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創(chuàng) 欄 目 [ 民 謠 故 事 ] ● ● ●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上映了,電影里母親對孩子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人總是要分開的?!边@句話令我感觸,它探討著關(guān)于人與人之間的情義,沉默地看著時代洪流中的人情變故。于是,面對再也見不到的故人,和再也回不去的山河,我們該去如何釋懷,也不禁讓我想起漸漸離我遠去的友人,他們現(xiàn)在又在哪里。在物是人非的世界里,山河不改,青春已逝,故人飄零,每個人最終都是孤獨的。 《啊朋友再見》是蔣明在2013年發(fā)行的《罔極寺》專輯中的一首歌,《罔極寺》這張專輯則是表達了對命途之事更多的豁然與達觀。《啊朋友再見》這首歌由蔣明根據(jù)同名經(jīng)典老歌創(chuàng)作改編,選自1969年前南斯拉夫電影《橋》主題歌。同一本書,也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看,感受是不一樣的,歌曲也是如此。十二歲小學(xué)畢業(yè)那年,我買了一本紀念冊。翻開那本紀念冊的第一頁,上面寫著一句話:人生的路注定要自己去走,被攙扶只是人生的童年。 那個時候因為年紀尚小,對于未來的事情沒有想太多太多,但是這句話我卻一直記憶猶新,沒有忘記。買來紀念冊那天,我興奮的拿著紀念冊給我的同學(xué)們填寫,同學(xué)們也拿著紀念冊給我填寫,也不管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只是單純的享受著當(dāng)下每一分一秒的不舍與喜悅,也未曾想過在以后的歲月里,紀念冊不知會被遺忘在哪個角落,在匆匆忙忙的時光里再也無人問津。 我還記得年少時我們許諾著友誼要天長地久,我們要永遠是朋友??墒侵钡椒珠_那天起,我其實應(yīng)該知道很多人是這輩子大概都不會再相見了。電影《后會無期》里面有句臺詞:“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strong> 賈樟柯《山河故人》劇照 這個殘酷的事實,在時間的流逝里,也慢慢學(xué)會接受了。 到二十幾歲的年齡,開始學(xué)會接受父母的逐漸老去,開始學(xué)會接受朋友們的各奔東西,未來還要學(xué)會接受愛人可能選擇的離去。于是,十二歲那年翻開的那本紀念冊第一頁的那句話又重新在我的腦海中被喚起,人生的路注定要自己去走,被攙扶的只是人生的童年,我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也許認人生就是自我孤獨的一場救贖。 我想,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朋友相伴,他們的離開,也許是選擇了與你不同的道路,也許是再也跟不上你前行的腳步,然而我們都應(yīng)該祝福他們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并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年少時候許諾著友誼要天長地久,到如今,在畢業(yè)之際,在分別之時,唯有祝福。你若離去,后會無期,是否能天長地久,也是無須強求的。 借用龍應(yīng)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的一段話來說:“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jié)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zé)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fù)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fù)再有陽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后,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strong> 賈樟柯《山河故人》劇照 你正在離開你的朋友們,你正在離開小鎮(zhèn),離開你長大的房子和池塘,同時也正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的離開。當(dāng)然,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墒?,人長大了,盡管會感到悲傷,但不得不學(xué)會接受所有將要離開自己的人或物。感謝那些曾經(jīng)陪伴過你鼓勵過你的人,勇敢的告別那些你離開或者離開你的人,珍惜當(dāng)下愿能與你一起同行的人,在人生這條孤獨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吧。 人既不能再擁有過去且不能把握與掌控未來,人生最美好的永遠都不過是當(dāng)下的一點一滴而已。蔣明說:“ 南方的夏日總是漫長而虛無,我靜坐其中寫出這張叫作《罔極寺》的專輯,卻像是對命運更決絕的告別,用力地揮手,揮不起一絲清涼?!?/p> 朋友,你好。朋友,再見。 |
|
來自: 真友書屋 > 《影視 戲劇 綜藝 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