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有想過,“引力波”會以這樣的形式,第二次引爆“朋友圈”。一則視頻在所謂“營銷賬號”的反復推動下,成為熱點,5年前《非你莫屬》的一位郭姓嘉賓因為在節(jié)目中提及“引力波”而備受同情,有人稱之為“一個了不起的工人”,也有人要求“請你尊重別人的夢想”。 然而,這位后來被某些人加冕以“諾貝爾”之名的“諾貝爾哥”真的是手持被忽視的偉大成果嗎?“諾貝爾哥”的夢想真的是嘲諷的禁臠嗎? 微博上,五年前的這一期《非你莫屬》再次被大家翻了出來,并被很多人轉發(fā)稱應該“尊重別人的夢想”。什么是民間科學家 在討論中,很多人提到了“民科”,民科是什么?“民間科學家”。它指的是一些沒有經過系統(tǒng)訓練,也不在職業(yè)學術群體之內的研究者。在近現代科學還處于幼年時代的時候,確實有很多“民間科學家”做出過重要的成果。然而,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專業(yè)細分變得越來越明確和深入,一個未受過嚴格的系統(tǒng)訓練、游離于職業(yè)學術群體的人,實際上已經幾乎無法跟上專業(yè)領域的發(fā)展了,更不要說在其中建立怎樣的功業(yè)。 當然,在科學的一些邊界上,依然保留著少量的“愛好者保留地”。博物學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鳥類和昆蟲的新種發(fā)現,很多就都是愛好者完成的,而在古生物領域,鄭曉廷先生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半路出家的狀態(tài)為高等學府接受,并且在Nature、Science這樣的頂級期刊上發(fā)表論文。 鄭曉廷(右一)曾在《科學》、《自然》、《美國科學院院刊》、《鳥類學研究》、《英國皇家學報B》等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文章超過十篇。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諾貝爾哥”根本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民間科學家,他只是一個口誦科學術語,卻與科學無甚關系的“妄人”。他不是第一個這樣的妄人,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這些人散落于各處,學歷普遍不高,境遇普遍不好,憑借一腔熱情希望用自己的“獨創(chuàng)”理論解決的重大問題。在中國,受到文學作品和大眾文化的影響,“哥德巴赫猜想”和“相對論”是他們的主攻方向。諾貝爾獎是他們的基本目標,所以他們很擔心別人偷竊他們的成果。 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就曾經不止一次地接待過這樣的“妄人”,也試著阻攔過他們。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有人已經家徒四壁,卻不好好工作,擠出一點錢來就去買彩票,相信靠著自己的巫術必能中獎——如果面前有這么個人,公眾會如何評價;更何況,現在這個人不僅僅是不聽勸阻,把本就不多的錢全都買彩票,還給自己的買彩票事業(yè)寫了商業(yè)計劃書,開始游說投資人,希望能融到更多的資金,砸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彩票……“諾貝爾哥”展示的并不是創(chuàng)新 “諾貝爾哥”聲稱,他發(fā)明的理論是現代物理學(他所謂“正物理學”)所沒有的。然而,實際上他認為是自己發(fā)明的那些名詞,包括“引力波”都是從科普作品(或者報紙網站)上抄來的。他認為自己獨創(chuàng)的“加速系+引力波+物質波”理論當中,“物質波”是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在1923年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來的,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概念,而“引力波”是一百年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至于“加速系”只不過是說,這個參考系在做加速運動,比如上升的火箭或下降的飛船。這些名詞都是他從科普文章里看來,看得久了,以為是自己獨創(chuàng)的了,這也是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很多民科專攻的方向。 他搞的也不是什么研究?!爸Z貝爾哥”希望他的“新科學”可以“各種車輛不用車輪,人的生命可以無限延長就像活神仙”,這是非常美好的幻想。但正如嘉賓張光北指出的“得先把基礎知識弄明白,才能不斷地攀登科學高峰,實現人類的夢想和幻想?!薄爸Z貝爾哥”和當代眾多妄人的悲劇是,他們心中對科學懷有美好的想象,也知道科學具有無限的應用前景,可他們做的事情恰恰是不科學的。 “諾貝爾哥”把他的理論稱為“統(tǒng)一物理學”,這也是從愛因斯坦的“統(tǒng)一場論”這個詞變化而來的。很多“民間科學家”把愛因斯坦視為榜樣,認為他也是民間科學家??赡芩麄儾]有仔細看過愛因斯坦的傳記。愛因斯坦接受過完整的科班教育,始終關注科學界同行的研究動向。愛因斯坦的科學論文也是發(fā)表在同行評議的期刊上,被同行閱讀和評論,因此普朗克才能知道在伯爾尼有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科學家,從而把愛因斯坦聘請到德國擔任教職。 我們經常說科學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意思是,每一代科學家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沒有哪個科學家是無視當前科學進展,閉門造車發(fā)明驚世理論。科學家要跟同行經常交流,了解已經取得的科學成果、科學前沿的新發(fā)現和存在的問題??茖W家發(fā)表論文的目的,一是為了成果的優(yōu)先權(第二發(fā)現者是驗證他人成果,會被大家忘記,所以要熟悉前沿動態(tài)),更重要的是請同行一起來審閱是否存在謬誤之處(大多數聲稱的新發(fā)現其實被證明是存在問題的,所以要相互批評)。 請同行來審閱自己研究中存在的謬誤,是科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巴性u議”是科學工作的基本原則 任何人都可以對科學家工作提出批評,但是只有首先理解了科學家的工作內容,才能提出有價值的批評意見。這也是為什么現代從事科學研究首先要接受多年的科學訓練,了解至少從哥白尼、牛頓時代以來幾百年時間累積的科學成果。問題是,“諾貝爾哥”這樣的妄人沒能接受完整的科學教育,也無力繼續(xù)學習。 既往的科學成果當然不代表絕對正確的,每一次科學創(chuàng)新都意味著挑戰(zhàn)前人,發(fā)現前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甚至謬誤。但這都是在理解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達成的創(chuàng)新。所以愛因斯坦才會認為牛頓是人類歷史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奠定了我們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并不是完全徹底的顛覆了牛頓物理學,而是一個“升級版”,在低速、引力較小的情況下,相對論可以簡化為牛頓物理學。 但妄人恰恰拒絕科學家對他們的批評意見,他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發(fā)明是獨一無二的,是徹底顛覆前人的。所以他們不能理解科學家為什么不承認他們的“成果”,甚至認為科學家們在阻礙他們“創(chuàng)新”。 “妄人”們幾乎完全無法閱讀自己所“研究”的領域中的前沿成果,他們自己的“論文”總是漏洞百出,套用了錯誤的共識,出現低級的計算錯誤。更有甚者是“諾貝爾哥”這樣的,還在所謂的“論文”中摻入了非科學、偽科學的沙子。 有支持“諾貝爾哥”的人稱數學家華羅庚也“只有初中文憑”,但在華羅庚那個時代初中文憑就已經相當不易,而且華羅庚后來還自學了高中和大學的課程,之后還發(fā)表了論文,最終才得到了重視。 有意思的是,在科學領域內,有些非主流的觀點、理論,雖然不被同行的大多數科學家接受,但還是有一些科學家持有這樣的觀點。無論是這些“非主流科學家”內部,還是他們與主流科學界之間,因為所使用的方法、對術語的定義是一致的,所以并無交流上的障礙。 但對“妄人”來說,不僅僅無法與主流科學界進行正常交流,他們彼此之間也是無法交流的。與此同時,他們極度反感批評和勸阻,甚至有可能將勸阻者視為“盜取成果”的“騙子”——閉關鎖國還想一統(tǒng)天下,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白日做夢?請不要嘲弄錯對象 《5年前節(jié)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下崗工人論證引力波,遭方舟子和Boss團集體圍攻》……“高手在民間”“欠他一個道歉”,這些標題在視頻網站肆虐,這樣的表述在社會化論壇上橫行。這樣的肆虐與橫行,與“引力波”或者“科學”并無任何關系。在這一場“輿論風暴”當中,“引力波”只是一根激起爆炸的雷管,它激發(fā)的是一種群體性的自我投射:對自己“夢想”的一種肯定,以及歸因的一種外化。 一個人可以沒有接受過訓練,可以有夢想,甚至可以滿嘴跑火車,但你得知道自己的言說并不可靠。當周圍人,尤其是“初來乍到”的領域的專業(yè)人士勸阻你時,最好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及時調整或者退出止損。反過來,不依靠努力,而是靠著各種形式的博取同情去謀求自己在科學領域內“一夜暴富”,甚至視所有勸阻為“陰謀”——助長與烘托這樣的行為,是對所有努力者的努力的嘲弄和踐踏。 不要嘲弄錯對象。果殼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