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十灰散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習中醫(yī)方劑學.《中醫(yī)藥方精選網》和多名老中醫(yī)經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十灰散 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方 大薊10克 小薊10克 荷葉10克 側柏葉10克 白茅根10克 牡丹皮10克 大黃10克 茜草10克 棕櫚炭10克 山梔子10克 本方對于氣火較盛者,可作為湯劑,以增加其清熱涼降作用,此時當以大黃、梔子為主,亦可加牛膝、代赭石等鎮(zhèn)降之品,引 血熱下行。并可選加生地黃、白及之類以增加涼血及收斂止血作用。 主治;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咯血等屬氣火上逆者。 鼻衄 1.肺結核咯血 2.急性胃出血、十二指腸潰瘍合并出血 3.眼前房出血 血血熱妄行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血色鮮紅,來勢暴急,舌紅,脈數。 因肝火熾盛,損傷血絡,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 出血證, 十灰散(《修月魯般經后錄》引《勞癥十藥神書》, 錄自《醫(yī)方類聚》卷150) [組成] 大薊 小薊 荷葉 柏葉 茅根 牡丹皮 大黃 茜根 棕櫚皮 山梔各 等分 [用法] 上燒灰存性,研極細,用紙包,以碗蓋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 藕搗破絞汁,或蘿卜汁磨真京墨半碗,調灰五錢(15g),食后服下(亦可水煎服,用量 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涼血止血,清熱瀉火。 [主治] 血熱妄行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血色鮮紅,來勢暴急,舌 紅,脈數。 [病機分析] 吐血、咯血等癥,有陰虛、陽虛之分,虛火、實火之別。本方主治之 出血,與血色鮮紅,舌紅,脈數并見,系實火所致,就臟腑而言,當責之于肝。肝主藏 血調血。血液貯藏于肝臟,運行于心脈,疏泄有節(jié),運行有度,溫和流暢,不滯不溢。 倘若肝火熾盛,火性炎上,火盛氣逆,氣逆則血升,損傷血絡(陽絡),迫血妄行,離 經外溢,上走諸竅,則發(fā)為吐、衄?!瓣柦j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靈樞.百病始 生); “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熱之所發(fā),蓋血得熱則淖溢,血氣俱熱,血隨氣上, 乃吐衄也”(《濟生方》卷2)。肝火熾盛,木火刑金,肺絡損傷而為咯血、嗽血、衄血; 肝火犯胃,胃脈破裂而為嘔血、吐血。由此可見,肝火熾盛,迫血妄行,為本證的基本病機。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系血熱妄行,法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方中大薊、小薊性 味甘涼,長于涼血止血,且能祛瘀,因其既“能清血分之熱,以止血熱之妄行”(《醫(yī)學 衷中參西錄》上冊),又“以下行導瘀為主”(《本草正義》),對血隨氣上之吐、衄頗宜: 故為君藥。臣以荷葉、茜草根、側柏葉、白茅根涼血止血;棕櫚皮收澀止血,與君藥相 伍,既可澄本清源,又可塞流止血。血之所以上溢,是由于氣盛火旺,“氣有余即是火, 氣降即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 卷2),故在涼血止血的同時,.既用梔子、大黃清肝瀉火,挫其鴟張之勢,更用梔子導 肝經氣分之熱從小便而去;大黃導肝經血分之熱從大便而去,二藥不僅增強涼血清熱力 量,其開熱邪下行之路,可直折上逆之火勢,使氣火降而血止,是“治病求本”之法, 共為佐藥。重用涼降澀止之品,恐致留瘀,故以丹皮配大黃涼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 瘀,亦為佐藥。用法中加藕汁、蘿卜汁調服,藕汁甘寒,清熱涼血散瘀, 《本草經疏》 卷23謂:“藕,生者甘寒,能涼血止血,除熱清胃,故主消散瘀血,吐血,口鼻出 血……”;蘿卜汁甘涼,消積滯化痰熱,下氣消脹,本方取其清降之功,降氣清熱以助止 血:綜觀全方,眾多藥物都有涼血止血作用,其中大薊、小薊、茜草、大黃、牡丹皮有 化瘀之功;大黃、梔子、蘿卜有瀉火降氣之效;荷葉、側柏葉、棕櫚皮還有收斂止血作 用。諸藥合用,共奏涼血止血,清熱瀉火之功,并使血止而不留瘀。 本方配伍特點,以涼血止血為基礎,寓以清降、化瘀、收斂作用,標本兼顧,相輔 相成,相得益彰。 方中藥物十味,均燒“灰”存性,研成極細末,為散備用,故名“十灰散”。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熱證出血。以來勢急暴之上部出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 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對于氣火較盛,血熱較盛者,本方可作為湯劑,以增加其清熱涼降作 用,此時當以大黃、梔子為主,亦可加牛膝、代赫石等鎮(zhèn)降之品,引血熱下行。并可選 加生地黃、白及之類以增加涼血及收斂止血作用。 3.本方現代常用于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咯血等屬氣火上逆者。 [使用注意] 1.本方為散劑,需要先制備,使火氣消退,方可使用,不能臨時制用。配制時應 注意“存性”,否則影響藥力。 , 2。本方為急則治標之劑,只能暫用,不宜多服、久服。血止后,應審證求因,以 圖治本,方能鞏固療效。 3。出血患者,除服藥外,應靜臥。嘔血者,宜流質飲食,甚則暫時禁食。嚴重者 應中西醫(yī)結合進行搶救。 4.虛寒性出血者忌用。 [源流發(fā)展] 本方源于元.葛乾孫的《勞癥十藥神書》?!妒幧駮肥且槐局嗅t(yī)治 療肺癆病的專著,全書創(chuàng)制方劑十首。在這十首方劑中,有側重止血的,有側重止咳 的。葛氏之止血方劑,尤注重炭藥的應用,他在該書序中指出:“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 凝,見黑則止,此定理也”。其血“見黑則止”,一直是中醫(yī)創(chuàng)制和運用炭藥的理論,本 方即為葛氏炭藥止血的代表方劑。 ' 葛氏善于借鑒他人之長。本方之制,是受宋.嚴用和之“十灰丸”及楊士瀛之 “黑散子”的啟發(fā)。 “十灰丸”由綿灰、黃絹灰、艾葉灰、馬尾灰、藕節(jié)灰、蓮蓬 灰、油發(fā)灰、赤松皮灰、棕櫚灰、蒲黃灰組成(《濟生方》卷6),主治崩中,下血 不止?!昂谏⒆印庇缮徟?、棕櫚、頭發(fā)(并燒灰存性)組成(《仁齋直指方》卷26), 主治諸竅出血。葛氏在嚴、楊止血藥用“灰”及“燒灰存性”為末的基礎上,增人 大黃、梔子、丹皮等清熱瀉火藥物,變收澀止血之劑,為清熱瀉火止血之方。后世 醫(yī)家推崇本方涼血止血之中寓有清降、化瘀、收斂的用藥思路,不少治熱證出血的 方劑,多導源于此方,如《萬病回春》卷3之五灰散,由蓮蓬殼、黃絹、血余、百 草霜、棕皮(各燒灰)、山梔(炒黑)、蒲黃(炒黑)、墨、血竭組成,主治血不止 成崩;《醫(yī)學心悟》卷3之十灰散,即本方去棕櫚、丹皮、柏葉,加老絲瓜、蒲黃、 亂發(fā)組成,主治陰虛吐血。 [疑難闡釋] 、 1。關于本方用炭藥的意義 《十藥神書。序》謂血之為物,“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 凝,見黑則止,此定理也?!庇脹鏊幹寡?,取冷則凝之意,用炭藥止血,取見黑則止之 義。黑為水之色,紅為火之色,水來制火,故紅見黑即止。用涼藥止血,不僅有“血冷 則凝”,還有收縮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用炭類止血,不僅有紅見黑即止,還有吸著、 斂澀的作用。十灰散,可謂盡見黑即止,遇冷亦止之能事。 . 2.關于炭藥存性的問題 本方的配制,關鍵在于“燒灰存性”。前人認為“存性” 二字大有深義,如清。陳念祖曰:“前散自注云燒灰存性,今藥肆中止知燒灰則色變?yōu)楹冢?br>而不知存性二字大有深義。蓋各藥有各藥之性,若燒之太過,則成死灰,無用之物矣。 唯燒之初燃,即速放于地上,以碗復之,令滅其火。俾各藥一經火煉,色雖變易,而本 來之真性俱存,所以用之有效(《十藥神書注解》?,F代對炭藥的總的要求是:“制到外部 焦黑,里面焦黃為度,使藥料有一半炭化,另一半存性,并且要仍能嘗試出藥料原有的 氣味,不能制成灰,使灰化后藥力全失”uj。可見,.“燒灰”使藥物炭化,炭化后不僅 易于研末,且因藥多澀味而有吸著、斂澀作用;“存性”因保存藥物原有的氣味而有清 降化瘀之效。于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1977年版)特提出:“制炭時,應注 意存性,并防止灰化。”并制訂“炒炭”、“燜炭”的制荊規(guī)程。 3.關于京墨 方中之京墨,近代一些方書多從紅見黑則止釋之,此雖符合炭藥止 血的理論,卻有牽強之嫌,或義猶未盡之憾。李飛教授通過大量史料考證,對京墨的看 法中肯,特錄之以供參考:“蓋京墨,又稱貢墨,不僅系古代宮廷工書詩畫所用之上品, 而且亦為急救止血之良藥。京墨的止血作用,有其充分的藥理根據。古制京墨,多以松 煙和人皮膠汁或糯米汁,或酌加香料而成。如宋??茏趭]謂:'墨,松之煙也,(《本草衍 義》)。明。李時珍亦謂:'上墨以松煙用岑皮汁解膠和造,或加香料等物,(《本草綱目》)。 清。汪紱指出:'墨,古用松煙,性近溫,今用桐油煙,性近寒,熱氣味俱輕,俱不失為 平。珍之者加入珠、金、冰、麝,陳久為良,(《醫(yī)林纂要探源》)。由此可見,京墨的選 料與制作頗為考究,與普通所用墨之低劣者截然不同。松煙即松枝燒后的油煙,本身具 有止血、消腫、生肌、療瘡等作用。加入皮膠汁或糯米汁者,因皮膠(如驢皮膠或其它 皮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養(yǎng)血止血之功;糯米亦為補肺止血之佳品。若適量加入珍珠、 冰片、麝香之類,則清心涼血,活血止血之功尤著:所以,近代有釋此乃黑能勝紅,或 嗤之以無稽之談者,皆是對京墨不甚了解之故”(《中醫(yī)歷代方論選》)。 4.關于本方“散”、“湯”劑之作用區(qū)別。原書用散劑,從藥物的炮制看,是著眼 于收澀止血配伍清熱涼血之品,即“止中寓清”;現代用作湯劑,從組成藥物看,是以 清熱涼血,引血下行為主,而收澀止血為輔,亦即“清中寓止”,改“散”為“湯”,應注意及此。 [方論選錄] 1.周揚?。骸爸瓮卵撸淄聘鹗希纫源朔街寡?,明明劫劑,毫無顧忌,細玩 始知先生意之到、理之深也。人生于陽,根于陰,陰氣虧則陽自勝,上氣為之喘促,咳 吐痰沫,發(fā)熱面紅,無不相因而生。故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即減得一分上升之火,易為 收拾。何今日之醫(yī),動以引火歸經為談,不可概用止血之味,甚至有以吐之為美,壅反 為害之說。遂令遷延時日,陰虛陽旺,煎熬不止,至于不救,果誰之咎乎?引經而緩時 曰,冀復無神。有形之血,豈能使之即生;而無偶之陽,何法使之即降?此先生所以急 于止血之大旨也?!?錄自《續(xù)名醫(yī)類案》卷u) 2.陳念祖:“前散自注云燒灰存性,今藥肆中止知燒灰則色變?yōu)楹?,而不知存性?br>字大有深義。蓋各藥有各藥之性,若燒之太過則成死灰,無用之物矣。惟燒之初燃,即 速放于地上,以碗復之,令滅其火。俾各藥一經火煉,色雖變易,而本來之真性俱存, 所以用之有效。人以為放地出火氣,猶其淺焉者也。然余治癥四十余年,習見時醫(yī)喜用 此藥,效者固多,而未效者亦復不少。推原其故,蓋因制不如法,亦因輕藥不能當此重 任,必須深一步論治,審其脈洪面赤,傷于酗醉、怒惱者,為火載血而上行癥,余制有 惜紅丸,日夜三四服,但須以麻沸湯泡服,不可煮服為囑。審其素能保養(yǎng),脈沉而細, 面色淡白,血來時外有寒冷之狀者,為陽虛陰必走癥,余制有惜紅散,加鮮竹茹日夜服 三劑,其藥之配合,散見于拙刻各種中,茲因集隘,不能備登?!?《十藥神書注解》)。 3.王士雄:“諸藥燒黑,皆能止血,故以十灰名其方。然止?jié)罚瑑H棕櫚一味, 余皆清血之熱,行血之滯,破血之瘀者,合以為劑,雖主止血,而無兜澀留瘀之弊?!?br>(錄自《中國醫(yī)藥匯海.方劑部》) 4.唐宗海:“右藥燒灰存性為末,鋪地出火氣,童便、酒、水隨引。黑為水之色, 紅見黑即止,水勝火之義也。故燒灰取黑,得力全在山梔之清,大黃之降,火清氣降而 血自寧。余藥皆行血之品,只借以向導耳。吹鼻止衄,刃傷止血,皆可用之?!?《血證 論》卷7) 5.張秉成:“治一切吐血、咯血不止,先用此遏之。夫吐血、咯血,固有陽虛、陰 虛之分,虛火、實火之別,學者固當預為體察。而適遇卒然暴起之證,又不得不用急則 治標之法,以遏其勢。然血之所以暴涌者,姑無論其屬虛屬實,莫不皆由氣火上升所 致。丹溪所謂氣有余即是火。即不足之證,亦成上實下虛之勢?;鹫吣戏街不鹬?br>勝者,必以水濟之,水之色黑,故此方匯集諸涼血、澀血、散血、行血之品,各燒灰存 性,使之涼者涼,澀者澀,散者散,行者行,各由本質而化為北方之色,即寓以水勝火 之意。用童便調服者,取其咸寒下行,降火甚速,血之上逆者,以下行為順耳。”(《成 方便讀》卷2) 6.冉雪峰:“查此方為諸般血證止血之正方,大意以凝固血液,收縮血管為主。大 薊、小薊,大清其熱;荷葉、柏葉,清散其氣;茅根、茜根,防制其瘀,且梔子、大 黃,涼折以安之;棕櫚收澀以固之。而十藥燒灰,雖存性已大減,惟取收斂、吸攝、填 固,急則治標,以為先止其嘔、其吐、其咯、其嗽之扼要張本,收束危迫階段,再商第 二步療法?!?錄自《歷代名醫(yī)良方注釋》) 7.上海中醫(yī)學院:“本方為涼血止血常用方劑,方中十種藥物都有涼血止血作用, 但大薊、小薊、茜草、大黃、牡丹皮還有化瘀作用;大黃、梔子還有瀉火作用;荷葉、 側柏葉、棕櫚皮還有收斂作用。全方具有涼血止血的功能,又能使血止而不留瘀,用于 血熱所致的出血,有一定效果。但全方屬于急則治標,是臨時止血之方,在止血之后, 還須進一步審辨出血原因以治其本。傳統(tǒng)習慣上認為止血藥炒黑用,能增強收澀作用, 所以本方所用之藥均炒炭存性。”(《中醫(yī)方劑臨床手冊》) [評議] 十灰散功用涼血止血,主治因肝火熾盛,損傷血絡,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 出血證,尤宜于氣火上沖、迫血上逆之嘔血、吐血、咯血、衄血。臨床用之有一定效 果,歷代醫(yī)家亦對此多有心得。對其涼血止血之功,諸家既聯系方證病機分析,又從藥 物之性能制備方面闡述,說理中肯,立論精辟。張氏以涼血、澀血、散血、行血八字概 括本方的配伍特點,言簡意賅。近代總結十灰散的組方特點,多宗此說。唐氏認為“吹 鼻止衄,刃傷止血,皆可用之。”是其經驗,可資借鑒。 [驗案舉例] 鼻衄 《甘肅中醫(yī)》(1994,5:33):某女,41歲,1991年1月8日初 診。鼻衄3年余,每遇經期而引發(fā)加重,經多方治療未效?;颊呙婕t目赤,煩躁口干, 午后手足心時有潮熱,舌邊尖紅,脈弦細數。診為肝旺陰虛,血熱逆經。治以平肝滋陰 清熱,涼血止血。方用十灰散:大薊、小薊、棕櫚皮、茜草根、側柏葉各lOg,荷葉 6g,上6味均炒炭存性,生牡丹皮、生梔子各lOg,生大黃6g,生白茅根30g,水煎后 1日分3次服完。1月9日二診:服藥后第2天鼻衄即止,但仍見面紅煩躁,舌邊紅, 脈弦細數,午后時有潮熱。仍守上法進退,滋陰平肝清熱,處方中生丹皮增至18g,余 量用法如前。1月10日三診:上述諸癥明顯減輕,此乃虛熱漸退,應調理善后,處方、 用法、用量同前,連服4劑而愈。隨訪1年余,未再復發(fā)。 按:本例鼻衄,為肝旺血熱,肝火旺則迫血妄行而發(fā)逆經,午后手足心時有潮熱為 陰虛之癥。以十灰散炒炭存性,用生丹皮加大其量,意在滋陰涼血止血;用生大黃、山 梔子取其苦寒沉降之性,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取生白茅根的甘寒之性,收其涼血止血 之功,合諸炭藥共奏止血之效。主次分明,層次井然,療效頗著。 [臨床報道] 1.肺結核咯血 用十灰散治療肺結核咯血27例,結果有效者22例,多數服藥4— 6天內就能止血,平均止血時間為5天,有3例2天就止血。5例因大量反復咯血而無 效。筆者認為十灰散對肺結核大量咯血者療效較差,小量咯血或大量咯血后仍繼續(xù)小量 咯血者效果良好。對肺結核好轉期咯血者,療效較肺結核溶解期或進展期所發(fā)生的咯血 為佳L23。用十灰散加減,作湯劑冷服,治療肺結核咯血21例。加減法:急暴咯血,量 多,顏色鮮紅,面赤,便秘,脈象弦數,體氣壯實,呈實熱現象者,可重用熟軍、山 梔,加生地黃。若咳嗽,痰中帶血,喉干心煩,體氣虛弱,呈虛熱現象者,可去熟軍、 山梔之苦寒,加麥冬、阿膠、百部之養(yǎng)陰鎮(zhèn)咳;重鎮(zhèn)固澀加代赭石、龍骨、牡蠣;調理 氣血加當歸、白芍寧血善后。結果:2l例中止血時間最長為10天,最短為3天,平均 止血時間為5.3天。21例中,有浸潤型、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合并支氣管擴張等, 均經X線檢查證實。按中醫(yī)理論,肺結核屬于“虛勞”范疇,為陰虛火動所致,治療 上以降火清熱涼血為主,十灰散具有上述效用,因而均獲良好效果L3j。 2.急性胃出血、十二指腸潰瘍合并出血 用十灰散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合并出 血114例。分成三組治療,第一組30例,用單純西藥治療;第二組除按第一組西藥治 療外,并結合中醫(yī)辨證論治,用左金丸、生白芍、川楝子、甘草、十灰散加減治療;第 三組則主要以辨證辨病相結合方法。結果:大便隱血在7天內轉陰者,第一組占 46.4%,第二組60.7%,第三組82.5%”j。 3.眼前房出血 lO例外傷性前房繼發(fā)性出血患者,口服十灰散加紅花lOg,每日1 劑,用至前房出血完全吸收后停藥,同時用1%阿托品眼膏點傷眼,1日工次。10例患 者用藥3天之后繼發(fā)出血開始減少,出血量為Ⅱ級者用藥6天后出血完全吸收,出血量 為Ⅲ級者平均用藥9天出血完全吸收。出院時9例傷眼視力恢復至1.0,10例患者眼壓 均在正常范圍內,治愈率100%L5j。 [實驗研究] 一、藥化研究 現代臨床運用的十灰丸是根據原方對藥材進行科學炮制,按照一定工藝加工而成 的。通過對十灰丸中鈣與微量元素的含量測定,分析結果顯示其鈣含量很高,微量元素 含量也較高。認為十灰丸中鈣含量可能與其止血作用有著密切的關系。試驗結果表明, 十灰丸中鞣質含量為3.305%,鞣質能促進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降低纖溶活性而促進凝 血。十灰丸止血成分除上述外,可能還與某些中藥本身所含某些止血成分有關。如茜草 含茜草酸和茜草甙等,這些中藥原有的止血成分在“炒炭存性”的炮制過程中都不同程 度地保存下來L6J。陳氏等對十灰散炮制原理研究,其止血實驗結果與前人臨床經驗基 本一致,十灰散制炭后,鞣質及Ca元素等止血成分大量增加,與止血藥理相吻合L”。 從鈣的生物學作用來看,鈣離子在凝血過程中起極重要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和蛋白 質凝固,具有收斂止血、止瀉、消炎等作用,其含量的高低與止血作用關系密切。而其 他微量元素含量的變化與十灰散的止血作用是否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 二、用法研究 曾有人對本藥炮制存性程度與療效關系進行動物實驗研究。先將每味藥過篩分檔, 使飲片大小均勻,按鍋內溫度、翻炒時間、通過煙色變化,感觀鑒定和計算得率等指 標,制成四種存性程度的炭劑。工號炭:煙色由白轉為黃色,感觀為外黑內焦褐,得率 80%;Ⅱ號炭:煙色由白一黃一青色,感觀為內外皆黑,得率60%;Ⅲ號炭:煙色白一黃一青 色一無色,感觀為內外皆黑呈焦化,得率40%;IV號炭:煙色白一黃一青一無色,感觀為灰 化,得率20%。用上述四種炭劑,分別給家兔灌服,檢查凝血時間。結果發(fā)現,不同存性 程度的炭劑對凝血時間效果不同,工、Ⅱ和Ⅲ號炭劑均能明顯縮短凝血時間,工號作用最強,Ⅱ 號次之,Ⅲ號較差,Ⅳ號不明顯。四種不同存性程度的炭劑,對家兔離體子宮平滑肌的興 奮作用亦顯著不同。工號和Ⅱ號炭劑可使子宮肌明顯收縮,而Ⅲ和Ⅳ號作用不明顯。上述 結果表明,工號炭存性最佳,效果最好,Ⅳ號炭存性最劣,效果最差。認為其原因可能是由 于高溫,經物理及化學變化,使原具有的藥理活性物質被破壞L8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