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欲引爆風光攝影?從近期的廣角新品看市場》,里面談到了2015年年初發(fā)布的幾支廣角鏡頭,比如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 USD、佳能EF 11-24mm f/4L USM、適馬24mm F1.4 Art等,這在每年都會有鏡頭新品的時代并不多見,這幾款鏡頭幾乎是在同一季度出現(xiàn),而且又在同一個時期上市,咋看似乎并沒有太過交織的市場,實則還是有著明顯的對抗。但當時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時間節(jié)點僅僅控制在了2015年的第一個季度,而廣角鏡頭的腳步卻仍然沒有停止,隨后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適馬24-35mm F2 DG HSM|ART、騰龍SP 35mm F1.8 Di VC USD、SP 45mm F1.8 Di VC USD、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尼康24mm f/1.8G ED等鏡頭相繼問世,此外,我們還聽到了富士也即將更新35mm定焦鏡頭的傳聞,這使得今年的廣角市場異常的火熱。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我們要選擇35mm焦距的定焦鏡頭呢? 說到這里,我覺得還是先從掛機鏡頭說起,相信很多人在選擇鏡頭的時候,特別是定焦鏡頭,都會選擇一支50mm焦距的鏡頭,可能很多人在選擇的時候都向被身邊的朋友詢問,也就是所謂的咨詢,而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50mm,為什么?因為50mm可能是最接近標頭的一個焦段(最接近135mm全畫幅相機傳感器對角線的長度43.2mm),目前最接近這個尺寸的是是騰龍SP 45mm F1.8 Di VC USD,當然我們這里說的是全畫幅的鏡頭,實際上最接近的應該是賓得“三公主”鏡頭中的長公主:FA43mm F1.9 Limited,但可惜的是賓得沒有全畫幅,不過利好消息是賓得在2016年的春天應該會正式發(fā)布,而且筆者也在2015年的日本CP+展會上看到了賓得全畫幅的模型機,相信蜂鳥的讀者對我們當時的報道都應該還有印象。 話扯的有點遠了,我們還是回到為什么很多人一開始都會選50mm標頭的這個問題上來,除了前面說的人人都言傳身教的因素之外,還有好幾個因素:比如大光圈、比如價格便宜、比如體積小巧等等,而且用過50mm焦距鏡頭的用戶反饋一般來說都還不錯。
既然如此,為什么今年的發(fā)力重點不是50而是35呢?接下來我們就要從用戶實際拍攝的題材來說了,從各大相機鏡頭廠商的官網來看,35mm焦距的鏡頭都被列入在了廣角定焦鏡頭行列中,50mm焦距的鏡頭則被列入在了標準定焦鏡頭的列表中,相信說到這里,不管數(shù)學有沒有及過格的讀者都已經知道了吧!35mm定焦是廣角鏡頭,雖然不夠廣,但仍然是廣角,而50mm定焦鏡頭雖然是標頭,但最終還是屬于一支標準定焦鏡頭。二者在實際拍攝中雖然焦距差了15mm,但是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體驗。 我首先來談一談35mm的靈活性,我依稀還記得那樣一句話:變焦基本靠走、對焦基本靠扭……,這句話可能是所有喜歡攝影的人都知道的一句話,說的就是定焦鏡頭相對變焦鏡頭所存在的一些不便利性,但是定焦卻有著一般變焦鏡頭所無法達到的畫質表現(xiàn)。既然變焦要靠走,那么相對50mm焦距足足短了15mm的35mm定焦,優(yōu)勢就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35mm的視角屬于小廣角,拍攝不同題材有非常大的彈性,進可攻、退可守。
所謂“進可攻 ”是指可以因應構圖需要向前進把不必要的東西排除不入鏡,因為35mm鏡的最近對焦距離一般都是0.25-0.3m,騰龍SP 35mm F1.8 Di VC USD目前已經達到了0.2m ,是目前35mm定焦鏡頭中對焦距離最近的,對焦距離近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跟主體靠近一點,“退可守”是指其廣角特性,退后幾步的話,一般的景物都能涵蓋得到,例如在室內環(huán)境拍攝家庭合照,都足夠應付,而這一點在50mm上似乎有點難度,雖然只有15mm的焦距差距,但是在拍攝中,50mm要往后退的步數(shù)要多很多,而在實際拍攝中,別小看這幾步,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
其次就是拍攝題材,其實鏡頭在研發(fā)之初都是考慮到拍攝題材的,但是廠商從來不把鏡頭的拍攝題材限定,但是從目前國內的攝影行列來看,人們似乎總喜歡將鏡頭進行定義,比如風光鏡頭、人像鏡頭等等,既然是在國內,那我也就不免俗了,對于35mm定焦頭,我的理解是“連人帶景”。什么意思呢?就是拍攝人像題材時,可以跟主體保持近距離之余,一并把選好的背景入鏡,思考需要加入或紋的構圖元素,而這里短了15mm的焦距的優(yōu)勢似乎再一次得到了體現(xiàn)。 不過既然說到拍攝題材,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多說兩句,35mm定焦鏡頭的光學構造決定了其能夠提供相對廣闊的視角以及較短的最近拍攝距離,無論是風光、人像、美食、紀實、夜景等都能應付自如,在搭配目前主流的高像素機型,后期可以進行隨意的裁切,有的時候甚至還能營造出微距的效果,這樣是不是連微距鏡頭也省了。 第三點我要說的就是大光圈,35mm定焦鏡頭的光圈值一般都不小,比如F1.8、F1.4等。如果你單純的以為大光圈僅僅是為了營造很好的淺景深效果(通俗的說就是背景虛化效果),那么我只能說你理解的還不夠透徹,特別是目前相機的像素越來越高以及視頻功能越來越受到關注的情況下。大光圈的確能營造出很好的背景虛化效果,但是另外一方面,光圈值越大,在相同快門速度的情況下,進入傳感器的光線也就越多,可以提高安全快門速度,具體的曝光原理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在具體實際拍攝中,比如拍攝運動的物體,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通過光圈的變大,可以追求更高的快門速度,來保證拍攝主題的清晰。此外,大光圈在視頻拍攝方面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前面提到的拍攝題材豐富以及可以獲得淺景深均適用于視頻領域。 第四點我要說的就是體積和便攜性的關系了,比如騰龍SP 35mm F1.8 Di VC USD的重量為480g、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的重量為760g、索尼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的重量為630g、適馬35mm F1.4 DG HSM Art的重量為665g……從這些鏡頭上來看,似乎重量很大,但是我們評價一個東西重或者不重是有一個參照物的,一般成像還算不錯的變焦鏡頭重量都在800g左右,而且體積也不小,比如佳能和尼康的24-70,而在廣角鏡頭中,變焦鏡頭的重量也要比一般的定焦鏡頭沉一些。所以35mm定焦鏡頭的重量和體積一般都控制的還算不錯。
第五點我想說說防抖,很多用戶會有一種誤解:比如鏡頭帶有四級防抖和大一級的光圈有關系,其實二者并沒有什么關系,二者的共同點就是在弱光下最大程度的保證成像清晰。防震只會幫助靜態(tài)影像因手震產生的模糊,而為了想凝結動態(tài)的影像,提高快門速度,只能通過ISO或者光圈來進行調整。在相同的光線下,光圈值越大或者是防抖級數(shù)越高,理論上都可以獲得更低的安全快門速度。目前35mm定焦鏡頭因為有配備大光圈的緣故,所以基本很少搭載防抖功能,但也有例外,比如佳能EF 35mm f/2 IS USM、騰龍SP 35mm F1.8 Di VC USD等,無非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手震對畫面產生影像。 最后一點我來談談F1.4和F1.8的關系,比如佳能35mm定焦,目前佳能推出了四支35mm定焦:EF 35mm f/2.0、EF 35mm f/2 IS USM、EF 35mm f/1.4L USM以及EF 35mm F1.4L II USM,重量分別是210g、335g、580g以及760g;尼康的三支35mm定焦:AF Nikkor 35mm F2D、AF-S Nikkor 35mm f/1.8G、AF-S Nikkor 35mm f/1.4G,重量分別是205g、305g以及600g;卡爾蔡司有兩支35mm定焦:Carl Zeiss Distagon T* 2/35(530g)、Carl Zeiss Distagon T* 1.4/35(830g)。雖然我們知道光圈越大,鏡頭重量越重的道理,但是從這些鏡頭上,我們看到,F(xiàn)1.4光圈的35mm定焦鏡頭的重量大多在600g以上,而F1.8比F1.4小了一丟丟,重量卻有了質的變化,不僅小巧而且重量還輕,那么應該怎么選呢?相必這應該是目前買35mm定焦用戶最大的困擾了吧!我在這里也不繞彎子了:“買新不買舊,管它是F1.8還是F1.4呢”!不知道這個回答有沒有幫你解開彌天大難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