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蝕(兒童股骨頭壞死)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骨病學》(袁浩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1)疼痛:初起病時可僅覺髖部不適而無疼痛,若有疼痛則多為輕痛或鈍痛,有時疼痛為一過性疼痛。疼痛部位往往在腹股溝部、大腿內側和膝關節(jié)內側。髖關節(jié)過度活動、行走或跑步后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明顯減輕。 (2)跛行:初起為疼痛性跛行步態(tài),如髖外展肌力功能受損,屈德倫堡征(Trendelenburg)陽性。 (3)功能障礙:初起病時患髖各方向活動均可輕度受限,以外展、內旋受限較為明顯。強迫活動髖關節(jié)時可誘發(fā)疼痛。 (4)壓痛:多為位于髖關節(jié)前方的深壓痛。早期髖關節(jié)周圍肌肉可出現痙攣,臀部和大腿部肌肉可發(fā)生輕度萎縮。 (5)X線檢查:X線檢查是臨床診斷本病的主要手段和依據。定期拍攝雙髖正位和蛙位X線片,可動態(tài)觀察整個病變過程中的變化,結合病理過程的四個階段,通常將X線表現分為四期。 Ⅰ期(滑膜炎期):主要表現為股骨頭周圍軟組織腫脹。股骨頭輕度向外側移位,即頭、臼距離增寬,但一般不超過2~3mm。關節(jié)間隙稍寬。股骨頭骨骺呈輕度骨質疏松。 Ⅱ期(缺血壞死期):主要表現為股骨頭骨骺呈現不均勻密度增高影像,骨紋理消失。如壞死位于前外側,則蛙位片上密度增高部分局限于骨骺的上前外側。若為骨骺全部壞死,往往呈現扁平狀畸形。 Ⅲ期(碎裂或再生期):主要表現為硬化區(qū)和稀疏區(qū)相間分布。股骨頸變短、增寬、壞死,股骨頭相對應的干骺端出現病變,輕者表現為骨質疏松,重者出現囊性變。骨骺線不規(guī)則,或提前閉合。 Ⅳ(愈合期或后遺癥期):主要表現為骨骺密度趨向一致,但股骨頭骨骺明顯增大,變形(如卵圓形、扁平狀、蘑菇狀、馬鞍狀)。髖關節(jié)半脫位。髖臼的形狀也隨股骨頭發(fā)生相應改變,如變淺、增大、內側間隙增大。 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小兒骨科學》(吉士俊等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1)早期有跛行,髖膝關節(jié)酸痛,僵硬感,活動時疼痛,休息后好轉。 (2)髖部活動受限,最早為旋轉受限,以后涉及屈曲、外展和內收,“4”字試驗陽性,屈德倫堡征(Trendelenburg)陽性,患肢肌肉萎縮。 (3)后期髖關節(jié)呈屈曲內收畸形。 (4)X線片示骨壞死改變。包括雙髖關節(jié)正位片和蛙位片,表現分為四期。 Ⅰ期:早期改變包括股骨頭骨骺核發(fā)育小,密度低,關節(jié)間隙增寬,以及滑膜炎導致軟組織腫脹。股骨頭內側與淚點間距增寬,骨盆傾斜可使兩側閉孔大小不對稱。 Ⅱ期:可見股骨頭密度增加,骨骺出現扁平,累及部分或全部骨化中心,骨紋理消失,干骺端增寬,有囊性變,骺板也增寬,股骨頭骨骺軟骨下方可見線樣裂隙,這是病理骨折現象,有時在股骨頭骨骺中央原缺血骨化中心周圍有一層新骨包圍,形成“頭內頭”征象。 Ⅲ期:股骨頭骨骺全部扁平或分裂成小塊狀,股骨頭內密度增加和降低并存,干骺端變寬,股骨頸側方有骨質疏松,輪廓不整齊。此期股骨頭增大,并向外側突出,關節(jié)面不平整。 Ⅳ期:股骨頭骨骺逐漸生長、增厚,骨密度趨向正常,壞死修復完畢。但股骨頭增大、扁平呈蘑菇狀畸形,股骨頭向外半脫位。干骺端變寬,股骨頸變短變寬,大小粗隆向上移位,形成巨髖癥,即扁平髖。 (二)分型 采用1971年Catterall分型、1984年Salter-Thompson分型、1992年及2004年Herring等外側柱分型標準。 1.Catterall分型:1971年Catterall根據病理改變,結合X線片上股骨頭骺受累范圍的不同,將該病劃分為4型: Ⅰ型:無干骺端反應,無死骨形成,僅頭前部受累,股骨頭骨骺不塌陷。 Ⅱ型:出現死骨,界限明顯,有塌陷,干骺端前外側出現反應,骨骺內外側存活部分及維持骨骺高度。 Ⅲ型:死骨較大,邊緣硬化,干骺端前外側彌漫性反應,晚期股骨頭塌陷,并向前外方移位。 Ⅳ型:頭全部受累,干骺端中心或彌漫性反應,頭塌陷變形,呈磨菇形。 股骨頭危象的X線表現:Catterall等總結出五個X線危象,認為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危象者,預后不良。 ①Gage征:股骨頭骨骺外側有一小V形骨質疏松“碎片”。 ②干骺端受累病變擴展,范圍增大。 ③髖臼邊緣外側、骨骺外側有斑點狀硬化或鈣化。 ④股骨頭向外側脫位,變形的股骨頭有一部分凸于髖臼之外。 ⑤骺板呈水平位,產生形成剪切力,造成股骨頭的半脫位。 2.Salter和Thompson分型 1984年Salter等依據股骨頭外側軟骨下骨折的范圍進行分型: A型:軟骨下骨折范圍小于股骨頭上穹頂的50%,相當于CatterallⅠ型和Ⅱ型,預后好。 B型:軟骨下骨折范圍大于股骨頭上穹頂的50%,相當于CatterallⅢ型和Ⅳ型,預后差。 3.Herring分型 1992年Herring等比較了骨盆正位中健側與患側股骨頭骨骺外側柱的高度,提出了外側柱分型法。把股骨頭在正位片分為三個柱,外側柱為15%~30%。中柱為50%。內側柱為20%~30%。 當Perthes病在碎裂期時: HerringA型:外側柱正常者(以健側為對照)預后好。 HerringB型:外側柱為健側的50%以上,預后欠佳。 HerringC型:外側柱少于健側的50%,預后不良。 2004年Herring等又提出了“B/C”邊界組:外側柱高度雖在50%以上,但外側柱很窄(2.0~3.0mm寬)或骨化很少、其內存在囊性變;或外側柱高度恰好為原始高度的50%,但高度低下于中央柱。 (三)證候診斷 1.先天不足證:先天稟賦不足,腎氣未充,不能溫煦、濡養(yǎng)筋骨。 發(fā)病隱蔽,四肢酸軟,疼痛綿綿,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2.血瘀氣滯證:外傷致脈絡受損,血瘀筋脈關節(jié)。 患處疼痛、跛行,舌質可紫暗或舌有瘀斑,脈弦澀。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適應證:CatteralI、Ⅱ型,HerringA型,SalterA型,發(fā)病年齡小于6歲,無臨床和X線危險征象。 1.先天不足證 治法: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推薦方藥:左歸丸加減。熟地、山藥、 枸杞、 山茱萸、 牛膝、 龜板、菟絲子等。 中成藥:通絡生骨膠囊,川芎嗪片等。 2.血瘀氣滯證 治法: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推薦方藥:桃紅四物湯加味。熟地、川芎、白芍、當歸、桃仁、紅花、桂枝、僵蠶等。 中成藥:通絡生骨膠囊,川芎嗪片等。 (二)外展石膏或支具外固定術治療 適應證:CatteralII、Ⅲ型,HerringB型,發(fā)病年齡大于1歲而小于8歲的患兒。 1.手法 松解大腿內收肌,主要有點按、彈撥、揉法及推法等,配合外敷中藥及蠟療,同時用搖、撮、抖、扳等手法改善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 2.外展石膏或支具外固定術 應用髖外展石膏(支具)固定髖關節(jié)于外展45°、內旋10°位,根據病情限制負重,拆除石膏后進行外展內旋負重行走鍛煉。 (三)手術治療 適應證:CatterallⅢ、Ⅳ型,HerringC型,SalterB型,發(fā)病年齡在8歲以上,且有臨床危象的患兒。 1.術式:滑膜切除加改良Chiari骨盆內移截骨術。 2.術式目的:獲得最佳的髖臼形態(tài)和最佳的股骨頭包容關系。 3.手術方法:取Smith-Peterson's切口,注意保護股外側皮神經。沿縫匠肌與闊筋膜張肌間隙顯露股直肌腱, 并將該腱切斷向下翻轉, 顯露關節(jié)囊后, 將關節(jié)囊弧形切開, 不切斷圓韌帶亦不脫出股骨頭, 在股骨內、外旋情況下, 盡量切除滑膜組織,隨即縫合關節(jié)囊。然后縱行切開髂骨骨突, 于髂骨內外板骨膜下剝離, 暴露坐骨切跡后, 由該部至髂前下棘、關節(jié)囊外, 內高外低約10度, 用線鋸橫斷髂骨。下肢外展同時向股骨頭輕輕加壓, 使切骨遠端髖臼, 在直視下內移1cm, 然后切取髂骨翼板2.5x1cm, 嵌于髖臼頂外側裂隙內, 并用克氏針作內固定。 4.術后處理:術后常規(guī)預防感染,中藥辨證施治,維持髖關節(jié)外展中立位,2周后拆線改用外展石膏或支具外固定3-6個月,限制負重。每3個月復查X線片一次,根據股骨頭內修復情況,決定患肢負重時間與方式。 根據病情,亦可選擇其他手術治療。 (四)物理療法:根據病情需要適當選擇數碼經絡導平治療儀等物理治療。 (五)對癥處理:根據病情變化,進行相應處理。 (六)原發(fā)疾病治療: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 (七)功能鍛煉:向監(jiān)護人說明功能鍛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導患兒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和活動,以髖膝關節(jié)功能鍛煉為主。 (八)隨診:外展石膏或支具固定后每3個月復查X線片一次,必要時更換石膏或支具,并按時按量服藥。 (九)護理:辨證施護,包括石膏或支具固定后護理等。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以下10項得分相加,大于等于18者為優(yōu),15~17者為良,12~14為可,小于12者為差。 (二)評價方法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療效標準采用十項二十分法: (1)臨床癥狀:疼痛消失,步態(tài)正常為2分;疼痛減輕,步態(tài)改善,走長路仍有輕微酸痛為1分;疼痛無減輕,步態(tài)無改善為0分。 (2)髖關節(jié)活動:活動正常為2分;活動改善但仍有輕微受限(外展、內旋受限,小于20°)為1分,活動無改善為0分。 (3)患肢短縮:無短縮為2分;短縮小于1cm為1分;短縮大于1cm為0分。 (4)頭骺高度:完全恢復或基本恢復為2分;明顯增高但仍低于健側3~4mm為1分;無增加甚降低者為0分。 (5)頭骺形狀:用Mose法2mm分度同心圓圈有機玻璃板測定,股骨頭骺邊緣與Mose氏圓圈一致或不超過一個圓圈者為2分;介于2~3個圓圈之間或與術前比較骨骺形狀改善不大者為1分;超過3個圓圈或與術前比較頭骺形狀無改善甚至變差者為0分。 (6)頭骺覆蓋率:按Green法測定EL值,即從髖臼外緣向下做垂直線,將股骨近端骺板分為內外兩部分,其外側部分/骺板寬度X100即為EL值。小于10%者為2分;在10%~20%者為1分;大于20%者為0分。 (7)Shenton線:指股骨頭頸內緣和閉孔上緣形成的一條連續(xù)弧線。正常為2分;連續(xù)較差,高度相距<5mm者為1分;連續(xù)破壞,高度相距>5mm者為0分。 (8)關節(jié)轉子間距(ATD)值:指從股骨頭上方關節(jié)面到股骨大轉子之間的距離。增大5mm以上或與健側比較,相差<5mm者為2分;增大2~4mm或與健側比較,相差在5~10mm者為1分;無變化或與健側比較,相差>10mm者為0分。 (9)頭頸指數(HNI):從股骨頸中央由轉子間嵴至股骨頭的距離/股骨頸橫徑X100計算。增加20以上或與健側比較,相差<10者為2分;增加10~20或與健側比較,相差11~20者為1分;無增加或與健側比較,相差>20者為0分。 (10)股骨頭骺密度:骨小梁結構恢復正常為2分;密度改善,囊性變和節(jié)裂程度與范圍減小者為1分,無變化或加重者為0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