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yī)有關弛緩狀態(tài),痙攣狀態(tài)的認識 偏癱的弛緩狀態(tài)即中醫(yī)的“痿病”,《素問·痿論》提出了“痿頢”、“脈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類。(根據(jù)國標《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痿頲、肉痿屬弛緩狀態(tài),筋痿屬痙攣狀態(tài))。《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關于治法,《素問·痿論》云:“帝曰:……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引,故足不用也?!?/font> 偏癱的痙攣狀態(tài)屬中醫(yī)“筋病”、“痙證”范疇。歷代醫(yī)家都有論述,《五十二病方》云:“痙,身伸而不能屈……筋攣難以伸?!薄端貑枴け哉摗吩疲骸帮L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在于筋則屈不伸?!薄鹅`樞·經筋》:“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薄峨y經·二十九難》云:“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景岳全書》云:“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攣”;“凡屬陰虛血少之輩,不能養(yǎng)營筋脈,以致搐攣僵仆者,皆是此證,如中風之有此者……總屬陰虛證?!笨梢姱d攣、拘急可因風、寒、濕、陰虛及蹺脈病變等引起,其病位主要在筋。 2中風偏癱痙攣狀態(tài)從經筋論治的認識 2.1關于經筋的分布、功能、病候及治療特點 《靈樞·經筋》將全身分屬于手足六經,并與疾病治療相聯(lián)系,這是關于筋的集中論述。十二經筋是指與十二經脈相聯(lián)系的筋肉系統(tǒng),介于肌膚與經脈之間,并受著經脈的支配。經筋分布于外周、不入臟腑,一般從四肢末端上達頭面軀干,有“起結聚布”的分布規(guī)律。如《素問·五藏生成》篇云:“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奔词浗疃嘟Y聚于關節(jié)和骨髂附近,手足三陽之筋都到頭目,手三陰之筋到胸膈,足三陰之筋到陰部。 其功能,如《素問·痿論》所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主要是連接骨骼,聯(lián)綴百骸,維絡全身,職司關節(jié)活動。 經筋的病候,《素問·長刺節(jié)論》:“病在筋,筋攣節(jié)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靈樞·經筋》對十二經筋的病候都有“轉筋”、“筋急”、“不可屈伸”、“攣”、“痙”等描述。陰陽經筋之間具有拮抗作用,如《靈樞·經筋》:“寒則反折筋急。”這與臨床上偏癱痙攣狀態(tài)的病人每遇到天氣變冷則加劇,天氣變暖則緩解相符。李鼎認為經筋的病候主要表現(xiàn)在運動方面如局部或全身肌肉拘急、抽搐、強直等都屬于經筋病的范疇。 經筋病的治療特點:取穴主要以痛為腧,如《靈樞·衛(wèi)氣失常》:“筋病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錄樞·經筋》又曰:“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輸?!标P于經筋病的針刺方法,《靈樞·經筋》有“燔針劫刺”,《靈樞·官針》有“恢刺”、“關刺”,以治筋痹、拘攣。關于各種針法的具體操作,老一輩針灸學者陸瘦燕、陳必廉、李鼎、陸壽康都曾有闡述。關于經筋病的局部治療與遠道取穴配合,陳必廉、李鼎等將個人的臨床體會作了較詳細的論述。 2.2有關經筋的近期報道 近幾年有關從經筋論治的報道較少,劉金洪[2]將經筋的分布、生理功能、治療原則作了系統(tǒng)整理。黃敬偉[3]的《經筋療法》一書,創(chuàng)立了“筋結點”、“經筋查灶法”,以“病灶為腧”。采用“手法、針刺、拔罐、輔助療法”的四聯(lián)療法手段,治療有關疑難病證,收效顯著。薛立功[4]將九針中的長針與圓針結合制成長圓針,在分肉、盡筋、骨膜處行關刺、恢刺法,治療經筋損傷效果顯著。李春梅[5]等按十二經筋的走向,進行排刺,對肢體痙攣、面肌痙攣、足內翻等效果滿意。李玉華[6]運用關刺、恢刺法治療筋脈拘急者,有效率較治療弛緩狀態(tài)高而易愈。 3經筋刺法方案 基于以上論述,綜合恢刺、關刺、燔針劫刺法,形成經筋刺法。 3.1取穴 主穴:在痙攣狀態(tài)患側各關節(jié)即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jié)附近的肌腱兩側找壓痛點,以痛為腧。 配穴:頭維、頷厭(手三陽經筋之結);膻中、中庭(手三陰經筋之結);顴、巨(足三陽經筋之結);會陰(足三陰經筋之結);照海、申脈(八脈交會穴), 3.2刺法:①主穴:取穴后,直刺或斜刺進針,并且進針深,直達骨膜、大幅度捻轉提插,得氣后,順肌腱走向一前一后行透刺,并反復提插捻轉,針感強度以病人能忍受、不引起關節(jié)痙攣縮為度。②配穴:平補平瀉。 原則:根據(jù)臨床實際,病人能忍受、操作方便的原則,綜合燔針劫刺中“以痛為腧”,恢刺中的“直刺傍之”,關刺中的“直刺左右,盡筋上”而成經筋刺法。以達舒筋活絡、緩解拘攣即“恢筋急”的目的。以十二經筋所結之處的腧穴為配穴,局部與遠道相配合,以達近期與長期療效的相互鞏固之目的。 筆者在近幾年的臨床實踐中,運用經筋刺法治療腦卒中后痙攣狀態(tài)療效顯著,但需設立對照組,擴大樣本,古而新興,突出針灸特色,為攻克中樞性痙攣狀態(tài)這一課題探索出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
|