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lián)
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要換門神、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張貼春聯(lián),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現(xiàn)象。紅艷艷的春聯(lián),給新年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和喜慶的氣氛。
春聯(lián)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qū)?、橫批、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qū)N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于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方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符換舊符?!彼未醢彩倪@首《元日》詩中所詠的桃符,就是春聯(lián)的前身。所謂桃符,就是用桃木削制成的兩塊七八寸長、一寸多寬的木板,上面分別寫有“神荼”、“郁壘”的名字,釘在門的左右兩側(cè),以保家庭平安。
《山海經(jīng)》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只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端有根拱形的枝干,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度朔山上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jīng)過這扇鬼門。天帝怕鬼怪下山擾亂人間,便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壘。神荼和郁壘專門監(jiān)察鬼怪的行為,發(fā)現(xiàn)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去喂老虎。
此后,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怕桃木之說。于是,人們過年,便用兩塊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的名字,掛在門的兩旁,稱為桃符,以示驅(qū)災壓邪。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民間還有貼門神的習俗,門神就是由桃符演變而來。由于我國民間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威。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賦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式的傳統(tǒng)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
隋朝以前,門神都是神荼和郁壘,到了唐代,門神位置被當時的兩員大將秦瓊和尉遲恭所取代。明代吳承恩在《西游記》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zhèn)鬼”中記載的非常詳細:
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結(jié)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命魏征為監(jiān)斬官,涇河龍王為了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太宗便宣召魏征與之對奕下棋。沒想到魏征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靈魂升天,將龍王斬了。
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瓊言道:愿與尉遲恭戎裝立宮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兩將真容貼于宮門之上。后人相沿下來,這二將便成了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
此外,還有以鐘馗為門神者,據(jù)宋高承《事物紀原》記載,也發(fā)端于唐朝。
后來,桃符又演變成了春聯(lián)。五代十國時,在后蜀的宮廷里,學士辛寅遜在桃符上題寫吉語賀歲,但他寫聯(lián)語的蜀主孟昶并不滿意,認為不夠有文采。于是,孟昶自己提筆題下“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這兩句話,這就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lián)。
直到宋代,人們在桃木板上書寫春聯(lián),仍稱桃符。但從此時起,已出現(xiàn)在紙張上書寫的春聯(lián),叫“春貼紙”,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宋周必大《玉堂雜記》:“除夕,更春貼、柱聯(lián)、門額于堂軒楣枋,貼福祿壽、一財二喜等字。”
明代以后,春聯(lián)才改由專門的紅紙書寫,據(jù)清代陳云瞻《簪云樓雜話》稱:“春聯(lián)之始,自明太祖始。”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傳令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紅紙寫的春聯(lián),號稱“萬年紅”,因為紅與朱同意,以示朱姓永坐江山。
有一次他微服出巡,見到有一家不曾貼春聯(lián)。詢問之下,才知是一家閹豬的,正為沒人會寫字而發(fā)愁。于是朱元璋欣然命筆,給這家寫了一副春聯(lián):“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聯(lián)意貼切、幽默,而且語氣不凡。
自此以后,春聯(lián)在我國廣泛流傳開來,成為一種特殊的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一直流傳至今。
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現(xiàn)代,春聯(lián)的內(nèi)容已賦予了新意?;蛎枥L祖國建設的蓬勃景象,或歌頌萬里河山的大好春光,或寄托人們的美好憧憬……這樣的春聯(lián)激勵上進,賞心悅目,給節(jié)日平添了幾許春意。
貼窗花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shù),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數(shù)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的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窗花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主要在農(nóng)村流行,故窗花有相當?shù)膬?nèi)容表現(xiàn)農(nóng)民生活,如耕作、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yǎng)雞等。除此之外,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魚蟲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也十分常見。
掛貼年畫
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shù),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年畫也和春聯(lián)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版印刷術(shù)的興起,年畫的內(nèi)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diào)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諸如神話傳說中的各種神仙、歷史故事、戲曲話本和民間傳說中的著名人物等都可以入畫。年畫的題材包羅萬象,諸如豐收、吉祥、壽老、兒童、春景、花鳥、人物、動物、民俗等,十分豐富。
在我國,年畫有三個重要產(chǎn)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chǎn)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六畜興旺》、《迎春接?!返冉?jīng)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新年的美好愿望。
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jié)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為一的年畫,以后發(fā)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兔年對聯(lián)——獻給我學生的春聯(lián)
玉兔來
東風放虎歸山去
明月探春引兔來
虎去雄風猛勁在
兔攜創(chuàng)意好運來
喜洋洋
虎嘯群山辭舊歲
兔奔校園慶元旦
虎年喜結(jié)豐收果
兔歲怒放幸?;?/font>
逐新夢
虎尾回頭留希望
兔毫扎筆寫暢想
喜兔年追逐新夢
繼虎歲再展宏圖
勤創(chuàng)新
玉兔月中忙搗藥
你我課堂勤創(chuàng)新
嬌兔機靈承虎氣
同學活躍顯獅威
躍三江
虎去雄關(guān)驚五岳
兔開健步躍三江
虎過深林聲聲響
兔馳沃野步步飛
盼龍飛
兔躍千山傳喜訊
龍騰萬里展英才
玉兔毫光生紫氣
金龍捷足入青云
慶玉兔今年奮起
祝巨龍明歲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