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世紀,在古希臘雕塑藝術影響下,佛教造像最早出現(xiàn)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羅地區(qū)。中國的佛造像藝術是在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后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將佛教高深的哲理轉化為藝術形象,不斷吸收、融入中國之文化藝術,逐步發(fā)展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藝術內(nèi)涵、鮮明時代風格與不同地區(qū)特色的中國佛造像藝術體系。 佛造像,是帶著宗教情感的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其工藝手法多樣。古印度造像簡潔質(zhì)樸,藏傳佛像華麗莊嚴,中土造像莊嚴靜穆\氣韻生動。中國各個時期的佛教石刻造像個性鮮明,極具時代特征! (一) 十六國時期佛像特征 1.這一時期的佛教造像遺留至今的多為金銅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銅,石刻造像很少。 2.佛像頭部為束發(fā)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無發(fā)紋;大型佛像多為分綹式,并且有分組狀發(fā)紋。 3.背光一般為同心圓形。 4.眼大橫長呈杏仁狀,目光平視,鼻梁高挺。容貌端莊清秀,神情平靜溫雅。佛座一般為造型簡單的四方臺,或者是四足束腰須彌座。 十六國 古式金銅菩薩立像 金銅 高33.3cm 日本藤井有鄰館藏.jpg (二) 北魏時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頭部多為磨光式或分綹式肉髻。 2.面相方圓,但略瘦,額頭較寬,大眼橫長。 3.身著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對稱分布,衣紋深刻線條隆起。 4.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臺座上,背光多呈蓮瓣形。 5.頭光為圓形,外面蓮瓣一周。 菩薩像特征 1.臉型方中帶圓,頭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莊慈祥,身體勻稱。 2.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錦帶下垂交叉重疊,樣式較為煩瑣。 3.神情安詳,姿態(tài)自然。造型頗為完美,毫無做作之感。 北魏后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面相清瘦,臉型呈漢人特征,額頭高寬,眉清目秀。 2.肉髻較高,發(fā)髻除磨光和淺水波式外,又出現(xiàn)了螺發(fā),并且發(fā)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3.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帶,衣下擺褶皺重疊,線條流暢細膩。 4.身材比例協(xié)調(diào),體態(tài)修長清瘦,給人飄逸灑脫之感。 5.銅佛像多體小量輕,石雕像增多 菩薩像特征: 1.面龐豐潤,容貌秀麗,頭戴寶冠,寶冠多為發(fā)髻冠或花瓣式冠,束冠的寶繒自然下垂,不像前期往兩側飄舞。 2.身長腰細,上身半裸,下身著裙,配飾增多,大裙寬肥飄逸; 3.帔帛一般搭在雙臂上,再由兩肩下垂交叉于雙腿之間,然后上卷至肘部,再向外飄,上卷處呈折角狀,這是當時婦女的流行裝束。 北魏 佛立像 砂巖 高112.5cm 日本大和文華館藏 彩繪佛三尊造像(北魏) 佛立像(北魏) 菩薩立像(北魏晚期至東魏) (三)北齊時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面相豐潤,面型略長,五官線條柔和,頭部肉髻較為平緩,多數(shù)不刻發(fā)紋,即使有也是淺雕式的螺型發(fā)紋。 2.身材修長,肩寬腰細,整體造型上大下小,呈筒圓型。 3.上身多穿僧祗支,外著敷搭雙間式外衣,下身著裙,衣服輕薄貼肉,衣紋線條簡潔。 4.佛陀的神情溫和端莊,質(zhì)樸淳厚。 5.此時佛像多為淺衣紋,立像多身軀扁平,側面看腹部向前凸起。 菩薩像特征 1.面相豐潤,端莊秀麗,頭戴化佛冠或花冠,寶繒下垂至肩,但不外飄。 2.帔帛下垂交叉處多不再用環(huán),而是發(fā)展成一個飾物,裙褶處細密流暢。 彩繪佛立像 北齊 供養(yǎng)菩薩立像 北齊 與宋元以后不同,中國隋唐以前的佛和菩薩像,還是超凡脫俗、與人間保持很大距離的神,特別是菩薩,造型多少有些“拘謹”。然而,這尊北齊漢白玉質(zhì)菩薩像則與眾不同,姿態(tài)活潑優(yōu)美,令人感到親切。 (北齊)思惟菩薩像 表現(xiàn)釋迦牟尼為太子時,在菩提樹下靜坐禪悟場面的思惟菩薩像,一直是最優(yōu)美、也最受喜愛的佛像造像題材之一。不過,因其姿勢復雜,用圓雕藝術形式表現(xiàn)思惟菩薩像殊為不易。在目前所見北朝時期青州造像中,圓雕思惟菩薩像迄今僅發(fā)現(xiàn)兩尊,而您面前的這一尊,藝術水平更為突出,尤顯難得和珍貴。 北齊 貼金彩繪佛立像 這尊圓雕佛像,面相圓潤,彎眉細目,嘴角略翹含笑。發(fā)髻隆起。佛像的左手已殘缺,右臂彎肘向前伸,垂手執(zhí)衣角。身披袈裟,薄身貼體,僅刻出衣袖垂褶和下擺邊緣,衣領和衣紋以貼金與彩繪的方法表現(xiàn),其中佛像的面部和露出衣外的脖頸、雙手和雙足均貼金,更顯妙相莊嚴,同時也襯托出佛像的秀整清麗。 (四)北周時期雕像特征 1.頭長腿短,身體矮壯,略顯笨重。 2.衣紋線條簡潔流暢。 3.帔帛變寬,呈三角型搭于兩肩膀上。 4.佛像整體比例失調(diào),體軀肥碩敦實,姿勢多為簡單的僵直而立。此時的瓔珞花飾,匹帛等都極粗碩飽滿,深垂直膝,細部多加雕飾。 (五)隋朝雕像特征 1.豐頤足額,面相豐滿圓潤,眉毛纖細,鼻梁挺直,唇線分明,神情平和。 2.頭部較大,下身較短,比例略顯失調(diào),身材粗壯。 3.腹部稍稍突起,軀體有彎曲感,身體重心前傾。 4.姿勢較為僵硬,造型稍顯呆板,缺少飄逸的動態(tài)美。 5.佛像頭頂肉髻,螺發(fā);菩薩多戴花冠,瓔珞粗大下垂至膝部,束冠繒帶和帔帛向兩側低垂。 (隋)觀音菩薩立像 (六)唐代雕像特征 佛像 特征 1.面相豐滿,頭部為螺型或水波式發(fā)型,肉髻相對于隋代較為高聳,大耳下垂,神情莊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材比例勻稱,結構合理,體態(tài)豐腴,飽滿,袒露的胸肌起伏變化,寫實性較強。 3.體態(tài)自然舒展,具有很強的動態(tài)感。 4.衣飾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帶式,更多的是方領下垂式,衣料質(zhì)感柔和輕薄。 5.臺座多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圓形或花口形底邊。 6.衣紋流暢,下身衣褶懸搭于座前若臺布,具時代特點。 7.鎏金泛紅,具時代特色。 菩薩像特征 1.臉龐圓潤,曲眉豐頸,五官秀美。 2.上身袒露至腹,帔帛斜掛;下穿羅裙,腰部有束帶。服飾華美,帔帛環(huán)繞,瓔珞小巧精致,衣服輕薄透體,紋線流暢自然。體態(tài)豐腴,腰肢扭動,身體呈S型,動感強烈。 3.手持楊柳枝或執(zhí)甘露瓶,為唐代觀音菩薩形象重要標志。 弟子像特征 將迦葉以往削瘦老邁的形象變得剛毅壯實,天庭飽滿,目光深沉; 阿難則體態(tài)豐潤,年輕力壯,眉目清秀,神態(tài)平和,溫柔敦厚。 天王力士像特征 頭部梳拳形髻,眉毛倒豎,雙目圓睜,嘴型大張。天王身披鎧甲,腳踏夜叉;力士上身袒露,下身著裙赤腳,多是半弓步的姿勢,挺拔雄健。 飛天像特征 面容嫵媚,身材勻稱,體態(tài)婀娜,飄逸自然,長裙緊裹雙腿,雙腳外露。 (唐) 佛三尊像 馬周造佛坐像 (唐) 菩薩頭像1(唐) 思惟菩薩像(唐) 這尊菩薩像為漢白玉質(zhì),1972年陜西隴縣火燒寨唐代寺院遺址出土,為唐代皇帝的家廟所在。這尊菩薩像很可能當年為唐代皇帝奉祀所專用,為唐代皇室雕刻作品。 (七)宋遼金時期雕像特征 宋遼金時代佛像具有濃厚得人間煙火氣息。寫實性較強。這時期石雕衰落,木雕則異軍突起,尤其木雕觀音最為出色。 宋代佛像特征 1.面龐豐潤,寬額豐頤,容貌端莊秀美,神情慈愛詳和,佛像頭頂肉髻,呈螺式發(fā)型,但肉髻趨于平緩,螺發(fā)與肉髻之間的髻珠更加明顯。 2.身材勻稱,服飾的衣褶流暢,凹凸有致。 3.羅漢造像具有很強的寫實性,人物形體刻畫完美。 4.姿態(tài)隨意活潑,富有個性,具時代風格。 遼代佛像特征 佛像肉髻較為低平,螺發(fā)中央多有髻珠。 1.兩肩寬厚,體態(tài)豐滿厚實,上身偏長,下身略短。 2.菩薩頭戴高冠或三葉形寶冠,面頰圓潤,眉毛修長,兩眼似閉未閉,鼻挺唇薄。上身袒露,項掛瓔珞,帔帛繞肘;下身著裙,線條流暢,衣飾飄灑自然。 3.蓮座盛行束腰大仰蓮式,蓮瓣肥碩,尖端略向外翹起,下層多為三層臺階狀或是俯蓮;佛座平面盛行方形,圓形和六出花口形,方臺上的鋪布中間呈半圓形,兩側下垂呈三角形,有明顯的圖案化傾向。 金代佛像特征 造像軀體壯碩,寬肩闊胸,寫實性強,施彩敷色講究華麗繁縟。 遼代藏木雕觀自在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遼代菩薩造像 耶魯大學藏 金代菩薩頭像(山西博物院藏) (八)元代雕像特征 1.臉型豐滿圓潤,面相清秀靚麗,表情恬淡柔和。 2.肉髻高聳,多為帶三葉或五葉寶冠。 3.軀體健碩,肩寬,腰細,胸部豐滿。 4.菩薩袒露上身,胸佩瓔珞,瓔珞的顆粒較大;下身著裙,紋絡簡潔。 5.蓮花臺座的蓮瓣肥大飽滿,底沿外卷 6.面部為倒置的梯形,五官緊湊,具元代特征。 7.元代佛像蜂腰長身,姿態(tài)嫵媚,菩薩則高乳豐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風格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藏的元代水月觀音 (九)明代佛像特征 1.面相豐潤,細眉長目,高鼻,薄唇,額頭較寬,大耳下垂。表情莊重而不失柔和。 2.身材比較勻稱協(xié)調(diào),衣著輕薄貼身,線條流動柔和,衣褶轉折自若。 3.菩薩肩寬腰細,袒露上身,身資婀娜,呈S型,瓔珞,佩飾精密繁復。 4.寶冠葉片作鏤空狀,正中葉片呈彎月形,為明代特點。 5.臺座為束腰式仰覆蓮座,造型寬大,蓮瓣寬肥,呈一周對稱分布,具典型時代特征。 6.細部表現(xiàn)較充分,衣服邊緣刻細碎的花紋,晚期造像常用手法。 7.仰覆蓮座,邊緣連珠紋一周,蓮瓣圓潤,底沿外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 8.金水成色足,黃中泛紅,為明代標準色。 9.衣紋流暢,生動曲折,腿部裝飾略呈橢圓形群褶,是明代造像的手法。 10.甲衣及絆甲絲絳均較寫實生動,這是明代造像的普遍特點。 (十)清代雕像特征 1.臉型方圓豐潤,豐頤寬額,五官精致,雙眼傳神。 2.身體比例協(xié)調(diào),造型優(yōu)美。 3.多著漢式衣服,衣紋呈放射狀,衣褶曲折生動,帔帛較寬大。 4.胸前所飾的瓔珞,串珠,雕刻的極為精美細膩,華貴高雅。 5.蓮座底沿明顯外撇,蓮瓣規(guī)整,蓮瓣扁平,一般只圍大半,具時代特色。 6.度母眼線為一波三折式,間距較寬,是清乾龍造像特點。 7.冠葉呈平板狀,不鏤空,制作教粗率。 清代三彩釉觀音像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清代田黃佛造像 (蘇州博物館藏) (十一)藏傳佛像佛像特征 藏傳佛像主要以青銅像為主,佛陀頭頂高肉髻,菩薩頭戴花冠或三葉冠。他們都面相方圓,顴骨略顯突出;軀體粗壯,肩寬腰細,高乳大臀,姿勢呈三折枝式,衣著背光則顯簡潔。 中國古代石刻佛造像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