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時代》
我在電腦前流著淚看完了《我的少女時代》。 我的少女時代,沒有“校園老大”和男神的愛慕,沒有與學校針鋒相對的抗爭。也許因為文化和環(huán)境的不同,影片中所出現(xiàn)的情節(jié)并不都是我的少女時代,但是影片所傳達的情感卻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 即使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不相同,但是每個人對于青春的那份回憶是相同的。 每個人的青春都有過傷痛,但是回憶都是甜蜜的。 我至今仍能想起,在校園偶遇喜歡的他,即使不靠近,就在遠遠地看著,就已經(jīng)很開心。如果兩人走在一起,空氣就如同春風般舒服和美好。盡管青春已經(jīng)逝去,但是這份回憶是青春和歲月留給每個人最寶貴的東西。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以下簡稱《那些年》)在臺灣上映,瞬間便風靡臺灣、香港。這部電影在臺灣上映后,獲得了1億7746萬新臺幣的票房,在中國內(nèi)陸上映,獲得了7580萬人民幣的票房且創(chuàng)下了中國臺灣電影在中國內(nèi)陸票房的新紀錄。 《那些年》在票房上的成功讓不少電影人看到了青春影片這塊領域的機遇。 2013年,趙薇導演的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影片改編自辛夷塢的同名小說,圈了不少書迷,內(nèi)陸票房達到7.2億。盡管有褒有貶,趙薇還是賺得盆滿缽滿。 隨后2014年,是大陸青春片集中爆發(fā)的一年,陸續(xù)上映了三部情節(jié)雷同的懷舊青春片,分別是《同桌的你》、《一生一世》、《匆匆那年》,情節(jié)驚人的雷同,都是分手、墮胎、出國。盡管影片票房收益不匪,但是影片的質(zhì)量和口碑卻呈拋物線般下滑,出現(xiàn)了叫座不叫好的現(xiàn)象。甚至讓觀眾大呼“這不是我們的青春”。 《同桌的你》
然而,盡管如此,當今年的《左耳》、《梔子花開》上映,觀眾們依然涌入電影院觀看,似乎只為從電影院出來后能夠和大家一起吐槽。可見,國人對于青春懷舊片有著無法割舍的情感,然而電影人卻無法滿足觀眾所想要的效果。 今年11月19日,臺灣青春片《我的少女時代》上映,然而好評如潮,掀起了當年《那些年》的懷舊高潮。相比《那些年》以男生的視角回憶青春,《我的少女時代》則是以女性細膩的角度進行講述青春的故事,因此有人稱這部影片是女版的《那些年》。 回看這幾年的青春影片,大陸出現(xiàn)了高產(chǎn)不高質(zhì),叫座不叫好的現(xiàn)象,而臺灣影片雖然數(shù)量少,卻部部叫座又叫好。到底臺灣青春片到底具有什么魔力,能夠如此深入人心?
臺灣電影向來以小清新著稱,《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也基本延續(xù)這種風格,畫面清新、柔光、逆光鏡頭以及暖色調(diào)的畫面,在視覺上,立馬讓觀眾回到那個溫暖美好的年少時期。除了畫面的清新外,臺灣青春片在劇情上也講究浪漫,注重日常生活的“小確幸”,即眼前可看到的小幸福、小美好。例如《那些年》中柯景騰為了追沈佳宜,陪她留校學習、兩人互相幫助又互相競爭?!段业纳倥畷r代》中,林真心為了幫助徐太宇追求陶敏敏,和他一起復習,一起進步。這些平凡而普通的劇情恰恰是每個人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 《我的少女時代》
年少時期的愛戀總是含蓄而曖昧,臺灣青春片將這層關系處理得浪漫而恰當,往往將這種懵懂的愛戀融入學習、升學以及彼此的鼓勵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的是一股正能量,符合觀眾對于青春美好的回憶。 而相對于大陸的青春片,雖然電影畫面也能做到清新,但主題卻較為沉重。大陸的青春片劇情中的男女主角總是會因為一些小誤會導致分手,兩人沒有為之努力卻把一切歸咎于“最終都敗給了現(xiàn)實”。 《同桌的你》周小梔能為林一墮胎,卻因為多次拿不到美國的簽證,兩人就分開了。結(jié)婚前夕,周小梔說得對林一有多么愛,多么想念,我就疑惑:既然這樣,難道除了分手就沒別的解決辦法?林一為了周小梔才去的美國,但是周小梔不能去美國之后,他卻沒想過回來。在我看來,兩人都沒有為對方努力過,卻說“我們都敗給了現(xiàn)實”。 現(xiàn)實好冤,現(xiàn)實是什么?你們敗給的不是現(xiàn)實,而是自己的沒有努力?!洞掖夷悄辍分校杰钜彩且粋€“不作就不會死”的典型代表。分手、和別人上床、墮胎這一切,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明明相愛卻總是要互相傷害,男朋友出軌也成為了作踐自己的借口。我實在不知道導演到底想傳達一種什么三觀。
從《那些年》的柯震東和陳妍希到《我的少女時代》的宋蕓樺和王大陸,給人的印象是:臺灣導演更敢用新人。 雖然出演《那些年》的陳妍希在影片上映后成為了風靡全國的“國民初戀”,然而陳妍希終究不是傾國傾城之貌,但勝在清純干凈。一身樸素干凈的臉蛋,穿上校服也沒有違和感,反而更顯其清純。 《我的少女時代》中,主角林真心更是一個邋遢的女孩。在影片開頭,我實在無法相信會有人愛上這樣的一個女孩。但是徐太宇卻是在林真心還丑丑時愛上她的。甚至,林真心在大嫂的幫助下得以“變身”后,也并沒有麻雀變鳳凰。只是將她蓬松亂糟糟的頭發(fā)理順,摘下笨拙的眼鏡而已。相比一下子將林真心變成女神,這樣的改變更容易讓人接受。 而大陸青春片《同桌的你》、《一生一世》、《匆匆那年》主演均是當紅演員,不少人看到劇中30多歲穿校服裝嫩的演員們,難以代入。且采用當紅影星出演,更讓觀眾大呼:漂亮的人才有青春,丑的人只有高考。對于大部分潛心高考、升學的學生而言,除非少數(shù)天生麗質(zhì)之外,不少男生女生根本沒有太多時間打理自己,都是土土的??粗箨懬啻浩徐n麗的主角,著實讓人感覺像在看臺灣偶像劇。
眾所周知,《那些年》是九把刀的初戀故事,而《我的少女時代》也是源于導演陳玉珊的真實故事。在豆瓣上,有位觀眾看了《我的少女時代》后,寫了這么一篇觀后感:《老土到喪心病狂,感動到一塌糊涂》。其實,每個人的青春大多都是雷同。陳玉珊在接受采訪也說道,她做的只是在原本故事的基礎上,將其浪漫化。 而大陸青春片大都是翻拍同名小說或者經(jīng)典歌謠。對劇情的改編,往往是站在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去講述青春的故事,他們拍攝的更多是別人的青春,沒有個人真實的感受,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怎么可能去感動觀眾? 細細回味,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那些年》還是《我的少女時代》,劇情都是平凡而且老套,但是偏偏是這樣的劇情打動了觀眾。寫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我們會去看一部青春片,要看的不是別人的青春,而是我們自己的青春。我們不是要去看相愛相殺的偶像劇劇情,我們只是想藉此回憶自己美好的青春歲月。 |
|
來自: 昵稱97AZt > 《767376049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