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窗是詩意的。窗外有山水,窗內(nèi)有佳人,一人獨坐便是無盡的想象。 中國窗是藝術(shù)的?;B魚蟲,福祿壽喜,窗欞上恨不得雕刻出世間所有的美好。 中國窗是浪漫的。隔窗而望是世間桃源,臨窗而立是歲月人生。而窗下,上演著一出出的悲歡離合。 中國窗,唯有中國才有的美。 窗是伴隨著建筑的起源而出現(xiàn)的。早在人類穴居時期,為采光和通風的需要,人們便在穴頂鑿洞,謂之囪,是最早的窗。脫離穴居后,蓋起房屋居住,便在墻上開窗洞,謂之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窗的要求越來越高,窗的樣式也越來越多。 早期窗的功能原始,造型簡單,毫無裝飾,春秋戰(zhàn)國之后,窗在采光透氣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展而兼有了裝飾的作用。 窗的形式本來就很多,且南北各地稱呼又不盡相同,一種窗子常常有幾種名稱,有些窗子還會細分為幾種類型,所以非常豐富,極其多彩。主要形式有欞窗、檻窗、漏窗、空窗等。 直欞窗是欞條最為簡單的一種窗戶樣式,欞條豎向排列猶如柵欄。直欞窗因具體做法不同還可細分出不同種類,除了常見的豎向直欞條形式,還有破子欞窗和一馬三箭窗等變形。 破子欞窗的特點就在“破”字上,它的窗欞是將方形斷面的木料沿對角線斜破而成,即三角形斷面的尖端朝外,平的一面朝內(nèi),以便于在窗內(nèi)糊紙,用來遮擋風沙、冷氣等。 一馬三箭窗的窗欞為方形斷面,這也是它與破子欞窗的不同點,但它的特點還不在于此,而在于直欞上、下部位各置的三根橫木條,也就是一般豎向直欞條的上中下部分再垂直釘上橫向的欞條,使之比豎向直欞條的窗子更富于變化。 檻窗是一種形制較高級的窗子,是一種隔扇窗,窗扇上下有轉(zhuǎn)軸,可以向里和向外開關(guān)。檻窗常與隔扇門保持統(tǒng)一形式,使得建筑外立面更為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規(guī)整,皇家建筑上的窗子大多為檻窗形式,在一些大型的住宅和寺廟、祠堂也多有運用。 支摘窗是一種可以支起、摘下的窗子,明清以來在普通住宅中常用。支摘窗一般分為上下兩段,上端可以推起支起,下端則可以摘下,這就是支摘窗名稱的由來,也是它和檻窗最大的區(qū)別。 漏窗是一類形式較為自由的窗子,但是不能開啟。漏窗有溝通內(nèi)外景物的作用,通過漏窗我們可以看到另一邊的景色,似通還隔,若隱若現(xiàn)。漏窗發(fā)展到后來,大多內(nèi)置多姿多彩的圖案,本身就是優(yōu)美的景點。 空窗與漏窗的區(qū)別是,空窗只有窗洞而沒有窗欞,在建筑中,如果空窗屬于“虛”的要素的話,那么漏窗則是“半實半虛”的要素。空窗的設(shè)置可以使幾個空間互相穿插滲透,將內(nèi)外景致融為一體,又能增加景深,擴大空間,獲得深邃而優(yōu)美的意境。 除了開設(shè)于墻上的窗子,還有極小部分居民使用天窗,也就是開設(shè)于屋頂?shù)拇白?,多用于采光。較為講究的天窗多用亭式或屋式結(jié)構(gòu),在亭或屋的四面開窗,與大屋頂形成統(tǒng)一的格調(diào),并使建筑的造型更為豐富優(yōu)美。 地坪窗又叫“勾欄檻窗”,多用于建筑次間的廊柱之間的欄桿之上,與欄桿連在一起安裝,并且多臨水而設(shè),開窗后即可坐在欄桿上欣賞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