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吧友在詢問關于跑鞋的問題,雖然我也是個初哥,但還是想把我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錯誤或者不足之處,還請指正和補充。 首先,請不要問復古鞋能不能跑步,你穿任何鞋都能跑步;也不要問跑鞋的外觀有多難看,跑鞋的鞋面是為跑步而設計的,和復古鞋無法比較。況且漂亮的跑鞋多的去了,只不過每個人審美不同。 我們首先應該了解的是:足內旋(Pronation)——請記住這個英文單詞。 足內旋 (pronation):這可以說是人類應該的行走姿勢(動作),也就是腳后跟(偏向外側)首先著地,繼而沿著腳部外側向前,然后向內有個輕微的翻轉后,用腳掌蹬地獲得力量抬腳,這樣就完成了“人類的一小步”。 足內旋是每個人(醫(yī)學上罕見病態(tài)的腳型在此忽略)都有的。但也正是Pronation這個概念,被翻譯成“足內旋”,與“足內翻”有著文字和想象上的相似性,很多人對此產生疑惑,繼而有人將足內旋與足內翻的概念混為一談。 現在我們知道了,自己走路都會“內旋”了。但每個人內旋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在著地后,腳板向內側翻轉時,還沒翻到位,僅在腳板外側著地后不久就抬腳了。這樣,他的鞋子就會形成“ 腳后跟磨損較多,前掌外側磨損較多”的情況,這種情況叫做“Under-Pronation”,也就是內旋不足。相反的,也有些人翻轉的過多,當前掌平均壓到地面的時候,他還沒提起腳,繼續(xù)“內旋”,用腳掌內側蹬地獲得力量后方才提腳,這樣他的鞋子就會形成“腳后跟磨損較多,前掌內側磨損較多”的情況,這種情況叫做“Over-pronation”,也就是過度內旋。 我們也看到無論內旋不足,還是過度內旋,通常腳后跟外側一樣都會磨損的較多。所以,通過腳后跟磨損情況,是無法鑒定腳型的。而真正的差別在于前掌的磨損情況。 關于內外翻,一種情況是,既然人人都有“足內旋”,那么內旋的更多一點(Over-Pronation,過度內旋)就自然叫做“內翻”嘛。因為“內旋”和“內翻”在字面上的相似性,思維慣性帶來的一種定義方法。 相反,Under-Pronation,內旋不足自然就叫做“外翻”了。 另一種情況,以Asics官網關于內翻外翻釋義文章為代表,定義是恰恰相反的。他們把Over-Pronation,過度內旋 叫做“外翻”;而Under-Pronation,內旋不足叫做“內翻”。而其他品牌的定義并沒有找到可信的“官方文章”。英文的under(不足)和Over(過度)不至于對其概念有混淆作用。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足內旋(Pronation)其實表達的是一種腳步運動形態(tài),只是有過度(over)和不足(under)兩種略不正常的表現(正常的就是正常內旋)。對應地,也就是足內旋有內翻和外翻兩種表現形式。只是,“內翻外翻”在中文字面上是相反方向的意思,而我們偏偏用相反的概念來定義足內旋的程度不同,可想而知,這會給人們在理解腳型的時候,特別是對新手帶來很大的誤解。 所以不用去想內翻和外翻,只要有內旋不足和內旋過度的概念就可以了。 腳的類型: 一、正常/中等足弓 按字面意思,屬于正常范疇。但是,正常足的人不是絕對不會內旋過度,一般有四種情況: 1、底太軟的鞋導致內旋過度,哪怕你是正常足; 2、運動量大的人,對于腳踝的消耗也大,特別是短跑,靠的就是爆發(fā)力,時間長了,正常足也 容易出現支持不足的情況; 3、如果走或跑了很長時間的路,腿腳累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這種“塌陷”的現象,當然正常足也不例外; 4、體重較大的人,和地面的作用力就較大,容易“塌陷”,除非你腳踝足夠強大。 二、內旋不足(內八字)/高足弓 足弓過高,腳中部外側的作用點不穩(wěn)所形成的向外“塌陷”,對腳踝形成側向的壓迫。 三、內旋過度(外八字)/輕度平足 簡單的說就是腳在與地面作用時發(fā)生了向內的“塌陷”,腳踝處受到了側向很大的壓迫,常人所說的足弓支撐不足對腳踝的危害也就是這個道理。時間長了,看起來有點所謂的外八字腳。鞋底越軟越容易“塌陷”,鞋底硬點稍微抑制內旋過度,但由于行走內旋過度的人多數屬于足弓偏低的人,過硬的鞋底對腳底壓迫太大,也不推薦。 扁平足或者足弓偏低的人走路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因為著地方式不是如正常足人一樣的穩(wěn)定三角結構,所以不穩(wěn),容易“塌陷”。 四、嚴重內旋過度/扁平足 按字面意思,比第三種情況更為嚴重。 按照上述四種情況,我們可以選擇相應類型的跑鞋。目前來說Asics、Brooks、Saucony等五大跑鞋分類有很多很多種了,但這里只相應地提到緩震型、穩(wěn)定型和控制型。 一、正常/中等足弓 對于正常足,長時間的運動同樣推薦穩(wěn)定型的鞋子。平時走走路,不是爬山什么的可以選擇緩震型的鞋子。穩(wěn)定型的鞋子在舒適度上肯定要差于緩震型的,畢竟足弓那里硬硬的。但從長時間運動后的舒適度以及保護性來說,要優(yōu)于緩震型的。 二、內旋不足(內八字)/高足弓 對于內旋不足,偏軟的緩震型鞋子是比較好的選擇。對足弓支持完全促進內旋不足,所以說穩(wěn)定型或控制型完全不適合。 三、內旋過度(外八字)/輕度平足 對于內旋過度,應選擇穩(wěn)定型的鞋子,對足弓能夠起到足夠的支撐作用。而平足的人,不管是否內旋過度,都推薦穩(wěn)定型的鞋子。 四、嚴重內旋過度/扁平足 毫無疑問選擇控制型的鞋子。 附圖: 下面我簡要說下A記關于上述三種類型鞋子幾個主要的型號,入門級別的不在此列。 緩震型: 頂級 Nimbus Nimbus 15 次頂級 Cumulus Cumulus 15 控制型: 頂級 Evolution Evolution 6 次頂級 Foundation Foundation 11 穩(wěn)定型: 頂級 Kayano Kayano 20 次頂級 GT-2000 GT-2000 2 Kinsei Kinsei 5 這玩意兒價格高,但定位卻很尷尬,既不算緩震型也不算穩(wěn)定型,有點試驗品的感覺,在跑步圣經也不是很推薦。 頂級和次頂級的鞋子很明顯價格有高低,使用技術有增減,定位也不同。一般說來頂級鞋款推薦體重較大的人使用,當然這不是說體重輕的人不能穿,只不過從理論上而言有點浪費,次頂級的鞋子對于一般人來說足夠了。 美津濃腳型測試: http://www./test/welcome?lang=zh_CN&noAnswerSelected 最后忍不住說兩句題外話。 希望吧里少一點鑒定貼,多一點實用的交流和分享。很多人花了七八百買來鞋子,然后到吧里來鑒定,實在不知其用意是什么。你都不知道這鞋是真是假,買來干什么?錢多了沒地方花?如果吧友說這鞋是假的,你就扔了?這個社會是現實的,別人沒有義務來承擔這個責任。 伸手黨不可恥,但對個人而言絕對是沒有好處的。其實只要稍微勤快點,花點時間,動動手指,自己去求知的過程,是十分享受的。你覺得呢?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