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草蘭亭序》_文征明89歲行草蘭亭序高清大圖賞析《行草蘭亭序》,明代/1558年, 文徵明,手卷,縱29.2厘米,橫120.5厘米,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至少四度書寫《蘭亭序》:嘉靖王寅年二月,時年書家73歲;嘉靖王寅年五月,時年書家73歲;第三次是墨跡縱27厘米,無書寫年月。最后一次,明嘉靖戊午年春三月,時89歲。已時接近臨終時的《蘭亭序》,從濃郁的翰墨情懷,和流暢的氣息,直逼書圣。公元1558年,也就是戍午年春三月望日,即明嘉靖三十七年,文徵明89歲時臨寫《蘭亭序》,在作品結(jié)尾處,他非常自豪和滿足地寫到“征明時年八十有九”。
文徵明《行草書蘭亭序》局部高清大圖賞析(一)
文徵明《行草書蘭亭序》局部高清大圖賞析(二)
我們知道,古代書家多長壽。久負(fù)盛名的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歐陽詢享年84歲,顏真卿是76歲,柳公權(quán)是88歲,明代大書法家、畫家董其昌享年高達(dá)82歲。但是像明代文征明那樣年接90了,還能布局自如、一筆不茍、氣息流暢地臨寫《蘭亭序》,實(shí)在是不多見了。文征明愈到晚年,火候純熟,字里行間溫文爾雅,法度精到,筆筆精到流暢,溫潤秀挺,剛中帶柔,意態(tài)生動。89歲的他,忘卻唐人五大摹本的痕跡,純粹是用自己的筆意致敬《蘭亭序》。
行草《蘭亭序》卷書法氣息流暢,作者對布局駕馭自如,在行筆過程中,提按精準(zhǔn),筆意行如流水,縱逸自如,蒼勁而溫潤,在整飭中不失老辣,彰顯出純熟的藝術(shù)技巧和意趣。不難感受到文征明此時已進(jìn)入人書俱老的輝煌的藝術(shù)殿堂。何良俊評價道:“有見其《蘭亭圖》上寫《蘭亭序》,咄咄逼右軍。此言真乃一語中的?!?/div>
文徵明《行草書蘭亭序》局部高清大圖賞析(三)
文徵明《行草書蘭亭序》局部高清大圖賞析(四)
文徵明《行草書蘭亭序》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祝允明《草書摸魚兒詞》_祝允明草書書法真跡賞析《草書摸魚兒詞》,明代,祝允明,紙本水墨,立軸,縱72.2厘米,橫26.厘米,2015保利秋拍拍品
草書《摸魚兒》詞是祝枝山書自作詞,即其《詠蘇臺八景小詞八闕》之一,全闕詞妙,書法亦精,堪稱雙美!題簽:祝枝山書摸魚兒詞,稚柳題。題識:并輕舟,與君商話。且收掌中鉤釣。天空水闊風(fēng)光美,摸得魚兒多少。卻堪笑,癡呆老,得魚又向波中倒。釣還有道,在不淺非深,莫遲休息,更要收綸早。還聞?wù)f,此處越兵來到,亡吳蹤跡堪吊。只今淡水清如玉,還是越池吳沼。君且道:人間世,功名爭似安閑好。且開懷抱,便鮮煮肥鱸,滿傾香酒,萬事醉都了。摸魚兒。枝山。枝指道人、祝允明印。
祝允明被譽(yù)為明代的“草圣”,見之于此幅草書,結(jié)體清勁,流利灑脫,疏放有度,欹正相因,奔放不羈。于不經(jīng)意中揮灑自如,巧拙天成,奇縱跌宕。于勁健中有流麗之姿,沉著痛快的氣勢與其詩文相得益彰,堪稱力作!此幅書法顯然是祝氏臨寫《黃庭經(jīng)》之后的草書寫法,不注重點(diǎn)畫的形似,而結(jié)構(gòu)疏密,轉(zhuǎn)運(yùn)遒逸,神韻益足。此幅草書上題有款識:“摸魚兒。枝山?!焙筲j有“枝指道人”“祝允明印”二印,右下角有收藏印“湖帆審定”,實(shí)系吳湖帆收藏過。且有謝稚柳的署簽:“祝枝山書摸魚兒詞。稚柳題?!闭f明此幅經(jīng)二大書畫鑒定家經(jīng)眼并由吳湖帆收藏過,確為妙跡。
祝允明祖父祝顥進(jìn)士出身,曾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參政,其父為徐有貞女婿,自己又是李應(yīng)禎之婿,祝允明在這樣的環(huán)境成長,他受到多方面的熏染,創(chuàng)作詩詞有章有法,靈氣十足。此幅釋文:并輕舟,與君商話。且收掌中鉤釣。天空水闊風(fēng)光美,摸得魚兒多少。卻堪笑,癡呆老,得魚又向波中倒。釣還有道,在不淺非深,莫遲休息,更要收綸早。還聞?wù)f,此處越兵來到,亡吳蹤跡堪吊。只今淡水清如玉,還是越池吳沼。君且道:人間世,功名爭似安閑好。且開懷抱,便鮮煮肥鱸,滿傾香酒,萬事醉都了。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_祝枝山草書高清圖欣賞《草書滕王閣序并詩卷》,明代,祝允明,紙本,手卷,縱32.9厘米,橫842.6厘米,蘇州博物館藏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01 《草書滕王閣序并詩卷》是祝枝山56歲時的杰作。高頭長卷,洋洋灑灑近千字,“奔蛇走虺,驟雨旋風(fēng)”,意到筆隨,一氣呵成,有行風(fēng)行水上之勢,變幻無窮。祝允明的書法面目多變,每卷有每卷的情致風(fēng)規(guī),如這卷草書,用小筆硬毫,筆畫瘦勁而婉約,縱橫揮灑,滿紙云煙,偏多懷素遺意。全卷前段尚有拘矜之態(tài),愈后則愈解脫自在,最后漸入化境,超妙自得。全卷草書多用連筆連字,以至興到之時,筆勢自生,大小相參,上下左右,起止映帶,都能達(dá)到神妙的意境。張鳳翼在跋祝允明的一卷草書時曾引黃勉之歌云:“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獨(dú)雄三吳。”誠然,自祝允明后,吳門書風(fēng)為之一變,開創(chuàng)了最有代表性的新局面。吳門書派也從此涌現(xiàn)出—大批知名書家,成為當(dāng)時全國最大也最有影響力的地方流派。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02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03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釋文: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綮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住。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惟九月,序?qū)偃铩A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情,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嗚乎!時運(yùn)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fēng)。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奉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子]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中)
正德丙子春日枝山老人允明書。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04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08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09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10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14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15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16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35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36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37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38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39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40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41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42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43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并詩》祝枝山草書作品欣賞 圖44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_祝允明傳世書法作品高清大圖賞析釋文:樂哉苑中游,周覽無窮已。百卉吐芳華,崇臺邈高峙。林木紛交錯,玄池戲魴鯉。輕丸斃翔禽,纖綸出鱗鮪。坐中發(fā)美贊,異氣同音軌。臨川獻(xiàn)清酤,微歌發(fā)皓齒。素琴揮雅操,清聲隨風(fēng)起。斯會豈不樂,恨無東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彌終始。但當(dāng)體七弦,寄心在知己。
祝允明《草書手卷曹植詩四首》_祝枝山草書詩帖長卷高清大圖賞析《曹植詩四首》抄錄曹植古詩四首,寫于“冬日烈風(fēng)”,然祝允明對自己的表現(xiàn)卻很滿意,認(rèn)為可追摹一千五百年前的“草圣”張芝。通篇用筆利落,鋒勢勁銳,輕重徐急變化大,結(jié)體攲正疏密,化線為點(diǎn),以簡馭繁,加上筆勢的縱橫使轉(zhuǎn),大大強(qiáng)化了畫面的變化性與節(jié)奏感。全卷率意自然,不加修飾,狂放的外觀下卻有著嚴(yán)謹(jǐn)?shù)姆ǘ扰c高度的掌控,憑藉著收放自如的書寫技巧與豐富的書學(xué)修為,此作確實(shí)達(dá)到了神融筆暢的書寫境界。點(diǎn)畫狼藉,縱橫爛漫,為晚年狂草登峰造極之作。
《草書曹植詩四首》卷 ,明代,祝允明,手卷,縱36.2厘米,橫1154.7厘米,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驚風(fēng)飄白日,光景馳西流。盛時不再來,百年忽我遒。
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先民誰不死,知命復(fù)何憂?
美 女 篇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huán)。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飖,輕裾隨風(fēng)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jié)重關(guān)。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dú)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yáng)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瞄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qū)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直千金,被服麗且鮮。
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qū)上南山。左挽因右發(fā),一縱兩禽連。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膾鯉雋胎鰕,炮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云散還城邑,清晨復(fù)來還。
冬日烈風(fēng)下寫此,神在千五百年前,不知知者誰也。枝山。
祝允明《草書樂志論》_蘇州博物館藏聯(lián)璧奇珍,祝枝山草書書法《草書樂志論軸》,明代,祝允明,立軸,紙本水墨,縱111.2厘米,橫29.3厘米,蘇州博物館藏 《樂志論》釋文: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huán)匝,竹木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后。舟車足以代步涉之難,使令足以息四體之役。養(yǎng)親有兼珍之膳,妻孥無苦身之勞。良朋萃止,則陳酒肴以娛之;嘉時吉日,則烹羔豚以奉之。躕躇畦苑,游戲平林,濯清水,追涼風(fēng),釣游鯉,弋高鴻。風(fēng)乎舞雩之下,詠歸高堂之上。安神閨房,思老氏之玄虛;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與達(dá)者數(shù)子,論道講書,俯仰二儀,錯綜人物。彈《南風(fēng)》之操,發(fā)清高之妙曲。逍遙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不受當(dāng)時之責(zé),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則可以凌霄漢,出宇宙之外矣。豈羨志入帝王之門哉!右書樂志論。枝山祝允明。 《草書樂志論軸》為蘇州博物館藏“聯(lián)璧奇珍”之一,即集明代吳中書畫大家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唐寅,沈周《行書五律詩軸》、文徵明《草書七絕詩軸》、祝允明《樂志論草書軸》、唐寅《行書七律詩軸》四大家書法字軸成一堂。書畫鑒藏家錢鏞藏有祝允明晚年草書《樂志論》軸,后其妻舅吳湖帆又陸續(xù)贈與尺幅相近的文徵明草書軸及沈周行書軸,遂倡議再配以唐寅字幅,則集明代吳中書畫大家字軸成一堂。沈字軸固以難求,更何況唐字軸,遑論尺幅相匹!所幸《過云樓書畫記》著錄有唐寅行書軸。錢經(jīng)與過云樓后人顧公碩商議,各出所藏,合成一堂,以為完璧,捐獻(xiàn)蘇州博物館,遂有此聯(lián)璧奇珍。 文徵明《草書七絕詩軸》_蘇州博物館藏聯(lián)璧奇珍,文征明書法賞析《草書七絕詩軸》,明代,文征明,立軸,紙本,縱109.6厘米,橫30.6厘米,蘇州博物館藏 《草書七絕詩軸》為蘇州博物館藏“聯(lián)璧奇珍”之一,即集明代吳中書畫大家沈周《行書五律詩軸》、文徵明《草書七絕詩軸》、祝允明《樂志論草書軸》、唐寅《行書七律詩軸》四大家書法字軸成一堂。書畫鑒藏家錢鏞藏有祝允明晚年草書《樂志論》軸,后其妻舅吳湖帆又陸續(xù)贈與尺幅相近的文徵明草書軸及沈周行書軸,遂倡議再配以唐寅字幅,則集明代吳中書畫大家字軸成一堂。沈字軸固以難求,更何況唐字軸,遑論尺幅相匹!所幸《過云樓書畫記》著錄有唐寅行書軸。錢經(jīng)與過云樓后人顧公碩商議,各出所藏,合成一堂,以為完璧,捐獻(xiàn)蘇州博物館,遂有此聯(lián)璧奇珍。 《草書七絕詩軸》釋文:玉泉千尺瀉灣漪,天鏡分明不掩疵。老去嘗思泉畔坐,莫教塵土上須眉。徵明。 董其昌《行草書羅漢贊等書卷》_董其昌試筆帖長卷及局部高清賞析《試筆帖》與董其昌書《羅漢贊》、《初祖贊》、《送僧游五臺》、《送僧之牛山雞足》及論禪、論書等五則合為一個長卷?,F(xiàn)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據(jù)日本《書菀》雜志第一卷、第二卷初刊時注載(為高島槐安氏寄贈。)《試筆帖》為大草作品,在整個長卷中最為精采,點(diǎn)畫間放縱處無一不合規(guī)矩,墨氣淋漓酣暢,狂而不怪,草而不亂,結(jié)體取懷素《自敘帖》法,但又能獨(dú)出心裁,真正達(dá)到了天真淡遠(yuǎn)的境界。
《試筆帖》是一幅不經(jīng)意之作。顧名思義,是在墨研好后,用筆試墨的濃淡、色澤,是處于創(chuàng)作前的一種準(zhǔn)備狀態(tài)。這幅作品為橫幅,字的大小參差錯落,一行多則三字,少則一字,線條流暢,映帶連屬,氣韻飛動,既有懷素的狂勁,又見二王的韻味。從墨色上看,潤澤淋漓、濃淡相宜。董其昌作書追求“古淡”,他說:“自學(xué)柳誠懸,方悟用筆古淡處。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趨右軍也。”(《畫禪室隨筆》)這幅作品便有一種清新淡雅的意境。這幅作品可以說是不刻意工而工之作。
不刻意工而工是指書法家在創(chuàng)作時完全放松自己,去掉功利思想,“陶鈞萬物,貴在虛靜”,心里無任何負(fù)擔(dān),一任毫端揮灑,正如王靜安所說的一種“無我之境”。來源書法屋,書法屋是一個書法學(xué)習(xí)基地。這是常人難以企及的一種境界。試想董其昌在試墨時是一種漫不經(jīng)心地書寫,他把精力放在墨的效果上,心理隨墨的有無而律動,正是所謂不刻意工,然而寫完之后又十分工。這幅作品具有一種不可重復(fù)性,董氏無法再創(chuàng)作出同一作品來,這就是一種意境。如果不是試墨,而是進(jìn)行創(chuàng)作實(shí)踐,心里無形中有一種壓力,或擔(dān)心寫不好,更過多地考慮“法”,這種純自然而然的意緒便蕩然不存了。董氏的這幅作品也啟示我們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盡管尋求一種“無我之境”,一種“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境界。
董其昌《行草書羅漢贊等書卷》,又名《試筆帖》,紙本,縱31.1厘米,橫631.3 厘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董其昌《行草書羅漢贊等書卷》_董其昌試筆帖長卷(拖動圖片可查看高清大圖) 董其昌《行草書羅漢贊等書卷》_董其昌試筆帖長卷及局部高清01 董其昌《行草書羅漢贊等書卷》_董其昌試筆帖長卷及局部高清02
徐渭《草書李太白詩卷》_明徐文長草書書法長卷高清大圖賞析《草書李太白詩卷》,明代,徐渭,紙本水墨,手卷,縱30厘米,橫383厘米,王已千舊藏 引首:龍飛鳳舞。王己千題。鈐?。和跫具w。 題識:右述太白詩。天池山人渭。天池山人。 鈐?。呵嗵俚朗?、文長。 鑒藏?。簩毼涮谩⒄饾赏跏霞具w收藏印、懷云樓鑒賞書畫之記、王季遷海外所見名跡、季遷心賞、竹里館、馬積祚鑒賞章。 徐渭《草書李太白詩卷》釋文: 一、尋山僧不遇: 石徑入丹壑,松門閉青苔。閑階有鳥跡,禪室無人開。窺窗見白拂,掛壁生塵埃。使我空嘆息,欲去仍徘徊。香云遍山起,花雨從天來。已有空樂好,況聞青猿哀。了然絕世事,此地方悠哉。 二、過汪氏別業(yè)二首: 游山誰可游?子明與浮丘。疊嶺礙河漢,連峰橫斗牛。汪生面北阜,池館清且幽。我來感意氣,捶炮列珍羞。掃石待歸月,開池漲寒流。酒酣益爽氣,為樂不知秋。 疇昔未識君,知君好賢才。隨山起館宇,鑿石營池臺。星火五月中,景風(fēng)從南來。數(shù)數(shù)石榴發(fā),一丈荷花開。恨不當(dāng)此時,相過醉金壘。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永夜達(dá)五更,吳愉送瓊杯。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日出遠(yuǎn)海明,軒車且徘徊。更游龍?zhí)度ィ硎鬏Α?/span> 三、待酒不至: 玉壺系青絲,沽酒來何遲。山花向我笑,正好銜杯時。何酌東窗下,流鶯復(fù)在茲。春風(fēng)與醉客,今日切相宜。 明徐渭《草書李太白詩卷》局部高清大圖01
明徐渭《草書李太白詩卷》局部高清大圖08 明徐渭《草書李太白詩卷》局部高清大圖09 明徐渭《草書李太白詩卷》局部高清大圖10 董其昌《草書張籍七言詩軸》_董其昌草書寫唐張籍與賈島閑游詩句賞析《草書張籍七言詩軸》,明代/約1632年,董其昌,金箋,立軸,縱145.1厘米,橫34.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張籍七言詩軸》以草書書唐代張籍《與賈島閑游》七言詩,文字與原詩作有出入。此幅詩軸未署年款,從書風(fēng)及所鈐“大宗伯印”判斷,當(dāng)為董其昌77歲就任南京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以后之作品。書法行中夾草,融合自然,行筆流暢,風(fēng)格灑脫,為董氏晚年之代表作。 釋文:水北原南野草新,雪消風(fēng)暖不生塵。城中車馬知無數(shù),能解閑行有幾人??钍穑浩洳?。鈐:董氏玄宰、大宗伯印、玄賞齋。鑒藏印:鶴舟所藏、紫云山房鑒藏書畫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