這個答案運用在心態(tài)里,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 碰到一個觀念和你相左的人,你的第一反應不再是上去噴他,而是想:對方的智商邏輯都不差,為什么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有哪些地方是我沒有考慮到的;我能將他的觀點的某些材料,甚至是某些表達手法,運用到增強我自己的觀點里嗎? 而在分享自己的觀點時,你會更注意讀者的感受:我的措辭是否讓讀者感到冒犯,從而激發(fā)他的逆反心理;我的讀者大部分抱有另一種觀點,如何消除他們的戒心? 平時,你會注意自己的形象,會珍惜聲譽,因為好的形象讓人愿意接近,好的聲譽天然增加別人的信任。 如果有心想要布道天下,更要謹言慎行,將心比心,去理解和容忍你以前不能容忍的人和事。 當你把答案運用在眼光上,你會發(fā)現(xiàn)以前合理的東西原來設(shè)計的并沒有那么好。 比如論壇,或者博客回復。論壇發(fā)表主題帖的人叫做樓主,論戰(zhàn)一般圍繞著樓主和帖子的回復者進行,但樓主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因為主題帖看的人最多,你在回復里說的天花亂墜,不一定有幾個人能看到——多數(shù)時候只有樓主會瞅一眼。如果連樓主都不看,你洋洋灑灑幾千字回復都化作無用功。其根本原因,我認為是回復這種形式不能將你的觀點進行好的包裝,它只是寄生在另一個人的觀點下面,主動權(quán)操于人手。博客回復也同樣。 所以我漸漸淡出論壇,也不喜歡回復別人的博客,甚至也不讀別人在我博客下的回復。如果我看了一篇文章有異議,我會將它記在草稿里,如果思考成熟或者我覺得素材足夠了,我會新發(fā)表一篇文章。 另外,其實我覺得群這種形式也不好,因為很容易就會陷入爭論,而爭論一般不會有好結(jié)果。這讓我很長時間都避免參與各種群。不過現(xiàn)在我還是做群了,因為爭論和我想要達到的目標相比,只是小毛病罷了,即使這樣,我也不想群里整天撕來撕去,充滿火藥味,我正在探索如何達到這個目的。 自從抱著不要辯論要學習這個觀點以來,我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越來越證明這個觀點的正確,我想,以后我還是會抱著這個觀點走下去吧,甚至將來如果可能的話,將它好好包裝一下,安利出去。而今天在這里,算是我的第一次總結(jié)。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