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年度惡詞”與道德劑量俞可 歲末年初,德國媒體迎來一場語言狂歡。元月12日,德國2015“年度惡詞”出爐,“好人”一詞位列669個備選的年度最惡毒詞匯之首,只因該詞“籠統(tǒng)詆毀寬容與助人為樂,斥之以幼稚、愚蠢、不諳世事,樂善好施綜合征或道德律令”。自1991年起,德國語言批判委員會評選“年度惡詞”,以“政治正確” ( political correctness) 重估公共話語。所有公民均有舉薦權,只要寫明詞語的具體出處。舉薦的詞語須具備時效性,且背離以下原則:尊嚴,民主,平等?!昂萌恕边@個“年度惡詞”2015年頻頻用以貶謗救助難民的善舉,且被民粹主義陣營用于蠱惑人心。 在剛剛逝去的2015年,來自中東與北非的難民如滔天洪水般涌入歐洲,歐盟各國如臨大敵,或大舉阻截,或袖手旁觀,或自掃門前雪,唯有德國以慈悲心懷予以擁抱。僅2015年,數(shù)百萬難民沖破歐盟邊境防線,德國接納總數(shù)高達110萬。這是德國1950年有記錄以來最大一輪難民潮。12月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當選美國 《時代》 周刊2015年度風云人物,實至名歸。該刊指出,在經(jīng)濟震蕩、恐襲頻發(fā)、難民潮涌的時代,默克爾的領導力維護并推動一個開放而無界的歐洲。這是一種“道德領導力”,堅如磐石,甚而不惜與執(zhí)政黨同僚反目,不惜讓民意支持率走低,不惜被歐洲盟友冷落。于堅守良知與屈服現(xiàn)實之間,默克爾毅然決然地選擇前者,走上一條布滿荊棘之路。她“在一個缺乏道德楷模的世界里牢固樹立的道德風范”,一句“我們來做”足以展現(xiàn)其“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孟子語) 之浩氣,力挽狂瀾,令國際社會無不為之動容,奉其為道德圣人?!睹麋R》 周刊2015年第39期的封面就把默克爾裝扮成為圣女特蕾莎修女。 其實,這個“年度惡詞”系人為炮制,即把狀語“好”( gut) 與主語“人”(mensch)合并為一個獨立單詞( gutmensch)。這個新詞盡顯嘲弄與譏諷,即修辭學上的反話,觸摸兩大誤區(qū):對慈心善舉的炫耀,對人性之惡的無知。慈善,刻意抑或盲目,皆須合理把控道德的劑量。譬如,對難民潮來者不拒,道德透支勢必導致慈善難以為繼。 在輿論碰撞尤其政界交鋒中,這個“年度惡詞”卻往往充當?shù)赖鹿靼?。人們一旦精于此伎倆,便可搶占道德制高點,在倫理層面把問題引向極端,棒殺對話伙伴。這與其說是一種修辭策略,不如說是一種修辭恐怖主義。其操縱者可冠以“德之賊”(孔子語),似德非德而亂乎德。德國新聞工作者聯(lián)合會一項研究顯示,以形容詞“好”作為一個獨立單詞的前綴,這種造詞術為希特勒慣用伎倆。譬如,希特勒言論中的“好心人”即指反法西斯戰(zhàn)士。1942年4月29日,奧斯卡·辛德勒被蓋世太保緝捕,罪名便是“好心人”(“猶太人之友”)。 辛德勒因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鴻篇巨制 《辛德勒名單》 而廣為人知。奧斯威辛的幸存者卻責備影片意在組裝一個道德化身。誠然,紈绔子弟辛德勒幼時全然一個熊孩子形象:16歲的辛德勒因文憑造假而被勒令退學;雖成長于虔誠的天主教家庭,辛德勒卻對宗教活動望而生畏,反而沉湎酒色;趁希特勒入侵波蘭之機,辛德勒狂肆斂財;哪怕19歲時的那場婚姻也盡顯機會主義,辛德勒覬覦女方的豐厚聘禮,以挽救瀕臨破產(chǎn)的家族企業(yè)。晚年,身無分文的辛德勒只身蝸居在法蘭克?;疖嚳傉靖浇囊粋€單間居室,最終亡于酗酒。這就是一個真實的辛德勒。 拯救1200多名猶太人于納粹魔掌,辛德勒可謂猶太人的活菩薩,由此誕生一群“辛德勒猶太人”。為此,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1967年授予其“全人類正義者”榮譽稱號。生活中的辛德勒則屢屢失范。道德劑量無疑失控。嘖嘖稱奇的是,辛德勒把昔日文憑造假伎倆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偽造各種資料,使私家工廠升級為軍工企業(yè),并以擴大戰(zhàn)時軍事必需品生產(chǎn)為由,從集中營招募大量瀕臨死亡的猶太人。他還偽造證件,把深陷集中營的學者和孩子包裝成為技術工人,進而納入麾下。這無疑是另一種道德的行為———以非善來攻克邪惡。 1998年9月10日,時任德國總統(tǒng)赫爾佐克授予斯皮爾伯格聯(lián)邦大十字勛章。頒獎詞有曰:“您的影片顯示,個體個人責任永不泯滅,哪怕是在獨裁統(tǒng)治之下。我們沒有必要是完美無缺的英雄,但我們有義務行動,即使難于愚公移山?!钡赖轮卦谯`行,于舉手投足之間。慈心善舉是每個公民的情感表達、價值判斷乃至生活選擇。在特殊歷史境遇下,救人一命是辛德勒唯一力所能及的道德踐行,無需斟酌道德的劑量,亦不必權衡道德的手段。由此,一個并不完美無缺的仁者巍然屹立,一座道德烏托邦轟然坍塌。 德國2015“年度惡詞”名為激發(fā)民眾對語言的批判精神,實則點燃民眾對人性的審美情趣。 (作者系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