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9 10:08點擊上面的藍字即可關注本公眾號 賣品經(jīng)營一直是影院經(jīng)營者們非常關注的話題,在影院票房收入有近50%需要分賬出去,而影院賣品毛利率又高得嚇人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說,影院的利潤主要是靠賣品來支撐的。所以每當萬達公布財報的時候,那些記者們通常不說萬達靠票房賺了多少億,而喜歡說“萬達靠賣爆米花又賺了XX億”…… 記得幾年前,在一次電影協(xié)會舉辦的《電影院經(jīng)理培訓班》上(忘了第幾屆,貌似是在揚州舉辦的),大地院線方斌總在他的課上做過一次小測算:一個年票房1000萬的小影城,由票房產(chǎn)生的凈利潤可能只有50萬,而賣品利潤則很可能達到70萬。由此看來,賣品利潤>票房利潤實屬正常。 “貓眼們”流行后,影院賣品躺著中槍,業(yè)績受到?jīng)_擊,更加強了業(yè)內(nèi)人士對賣品的關注。作為圈內(nèi)人,我們通常聽人說,某影院賣品經(jīng)營得不錯,某影院經(jīng)營得不好,他們是靠什么來判斷的呢?作為影投公司總部領導,作為影院經(jīng)理,我們評價影城的賣品經(jīng)營業(yè)績,憑的又是什么呢?沒錯,就是你們通常聽到的“賣品占比”和“人均消費”。最流行而又最不靠譜的衡量指標是“賣品占比”,即”賣品占總收入的比例”或”賣品占票房的比例”。后者比較流行,本文采取后者的說法,其計算公式為: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對于影院來說,這個數(shù)值在10—15%之間徘徊,低于這個范圍就是比較差的,高于這個范圍就是比較好的。至于有些影院能去到25%以上,那就是很優(yōu)秀的。這個指標看似簡單實用,其實謬誤很大,原因是沒有剔除票價的影響。 如果用賣品占比來作一個影院賣品業(yè)績的縱向比較(同比和環(huán)比),且影院的票價沒有大的波動,倒也問題不大,偏偏我們習慣拿它來做不同影院之間賣品業(yè)績的橫向比較。不同影院之間的平均票價差異巨大,從30元到80元,不一而足。同樣15%的賣品占比,對均價30元和均價60元的影院而言,賣品經(jīng)營水平那是天差地別。更專業(yè)一點的人士喜歡用“人均消費”,以剔除票價的影響。所謂人均消費,就是每位觀眾平均消費的賣品金額,其計算公式為:
還有一個變形的公式,闡述了人均消費與賣品“客單占比”和“客單價”的關系,很多人也喜歡用:
由于剔除了票價因素,用“人均消費”來衡量賣品的收入水平,其實是沒錯的,即使是做不同影院之間的橫向比較也沒問題。但是,收入不等于利潤,通過價格杠桿,收入是可以被操縱的。只要犧牲一部分利潤,虛高賣品收入非常容易。而對于投資人和管理者來講,利潤才是真實收益,衡量一個影院賣品經(jīng)營的水平,忽略了毛利率是不客觀的(凈利率牽涉到很多影院經(jīng)理們無法控制的因素,不建議采用)?!叭司M”則忽略了不同影院之間的毛利率差異,因此用起來也不順手。其實真正好用的指標是“人均毛利”,即影院從每位觀眾身上獲取的賣品毛利,計算公式為:
“人均毛利”這個概念,大家接觸得比較少,但是小編極力推薦大家使用。在“爆谷可樂休閑食品”三件套的時代,在大家毛利率都在70%的時代,用人均消費來衡量不同影院之間的賣品經(jīng)營水平問題不大,但是現(xiàn)在賣品越來越多元化,后產(chǎn)品、咖啡、簡餐……毛利率的波動范圍越來越大,再用“人均消費”就不合適了。 不是夸大其詞,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停留在“賣品占比”時代。如果你是影投公司總部領導,還用“賣品占比”來衡量影院和賣品經(jīng)理們的業(yè)績,他們就成冤大頭了;如果你是分析師,還用“賣品占比”來作為給影院估值的重要指標,就要誤導投資人了;如果你只是普通看客,還用“賣品占比”來在閑聊的時候小露一下專業(yè),難免要惹人偷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