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對一個人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無論是在智力上還是體力上或是處世上,都起著基石性的作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孩子具有信心,而且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幼小的孩子,顯得特別柔弱,特別是當他面對一個成年人的世界時,雖然他擁有未來,擁有將來的世界,但是現(xiàn)在他是弱小的,他的自信心也是特別弱小的。 小雪今年7歲了。她在家里自然形成的習慣是,數(shù)學不懂問媽媽,作文修改找爸爸,打球、下棋找哥哥。家里似乎每一個人都是小雪的老師,大家都可以做小雪的主。小雪只有“聽話”的份,沒有發(fā)言的“權”。爸爸媽媽覺得這樣的環(huán)境,對小雪個性的獨立發(fā)展,以及樹立堅強的自信都不利。 怎么辦呢?小雪上學了,成了一名小學生一年級開始學習漢語拼音,幾個月后,她就掌握了每個字母的發(fā)音,以及全部拼音規(guī)則,并能正確拼寫了。媽媽終于找到了小雪的優(yōu)勢。在一個全家人都高高興興聚在一起的日子,便鄭重其事地宣布,小雪是我們家里漢語拼音的權威。因為家里的大人都有南方口音,頑固不化,普通話讀音不準。哥哥在“文革”期間上的小學,也沒有扎實學好漢語拼音。所以在我們家里,誰遇到讀不準的音,拼不對的字,都要向小雪請教,她是全家學習漢語拼音的老師。小雪當然大為振奮,高興得手舞足蹈。于是媽媽又告訴她當老師責任很重,不可以隨便弄錯呀!小雪使勁地點頭。此后她學習就更加用心了,考試幾乎都是滿分。無論班上同學還是家里人,都經常向她請教。 一個7歲的孩子,在她能夠幫助大人時的那種自豪感,那種實實在在的自信,是任何夸獎、表揚所難以產生的。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智擇優(yōu)教育專家孟老師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要引導孩子尊重別人但不迷信別人,用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別人的成功與失敗,正確看待自己的進步,有成功的自信心。 2、要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一切,切忌熱心包辦和冷淡蔑視。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應支持他們去做。孩子缺乏經驗和技術,有時失敗了,或者有什么失誤,這是正?,F(xiàn)象。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父母應多進行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護。 3、切忌對孩子說“你懂什么”之類的話。這是許多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殊不知,這是傷害孩子自草心、自信心的“惡語”。每當孩子聽到它,自然會泛起難言的苦澀:父母都不信任我,我還有什么前途?甚至會因此而自卑心理,一蹶不振。 4、教會孩子從容面對挫折,樹立自信。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從小培養(yǎng)孩子面對挫折的從容自信的心態(tài)對以后的成長道路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一定要教會她如何去克服困難,應鼓勵孩子面對失敗的挑戰(zhàn)愿意付出努力,久而久之,孩子才會養(yǎng)成樂于嘗試,勇于克服困難,敢于面對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質,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此外,我們還可心幫助孩子,發(fā)揚優(yōu)點,以已之長,克已之短的方法來培養(yǎng)、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進心。自信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動起來。自信可以克服萬難,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當孩子缺乏自信時,父母需要說一句:“孩子,你不比別人笨!” (本文來自互聯(lián)網,不代表微看點的觀點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