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沙龍
2015-10-07 21:03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創(chuàng)建者錢镠是個老大粗,幼時喜歡舞刀弄棍,稍大,喜歡和一大幫無賴?yán)耸幾踊煸谝黄穑蚣?、酗酒、賭博,樣樣惡行齊全,并將置嚴(yán)酷的大唐律令于不顧,加入黑道組織,販賣私鹽。 在唐末,販賣私鹽的大頭子是黃巢。 販賣私鹽雖然可以牟得暴利,但在黃巢眼中,不過是小打小鬧。 黃巢渴望的是建功名、干大事,封蔭妻子。 然而,黃巢落第了,三次,很受傷,再也按捺不住,扯起嗓子,亮出大板刀,反了! 黃巢反得很猛,一下子把大唐王朝掀了個底朝天,可是他并沒能笑到最后,悲壯地死了。 對黃巢而言,錢镠只是一個小字輩。 但錢镠比黃巢聰明。錢镠吸取了黃巢失敗的教訓(xùn),借力打力,打著政府軍的名義一點點把自己的事業(yè)做大,最終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吳越國。 衣錦還鄉(xiāng)的當(dāng)日,基本接近于文盲的錢镠向自己的偶像漢高祖劉邦學(xué)習(xí),沿襲漢高祖《大風(fēng)歌》的風(fēng)格作了一首《還鄉(xiāng)歌》,歌云 三節(jié)還鄉(xiāng)兮掛錦衣,碧天朗朗兮愛日暉。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yuǎn)來兮相追隨。 家山鄉(xiāng)眷兮會時稀,今朝設(shè)宴兮觥散飛。 斗牛無孛兮民無欺,吳越一王兮駟馬歸。 老實說,這首《還鄉(xiāng)歌》比漢高祖的《大風(fēng)歌》差多了。 《大風(fēng)歌》只有三句: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yáng),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fēng)歌》雖然只有三句,但氣勢全出來了,風(fēng)、云、海內(nèi)、猛士、四方,這些字眼,磅礴得很,而且通俗易懂,一聽,全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和錢镠一樣,劉邦也是個無賴出身,沒讀過什么書,唐朝詩人章碣就寫詩說:“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guān)河空鎖祖龍居??踊椅蠢渖綎|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敝毖詣詈晚椨鸲紱]讀過什么書。 可是,劉邦就偏偏寫出了這么驚世駭俗的詩句,牛??! 錢镠一看自己的作品得不到父老的認(rèn)同,急了,趕緊把剛才唱的歌詞推翻,重來,用吳音再唱一曲,這回的歌詞是: 你輩見儂底歡喜,別是一般滋味子。 長在我儂心子里,我儂斷不忘記你。 因為是鄉(xiāng)音土語,父老們聽明白了,一時間,“叫笑振席,歡感閭里”,人人舉杯狂歡。 事實上,劉邦讀書是少,但還是頗有詩才的。 誠如嚴(yán)羽在《滄浪詩話?詩辨》里所說:“夫詩有別材,非關(guān)書也;詩有別趣,非關(guān)理也?!?/p> 做詩是講究天分的,與讀過多少書沒多大關(guān)系;做詩是要別具情趣的,這里面沒有多少道理可講。 劉邦除了《大風(fēng)歌》之外,史書上還記載了他寫的另一首《鴻鵠歌》。 《鴻鵠歌》的寫作背景是這樣:劉邦當(dāng)上了皇帝,就冷落了黃臉婆呂雉,與戚夫人打得火熱。時間一久,就想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呂雉當(dāng)然不肯束手待斃,找來張良,要張良想辦法保住自己兒子劉盈(后為漢惠帝)的太子位。張良的確算得上漢初的第一聰明人,什么也沒說,為劉盈找來了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和夏黃公這四個世外高人,讓這四個世外高人做劉盈的老師。 這四個世外高人是引領(lǐng)社會輿論的風(fēng)向標(biāo),劉邦看見他們已經(jīng)成了太子的老師,知道沒戲了。劉邦悲哀沮喪地對戚夫人說:“我是想讓咱們的寶貝兒子做太子,但現(xiàn)在有四個老頭兒在幫劉盈,根基已穩(wěn),真動不了了?!?/p> 戚夫人一聽,急得直流淚。 劉邦看在眼里,一顆心猶如鋼鐵繞指尖柔,溫言相勸,說:“親,你也別光顧著哭了,來,為我跳一支舞,我,為你創(chuàng)作一首歌,排憂解困,驅(qū)走這心頭上的憂愁?!?/p> 戚夫人聽了,趕緊擦拭眼淚,在淚光中盈盈起舞。 劉邦若有所思,悠悠吟唱道:“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dāng)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這個歌的大意是:天鵝和大雁展翅高飛,一飛就是幾千里。天鵝和大雁的羽毛已經(jīng)豐滿,展翅就可以飄洋過海,展翅就可以飄洋過海。我們還有什么辦法!就算我們有弓又有矢,可也是用不上??! 劉邦這一唱,戚夫人哭得更厲害了。 當(dāng)晚,這一對老夫嫩妻不歡而散。 后來,劉邦死了,呂后三下五除二就把戚夫人收拾了,毒死劉如意,砍了戚夫人雙手雙腳,挖眼熏耳,并扔到茅房里,稱為“人彘”。 憑心而論,劉邦這首作于困境之中的《鴻鵠歌》比項羽那首絕命詩——“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強(qiáng)多了。 劉邦這首符合詩歌的賦、比、興三特點,而且情感表達(dá)充分,直抒胸臆,不象項羽那樣,怨天尤人、啰嗦重復(fù)、綿軟無力。 這首作品雖然沒有《大風(fēng)歌》出名,但同樣是一首好詩。 說了這么多,顯然,錢镠詩才不能和劉邦比,那錢镠是不是沒有機(jī)會超越劉邦了呢? 不是的。 錢镠寫詩不行,但,他寫過一個句子,看似漫不經(jīng)心,卻妍盡風(fēng)流,傳頌千古。 蘇東坡甚至為錢镠這一佳句所服絕。 且說,錢镠的原配夫人姓戴,是橫溪郎碧村的一個農(nóng)家姑娘。戴妃戀家,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時間,看望并侍奉雙親。錢镠至情至情,雖然已經(jīng)大富大貴,卻深愛這個糟糠結(jié)發(fā)之妻。戴氏回家住的日子稍長,錢镠便遏止不了地時時思念,不斷寫情信,或是思念、或是問候,其中隱含催促之意。 有一年,戴妃又回了娘家。錢镠遙望宮門外的鳳凰山腳、西湖堤岸,只見一片桃紅柳綠、鶯歌燕舞。 念及心上人不在身邊,錢镠長吁短嘆,又提筆寫起情書來。 老大粗寫的情書從來都只是三言兩語。 可是,這一次,三言兩語寫出了水平,其中夾了這么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p> 這一句,平凡普通,卻情真意切,溫馨縈繞,又滿滿的關(guān)懷備至,實在是妙手偶得的天然佳句! 戴妃讀到了這一句,立刻被征服了,珠淚滾滾,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杭州。 清代學(xué)者王士禎因此稱贊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二語艷稱千古。” 這一句話,后來被里人編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吳越一帶廣為傳唱。 北宋熙寧年間,蘇東坡任杭州通判,聽到里人吟唱的《陌上花》,如遭雷震,恨句不出于自己。吟詠再三,專門寫下了三首《陌上花》詩。 詩的前面,特別注明: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眳侨擞闷湔Z為歌,含思宛轉(zhuǎn),聽之凄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云。 三首《陌上花》為: 一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似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二 陌上山花無數(shù)開,路人爭看翠輦來。 若為留得堂堂在,且更從教緩緩歸。 三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fēng)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后來,蘇東坡的學(xué)生晁補(bǔ)之又和了三首《陌上花》: 一 荊王夢罷已春歸,陌上花隨暮雨飛?! ?/p> 卻喚江船人不識,杜秋紅淚滿羅衣?! ?/p> 二 歸安城廓半樓臺,曾是香塵撲面來?! ?/p> 不見當(dāng)時翠輦女,今朝陌上又花開?!?/p> 三 云母蠻箋作信來,佳人陌上看花回?! ?/p> 妾行不似東風(fēng)急,為報花須緩緩開。 (本文為歷史沙龍今日頭條獨家首載,如轉(zhuǎn)載,請注明今日頭條歷史沙龍字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