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23
最近睡覺總是流口水 上網(wǎng)查了下,可能是脾虛,說是可以服用五味異功散加味。 等下買來試下,效果每日記錄。
-------------------------------------------------------- 參考文獻: 脾虛多涎 證候:神疲,面色萎黃,涎多清稀?!蹲C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則:補益脾氣攝津。主方:五味異功散加減。
http://baike.baidu.com/view/349211.htm
辨證 脾胃虛寒,氣虛不攝。
【治法】健脾、益氣、攝涎。
【方名】五味異功散加味。
2組成
黨參9克,白術(shù)9克,雞內(nèi)金6克,茯苓9克,陳皮4克,苡仁12克,淮山藥12克,炙甘草12克,益智仁9克,生姜2片,大棗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董國權(quán)方。
〔方名〕五味異功散加味
〔處方〕潞黨參9克 白術(shù)9克 雞內(nèi)金6克 云茯苓9克 陳皮4.5克 苡仁12克 淮山藥12克 炙草3克 益智仁9克 生姜2片 大棗2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適用病證〕脾胃虛寒,氣虛不攝。健脾、益氣、攝涎。 〔醫(yī)案〕王××,男,1歲零7個月。半歲后經(jīng)常流涎,上衣和枕頭常被口水浸濕。由于涎液浸漬,頸部皮膚發(fā)紅,時有糜爛。西醫(yī)檢查,口咽無炎變,無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中醫(yī)證見面色少華,納少便溏,舌質(zhì)淡紅,舌苔薄白,指紋色淡,為脾氣虛不攝涎,投上方5劑后,流涎顯著減少,納食消化均好轉(zhuǎn)。繼服上方加減治療月余而瘥。 〔按〕五味異功散,健脾益氣,苡仁健脾燥濕,淮山藥健脾益腎,雞內(nèi)金消食助脾運,益智仁溫脾腎攝唾涎,生姜大棗和營衛(wèi)。諸藥相伍,故收良效。 2014.8.23
-------------------------------------------------------------------------------------------------------
2014.8.24
昨日晚間未煎服藥,但是早上未見口水。說明睡覺流口水也只是概率問題,不是每睡必流。
今早上起開始服藥,一次煎好,分三次服用。
中午午覺起來后撿視,枕頭一角有輕微濕潤,比正常量少。
------------------------------------------------------------------------------------------------------------------
2014.8.25 按時服藥。 早上未見口水。中午午覺后見少量。 ------------------------------------------------------------------------------------------------------------------------ 2014.8.25 關(guān)于自己的脾虛相關(guān)內(nèi)容節(jié)選 及分析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44.htm?fr=aladdin 脾的運化功能強健,習(xí)慣上稱作“脾氣健運”。只有脾氣健運,則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為化生氣、血、津液等提供足夠的養(yǎng)料,才能使全身臟腑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反之,若脾失健運,則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會出現(xiàn)腹脹、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氣血不足等病理變化。
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健旺,既能使體內(nèi)各組織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潤,又不致使水濕過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必然導(dǎo)致水液在體內(nèi)的停滯,而產(chǎn)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chǎn)物,甚則形成水腫。故曰:“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素問·至真要大論》)。這也就是脾虛生濕、脾為生痰之源和脾虛水腫的發(fā)生機理。脾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一種功能失??蓪?dǎo)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ヒ?。 。如脾氣不能升清,則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無源,可出現(xiàn)神疲乏力、眩暈、泄瀉等癥狀。脾氣下陷(又稱中氣下陷),則可見久泄脫肛甚或內(nèi)臟下垂等。 脾運濕又惡濕,若脾為濕困,運化失職,可引起胸脘痞滿、食少體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膩等,反映了脾與濕的關(guān)系。故長夏之時,處方遣藥,常常加入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濁醒脾燥濕之品。此外,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會出現(xiàn)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臨床治療脾虛多選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扁豆、大棗、飴糖等甘味之晶,這體現(xiàn)了脾與甘的關(guān)系。 脾在體和肌肉其華在唇,開竅于口,在志為思,在液為涎。所以根據(jù)一般肌肉的病都可以辯證到脾經(jīng),脾是后天根本,脾氣的病變可以表現(xiàn)在唇上,另外思傷脾,思慮過度、相思過度都會傷了脾氣,因此可以辯證施治再以治療,在液為涎,對于小孩流口水或是口水過多也可以從脾經(jīng)辯證。 中醫(yī)與西醫(yī)中都有脾的概念,但兩種醫(yī)學(xué)中對脾的作用與內(nèi)在屬性的界定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不可以混為一談。
中醫(yī)認為脾為主水谷運化之臟,即能消化,所以應(yīng)包含胰臟在內(nèi)。又說脾統(tǒng)血,故能免疫。
西醫(yī)的脾是人體最大的淋巴結(jié),屬于免疫系統(tǒng)。
醫(yī)學(xué)界一直對將spleen翻譯成脾頗有微詞,認為是一種極為錯誤的翻譯方式,但由于沿用多年已經(jīng)成為習(xí)慣,所以沒有予以更改。在解剖上,中醫(yī)的脾沒有具體的位置,一般認為是抽象化的臟器,而西醫(yī)脾位于左季肋區(qū),胃左側(cè)與膈之間,相當左側(cè)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長軸與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
http://domestic./c/2014-03-29/0044227336.shtml 思傷脾,久坐傷脾,所以知識分子伏案工作的,脾虛濕郁的多。濕郁久了就成痰(無形之痰),堵在體內(nèi)就開始一系列的亞健康癥狀:虛胖、乏力、動輒汗出、大便粘而不暢。脾要小勞才能健運。 肝主疏泄,調(diào)暢一身氣機,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生成、轉(zhuǎn)輸有賴于肝主疏泄和脾主運化的功能正常。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度或情志所傷,損傷肝脾,而致肝膽疏泄失職,脾胃運化失健,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停而為水濕,聚而生痰濁,痰濁阻絡(luò),血行不暢,留而為淤,痰淤互結(jié)于肝,阻滯肝脈而成脂肪肝。 ---------------------------------------------
總之,多思、久坐、少動是導(dǎo)致我脾虛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還是久坐少動,因為多思造成的脾虛會使人消瘦)。脾虛和濕氣重的毛病又互相糾纏,繼而又導(dǎo)致肥胖、便溏、多涎、肛腸疾病、脂肪肝等多種問題。 那么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是加強體育鍛煉,同時平常注意飲食,輔以中藥調(diào)理。
---------------------------------------------------------------------------------------------------------------------------------- 2014.8.27 昨天早上、中午醒后均未發(fā)現(xiàn)流涎。 今天早上未現(xiàn)流涎,中午發(fā)現(xiàn)少量。 -------------------------------------------------------------------------------------------------------------------------------------- 2014.9.2 仍然偶爾有流涎現(xiàn)象,因帶實習(xí),被迫中止實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487-821698.html 此文來自科學(xué)網(wǎng)李祥剛博客,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