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頤和園(六十三):亭 七律 翹角飛檐嫵媚彎,接天臨水駐芳顏。八方景色浮銀浪,七彩虹霓落碧山。萬壽君王無萬壽,悠閑百姓話悠閑。陰晴雨雪千般好,留戀清幽暮未還。
頤和園中有各式各樣的亭子六十余座。形式大小極富變化,無一雷同。亭有四方、六角、八角、長方、圓形、套方和半亭;有單亭、雙亭、橋亭、廊亭;有單檐、重檐和攢尖頂、歇山頂、卷棚頂;有木構(gòu)、有銅鑄等等。它們或佇立于山岡之上,或依附在建筑之旁,或坐落于湖池之畔,或掩映在花木之間,成為頤和園中不可或缺的點景之作,又是人們游園時的歇息之處和最佳的觀景場所。晨昏雨雪、春秋冬夏,它們默默地為園林增添著秀色,靜靜的迎來旭日的光輝,送走晚霞的霓彩。 晨曉
廓如亭坐落在東堤岸邊,與萬壽山佛香閣隔湖相望,由內(nèi)外三圈24根圓柱和16根方柱支承,八方重檐攢尖頂,是頤和園內(nèi)體量最大的亭子 瑞雪
廊亭:頤和園的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廊亭。由東向西依次建有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八角重檐攢尖頂?shù)耐ぷ?,亭名象征著四季;形式即獨立,又與長廊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點活了長廊的景色,結(jié)構(gòu)上還起到支撐長廊的作用。 長廊秋水亭
長廊清遙亭
西所買賣街小有天亭,位置也處于游廊轉(zhuǎn)折處
諧趣園蘭亭西側(cè)游廊的小有天亭應該是仿照西所買賣街所建
橋上建亭,是我國園林藝術(shù)的常見手法。位于石舫北側(cè)的荇橋,橋亭面闊三間,為重檐四角長方形橋亭,橋亭的頂部別出心裁,仿盝頂形式,在頂?shù)恼凶饕槐夥蕉貙嵉捻旓?,屋脊平緩舒展,與石橋、漢白玉欄桿及橋墩上精美的石獅構(gòu)成一組完整和諧的橋亭造型。
頤和園西堤六橋中的柳橋、練橋、鏡橋、豳風橋、界湖橋(橋亭被毀),都建有橋亭。這幾個橋亭,結(jié)構(gòu)各異,精彩紛呈,與周圍景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豳風橋橋亭 西堤支堤上臨湖建有一座四方亭,與鏡橋、練橋鼎足而立,隔湖相望。東觀養(yǎng)心湖,西望團城湖,遠觀玉泉山,是一個觀賞水景的好去處。綉漪橋西側(cè)也有一座臨湖小亭,是觀賞南湖景色的地方。 西堤臨湖觀景亭
綉漪橋旁橋頭亭
亭大多建在萬壽山前山和前湖,陪襯著以佛香閣為中心的主體建筑,基本呈對稱性布置。這些亭子分別布置在萬壽山山脊、山腰、山腳三條主要游覽線路和昆明湖水面四周,在不同的高度上獲得不同的觀賞效果。昆明湖周邊的亭子則布置巧妙,給空曠的水面增添了生氣和層次。 鳳凰墩島上有一個八角小涼亭,為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
草亭是頤和園中最自然質(zhì)樸的山亭,位于萬壽山東麓樂農(nóng)軒南側(cè)。應是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京后,慈禧化裝成村婦逃到西安回來后所建。是否慈禧逃亡時真有了懷念恬靜的農(nóng)村生活的想法而建不得而知。此亭和樂農(nóng)軒一樣,結(jié)構(gòu)簡單,原木為柱、頂部覆以茅草和云片石,既無油飾,又無壁畫,有一種古拙質(zhì)樸之美。草亭樸實無華,與樂農(nóng)軒景色相得益彰,共同凸現(xiàn)出質(zhì)樸自然的山林野趣。 萬壽山草亭
萬壽山后山賅春園宮門前方有一座連體長方套亭。只是不知何故,名為竹板亭。亭子造型怪異,名字也怪異。兩亭高低不一,中有一短促的爬山廊相通,類似雙亭,卻又成為一個整體。
萬壽山東部山脊上的薈亭,位于景福閣西側(cè)。造型輕巧,新雅別致,平面上是兩個單檐攢尖頂?shù)牧切瓮ぬ缀隙桑蠖げ⒘?,故又稱其為雙亭,又名鴛鴦亭。從山下仰望,雙亭似欲比翼雙飛,玲瓏雋雅,是萬壽山上的一處勝景。周圍林木茂盛,花香鳥語,環(huán)境幽雅。在此遠眺近觀,皆有樂趣,成為游人爬山時歇腳小憩,納涼賞景的好地方。此亭也稱為姊妹亭,是慈禧八月十五賞月之處。 形制不同一般的薈亭
平臺亭位于后溪河北岸,是一座樣式新穎的套亭。單檐攢尖頂?shù)牧峭づ赃B接一座平頂長方敞亭,為頤和園中僅有。亭前木橋跨河而過,通往萬壽山。夏季綠湖蓮葉,荷花送香;樹木繁茂,清風挹爽,頗為幽靜,是后山觀荷賞景的好地方。
萬壽山后山西部,通往畫中游的岔路口有一座涼亭,八角單檐攢尖寶珠頂,坐凳楣子、倒掛楣子、蘇軾彩畫。不知其名,卻是登山途中小憩之所。
繪芳堂劃入蘇州街內(nèi),方亭掩映在綠樹叢中,游人罕至。繪芳堂方亭建于九十年代初期,位于繪芳堂八角亭東南側(cè)。亭子坐南朝北重檐四脊攢尖方寶頂,繪有蘇軾彩畫。 繪芳堂方亭
佛香閣東西的假山頂上,建有敷華亭與擷秀亭,亭周圍以石欄,左右拱衛(wèi)著佛香閣。敷華意指花開繁茂,欣欣向榮;擷秀意指擷采秀麗的景色。二亭匾額隱喻開花結(jié)果。清漪園時期,這兩座亭內(nèi)分別供奉文殊與普賢二位菩薩。亭內(nèi)懸掛大鐘,每日清晨,悠揚的鐘聲都會準時奏響,回蕩在萬壽山與昆明湖的山水之間。 敷華亭
擷秀亭
萬壽山前山畫中游爬山廊中部有兩座八角琉璃重檐攢尖小亭,綠瓦黃剪邊。分別通向愛山樓、借秋樓。還可經(jīng)此穿過石洞而登臨閣的上層。起到一亭連三處的鏈接和點景的作用。 畫中游琉璃八角亭
五方閣中的寶云閣俗稱銅亭,是我國目前尚存的工藝最精致、體量最大的銅亭。銅亭面闊三間,歇山重檐,梁枋、屋面筒瓦等所有構(gòu)件全部用中國傳統(tǒng)的拔蠟法鑄造,造型與結(jié)構(gòu)完全和木建筑一樣,工藝異常復雜,反映了清代高超的冶煉技術(shù)水平。 寶云閣
水村居方亭模仿山野村舍而建,未油飾彩畫,頂瓦為片石 亭者為停。景觀轉(zhuǎn)換之處,流連忘返之地,亭便可以供人小憩,駐足于山水圣境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