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 魚生火,肉生痰,蘿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飲料多喝水,煎炸熏烤傷脾胃; 缺鋅缺鐵兒常見,調理脾胃要優(yōu)先; 季節(jié)交替加減衣,春捂秋凍要適當, 背暖肚暖足要暖,頭和前胸稍稍涼! 上面這首“中醫(yī)育兒歌”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的兒科主任肖和印分享給各位家長朋友的,在這首育兒歌里,“脾胃”出現(xiàn)了兩次,肖主任也告訴我們“若要小兒安,預防食積、調理脾胃最為先”,脾胃為什么如此重要呢?肖主任說因為寶寶的脾胃虛弱,先天不足以及喂養(yǎng)不當?shù)膵胗變喝菀追磸桶l(fā)病。少數(shù)寶寶食積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受損,容易導致小兒營養(yǎng)和生長發(fā)育障礙。 今天,肖主任就要在我們的平臺給各位家長朋友發(fā)福利啦,介紹了一些調理寶寶脾胃的非常實用的方法,接著往下看吧! 食積是因為喂養(yǎng)寶寶不當,導致食品停留聚集在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常見的癥狀為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征。食積可分為傷乳和傷食。傷于乳者,多因食乳過量或乳液變質,冷熱不調,皆能停積脾胃,壅而不化,成為乳積。傷于食者,多因飲食喂養(yǎng)不當,偏食嗜食,飽食無度,雜食亂投,生冷不節(jié);食物不化;或過食肥甘厚膩、柿子、大棗等不易消化之物,停聚中焦而發(fā)病。正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對小兒食積,首先應重視預防,俗話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因此調節(jié)飲食特別重要,應避免吃巧克力、油煎食品等脂肪過高的飲食以及過多地吃糖果,飲食需定時,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的各種蔬菜。魚、蛋、精肉、豆制品等含有質量較高又易消化的蛋白質,是小兒較好的食品。 當孩子有口氣酸餿或口臭,或舌苔厚膩,或大便穢臭或干結等要及時處理。小兒食積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用中醫(yī)中藥治療有良好效果: 患兒不思乳食,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脹滿,疼痛拒按;或有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煩躁哭鬧,夜臥不安,低熱,肚腹熱甚,大便穢臭,舌紅苔膩。 患兒神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部脹滿,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苔白膩。 患兒常伴有嘔吐,吐酸腐食物,腹痛,便秘,可用厚樸、廣木香、陳皮各3克,茯苓、扁豆、檳榔、麥芽、山楂,雞內金各10克、莪術3克,濃煎,每日服兩次。 此外,民間常用單方治療小兒食積: 1.炙雞內金30g,研細末。每次1g,每日2~3次,開水沖服。用于乳食內積證。 2.炒黑白丑、炙雞內金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0.5~1g,每日2次,開水沖服。用于乳食內積便秘者。 中成藥 1.化積口服液,適用于各種食積以及有腸寄生蟲的小兒服用。 2.小兒健脾丸適用脾虛夾積型食積。 推拿療法 常用推拿穴位:推揉板門,清大腸,揉按中脘,摩腹,揉按足三里,推七節(jié)骨,捏脊等; 乳食內積者,加掐四縫,拿肚角,或配合刺四縫;
脾虛夾積者,加補脾土,運水入土。 補脾土 |
|
來自: zhongniandewo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