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工藝(二)
施釉彩繪
施釉彩繪是用釉料或陶瓷顏料在陶瓷、琉璃制品上作畫,然后燒制而成。彩繪分為三種:釉下彩、釉上彩、釉中彩。
釉下彩
釉下彩指的是在未經(jīng)燒制的坯體、素?zé)黧w或施低溫釉后燒制的坯體上進(jìn)行彩繪,然后施一層透明釉,最后釉燒即為釉下彩繪。
釉下彩按彩繪時(shí)所用材料不同分成釉下青花、釉里紅及釉下五彩等?,F(xiàn)在的釉下彩基本采取一燒制,它要求坯燒后的坯體為白色,這樣畫面清晰,否則畫面容易變得渾濁不清。釉下彩經(jīng)常使用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或使用陶瓷顏料(也可以使用陶瓷色筆)。
操作步驟:
①將坯體上的灰塵清除干凈。
②在紙上用鉛筆作畫,紙張大小與坯體配套。
③將復(fù)寫紙裹在坯體上,再用圖稿粘在復(fù)寫紙上,用鉛筆描一遍圖稿。
若畫工熟練,可直接在坯體上用鉛筆畫出畫面輪廓或直接作畫。
④按描出的輪廓上色。
⑤可用噴釉法施一層透明釉。
⑥釉干后入窯燒制。
元代景德鎮(zhèn)窯發(fā)明了釉里紅瓷器,青花釉里紅又叫“青花加紫”,是一種釉下呈現(xiàn)紅色花紋的瓷器,屬于釉下彩瓷器的一種。由于釉里紅的銅紅不易控制,燒制難度大,因而能達(dá)到純正紅色的釉里紅瓷器很少,故屬名貴瓷器。
左圖是元代“青花釉里紅鏤花蓋罐”。其器形飽滿雄放,以捏塑獅子為蓋鈕,在罐蓋和罐身上飾變形蓮瓣、回紋、云肩、海水、卷草、花卉等多種紋樣,腹部為開光,內(nèi)飾鏤雕山石與四季花卉,紅花藍(lán)葉,非常精致,開光外緣環(huán)以堆貼出的細(xì)小綴珠紋。蓋罐集青花、釉里紅于一身,兼?zhèn)洳世L、鏤雕、堆貼、捏塑四種技法,組合完美,體現(xiàn)出元代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
釉上彩
釉上彩指的是采用低溫釉料在燒制的陶瓷釉上彩繪,然后在 800℃左右的溫度下彩燒的裝飾方法。釉上彩釉料一般使用低溫釉彩料或陶瓷顏料。
操作步驟:
①將已施釉燒成的作品擦拭干凈。
②在紙上用鉛筆作畫。
③將復(fù)寫紙緊貼在作品上放平整,將已作畫的紙附在復(fù)寫紙上,粘牢固后用鉛筆重描畫面,使畫面輪廓清晰印在作品上。
④在作品上勾畫的輪廓中施色。
⑤畫面顏料干后入窯燒制。
左圖是明代萬歷景德鎮(zhèn)窯燒制的“五彩鏤空云鳳紋瓶”,屬于五彩釉瓷器。五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種,它是在燒成的白瓷釉上用紅黃藍(lán)綠彩等色料描繪,然后入窯燒成。其色彩厚實(shí)濃艷,對(duì)比強(qiáng)烈,瓷瓶紋飾復(fù)雜但層次清晰,集彩繪、浮雕、鏤雕于一體,紅顏奪目,絢麗多姿。
釉中彩
釉中彩指的是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顏料的熔劑成分不含鉛或少含鉛,通過1100—1260℃的高溫快燒(一般在最高溫階段不超過半小時(shí)),釉面軟件熔融,使顏料滲入釉內(nèi),冷卻后釉面封閉。其顏色細(xì)膩晶瑩、滋潤(rùn)眩目,抗腐蝕、耐磨損,具有釉下彩的效果。
操作步驟:
①將素?zé)黧w擦拭干凈。
②給素?zé)黧w施釉,注意釉面光滑,不出現(xiàn)釉滴。
③在紙上作畫,并用陶針將畫面輪廓扎成孔。
④將畫紙平鋪在作品上,用布包住干粉色料做成施料袋,在畫紙上拍打施料袋,使色料通過畫紙小孔粘附在作品上,在作品上形成畫面輪廓。
⑤在作品中勾畫出的輪廓中施色。
⑥在畫面上薄施一層透明釉,釉干后待燒。
左圖是一件釉中彩瓷器。釉中彩是七十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瓷器裝飾材料和技法,其不同于釉上彩有兩個(gè)方面:第一是在素?zé)魃鲜┯?,不?jīng)燒制在釉面作畫;第二是彩繪顏料溫度較高,在110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