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本命:思想如何改變世界? 有人說,我們所處的今天正在迎來“哲學自覺”?!罢軐W自覺的標志何在?內(nèi)在地說,在于哲學研究本身成為反思的對象。哲學諸領(lǐng)域的思考日益聚焦于‘元問題’,它不是尋求或針對答案,而是質(zhì)疑提問方式本身,因而是一種前提性的拷問。這些領(lǐng)域的問題最后均指向一個共同論域:哲學之為哲學的內(nèi)在理由和基本判準何在?”一位知名學者(化名金維)在向北京舉辦的“21世紀世界哲學大會”提交的書面發(fā)言中說:“哲學是一把圣火”因為,“哲學是時代的精神家園,是文明的活的靈魂。每個時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都集中在哲學的殿堂。哲學能夠為世界、為時代、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提供某種共同繁榮、和睦友好的思維圖景。質(zhì)言之,哲學是人創(chuàng)造的精神寶劍,又是為人的利益服務(wù)的智慧之學”。面對“哲學自覺”的問題,孤獨的思想者捫心自問:哲學如何改變世界?人類為什么學要哲學,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哲學?換句話說,我們的哲學應(yīng)該以何種品格在現(xiàn)時代亮相或登場?哲學如何“做”,才像那么回事,才算得上為人類盡了自己的“本命”?這是從事哲學研究的人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人類誕生以前,世界是一片混沌。不知道什么叫“文明”,甚至也談不上“蒙昧”。史前蒙昧時代,沒有科學,沒有哲學,只有萬物有靈、圖騰、巫術(shù)之類的原始性神秘觀念。這種原始性神秘觀念是宗教、哲學的籃。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發(fā)展,理性的發(fā)育,逐漸形成早期樸素的宗教觀念、哲學觀念與科學觀念。那時宗教、哲學、科學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他們是人類精神家園中天真的三兄弟,兩相無猜,和睦相處,帶著人類的稚氣,朦朧地猜想生命的神秘、宇宙的起源、萬物背后的原因。
從中世紀到康德之前,宗教反科學,宗教世界變得荒誕不堪,如中世紀的經(jīng)院哲學、神學的世界觀;科學反宗教,科學世界變得機械呆板,如18世紀機械物主義的世界觀。在哲學史上,康德最大的貢獻在于第一次提出科學與宗教的“劃界”問題,把經(jīng)驗世界還給科學,把“物自體”、“意志自由”、“上帝”劃歸宗教??档卤疽?是為了調(diào)和科學與宗教,但在科學實證主義哲學看來,哲學(即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從此卻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其實,不必責備康德,恰恰是他的劃界理論,為現(xiàn)代乃至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留下了廣闊發(fā)展的邏輯空間。 宗教不是科學,但它的信仰世界不能不拒斥科學;哲學雖然也不是科學,但哲學從本性上容納科學,并為科學探索著未知的場域。這是哲學與宗教最大的分野??茖W精神與宗教觀念本質(zhì)上永遠相悖反,但無論科學如何發(fā)達,總不能代替宗教,因為科學世界與宗教世界,互不搭界,井水不犯河水;哲學不是宗教,宗教也不同于哲學,但是哲學(確切說是中國哲學)終究能夠代替宗教,而宗教無力量代替哲學。因為哲學一方面容納科學精神,給經(jīng)驗世界以理性的導(dǎo)引,確立經(jīng)驗世界的可知性;另一方面又借助于超理性的直覺(理性的內(nèi)證),體悟天地萬物的生命一體性,“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語),給情感世界以終極安頓。有了這種感受的人,沒有宗教虛構(gòu)的信仰世界,也能夠獲得精神勖勉。中國人精神生活中自古宗教觀念淡漠,原因在此。關(guān)于中國人宗教觀念淡薄,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一書,廣證博引,縱橫議論,有極透辟的論說,可資參考。在實踐論、認識論的維度上,哲學與科學結(jié)成同盟,反對蒙昧主義,解放人類的心智,指導(dǎo)人們獲得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性自由”,這是哲學的“現(xiàn)實性”品格所在。在人生論和價值論的維度上,哲學又吸收并揚棄宗教的超驗性關(guān)懷,超越經(jīng)驗世界的有限性,彰顯人類精神的崇高與莊嚴,引導(dǎo)人們進入“審美性自由”,這是哲學的“理想性”品格所在。 科學的理念是經(jīng)驗的、實證的,宗教的理念是超驗的、想像的,哲學的理念是實踐的、反思的?,F(xiàn)代大哲學家熊十力曾對佛教和機械唯物主義做出過深刻的批評:“耽空者務(wù)超生,其失也鬼?!崦恐^:佛家畢竟是反人生的,故曰其失也鬼。……執(zhí)有者尚創(chuàng)新,其失也物。夫肯定有外在世界,不于人生作厭患想,佛氏呵為執(zhí)有。而西洋思想,則寧可執(zhí)有者也?!薄捌涫б补?是遠人以為道。其失也物,又得不謂之遠人以為道乎”在熊十力看來,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宗教“耽空”,超越人道的現(xiàn)實性,因而不真實、不可信;機械唯物主義“執(zhí)有”,肯定外在的物質(zhì)世界,推崇創(chuàng)新,然而精神外馳,為物所累,喪失了精神自性,這同樣是遠人以為道。只有“六經(jīng)之旨”所代表的儒家哲學,“究其玄,則極于無聲無臭,未嘗不空,然與耽空者畢竟殊趣;顯諸用,則曲成萬物而不遺,未嘗不有,然非執(zhí)有者所可托。至哉六經(jīng)之道大中至正。遍天地,歷萬劫,而斯道無可易也”。熊十力對佛教和世俗唯物主義的批評,用來評價宗教和科學,也是恰當?shù)?。宗教世界偏于想?其失在于“虛”,科學世界偏于實證,其過在于“實”,對于解決人生觀的問題均屬于一邊之見,只有哲學“極高明而道中庸,致廣大而盡精微”(《中庸》),下學而上達,基于現(xiàn)實而提升理想的“內(nèi)在性超越”之路,可以溝通科學世界與信仰世界,解決人的“存在”問題。中國哲學自古具有容受并會通科學與信仰的宏量與偉力,今后哲學要健康發(fā)展,舍此無由。 哲學的“自由”在于思 物性是自然的,有規(guī)律的;心性是自由的,有目的的?,F(xiàn)代物理學盡管也存在“測不準”原理,但這種“測不準”性質(zhì),是由微觀世界物質(zhì)運動特殊性的表現(xiàn)形式,加上實驗手段的限制所決定的。物性世界不會有任何虛偽。物性是自然的、必然的,無價值選擇可言,所以物性世界不存在善與惡、美與丑、真與假。人性卻不然人有情有意,有目的,有好惡,有價值選擇。這就是說,物性世界是必然的,人性世界是自由的。物性世界是必然的,所以物性世界沒有“責任”和“正義”。人性有“意志自由”,所以人道有“責任”和“正義”等價值理性的選擇與評判。哲學的“自由”植根于對人道的責任與正義的追問或思。
哲學是“思想者”追求自由的路。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思想者的存在在于“思想”。思想的本質(zhì)是自由。海德格爾喜歡用家鄉(xiāng)教堂的鐘聲、鄉(xiāng)野的路比喻現(xiàn)象學的哲學和思想。余音裊裊的鐘聲象征一種“境域化”的開放的“緣在”,穿透廣袤的時間和空間;鄉(xiāng)野的路曲折蜿蜒,通向遠方,象征思想者自由馳騁的“思想”。老子所言“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經(jīng)》)的“道”,與海德格爾的“路”,有相通之處,代表古今哲學家對精神“自由”的一種本體論的追究。熊十力曾說:“哲學之事,基實測以游玄,從觀象而知化。(自注:大易之妙在此)窮大則建本立極,冒天下之物;通微則極深研幾,洞萬化之原?!庇^象實測帶有科學的性質(zhì),游玄知化又近于宗教的精神。哲學永遠是“思想者”追求自由的路。這條“路”一邊通向“求真務(wù)實”的科學世界,一邊通向“至善達美”的宗教世界。行進在哲學之路的“思想者”,用“物性”與“神性”的雙重視角,透視“人性”的卑微與崇高、現(xiàn)實與理想、限制與自由。可以給肉體帶上枷鎖,無法給精神帶上枷鎖。精神枷鎖永遠是沒有思想的“盲從者”的專利。物質(zhì)枷鎖自己無法打開,精神枷鎖只能自己打開。哲學是解放思想的鑰匙,是打碎精神枷鎖的武器。
今天,人們懷想哲學的自覺,但令人尷尬的是國內(nèi)哲學研究至今難以走出自我迷失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外部原因來說,主要是近代以來中國文化遭遇西方文化沖擊后所陷入的深層認同危機,從而導(dǎo)致哲學自我確認的困難;世俗化的沖擊與誘惑,又使哲學背離了自身應(yīng)有的內(nèi)在尺度。就哲學本身來看,主要是由于近現(xiàn)代教育偏重于知識論灌輸?shù)捏w制性安排,造成哲學之思和定力的弱化及其自我把握方式的疏離。何中華先生所言極是:“哲學的自我迷失更深刻地表現(xiàn)為‘思’的遺忘和遮蔽。這種遺忘和遮蔽與對待哲學的方式有關(guān)。知識論的對待方式妨礙了哲學之為哲學所固有的本性之展現(xiàn),從而導(dǎo)致了哲學的異化。按照海德格爾的看法,哲學的危機是‘在’的遺忘,其歸根到底乃是‘思’的遺忘。在我們現(xiàn)有的哲學研究中,‘思’之對象、‘思’之方法、‘思’之結(jié)果,都被我們關(guān)注到了,并作為學問一一探究,但惟一缺乏的就是‘思’之本身?!睂ο笾肌⒎椒ㄖ寄酥了季S結(jié)果之思,屬于知識論的范疇,是關(guān)于認識世界的知識、方法或技巧,嚴格地說與哲學無關(guān)。哲學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是“思”之自覺與自愿。自覺屬于理智,自愿屬于情感,理智上的自覺加上情感上的自愿,就是理性之“自由”。 哲學不應(yīng)被理解為一套在思想之外的旁觀者“談?wù)摗钡难哉f體系,而是作為動詞的“思”之活動,這種活動永遠是“思想者”內(nèi)在性的實踐和精神活動。哲學之“思”在于見體求通,明體達用。此所云“見體”、“明體”,即精神內(nèi)證,默識本體。本體不在心外,不分人我,不屬于經(jīng)驗所了別的外在事象,而是心物冥會、性天一如、主觀與客觀圓融無礙的“萬物生命一體性”的“境”,佛家哲學稱作“如如真實”??茖W以認識物性世界為本分,故而承認客觀世界在人之外獨立存在,自科學而言,理當如此界定。哲學之本命在于發(fā)現(xiàn)人的本性與物性、神性的一體性,故而哲學所講的本體,不是一個純客觀或純主觀的世界。如將“本體”作為外界的純客觀實在來推度,從根上說即是顛倒,如此理境,古代先哲多有所見,熊十力先生言之再三。面對思想者融入其中的世界,哲學只有采取“內(nèi)在性實踐”的把握方式,才是恰當?shù)?。?nèi)在性要求思想者把自己的情感、價值和生命體驗融入哲學中,使哲學成為思想者的精神世界;實踐性要求思想者知行合一,把自己的思想變成信念和行動。假如把哲學當作一種外在的“被談?wù)摗钡闹R,就難免會造成“思”之鈍化或偏癱,假如思想者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化作實踐,哲學就會喪失“思”的生命與活性。如此僅限于“游說浮辯”而于人生實際不發(fā)生切實作用的哲學,就難免“空疏”或“無用”之譏。
哲學是一種“意義的追尋”。一般的人為現(xiàn)實存在而苦惱,哲學家為存在之所以存在及存在的意義而苦惱。在這個意義上說,哲學研究無非是一種在“現(xiàn)實世界”之上建構(gòu)和解讀“意義世界”的活動?,F(xiàn)實世界充滿矛盾和沖突,哲學家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自于他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矛盾、人的存在本質(zhì)、生命的意義、歷史的目的、人道的局限等作“超越性關(guān)懷”所產(chǎn)生的獨到的見解,此種見解構(gòu)成他們各自的意義世界。借此意義世界,人們獲得安身立命的根據(jù)和理想的存在方式。
哲學的“原生態(tài)”是實踐 自2002年起,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發(fā)起了世界哲學日活動,該活動于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在世界許多國家同時舉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shè)立哲學日的起因是:“讓公眾注意到哲學在公共生活和全球問題上的啟蒙作用。通過促進對話和獨立思考,……對建立和平和民主的世界做出貢獻?!痹谝了固共紶枀⒓恿?007年世界哲學日活動的一位英國人說:“哲學日那天有很多圓桌會議,討論女性哲學家在塑造人類未來中能夠扮演的腳色、哲學能為更人道的治理貢獻什么等問題。但令人感到羞愧的是,這些圓桌會議只是在宣讀講稿,沒有出現(xiàn)多少作為哲學改變世界的工具的對話。我相信設(shè)立世界哲學日是好事,它把世界各地的哲學家聚到了一起,能提升哲學的形象,讓舉辦地的人們對哲學更感興趣。確實有很多學生參加。但當我從一張圓桌轉(zhuǎn)到另一張圓桌時,我不禁想,相信哲學改變世界的力量是一種可笑的夸張,哲學真的能改變世界嗎?世界哲學日真的是提高這種機會的最佳方式嗎?”英國哲學和文化傳統(tǒng)素以經(jīng)驗主義和務(wù)實主義著稱,這位英國人對哲學改變世界方式的懷疑和羞愧,凸現(xiàn)了一個問題,如果哲學僅僅是“圓桌上”“宣讀講稿”式的說教,這種改變世界的方式或能力確實值得懷疑,它無疑擊中了一切脫離現(xiàn)實、脫離生活、脫離社會實踐活動的教條主義的要害。然而,問題并不那么悲觀。因為哲學的“原生態(tài)”是實踐,自古及今,一切有生命的哲學,皆源于實踐,并終究要回歸于實踐。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理論是灰色的,實踐之樹常青。脫離實踐和時代的哲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海市蜃樓式的哲學只能是幻想和夢囈。馬克思說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瘪R克思并不是否定解釋世界的意義,而是強調(diào)改造世界的重要性。改造世界,離不開實踐。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最基礎(chǔ)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認識的目的。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使世界變得更合理、更進步、更民主、更人性、更和諧。 實踐不僅是認識論的基石,也是價值論的基石??陀^世界有性質(zhì),有規(guī)律,但規(guī)律和性質(zhì),不同于價值。規(guī)律和性質(zhì)屬于客觀之域,價值與真理一樣,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統(tǒng)一性的范疇。主觀目的符合客觀實在叫真理,而客觀實在滿足主觀目的則叫價值。實踐不僅是認識的源泉,而且是價值源泉。實踐是“客觀事物滿足人的需要”的那一點的確定者和鑒定者。所以,認識的發(fā)展、觀念的變革、價值的革命、哲學的轉(zhuǎn)型,無不是在實踐中醞釀出來,并在實踐中確立和鞏固起來的。時代造就哲學家,哲學家又以他的頭腦批判和引領(lǐng)這個時代。哲學家是時代精神的先覺者,又是時代精神的解放者。那么,誰來解放哲學家的頭腦?是偉大的實踐。 然而,實踐是思想的“原生態(tài)”,但實踐本身不是思想。在實踐中產(chǎn)生的認識,最初是樸素的、零碎的、非本質(zhì)的,這種樸素、零碎、非本質(zhì)的認識叫“經(jīng)驗”。經(jīng)驗不是哲學。人人都有經(jīng)驗,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學家。古人云“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說眾多的人只滿足于“經(jīng)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生活實踐中,有些善于懷疑常識、不安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思想者”,對經(jīng)驗加以整理、甄別、反思,形成一種自覺的、系統(tǒng)的、本質(zhì)性的概念體系,企圖超越經(jīng)驗的有限性,解釋更多“問題”,這種概念體系或“系統(tǒng)的思想”叫“理論”。古人云:“下學而上達?!毕聦W,可以理解為經(jīng)驗常識;上達,指進達于“形而上”之哲學理境。哲學是基于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把原生態(tài)的“經(jīng)驗”提升為“理論”的一種思維活動或思維方式。這種“思想”活動,西方古代稱為“愛智”,中國古人稱為“明哲”。 實踐形態(tài)的具體性、歷史性決定了“思想者”的階級性、民族性、時代性。階級性、民族性、時代性,放在“人性”、“人類性”坐標系加以考量時,又會表現(xiàn)出這樣那樣的歷史局限性或狹隘性。哲學理念作為形而上學,其“問題意識”較之政治、經(jīng)濟、法律、道德、宗教等意識形態(tài)盡管更為抽象、遠離現(xiàn)實、遠離實用功利性,但是也會不可避免地折射出歷史或時代的局限性。哲學要真正成為引領(lǐng)時代精神的“圣火”,成為“人類的良知”,哲學家就必須自覺地與現(xiàn)實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以保證冷靜、公正、自由地運用理性。這種哲學的獨立性,西哲康德稱之為“理性的公開運用”。1784年,康德在著名的論文《答復(fù)這個問題:“什么是啟蒙運動?”》中區(qū)分了理性的私下運用和公開運用:“我所理解的對自己理性的公開運用,是指任何人作為學者在全部聽眾面前所能做的那種運用。一個人在其所受任的一定公職崗位或者職務(wù)上所能運用的自己的理性,我就稱之為私下的運用。”康德的這段論述似乎有些與常識相悖:一個人在公職崗位上運用理性,被稱之為理性的私下運用;一個人在書齋里私下寫文章,反而叫理性的公開運用。何以這么說呢?在康德看來,當一個人在公職崗位上運用理性時,他受到狹隘的利益共同體的限制,他的言行要符合共同體的利益,這就意味著喪失了理性自由;而一個學者,他應(yīng)該能自由地思想,為整個人類或人道承擔責任。
哲學是多元性思想的“對話” 如果說哲學是“智慧之學”,那么,這種智慧永遠不是板著面孔向世人昭示一種不可懷疑的“終極真理”,因為世界上不曾有過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終極真理黑格爾所聲言的統(tǒng)攝主觀與客觀世界的“絕對觀念”,只存在于他的邏輯推演中,說穿了是一種理性的偏見與傲慢?!霸谌祟愓軐W史上,自從黑格爾以后,那種企圖建立絕對觀念、終極真理的時代一去不復(fù)返了。絕對觀念來自絕對事物,世界上沒有絕對事物,也就不會有絕對觀念。越來越多的哲學家認識到: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都在人類思想譜系中具有自己獨特的譜線,表達著一種思維。用一種哲學否定另一種哲學,用一種觀念否定另一種觀念,不是哲學思維,說到底,是一種思想文化話語上的霸權(quán)表現(xiàn)。思想一定要有自由。思想自由是偉大的哲學精神話語霸權(quán)與教條主義是哲學的桎梏,是精神的枷鎖?!闭軐W是一把圣火,這把圣火注定要照穿自詡為“絕對真理”的獨斷主義的矛盾性或虛假性。 當今世界,強勢話語中心主義,是哲學發(fā)展的梗阻,是一種十分有害的思維方式。歷史上人類曾經(jīng)受過太多的磨難,缺乏應(yīng)有的理解與尊重,積怨日久,最后導(dǎo)致沖突,這是造成劫難的重要原因。尊重對話,善于對話,尤其是平等地對話,是一個民族的哲學或一個民族精神上成熟的標志。21世紀,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迅猛發(fā)展,日益凸顯出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哲學意識形態(tài)之間平等對話的必然性。東方和西方,各國的國情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傳統(tǒng)不同,這就決定了哲學意識形態(tài)的多樣性、復(fù)雜性。認同哲學、文化、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的多樣性,既是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哲學對話的前提,又是化解和克服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中可能出現(xiàn)“文明的沖突”的歷史前提。我們翹望哲學在對話中走向繁榮。 文章轉(zhuǎn)自公眾號:無處不哲學 |
|
來自: 昵稱29473074 > 《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